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創新設計》學習心得論文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文字。學習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並且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地去考慮和研究它。因為學習的方法因人而異,方法的奏效是它與這個人相適應的結果。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並不是不可以,但找尋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讀書心得同學習禮記相近;實踐體會同經驗總結相類。心得體會這種學習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許是優秀的,但沒有被推廣普及的必要。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3]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⑵ 求一篇電子電路設計論文~~~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設計與實現
本文闡述了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設計方法、硬體設計的技術關鍵和軟體設計流程。並以NEC的uPD78F0338單片機為例,實現了一款具有四種費率、六條負荷曲線和兩套費率結構的三相四線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主要針對國內市場三相用電的工業用戶。隨著電力行業改革深入,工業三相用電對多功能電能表的需求大量增加。目前國內多功能表種類少、價格較高、功能不完善,往往僅是針對某些地區的特定要求開發,缺乏通用性,某些產品未能完全達到國標的要求。本文介紹的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正是為了適應這種市場需求而設計的。
這是一款智能型高科技電能計量產品,該表可以同時計量正/反向有功電能、正/反向無功電能、四象限無功電能,還具有多費率控制,負荷曲線記錄,各相失壓、過壓、頻率超限記錄,數據LCD顯示等多種功能。主站可以通過RS-485匯流排或手持紅外抄表器對該電表進行查表、設表、抄表等操作。
軟體代碼全部採用C/C++語言編寫,編碼效率高,可維護性好,便於實現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的需求方便地對功能模塊進行裁剪。而且代碼經過優化,其生成的目標代碼大小和執行效率已與匯編代碼相差無幾。該產品的技術指標全面符合GB/T 17215-1998《1級和2級靜止式交流有功電度表》、DL/T614-1997《多功能電能表》和DL/T645—1997《多功能電能表通信規約》的要求。
多功能電能表的總體結構和硬體設計
多功能表總體結構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硬體的核心MCU主控制器,它負責按鍵輸入掃描、工作狀態檢測,計量數據的讀入、計算和存儲、電表參數的現場配置以及與外界的通信控制等。其主要功能單元包括MCU主控制器單元、電量計量模塊、紅外和RS—485通信模塊、校表模塊、EEPROM存儲陣列等;其他輔助模塊主要有:時鍾日歷電路、工作異常報警電路、按鍵輸入電路、復位和看門狗電路、開關電源模塊和後備電池電路、大屏幕液晶顯示模塊和LED顯示模塊。多功能表總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高性能主控制器單元
主控制器採用NEC公司8位單片機中的高檔產品uPD78P0338。該款單片機為120腳QFP封裝,單片集成有60KBFlash、一個非同步通信串列口、40x4段LCD驅動器、高達10MHz的匯流排時鍾和10路10位精度的ADC,並可通過簡單的介面進行在系統編程,極大地方便在線調試和軟體升級。並且支持高級語言,較好地滿足了多功能表任務繁多、數據量龐大、演算法較復雜的功能要求。
串口復用通信單元
通信電路模塊主要包括TSOPl838紅外接收頭、紅外發射二極體、載波電路、MAX487專用485收發電路、驅動/開關二極體和其他元件。
本電能表為便於用戶抄表,設計有紅外本地抄表和RS-485集中抄表兩種串列抄表方式,因為uPD78F0338僅有一個串口,故通信電路設計時採用串口復用技術。由9012、9014和若干電阻等器件組成互補開關,由MCU的一個I/O口來控制紅外和RS-485通信方式的切換,如圖2所示。
高精度電量計量模塊
