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低溫光譜發射率測量實驗裝置

低溫光譜發射率測量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8-18 22:52:24

① 光譜儀器光學設計

下面兩個人答得是廢話,一看就不是學光學的。

LZ正解如下:
光譜儀的確不是成像儀器,LZ概念十分正確,所以設計時的MTF這些是不對的評價指標。光譜核心在於色散原件,比如棱鏡、光柵等,基本的公式工程光學書上有,這里就不列了,計算時入手如下:
一般光譜儀在設計指標中要給出光譜范圍,例如300-900nm,同時要給解析度,例如2nm,根據這些條件就可以解算色散原件參數,光色散經過後可能會有收集透鏡,它只是收集能量,也不用考慮像差什麼的(當然基本的校正還是需要的,不然在探測器靶面上過於擴散就不好了),至於接受到的能量計算就更復雜了,它與你入射光譜、鍍膜、探測器響應都有關系,通常定性計算就可以了,就是入射光譜密度×衰減(包括原件、膜等),再對波長積分就可以得到光能量了。

② 光伏檢測實驗室的光伏檢測實驗室組成

光伏產品按組成部分分為下列試驗標准和相應檢測設備
l 組件質量檢測標准及相關設備
l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EVA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鋼化玻璃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TPT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鋁型材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塗錫焊帶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雙組分有機硅導熱封膠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有機硅橡膠密封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一、適用標准
GB/T 9535-1998標准僅適用於晶體硅組件,有關薄膜組件和其他環境條件如海洋或赤道條件的標准正在考慮中。本標准不適用於帶聚光器的組件。本試驗程序的目的是在盡可能合理的時間內確定組件的電性能和熱性能,表明組件能夠在規定的氣候條件下長期使用。通過此試驗的組件的實際使用壽命期望值將取決於組件的設計以及他們使用的環境和條件。
與國際標准水平對比,國內光伏標準的水平與國際水平相當,除等同採用IEC標准外,還結合國慶自行起草了國標和行標。 序號 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 等效及引用標准 1 GB/T2296-2001 太陽電池型號命名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2 GBT2297-1989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術語 目前IEC1863正在修訂過程中,其ED2.0與ED1.0差別很大,GB的內容與ED1.0基本一致。 3 GB/T6492-1986 航天用標准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 4 GB/T6494-1986 航天用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5 GB/T6495.1-1996 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電流-電壓特性的測量 等同採用IEC 60904-1(1987) 6 GB/T6495.2-1996 光伏器件 第2部分:標准太陽電池的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2(1989) 7 GB/T6495.3-1996 光伏器件 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測量原理以及標准光譜輻照度數據 等同採用IEC 80904-3(1989),目前該標准正准備進行修訂 8 GB/T6495.4-1996 晶體硅光伏器件的I-V實測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方法 等同採用IEC 60891(1987) 9 GB/T6496-1986 光伏器件 第5部分:用開路電壓法確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電池溫度(ECT) 等同採用IEC 60904-5(1993) 10 GB/T6497-1986 航天用太陽電池標定的一般規定 無相關國際標准 11 GB/T6497-1986 地面用太陽電池標定的一般規定 GB/T6495.2-1996及GB/T6495.3-1996兩項國家標准中包含本標准內容,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12 GB/T9535-1998 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該標准等效採用IEC61215(1993),對IEC標准中錯誤已經前後矛盾的章節進行了修改,目前IEC/TC82正在對該標准進行修改,對元標准中的一些試驗方法進行了相應的增刪,並且更改了一些參數。 13 GB/T11009-1989 太陽電池光譜響應測試方法 本標准已被GB/T6495.8 2002代替,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14 GB/T11010-1989 光譜標准太陽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 15 GB/T11011-1989 非晶硅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的一般規定 16 GB/T11012-1989 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設備檢驗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17 GB/T12632-1990 單晶硅太陽電池總規范 無相關國際標准,鑒於國內存在單晶硅太陽電池的貿易,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修訂本標准。 