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氫氣的性質實驗一定要尾氣處理嗎
一般是要處理的。
因為氫氣是易燃易爆氣體,尾氣可以和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高溫物體存在燃爆風險。
所以一般這樣的尾氣都是需要直接燃燒或者處理以後才能排放的。
⑵ 實驗室制氫氣原理 裝置 收集 尾氣處理 驗純
原理:Zn十H2SO4=ZnSO4十H2↑
收集:用排水法(H2難溶於水)或用向下排空氣法(H2的密度比空氣小)
⑶ 高中化學實驗室制備氣體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尾氣處理
氣體有毒或對環境有害的時候 比如氯氣 二氧化硫。。。。
⑷ 化學:一般製取氣體方法步驟,謝謝!
祝你成功!
1、儀器安裝
儀器安裝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由下而上,從左到右,先主後次,先局部後整體。如實驗室中氯氣的製取實驗,儀器安裝順序為:在鐵架台上先放置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的高度確定鐵圈、石棉網和燒瓶的位置;從左到右依次安裝氣體發生裝置、凈化裝置、集氣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先安裝氣體的發生裝置,在安裝其它裝置;根據「先局部後整體」的原則應在安裝氣體發生裝置前先將分液漏斗及玻璃彎管裝入雙孔膠塞,再將雙孔膠塞安裝到圓底燒瓶上。
2、裝置氣密性檢驗
裝置氣密性檢驗是氣體製取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步驟。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常用方法有「手握升溫法」、「微熱升溫法」及「注水法」。⑴ 手握升溫法:這種方法適於體積較小的氣體發生裝置,如氧氣、甲烷等的氣體發生裝置。檢驗方法是:將帶有導氣管的單孔塞在試管口上塞緊,並將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雙手握住試管外壁片刻,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有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氣體發生裝置氣密性良好。⑵ 微熱升溫法 這種方法廣泛地適於由試管、 燒瓶等加熱類玻璃儀器組裝的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如氧氣、氯氣、氯化氫、甲烷、乙烯等氣體的發生裝置。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氣體發生裝置的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酒精燈在試管或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體系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升入導氣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較長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⑶ 注水法:這種方法主要適於啟普發生器及其簡易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具體操作方法是:塞緊橡皮塞,關閉導氣管活塞(或關閉導氣管上的止水夾),從漏斗向氣體發生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氣體發生裝置內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顯的水柱時,停止加水,觀察水柱在較長時間內不下降則表面裝置氣密性良好。
3、氣體凈化(包括氣體乾燥)
實驗室中製取的氣體往往含有水蒸氣、酸性氣體等雜質,影響了氣體的後續性質實驗,因此為保證氣體性質實驗的如期順利進行,必須對製取的氣體進行凈化處理。氣體凈化的原則是「除雜」、「不減」、「不增」,「除雜」是指除掉目標氣體中的雜質氣體,「不減」即盡量不要減少目標氣體的量,「不增」是指不增加新的雜質氣體。除掉目標氣體中的水蒸氣是氣體的乾燥,乾燥劑的可以選擇濃硫酸、鹼石灰、無水氯化鈣等。除掉目標氣體中的酸性氣體可用鹼液、水等,也可以用酸式鹽的飽和液。方法是用目標氣體所形成的酸式鹽飽和溶液來除去該目標氣體中的酸性氣體,該方法不僅除掉了酸性的雜質氣體,而且可使目標氣體的量有所增加,如CO2(HCl)用飽和NaHCO3溶液的凈化方法, NaHCO3 +HCl=CO2 ↑+NaCl+H2O,所以這種氣體凈化方法最好。
4、氣體收集
氣體收集方法的依據是氣體的密度、氣體的溶解性及氣體在空氣中的活潑性等。由此氣體的收集方法可歸納為:⑴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可用用該方法收集,如CO2、O2、SO2等氣體。⑵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可用用該方法收集,如H2、NH3、CH4等氣體。⑶排水集氣法。不溶解於水的氣體可用該方法收集,如H2、CO、O2、CH4等氣體。⑷排某種飽和溶液集氣法。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包括「可溶」)的氣體可用該方法收集,如 CO2可用排飽和NaHCO3溶液來收集;SO2可用排飽和NaHSO3溶液收集。
5、尾氣處理
化學實驗中對環境有害的氣體很多,在實驗中必須對這部分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具體的處理方法可歸納為:⑴火封法(即燃燒法)。對於可燃性氣體可採用此種方法,使其通過燃燒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如H2、CH4和CO的尾氣處理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⑵水封法(即將氣體通入水中)。這種方法適用於水溶性較大的氣體,如氯化氫和氨氣的尾氣處理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操作必須注意因氣體溶解太快而出現的倒吸現象。⑶鹼封法(即將氣體通入到鹼液中)。所有的酸性氣體都可採用這種方法,使這些酸性氣體與鹼液反應生成不具揮發性的鹽類。如CO2、SO2等酸性氣體,其尾氣就可以通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6、儀器歸位
儀器歸位是指實驗結束後,將用過的儀器拆掉,洗滌干凈,放回原處。這種作風可以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