計量模塊由高精度專用電能計量晶元SA9904,電流互感器和其他外圍電路元件組成。SA9904是Sames公司生產的一款三相雙向功率/電能計量晶元,可以計量有功/無功功率、電壓、頻率、相序異常等,可以單獨計量每一相的用電信息,符合IEC521/1036標准,可達到1級交流電能表的精度要求,各數據寄存器具有24位精度,可通過三線SPI介面與CPU交換數據。從而可以較好地適應多功能表需要計量多種電量數據的要求。SA9904引腳及其外圍電路圖如圖3所示。
其中,CLK、DO、DI構成與MCU控制器的介面,用於傳輸控制命令和測得的電量數據,IIps、IIPt、IIPr用來對電流取樣,IVPl、IVP2、IVP3用來對電壓取樣。
時鍾日歷模塊
時鍾電路採用EPSON生產的RTC-4553實時時鍾晶元。內部集成了32.768kHz的石英晶體振盪器,簡化外圍電路,並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由設置以得到較高的頻率;同時集成有時鍾和日歷計數器,可選擇24或12小時顯示模式,時鍾可通過軟體方式進行間隔30秒的調整,並提供0.1Hz或1024Hz的定時脈沖輸出,以便於在電能表的外部對時鍾精度進行定期檢查。RTC-4553引腳及其外圍電路圖如圖4所示。
其中,SCK、Sin、Sout與主處理器介面,用於發送控制指令或者傳輸日期時間數據,本系統日歷時鍾模塊採用電池作後備電源,以確保在停電狀態下,日期時間的准確無誤。
多功能電能表的軟體設計
數據結構設計
多功能電能表涉及的數據類型種類繁多。按位元組分包括單位元組、雙位元組、三位元組、四位元組和六位元組等,按表徵的意義分有時間、時刻、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有功電能、無功電能、次數、功率因數、門限、狀態字、系數、表號等。復雜的數據類型對數據結構的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實現方案通過採用多種數據定址方式和多種類型存儲器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數據結構設計要點
系統的數據存放方式有:內部ROM、RAM和外掛EEPROM。
內部ROM用來存放大量的常數表格,RAM用於存放臨時變數和堆棧,本方案需要2.5KB左右的RAM,串列EEPROM則存儲各種用戶電量數據和設表參數,通過12C匯流排與CPU交換數據,電能表按設計需求的最大要求大約需要250KB的EEPROM,本方案採用8片256位EEPROM通過級聯來實現。
數據定址方式
EEPROM數據訪問採用兩種方式;直接地址訪問,通過數據的EEPROM地址直接讀寫數據;數據ID定址,通過數據的編碼讀寫數據。
通信口復用功能設計
紅外通信和RS-485共用一個串列口(RxD/TxD)通信,由於串列口通信開始都有一低電平位(0),因此將紅外接收端(與485接收端用一三極體隔開)引到一中斷引腳INTP1,通過其引發的中斷可判斷串列口數據是否來自紅外。發送時按時應方式發送,使其不互相干擾。由於紅外通信和遙控接收用同一接收管,因此在判斷紅外來源的中斷中啟動定時器INTTM4檢測紅外接收端,如果檢測到脈沖寬度為9ms或0.56ms,則判斷為紅外遙控,並根據定時檢測遙控編碼;否則判斷為紅外產生的串列口接收中斷,並將定時檢測關閉。
紅外38.4kHz調制信號由CPU內部分頻輸出(P05/PCL)。f=fx/27=4.9152/128=38.4kHz。
因紅外發送位元組之間可選有15~20ms的延時,而485通信則不需要延時。數據發送在發送中斷中進行,紅外通信在發送操作後立即關閉發送中斷允許,待延時時間到後再允許發送中斷。
多功能表程序流程圖
多功能表主程序流程主要包括初始化、數據校驗、負荷曲線修補和事務處理等,其流程圖如圖5所示。
日常事務處理流程集中體現了多功能表的大部分主要功能,包括費率處理、計量數據採集及處理、自動抄表、電能脈沖輸出、校表模塊和掉電檢測及處理模塊等,其流程圖如圖6所示。
⑶ 電子密碼鎖的設計論文
電子密碼鎖的設計論文
導語: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住宅與部門的安全防範、單位的文件檔案、財務報表以及一些個人資料的保存多以加鎖的辦法來解決。以下我為大家介紹電子密碼鎖的設計論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一、 課題背景和意義
鎖是一種保安措施,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私有財產而發明的一種用鑰匙才能開啟的裝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識的加強,對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安全可靠的防盜,又要使用方便。這就使得傳統的鎖防盜效果已經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防盜需要,而且還存在著隨身帶鑰匙的不便。因此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種新型的電子密碼鎖應運而生。