18 GB/T12637-1990 太陽模擬器通用規范 在該標准中規定的AM1.5太陽模擬器已經被新的國家標准(等同採用IEC904-0)替代,AM0主要用於空間太陽電池的測量,在標准復審中建議應制定一個新標准或制定相應的GJB 19 GB/T14008-1992 海上用太陽電池組件總規范 本標准被融已被GB/T9535-1998以及鹽霧試驗兩項標准替代,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20 GB/T18210-2000 晶體硅光伏(PV)方針I-V特性的現場測量 等同採用IEC61829(1995) 21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發電系統-概述及導則 等同採用IEC61277(1995) 22 SJ/T9550.29-1993 地面用晶體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3 SJ/T9550.30-1993 地面用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4 SJ/T9550.31-1993 航天用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5 SJ/T9550.32-1993 航天用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6 SJ/T10173-1991 TDA75單晶硅太陽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7 SJ/T10174-1991 AM1.5穩態太陽模擬器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8 SJ/T10459-1993 太陽電池溫度系數測試方法 GB/T9535(IEC1215)中包含了部分該標準的內容,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優於空間太陽電池對溫度系數的測量有特殊的要求,建議修改該標准,分為空間、地面兩部分,空間應用部分制定相應的GJB。 29 SJ/T10460-1993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用圖形符號 無響應國際標准 30 SJ/T10698-1996 非晶硅標准太陽電池 無響應國際標准 31 SJ/T11127-1997 光伏(PV)發電系統的過壓保護導則 等同採用IEC 61173(1992) 32 SJ/T11209-1999 光伏器件 第6部分:標准太陽電池組件的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6(1994) 33 GB/T 18912-2002 光伏組件鹽霧腐蝕試驗 等同採用IEC 61701(1995) 34 GB/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等同採用IEC 61646(1996) 35 GB/T 6495.8-2002 光伏器件 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譜響應的測量 等同採用IEC 60904-8(1998) 36 GB/T 19393-2003 直接耦合光伏(PV)揚水系統的評估 等同採用IEC 61702(1995) 37 GB/T 19394-2003 光伏(PV)組件紫外試驗 等同採用IEC 61345(1998) 38 GB/T 2003年報批 光伏系統性能監測測量、數據轉換以及分析導則 等同採用IEC 61724(1998) 39 GB/T 2003年報批 光伏系統功率調節器效率測量程序 等同採用IEC 61683(1999) 40 GB/T 6495.7-2006 光伏器件 第7部分:光伏器件測量過程中引起的光譜失配誤差的計算 等同採用IEC 60904-7(1998) 41 GB/T 6495.9-2006 光伏器件 第9部分:太陽模擬器性能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9(1995) 42 GB/T 2003年報批 獨立光伏系統技術規范 無相關國際標准 為與國際檢測標准接軌,同時也為我國光伏產品早日走向國際市場,質量檢測中心完全採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准進行各種校準和檢測。採用標准部分摘錄如下:
IEC61215--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GB/T 9535-1998)
IEC61646--低買能用薄膜型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IEC60904-1--光伏電流-電壓特性的測量(GB/T 6495.1-1996)
IEC60904-2--標准太陽電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
IEC60904-3--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測量原理及標准光譜輻照度數據(GB/T 6495.3-1996)
IEC60891--晶體硅光伏器件的I-V實測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方法(GB/T6495.4-1996)
IEC61194--獨立光伏系統的特性參數
IEC61829--晶體硅光伏方陣I-V特性的實地測量
二、適用設備
1、少子壽命測試儀
2、傅立葉紅外測試儀
3、數字式四探針測試儀
4、金相顯微鏡
5、動態圖像顆粒測試儀
6、激光粒度儀
7、低溫傅立葉紅外測試儀
8、輝光放電質譜儀
9、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10、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普
11、C分析儀
12、O分析儀
13、矽片厚度測試儀
14、半自動無接觸矽片測試儀
15、太陽光模擬器
16、熱重熱差綜合分析儀
17、矽片強度測試儀
18、激光橢偏儀
19、太陽能電池量子效率測試系統
20、太陽能電池I-V特性測量系統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檢測設備。 一、適用標准
光伏組件執行的最新標准為2005年頒布的IEC 61215-2005《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altaic (PV) mo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檢測項目如下:
1、外觀檢查
2、最大功率確定
3、絕緣試驗
4、溫度系數的測量
5、電池標稱工作溫度的測量
6、標准測試條件的標稱工作溫度下的性能
7、低輻照度下的性能
8、室外暴露試驗
9、熱斑耐久試驗
10、紫外預處理試驗
11、熱循環試驗
12、濕-凍試驗
13、濕-熱試驗
14、引出端強度試驗
15、濕漏電流試驗
16、機械載荷試驗
17、冰雹試驗
18、旁路二極體熱性能試驗
二、適用儀器
1、外觀鑒定:略
2、最大功率確定:I-V曲線測試儀
3、絕緣試驗:絕緣電阻測試儀
4、光老練試驗機
5、UV實驗箱
6、雨淋實驗箱
7、冰雹實驗箱
8、沙塵實驗箱
9、鹽霧實驗箱
10、冷凍濕熱循環實驗箱
11、高溫高濕實驗箱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實驗檢測設備。 一、材料介紹
