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減溫減壓器工作原理
蒸汽的減壓過程是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的節流來實現的,其減壓級數內由新蒸汽減壓後容蒸汽壓力之差來決定。減壓閥的壓力調節是通過大執行器電動執行機構來完成,運行平穩,壽命長,根據二次蒸汽設定值要求,無論一次蒸汽壓力如何波動,均能保持二次蒸氣壓力穩定。
減溫裝置:利用航空動力學技術專門設計的減溫水霧化裝置,採用流體自身動力降低設備功耗,減溫水即被粉碎成霧狀水珠與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發,從而達到降低蒸汽溫度的作用。
(1)減溫減壓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為了解決滑動支吊架懸空和管道中間隆起的問題,西安熱工研究所對該系統管道重新進行設計計算及支吊架選型,使6#和8#支架承載,5#、7#、9#滑動支架懸空。這樣解決了支吊架懸空間題,改善減溫減壓器的結構應力。
簡體增加疏水管線,改善疏水條件。即在6#支架後增加一個620疏水管,在減溫減壓器暖管及熱備用時開啟該疏水管,從而減小簡體上下溫差,使得各個工況下管道截面的上下溫差得到控制,從而減小管道彎曲,消除焊縫裂紋。
2. 低壓軸封供汽減溫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一、軸封汽壓力、流量的確定原則: 1、保證軸封汽不外泄。軸封汽發生外泄的主要原因是軸封供汽壓力太高、軸封回汽不暢(如軸加真空偏低、有軸封回汽閥的機組其回汽閥未調整好),軸封汽外泄的危害主要有: 1)軸承箱進汽、水,從而使潤滑油受到污染; 2)污染空氣(熱污染和化學污染)。 2、保證空氣不內吸。發生空氣內吸的主要原因是軸封供汽壓力太低或軸封母管卸荷閥誤動,空氣內吸的危害有如下幾方面: 1)對負壓(真空)系統來說,使真空不能正常建立或得以維持; 2)在熱態、極熱態開機的低負荷階段,低溫的空氣經高溫軸封段而吸入汽缸,使高溫軸封段急劇冷卻、高溫汽缸也以較高溫降速率進行冷卻。這種冷卻的後果有兩方面。一是在轉子高溫軸封段產生巨大的熱應力,嚴重時將導致大軸彎曲;二是有可能造成汽缸內外壁負溫差及上下缸溫差超限,使汽缸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總之,在熱態、極熱態開機的低負荷階段空氣內吸將使高溫金屬產生不同程度的熱應力,使汽機壽命遭到額外消耗; 3)在停機的低負荷階段,空氣內吸同樣將使高溫金屬產生不同程度的熱應力,使汽機壽命遭到額外消耗。 4)無論在何種工況下,空氣內吸均將導致高壓、中壓脹差的縮小。這在缸溫較高的情況下尤應引起注意; 5)空氣內吸還有可能將外部的雜物(如保溫材料)吸入軸封腔室,嚴重時吸入的雜物會嵌在動靜軸封梳齒片間引起機組的振動; 因此,軸封汽壓力的選擇或確定應保證軸封汽不發生外泄和內吸。 二、軸封汽溫度的確定原則: 對高、中壓缸軸封而言,國內的一般要求是:根據汽機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選擇軸封汽溫度,軸封汽溫度與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基本相一致為宜。 但是,由於系統設計的原因,這在熱態、極熱態啟動時難以做到。盡管本公司各機組設計有軸封電加熱器,東芝機組的系統還設計有主蒸汽供軸封汽子系統,可用主蒸汽與輔汽混溫供軸封汽。事實上,要在熱態、極熱態啟動時達到軸封汽溫度與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相一致是難以做到或者說根本無法做到。 軸封汽溫過高,對高、中壓軸封而言(尤其是機組冷態啟動),不僅僅是產生額外的熱應力,而且可能使機組脹差控制發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