電子密碼鎖運用電子電路控制機械部分,使兩者緊密結合,從而避免了因為機械部分被破壞而導致開鎖功能失常的問題,而且密碼輸入錯誤是還有報警聲,大大增加了電子密碼鎖的防盜功能。同時因為電子密碼鎖不需要攜帶鑰匙,彌補了鑰匙極易丟失和偽造的缺陷,方便了鎖具的使用。傳統的'鎖由於構造簡單,所以被撬的事件屢見不鮮,電子密碼鎖由於具有保密性高、使用靈活性好、安全系數高等優點,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電子密碼鎖的種類繁多,例如數碼鎖、指紋鎖、磁卡鎖、IC卡鎖、生物鎖等,但較實用的還是按鍵式電子密碼鎖。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電子鎖專用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鎖的體積縮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較高,是適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場合,而且需要有電源提供能量,使用還局限在一定范圍,難以普及,所以對它的研究一直沒有明顯的進展。
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密碼鎖技術相對先進,種類齊全,電子密碼鎖已被廣泛應用於只能門禁系統中,通過多種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技術實現大門的管理。在我國密碼鎖整體水平尚處在國際70年代左右,電子密碼鎖的成本還很高,市場上仍以按鍵電子鎖為主,按鍵式和卡片鑰匙式電子鎖已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現國內有幾個廠生產供應市場。但國內自行研製開發的電子鎖,其市場結構尚未形成,應用還不廣泛。國內的不少企業也引進了世界上先進的技術,發展前景非常可觀。希望通過不的努力,使電子密碼鎖在我國也能得到廣發應用。
三、 設計論文主要內容
1、電子密碼鎖設計方案的分析與方案選擇;
2、設計一典型結構的電子密碼鎖,分析其電路結構及控製程序;
3、選者合適的電器元件;
4、編寫控製程序;
5、將程序輸入PC機,並修改進行模擬運行;
四、 設計方案
查閱文獻技術資料,分析電子密碼鎖結構、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以單片機為主控晶元,結合外圍電路,通過軟體程序組成電子密碼鎖系統,能夠實現:
1. 正確輸入密碼前提下,開鎖提示;
2. 錯誤輸入密碼情況下,蜂鳴器報警;
3. 密碼可以根據用戶需要更改。
五、 工作進度安排
2011.2.22—2011.3.8
2011.3.9—2011.3.19
2011.3.21—2011.4.9
2011.4.10—2011.4.30
2011.5.1—2011.5.10
2011.5.11—2011.5.20 確定畢業設計課題,提交開題報告; 查閱相關論文,調研及收集相關資料; 方案設計、審查和確定,提交中期報告 編寫控製程序 整理並撰寫論文 完善論文,提交論文
六、 主要參考文獻
[1] 石文軒,宋薇.基於單片機MCS-51的智能密碼鎖設計[M].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1);
[2] 祖龍起,劉仁傑.一種新型可編程密碼鎖[J].大連輕工業學院學報,2002,(01);
[3] 葉啟明.單片機製作的新型安全密碼鎖[J].家庭電子,2005,(10);
[4] 李明喜.新型電子密碼鎖的設計[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4,(03);
[5] 董繼成.一種新型安全的單片機密碼鎖[J].電子技術,2004,(03);
[6] 楊茂濤.一種電子密碼鎖的實現[J].福建電腦,2004,(08);
[7] 瞿貴榮.實用電子密碼鎖[J].家庭電子,2000,(07);
[8] 王千.實用電子電路大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p101;
[9] 何立民.單片機應用技術選編[M],北京:北京航空大學出版社,1998;
[10] ATmega.ATmega8L-8AC,2006,(01);
;⑷ 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論文怎麼寫
和一般論文一樣的寫法~
先論題分析
然後提出各種方案,論證方案
根據方案進行硬體電路的設計(各模塊的方案論證、設計)
軟體設計
最終的一個成果總結。
就OK了
⑸ 汽車電子技術論文範文(2)
汽車電子技術論文範文篇二
淺談汽車電子技術的未來發展
【摘要】汽車電子是現代汽車發展的標志。當前,汽車電子技術進入了優化人-汽車-環境的整體關系的階段,它向著超微型磁體、超高效電機以及集成電路的微型化方向發展,並為汽車上的集中控制提供了基礎(例如制動、轉向和懸架的集中控制以及發動機和變速器的集中控制)。汽車電子技術成就汽車工業的未來,未來汽車電子技術應在感測器技術,連通通訊,微處理機技術,多通道傳輸技術幾方面進行突破。