用作光伏組件封裝的EVA,主要對以下幾點性能提出要求:
1、熔融指數,影響EVA的融化速度
2、軟化點,影響EVA開始軟化的溫度點
3、透光率:對於不同的光譜分布有不同的透光率,這里主要指的是在AM1.5的光譜分布條件下的透光率
4、密度:膠聯後的密度
5、比熱:膠聯後的比熱,反映膠聯後的EVA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數值的大小
6、熱導率:膠聯後的熱導率,反映膠聯後的EVA的熱導性能
7、玻璃化溫度:反映EVA的抗低溫性能。
8、斷裂張力強度:膠聯後的EVA斷裂張力強度,放映了EVA膠聯後的抗斷裂機械強度
9、斷裂延長率:膠聯後的EVA斷裂延長率,反映了EVA膠聯後的延伸顯性能
10、張力系數:膠聯後的EVA張力系數,反映了EVA膠聯後的張力大小
11、吸水性:直接影響七對電池片的密封性能
12、膠聯率:EVA的膠聯度直接影響到他的抗滲水性
13、玻璃強度:反映了EVA與玻璃的粘接強度
14、耐紫外光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15、耐熱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16、耐低溫環境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二、質量要求
1、外觀檢驗:EVA表面無摺痕、無污點、平整、半透明、無污跡、壓花清晰
2、用精度為0.01mm測厚儀測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測五點,取平均值,厚度符合協定厚度,允許工程為正負0.03mm。 用精度1mm的鋼尺測定,幅度符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正負3.0mm。
3、透光率檢驗:(1)取膠膜尺寸為50mm*50mm,用50mm*50mm*1mm的載玻玻璃,以玻璃/膠膜/玻璃三層疊合。 (2)將上述樣品至於層壓機內,加熱到100℃,抽真空5min,然後加壓0.5Mpa,保持5min,再放入固化箱中,按產品要求的固化溫度和時間進行膠聯固化,然後取出冷卻至室溫。 (3)按GB2410規定進行檢驗。
4、膠聯度檢驗(1)儀器裝置及器具:容量為500ml到1000ml,24''磨口迴流冷凝管,賠溫度控制儀的電加熱套或電加熱油浴;真空烘箱;用0.125mm(120目)不銹鋼絲網,剪取80mm*40mm,對著成40mm正方形,兩側對折進6mm後固定,職稱頂端開口的袋。 (2)試劑 二甲苯 A.R級 (3)試樣制備 取膠膜一塊,將TPT/膠膜/膠膜/玻璃疊合後,按平時一次固化工藝固化膠聯,(或按照廠家工藝要求固化膠聯)將移交練好的膠膜剪成小碎片待用。
(4)檢驗步驟
將不銹鋼絲網袋洗凈、烘乾、承重W1(精確到0.01g)。
取試樣0.5g+-0.01g,放入不銹鋼絲網袋中,城中為W2(精確到0.01g)
封住袋口做成試樣包,並稱重為W3(精確到0.01g)
試樣包用細鐵絲懸吊在迴流冷凝管下的燒瓶中,燒瓶內加入1/2二甲苯溶劑,加熱到140℃左右,溶劑沸騰迴流5h~6h時,迴流速度保持在20滴/分~40滴/分。
冷卻取出試樣包,懸掛除去溶劑液滴,然後放入真空烘箱內,溫度控制在140℃,真空度為0.08Mpa,乾燥3h,完全出去溶劑。
將試樣包從真空烘箱內取出,放置乾燥器中冷卻20min後,取出承重為W4(精確到0.01g)
結果計算
C=[1-(W3-W4)/(W2-W1)]*100%
式中:
C-膠聯度(%)
W1-空袋重量
W2-裝有試樣的袋重
W3-試樣包重
W4-經容積萃取和乾燥後的試樣包中
5、剝離強度檢驗
(1)取兩塊尺寸為300mm*20mm膠膜作為試樣,分別按TPT/膠膜/膠膜/玻璃疊合。
(2)按平時一次固化工藝進行固化
(3)按GB/T2790規定進行檢驗
6、耐紫外光老化檢驗
將膠膜放置於老化箱內連續照射100h後,目測對比
7、均勻度檢驗
取相同尺寸的10張膠膜進行承重,然後對比每張膠膜的重量,最大與最小之間不得超過1.5%。
三、適用設備
1、熔融指數儀
2、維卡軟化點測試儀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4、密度天平
5、熱茶分析儀
6、低溫試驗箱
7、萬能材料試驗機(含大變形引伸計、拉伸夾具)
8、表面張力測定儀
9、膠聯度測試儀
10、剝離強度試驗機
11、標准紫外光老化試驗機
12、橢偏儀/反射膜厚儀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檢測設備。 一、質量要求
1)鋼化玻璃標准厚度為3.2mm,允許偏差0.2mm
2)鋼化玻璃尺寸為1574*802mm,允許偏差為0.5mm,兩對角線允許偏差0.7mm
3)鋼化玻璃允許每米邊上有長度不超過10mm,自玻璃邊部想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過過2mm,自板面向玻璃另一面延伸不超過玻璃厚度三分之一的爆邊。
4)鋼化玻璃內部不允許有長度小於1mm的集中的氣泡。對於長度大於1mm但是不大於6mm的旗袍每平方米不得超過6個。
5)不允許有結石、裂紋、缺覺的情況發生。
6)鋼化玻璃在可見光波段內透射比不小於90%
7)鋼化玻璃表面與un需每平方米內寬度小於0.1mm,長度小於50mm的劃傷數量不多於4調。每平方米寬度0.1-0.5媽媽長度小於50mm的劃傷不超過1條。
8)鋼化玻璃不允許有波形彎曲,弓形完全不允許超過過0.2%。根據GB/T9963-1998中4.4,4.5,4.6條款進行試驗,在50mm*50mm的區域內碎片數必須超過40個。
二、適用設備
1、沖擊試驗機
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一、質量要求
a)外觀檢驗:抽檢TPT表面無褶皺,無明顯劃傷。
b)用精度0.01mm測厚儀測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測五點,取平均值,厚度復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0.03mm。
用精度1mm的鋼尺測定,幅度復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3.0mm
c)抗拉強度,縱向≥170N/10mm,橫向≥170N/mm。
d)抗撕裂強度,縱向≥140N/mm,橫向≥140N/mm
e)層間剝落強度,縱向≥4N/cm,橫向≥4N/cm
f)EVA剝落強度,縱向≥20N/cm,橫向≥20N/cm
g)尺寸穩定性0.5h150℃,縱向≤2%,橫向≤1.25%
二、適用設備
1、測厚儀
2、萬能材料試驗機(含拉力、撕裂夾具) 一、質量要求
選用GB/T2059-2000標准TU1無氧銅帶。
1)外觀檢驗:抽檢塗錫帶表面光滑,色澤發亮,邊部不能有毛刺
2)厚度(mm):0.01≤單面≤0.045
3)電阻率(標准)≤0.01725Ω mm2/m
4)抗拉強度(軟)≥196;抗拉強度(半硬)≥245
5)伸長率(軟)≥30;伸長率(半硬)≥8
6)成品體積電阻系數:(2.02±0.08)*10-8mΩ
7)塗層融化溫度≤245℃
8)側邊彎曲度:每米長度自中心處測量不超過1.5mm
9)應具有增功率現象
10)使用壽命≥25年
二、適用設備
1、低電阻測試儀
2、萬能材料試驗機
3、熔點測定儀

