1. 汽車傳動系有幾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汽車傳動系的型式有四種。
機械式傳動系。
液力機械式傳動系
靜液式(容積液壓式)傳動系。
電力式傳動系。
2)特點及優缺點:
機械傳動系:
組成——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總成組成。
優點——傳動效率高,工作可靠,結構簡單,應用廣泛。
缺點——重量較大,零部件較多,不適於超重型汽車。
液力機械傳動系:
組成——液力耦合器+機械傳動系或液力變矩器+機械傳動系
特點——利用液體的循環流動的動能來傳遞扭矩。液力耦合器只能傳遞發動機的扭矩,而不能改變扭矩大小;液力變矩器不僅能傳遞發動機扭矩,而且能改變扭矩的大小,由於變矩范圍小,必須與機械傳動系相配合,以達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優點——汽車起動平穩,可降低動載荷、消除傳動系扭轉振動,操縱簡單。
缺點——機械效率低,結構復雜,重量大,成本高。
應用——應用於超重型自卸車、裝載機械、高級小轎車和城市公共汽車。
液力傳動系(容積液壓式):
組成——發動機帶動油泵,油泵驅動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帶動驅動橋或直接安裝在車輪上。
特點——可實現無級變速,可取消機械傳動系所有部件,離地間隙大,通過能力強。
缺點——傳動效率低,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
電力傳動系
特點——發動機帶動交流發電機,經全波整流後,把直流電供給與車輪相連的直流串激電動機。
優點——可無級變速,調速范圍大,傳動系簡單(無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行駛平穩,沖擊小,壽命長,效率低,重量大。
應用——超重型自卸車。
2. 軸承的工作原理
軸承採用了相對簡單的結構:帶有內外光滑金屬表面的球,有助於滾動。球本身承載負載的重量 - 負載重量的力是驅動軸承旋轉的力量。
但是,並非所有負載都以相同的方式對軸承施加力。有兩種不同的載荷:徑向和推力。
徑向載荷,如在滑輪中,簡單地將重量放在軸承上,使得軸承由於張力而滾動或旋轉。推力載荷明顯不同,並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對軸承施加應力。
如果軸承(想到輪胎)在其側面翻轉(現在想想輪胎擺動)並且在該角度受到完全的力(想到三個孩子坐在輪胎擺動上),這稱為推力載荷。用於支撐高腳凳的軸承是僅承受推力載荷的軸承的示例。
許多軸承易於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例如,汽車輪胎在以直線行駛時承受徑向載荷:輪胎由於張力和它們支撐的重量而以旋轉方式向前滾動。
(2)汽車傳動裝置的可靠性設計擴展閱讀:
軸承分類:
1、球軸承
滾珠軸承非常常見,因為它們可以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但只能承受少量的重量。它們存在於各種應用中,例如滾軸刀片甚至硬碟驅動器,但如果它們過載則容易變形。
2、滾子軸承
滾子軸承設計用於承載重載荷 - 主滾子是圓柱體,這意味著載荷分布在更大的區域上,使軸承能夠承受更大的重量。然而,這種結構意味著軸承可以主要承受徑向載荷,但不適合於推力載荷。
對於空間有問題的應用,可以使用滾針軸承。針軸承適用於小直徑氣缸,因此更易於安裝在較小的應用中。
3、滾珠推力軸承
這些類型的軸承設計用於在低速低重量應用中幾乎專門處理推力載荷。例如,酒吧凳子利用滾珠推力軸承來支撐座椅。
4、滾子推力軸承
滾子推力軸承很像滾珠推力軸承,可承受推力載荷。然而,不同之處在於軸承可以承受的重量:
滾子推力軸承可以支撐顯著更大量的推力載荷,因此可以在汽車變速器中找到,它們用於支撐斜齒輪。齒輪支撐通常是滾子推力軸承的常見應用。
5、圓錐滾子軸承
這種類型的軸承設計用於處理大的徑向和軸向載荷 - 由於它們的負載多功能性,它們存在於汽車輪轂中,因為車輪預計會承受極大的徑向和推力載荷。
3. 汽車傳動系有幾種布置形式 各有什麼特點
1、前置後驅。
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這是一種傳統的布置型式。優點是附回著力大答易獲得足夠的驅動力,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均衡,操控穩定性較好。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2、後置後驅。
即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優點是使前軸不易過載,並能更充分地利用車箱面積,可有效地降低車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車中部地板下的空間安置行李,也有利於減輕發動機的高溫和雜訊對駕駛員的影響。缺點是發動機散熱條件差,行駛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駕駛員察覺。
3、前置前驅。
即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優點是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缺點是上坡時汽車質量後移,使前驅動輪的附著質量減小,驅動輪易打滑;下坡制動時則由於汽車質量前移,前輪負荷過重,高速時易發生翻車現象。
4、中置後驅。
即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5、四輪驅動。
優點是四個車輪均有動力,地面附著率最大,通過性和動力性好。
4. 對於汽車傳動系統方面,你都有哪些了解
汽車傳動系統是發動機與驅動輪的動力傳遞裝置 。
汽車傳動系統的組成
正常行駛過程中的汽車,採用的傳動操作系統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轉運傳動設備以及相關的驅動橋一同組成的。這樣的設備是進行發動機、汽車四輪驅動器之間互相連接的動力傳輸設備。
半軸
半軸,主要是將差速器的動力傳遞 給驅動輪。
變速器
整個汽傳動的動力傳遞,是通過變速器將發動機的動力,以改變傳動比的方式傳遞給車輪。這樣一來,可以適應周圍環境的保護,還有就是汽車自身的重量。汽車變速器也經歷了一次技術變革。這個技術變革,主要是從手動到自動。這是一次技術革命。這個技術革命可以有效地改善自身的狀況,以實現特別有效的技術。
5.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是怎樣的有什麼優點
汽車傳動系統的總體布置主要是根據發動機與驅動車輪的位置劃分的,一般有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和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等。
發動機前置的優點是操縱性好、發動機散熱性好;發動機後置的優點是乘客艙發動機運轉雜訊小、空氣污染小。驅動輪的布置主要是考慮整車的驅動能力及加速能力,即負荷較大的車輪為驅動輪。
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簡稱前置後驅,英文簡稱FR。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最後傳到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應用廣泛,適用於除越野汽車外的各類汽車,如大多數的貨車、部分乘用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這種布置形式。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簡稱前置前驅,英文簡稱FF。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前驅動橋,最後傳到前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在變速器與驅動橋之間省去了萬向傳動裝置,使結構簡單緊湊,整車質量小,高速行駛時操縱穩定性好。大多數乘用車採用這種布置形式,但這種布置形式的乘用車爬坡性能差,豪華乘用車一般不採用,而是採用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布置形式。
根據發動機布置的方向可分為發動機前橫置前輪驅動和發動機前縱置前輪驅動。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簡稱後置後驅,英文簡稱RR。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簡稱全輪驅動,英文簡稱X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