【關鍵詞】汽車;電子技術;突破
中圖分類號:F407.471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據統計,從2009年~2010年,平均每輛車上電子裝置在整個汽車製造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華轎車上,使用單片微型計算機的數量已經達到48個,電子產品佔到整車成本的50%以上,目前電子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深入到汽車所有的系統。汽車電子是一個在全球范圍都在增長的市場,一方面歸功於汽車產量的增長,另一方面則是車用梁咐電子應用增多。有許多領域增長迅速:例如,一些用於提高燃料效率的動力總成技術正在研發中的。混合動力汽車是其中一種可能的方案。預計柴油引擎也將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這些汽車中由EPCOS的壓電制動器組成的壓電式噴射系統可以提高15%的燃料效率。這兩個例子中,輔助電子裝置都將從動力總成技術發展中獲益。
20世紀90年代以來,汽車電子技術進入了其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是對汽車工業的發展最有價值、最有貢獻的階段。我認為未來汽車電子技術應在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1 現代汽車電子技術的概念
汽車電子技術是建立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基礎之上的,從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技術進步,出現了計算機等各種各樣的電子裝置,汽車電子技術也隨著深化與發展。信息技術的加盟使原有的汽車電子技術的內涵更加豐富。所以我們可以對現代汽車電子技術作如下基本定義:汽車本身功能性電子控制技術+應用在汽車上的電子信息類技術。
1.1 所謂電子信息類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主要是指在汽車環境下能夠獨立使用的車載電子裝置,它和汽車本身的性能並無直接關系。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開發的車載計算機系統,具有信息處理、語言識別、通訊、導航、防盜、圖像顯示和娛樂等功能。
1.2所謂汽車本身功能性電子控制技術主要是指由感測器、電控單元和執行器組成的,完成汽車自身需要的一定功能的自動化閉環控制系統,它與汽車本身性能密切相關。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電子控制橡侍純懸架、制動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動力轉向等。目前,在一些汽車上,電子裝置已佔整車造價的 50%以上,有的高級轎車已裝有上百個微控器(MCU)。汽車電子技術已成為創造汽車價值和差異性的主動力。
2 感測器技術
汽車電子發展的第一大趨勢是汽車的感測技術。由於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多樣化,使其所需要的感測器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為此,研製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感測器是十分必要的。未來的智能化集成感測器,不僅要能提供用於模擬和處理的信號,而且還能對信號作放大和處理。同時,它還能自動進行時漂、溫漂和非線性的自校正,具有較強的抵抗外部電磁干擾的能力,保證感測器信號的質量不受影響,即使在特別嚴酷的使用條件下仍能保持較高的精度。它還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的優點,從而免受機械特性的影響。現代汽車技術發展特徵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部件採用電子控制。根據感測器的作用,它檢測有關汽車的溫度、壓力、位置、角談岩度、轉動、加速度、振動、角速度、流量、光、距離等物理量。水溫、油溫、排氣溫度,汽缸壓、輪胎壓、制動壓等都需檢測。因此,感測器在汽車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感測技術的發展,也會帶動汽車技術的發展。
3 微處理技術