③ 紅外詳細資料大全

紅外是紅外線的簡稱,它是一種電磁波。它可啟沖以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得到很普遍的套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印表機,紅外線鍵盤等等。紅外的特徵: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基本介紹

簡介,紅外基礎原理簡介,紅外輻射的發射及其規律,實際物體的紅外輻射規律,發射率及其對設備狀態信息監測的影響,物體之間的輻射傳遞的影響,技術特徵,特徵,優點,缺點,介面的特點,區別,紅外光譜,紅外技術,紅外產品,紅外套用范圍,新興的紅外線技術,從3D電視的快門式眼鏡到音響系統,3D電視主動快門式眼鏡的互操作難題,學術期刊,期刊簡介,期刊信息,

簡介

1974年發明的紅外線帶給我們一種新的連線方式,更重要的是,悄橋殲它帶給我們新的概念,讓我們感到一種無線的清新.

紅外基礎原理簡介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范圍為760nm~ 1mm,不為人眼所見。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對於電力設備,紅外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探測被診斷設備表面的紅外輻射信號,從而獲得設備的熱狀態特徵,並根據這種熱狀態及適當的判據,作出設備有無故障及故障屬性、出現位置和嚴重程度的診斷判別。
為了深入理解電力設備故障的紅外診斷原理,更好的檢測設備故障,下面將初步討論一下電力設備熱狀態與其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影響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紅外輻射的發射及其規律


(一) 黑體的紅外輻射規律
所謂黑體,簡單講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對一切波長的入射輻射吸收率都等於1的物體,也就是說全吸收。顯然,因為自然界中實際存在的任何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入射輻射都有一定的反射(吸收率不等於1),所以,黑體只是人們抽象出來的一種理想化的物體模型。但黑體熱輻射的基本規律是紅外研究及套用的基礎,它揭示了黑體發射的紅外熱輻射隨溫度及波長變化的定量關系。
下面,我著重介紹其中的三個基本定律。
1. 輻射的光譜分布規律-普朗克輻射定律
一個絕對溫度為T(K)的黑體,單位表面積在波長λ附近單位波長間隔內向整個半球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簡稱為光譜輻射度)Mλb (T)與波長λ、溫度T滿足下列關系:
Mλb (T)=C1λ-5[EXP(C2/λT)-1]-1
式中C1-第一輻射常數,C1=2πhc2=3.7415×108w·m-2·um4
C2-第二輻射常數,C2=hc/k=1.43879×104um·k
普朗克輻射定律是所有定量計算紅外輻射的基礎,介紹起來比較抽象,這里就不仔細講了。 2. 輻射功率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
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描述的是黑體單位表面積向整個半球空間發射的所有波長的總輻射功率Mb(T)(簡稱為全輻射度)隨其溫度的變化規律。因此,該定律為普朗克輻射定律對波長積分得到:
Mb(T)=∫0∞Mλb(T)dλ=σT4
式中σ=π4C1/(15C24)=5.6697×10-8w/(m2·k4),稱為史蒂芬-玻耳茲曼常數消則。
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表明,凡是溫度高於開氏零度的物體都會自發地向外發射紅外熱輻射,而且,黑體單位表面積發射的總輻射功率與開氏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且,只要當溫度有較小變化時,就將會引起物體發射的輻射功率很大變化。
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能探測到黑體的單位表面積發射的總輻射功率,不是就能確定黑體的溫度了嗎?因此,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是所有紅外測溫的基礎。 3. 輻射的空間分部規律-朗伯餘弦定律
所謂朗伯餘弦定律,就是黑體在任意方向上的輻射強度與觀測方向相對於輻射表面法線夾角的餘弦成正比,如圖所示
Iθ=I0COSθ
此定律表明,黑體在輻射表面法線方向的輻射最強。因此,實際做紅外檢測時。應盡可能選擇在被測表面法線方向進行,如果在與法線成θ角方向檢測,則接收到的紅外輻射信號將減弱成法線方向最大值的COSθ倍。

實際物體的紅外輻射規律


1. 基爾霍夫定律
物體的輻射出射度M(T)和吸收本領α的比值M/α與物體的性質無關,等於同一溫度下黑體的輻射出射度M0(T)。其表明,吸收本領大的物體,其發射本領大,如果該物體不能發射某一波長的輻射能,也決不能吸收此波長的輻射能。 2. 發射率
實驗表明,實際物體的輻射度除了依賴於溫度和波長外,還與構成該物體的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等因素有關。這里,我們引入一個隨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變化的輻射系數,則就可把黑體的基本定律套用於實際物體。這個輻射系數,就是常說的發射率,或稱之為比輻射率,其定義為實際物體與同溫度黑體輻射性能之比。
這里,我們不考慮波長的影響,只研究物體在某一溫度下的全發射率:
ε(T) = M(T)/M0(T)
則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套用於實際物體可表示為:
M(T) =ε(T).σT4

發射率及其對設備狀態信息監測的影響

物體對於給定的入射輻射必然存在著吸收、反射和透射,而且吸 收率α,反射率ρ和透射率τ之和必然等於1:
α+ρ+τ=1
而且,其反射和透射部分不變。因此,在熱平衡條件下,被物體吸收的輻射能量必然轉化為該物體向外發射的輻射能量。由此可斷定,在熱平衡條件下,物體的吸收率必然等於該物體在同溫度下的發射率:
α(T)=ε(T)
其實由基爾霍夫定律,我們也可以推斷出以上公式:
M(T)/ α(T)=M0(T)
ε(T) =α(T)
ε(T) = M(T)/M0(T) 則對於一個不透明的物體ε(T) =1-ρ(T)
根據上式,我們不難定性地理解影響發射率大小的下列因素:
1. 不同材料性質的影響
不同性質的材料因對輻射的吸收或反射性能各異,因此它們 的發射性能也應不同。一般當溫度低於300K時,金屬氧化物的發射率一般大於0.8。 2. 表面狀態的影響
任何實際物體表面都不是絕對光滑的,總會表現為不同的表 面粗糙度。因此,這種不同的表面形態,將對反射率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射率的數值。這種影響的大小同時取決於材料的種類。
例如,對於非金屬電介質材料,發射率受表面粗糙度影響較小 或無關。但是,對於金屬材料而言,表面粗糙度將對發射率產生較大影響。如熟鐵,當表面狀況為毛面,溫度為300K時,發射率為0.94;當表面狀況為拋光,溫度為310K時,發射率就僅為0.28。
另外,應該強調,除了表面粗糙度以外,一些人為因素,如施 加潤滑油及其他沉積物(如塗料等),都會明顯地影響物體的發射 率。
因此,我們在檢測時,應該首先明確被測物體的發射率。在一 般情況下,我們不了解發射率,那麼只有用相間比較法來判別故 障。而對於電力設備,其發射率一般在0.85-0.95之間。 3. 溫度影響
溫度對不同性質物體的影響是不同的,很難做出定量的分析,
只有在檢測過程中注意。