汽車電子發展的第二大趨勢是汽車的微處理技術。在三年前,平均每輛汽車使用大約20個微控制器,而現在平均使用40到60個。此外,汽車設計工程師仍然在想方設法提升所用晶元的性能。一個成功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取決於設計時對所用微處理器的選擇。現代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電子控制單元一般要採用32位的CPU來處理實時演算法。而在汽車的底盤,安全和車身系統等領域,就可以根據控制的復雜程度採用16位或者32位兩種處理器。但是,底盤控制器在其工作的大部分時間內,要對感測器進行掃描,而CPU又必須時時刻刻能夠提供相應的處理能力,能在僅僅幾個毫秒的時間內完成整個判定程序判定啟動。三星公司的S3C44BOX就是一種高性能處理器,我們堅信在不久的未來,高性能未處理器會在汽車控制單元中有廣泛的應用,汽車的性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4 連通通訊
汽車電子發展的第三大趨勢是汽車的通訊連通性。如今,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可以在家中和辦公室享受數字電子技術和無線基礎設施所帶來的方便,比如手機、硬碟驅動器上的數字壓縮音樂和視頻、數字電視播放、Wi-Fi、音頻和電視衛星廣播(XM/Sirius、DirecTV)以及GPS等。現在,消費者開始希望在其汽車和卡車里享有同樣的技術和通訊便利,以使駕駛過程更加高效、方便、充滿情趣。GPS導航、車載信息服務(嵌入式手機和 其它 雙向無線鏈接所帶來的自動電信)、衛星廣播以及後座電視等產品和技術就是順應這一趨勢的最好例證。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現在汽車中通訊連通性使用的比較廣泛。相信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汽車領域中的應用也更加普遍,汽車駕駛也會越來越方便,高效。
5 多通道傳輸技術
汽車電子發展的第四大趨勢是汽車的多通道傳輸技術。多通道傳輸技術,多通道傳輸技術的採用,對電子控制集成化的實現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採用這種技術後,使各個數據線成為一個網路,以便分享汽車中心計算機的信息。隨著信號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DSP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可以對多個通道數據進行信號采樣和數據傳輸成為數字信號處理的瓶頸。而伴隨著電子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多通道傳輸技術由試驗室將逐步進入實用階段。採用這種技術後,使各個數據線成為一個網路,以便分離汽車中心計算機的信息。微處理機可通過網路接收其他單元的信號。感測器和執行機構之間要有一個新式介面,以便與多通道傳輸系統相聯系。一旦多通道傳輸技術應用於汽車領域中,它可使汽車中各部件聯系的更加緊密和順暢,汽車的控制和檢測系統的性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6 結束語
隨著社會進入信息網路時代,汽車設計主要解決的問題仍將是安全和環保。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汽車向電子化、智能化、網路化、多媒體的方向發展創造了條件。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它已同時具有交通、娛樂、辦公和通訊的多種功能。汽車的電子化使汽車工業步入了數字化時代。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汽車也將步入多媒體時代。利用windows 操作系統 開發的車載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具有信息處理、通訊、導航、防盜、語言識別、圖像顯示和娛樂等功能。不久的將來,汽車裝置自動導航和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可以把行車的目的地輸入到汽車電腦中,汽車就會沿著最佳行車路線行駛到達目的地。人們還可以通過語言識別系統操縱著車內的各種設施。
參考文獻
[1]姚建琦.多信道信號采樣和數據傳輸的一種實現 方法 [J].現代電子技術,2007(03).
[2]李林,鄭望. 汽車電子新技術[J].汽車運用,2008(05).
[3]袁人宏.汽車電子技術與產業並舉[J].計算機世界,2005(21).
看了“汽車電子技術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1.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自薦信範文3篇
2. 電子技術論文範文大全
3. 電子技術論文範文
4. 電子科技論文範文
5. 機電液一體化在汽車上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