物體之間的輻射傳遞的影響


上面我們曾經討論過物體對於給定的入射輻射必然存在著吸收、反射,而當達到熱平衡後,其吸收的輻射能必然轉化為向外發射的輻射能。因此,當我們在一個變電站中,檢測任意一個目標時,所檢測出來的溫度,必然還存在著附近其它物體的影響。
因此,我們在檢測時,要注意檢測的方向和時間,使其它物體的影響降到最小。
(五) 大氣衰減的影響
大氣對物體的輻射有吸收、散射、折射等物理過程,對物體的輻射強度會有衰減作用,我們稱之為消光。
大氣的消光作用與波長相關,有明顯的選擇性。紅外在大氣中有三個波段區間能基本完全透過,我們稱之為大氣視窗,分為近紅外(0.76 ~ 1.1um),中紅外(3 ~ 5um),遠紅外(8 ~ 14)。
對於電力設備,其大部分的溫度較低,集中在300K ~ 600K(27℃ ~327℃)左右,在這一溫度區間內,根據紅外基本定律可以推導出,設備發射的紅外輻射信號,在遠紅外8 ~ 14um區間內所佔的百分比最大,並且輻射對比度也最大。因此,大部分電力系統的紅外檢測儀器工作在8 ~ 14um的波長之內。
不 過,請注意,即使工作在大氣視窗內,大氣對紅外輻射還是有消光作用。尤其,水蒸氣對紅外輻射的影響最大。因此,在檢測時,最好在濕度小於85%以下,距離則越近越好。

技術特徵

特徵

紅外線通信技術適合於低成本、跨平台、點對點高速數據連線,尤其是嵌入式系統. 紅外攝像頭 紅外線技術的主要套用:設備互聯、信息網關.設備互聯後可完成不同設備內檔案與信息的交換。信息網關負責連線信息終端和網際網路.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套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 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優點

·其使手機和電腦間可以無線傳輸數據; ·可以在同樣具備紅外介面的設備間進行信息交流; ·同時紅外介面可以省去下載或其他信息交流所發生的費用; ·由於需要對接才能傳輸信息,安全性較強;

缺點

·通訊距離短,通訊過程中不能移動,遇障礙物通訊中斷; ·紅外通訊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線纜連線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功能單一,擴展性差.

介面的特點

·用來取代點對點的線纜連線 ·新的通訊標准兼容早期的通訊標准 ·小角度(30度錐角以內),短距離,點對點直線數據傳輸,保密性強 ·傳輸速率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術已被廣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術已經發布

區別

紅外與藍牙的差別 紅外光波爐 1.距離 紅外:對准、直接、0-10米,單對單 藍牙:10米左右,加強信號後最高可達100米,可以繞彎,可以不對准,可以不在同一間房間,連結最大數目可達7個,同時區分硬體。 2.產業 紅外:近乎淘汰 藍牙:已經普及 3.速度 紅外:慢 藍牙:快 4.安全 紅外:無區別 藍牙:加密 5.成本 紅外:幾元---幾十元 藍牙:幾十元—幾百元 6.速度 紅外:串口速度,57600K/bps~19200K/bps 藍牙:1.1Mb/s~2.1Mb/s甚至更高(藍牙2.0) 隨著科學的進步,紅外已經逐漸在退出市場,逐漸被USB連線和藍牙所取代,紅外發明之初短距離無線連線的目的已經不如直接使用USB線和藍牙方便,所以,市場上帶有紅外收發裝置的機器會逐步退出人們的視線。

紅外光譜

紅外光譜(IR)是一種吸收光譜,對有機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有鮮明的特徵性。任何兩個不同的化合物(除光學異構外)一般沒有相同的紅外光譜,因此運用紅外光譜可以確定兩個化合物是否相同。此外,一些官能團,雖然在分子中的地位不同,但也可以在一定的波長范圍內發生吸收。根據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可以找出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團。在做紅外光譜圖時,所需樣品少,速度快,因而是一種有效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產生: 化合物分子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產生分子振動能級的躍遷,從而產生紅外吸收光譜。不同種類的有機化合物,因為具有不同的官能團,因此能夠吸收不同波長的紅外光,在紅外光譜圖中呈現不同的特徵吸收峰。根據紅外光譜圖中特徵吸收峰的出現與否,既可判斷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徵。 基本原理 :紅外光的波長處在0.75μm到300μm的范圍內,習慣上將紅外光譜進一步分為近紅外(λ=0.75∽3.0μm)中紅外(λ=3.0~30μm)、和遠紅外(λ=30~300μm)三個區域。一般的紅外吸收光譜,主要指中紅外范圍,波數在400~4000cm-1之間。 當有機物分子吸收紅外光譜後,體系能量增加,產生振動能級的躍遷。分子的振動一般包括鍵的伸縮振動和鍵的彎曲振動,伸縮振動是指沿鍵軸的振動,彎曲振動是指鍵角交替地發生變化的振動。在這些振動中只有那些在振動是發生偶極矩變化的振動才能吸收紅外光。這是因為振動引起電荷分布的改變所產生的電場,與紅外輻射的電磁場發生共振而引起吸收。在振動能級發生改變時,常常伴隨著一系列轉動能級的改變,測量有機化合物紅外光譜時,所看到的吸收譜帶是連續的 峰谷相間的,而不是斷續的線性紅外光譜。因此,紅外光譜是分子的振動-轉動光譜。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 一般採用三種方法:用已知標准物對照、標准譜圖查對法和直接譜圖解析法。1.已知物對照應由標准品和被檢物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分別繪制紅外光譜圖進行對照,譜圖相同則肯定為同一化合物。2.標准譜圖查對法是一種最直接、可靠的方法。在用未知物譜圖查對標准譜圖時,必須注意:測定所用儀器與繪制標准譜圖的在解析度和精度上的差別,可能導致某些峰細微結構的差別;未知物與標准譜圖的測定條件必須一致,否則譜圖會出現很大差別;必須注意引入雜質吸收帶的影響。如KBr壓片可能吸水而引入水吸收帶等。3.對於未知化合物,可按照如下步驟解析譜圖:先從特徵頻率區入手,找出化合物含有的主要官能團;指紋區分析,進一步找出官能團存在的依據;仔細分析指紋區譜帶位置、強度和形狀,確定化合物的可能結構;對照標准譜圖,配合其他鑒定手段,進一步驗證。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 選取合適的定量吸收峰,測定吸收峰的吸光度,依據朗佰-比爾定律,計算待測組分含量。

紅外技術

紅外介面是新一代手機的配置標准,它支持手機與電腦以及其他數字設備進行數據交流.紅外通訊有著成本低廉、連線方便、簡單易用和結構緊湊的特點,因此在小型的移動設備中獲得了廣泛的套用.通過紅外介面,各類移動設備可以自由進行數據交換. 紅外雷射 紅外線是波長在750nm至1mm之間的電磁波,它的頻率高於微波而低於可見光,是一種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線。由於紅外線的波長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適合套用在需要短距離無線通訊的場合,進行點對點的直線數據傳輸.紅外數據協會(IRDA)將紅外數據通訊所採用的光波波長的范圍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內。 配備有紅外介面的手機進行無線上網非常簡單,不需要連線線和PCCARD,只要設定好紅外連線協定就能直接上網. 紅外介面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無線連線技術,被眾多的硬體和軟體平台所支持;通過數據電脈沖和紅外光脈沖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無線的數據收發.

紅外產品

1、紅外智慧型高速球。 2、紅外攝像機。 3、夜視儀。 4、紅外燈。 5、紅外光波爐。 6、紅外雷射。 7、紅外攝像頭。

紅外套用范圍

1、安防監控領域。 2、汽車夜視系統。 3、醫療器械行業。 4、家庭電子行業。 5、通訊領域。

新興的紅外線技術

從3D電視的快門式眼鏡到音響系統

新的家庭影院套用越來越多地依賴紅外線。紅外線在家用電器上用於遙控的歷史已經超過30年。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每天都會用紅外線控制各種各樣的設備,包括機頂盒、DVD和藍光播放機、空調、投影儀、筆記本電腦和更多的其他套用。2010年,全球生產的紅外接收器超過7億顆,其中大多數接收器被用於這些套用。然而,一些新的家庭影院套用正在興起,拓寬了紅外技術在家庭中的施展空間。例如,紅外信號被用來將主動快門式眼鏡同步到3D電視。紅外線還被用作Universal Electronics發布的新協定的平台,使器件和手持控制設備之間能夠進行雙向通信。為簡化家庭影院音響系統的安裝,減少雜亂無章的電線,使房間看起來更整潔,紅外線甚至被用來向側環繞揚聲器和後置揚聲器傳送音頻信號。
有兩類紅外傳輸技術:直接視線傳輸和散射傳輸。直接紅外傳輸的特點是要求傳送和接收設備之間在視線上不能有遮擋。散射式紅外傳輸是非視線傳輸,而且沒有方向性。這種傳輸方式的紅外線很象從燈泡里發出的光。光線從牆和天花板上反射回來,灑滿整個房間。在本文中,我們會討論在一些新興紅外套用中套用這兩種原理。

3D電視主動快門式眼鏡的互操作難題


通過打開和關閉左右兩邊的光圈,使之與在電視機螢幕上顯示的圖像保持同步,家庭影院系統的主動式3D快門眼鏡可以產生立體的3D效果。紅外線被用來傳輸從電視機到眼鏡的同步信號。當第一個這種眼鏡面世時,業界不得不專門為這種眼鏡設定一個物理層或專用的通信協定標准,由此產生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些第一代3D同步系統使用850nm波長,其他的使用940nm。有些第一代系統的傳輸協定使用載波,其他則使用非調制信號。在這些系統中採用了不同的和不兼容的數據信號協定。有的協定要求在整個時間段內進行同步,其他的使用鎖相環(PLL)。有些系統使用一個或兩個發射管來傳送同步信號,有的最多會用10個發射管。有些系統的發射管和遙控接收器是隔離的,以避免串擾;有些則把發射管和接收器緊挨著放在同一個視窗後面。這些系統之間互不兼容,所以眼鏡是定製的,價格也很貴。
由於一些3D電視機與紅外遙控接收器使用相同的940nm紅外波長,因而彼此之間產生干擾。在觀看3D電影時,同步信號象眨眼一樣開和關持續不斷地發射。如果用戶想暫停電影,調大音量,或開啟字幕,電視遙控信號就必須從大量的紅外信號中擠過去。電視遙控接收器因3D同步紅外信號而自動調節增益,使接收器的靈敏度降低,或乾脆停止工作,接收距離也受到不利影響。用戶必須離電視機更近才能執行指令,或反復按指令鍵。這不但會影響與機頂盒或電視機的通信,也會中斷DVD和空調的遙控信號。非調制3D系統對小型螢光燈發出的雜訊脈沖尤其敏感。有些設計方案使用大量發射器的原因就是由於接收器靈敏度為避免受螢光燈和其他來源干擾而不得不設為最小。糟糕的是,使用這種高發射器功率的3D系統本身就會變成一個主「雜訊源」,把遙控器等其他紅外系統全部搞亂。

學術期刊

期刊簡介

《紅外》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主辦的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類刊物,月刊,創刊於1980年。 《紅外》雜志主要報導現代紅外光電子高新技術領域各種最新成果和發展動向,重點偏向紅外光電探測技術硬體及套用的新進展、新動向、新趨勢。報導范圍涉及紅外材料與器件,紅外遙感,紅外成像,紅外報警、微光與夜視,預警與制導,紅外光通信,紅外醫學檢測與醫療技術,工業測溫、測濕、測寬、測速,紅外光譜分析等。 《紅外》雜志除刊登綜述、研究論文外,還設有新聞動態、相關學術會議訊息等欄目。本刊的宗旨是及時向讀者傳遞和反映國內外紅外與光電子科技領域中的重要信息,並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園地,以促進我國紅外與光電子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提高,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紅外》雜志已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資料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NKI)等重要資料庫收錄。 《紅外》雜志主要發行對象:從事紅外與光電子技術生產、研究與發展以及套用的廣大科研人員、各層面科研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

期刊信息

期刊名稱:紅外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 版 地:上海市 語言種類:中文 開本尺寸: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8785 國內刊號:31-1304/TN 郵發代號:4-290 創刊時間:1980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11)

④ 紅外測溫感測器的紅外測溫原理及方法

紅外測溫儀的測溫原理是黑體輻射定律,眾所周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物體的向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物體的溫度越高,所發出的紅外輻射能力越強。黑體的光譜輻射出射度由普朗克公式確定,即:
下圖1-1是不同溫度下的黑體光譜輻射度圖: 圖1-1 不同溫度下的黑體光譜輻射度
從上圖中曲線可以看出黑體輻射具有幾個特徵:
① 在任何溫度下,黑體的光譜輻射度都隨著波長連續變化,每條曲線只有一個極大值;
② 隨著溫度的升高,與光譜輻射度極大值對應的波長減小。這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輻射中的短波長輻射所佔比例增加;
③ 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輻射曲線全面提高,即在任一指定波長處,與較高溫度相應的光譜輻射度也較大,反之亦然。 依據測溫原理的不同,紅外測溫儀的設計有三種方法,通過測量輻射物體的全波長的熱輻射來確定物體的輻射溫度的稱為全輻射測溫法;通過測量物體在一定波長下的單色輻射亮度來確定它的亮度溫度的稱為亮度測溫法;如果是通過被測物體在兩個波長下的單色輻射亮度之比隨溫度變化來定溫的稱為比色測溫法。
亮度測溫法無需環境溫度補償,發射率誤差較小,測溫精度高,但工作於短波區,只適於高溫測量。比色測溫法的光學系統可局部遮擋,受煙霧灰塵影響小,測溫誤差小,但必須選擇適當波段,使波段的發射率相差不大。本文選用全輻射測溫法來計算被測量物體的溫度,全輻射測溫法是根據所有波長范圍內的總輻射而定溫,得到的是物體的輻射溫度。選用這種方法是因為中低溫物體的波長較大,輻射信號很弱,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但它的測溫精度稍差,受物體輻射率影響大。下面是全輻射測溫法的相關方法介紹:
由普朗克公式可推導出輻射體溫度與檢測電壓之間的關系式:
V=RaεσT4=KT4
式中K=Raεσ,由實驗確定,定標時ε取1
T—被測物體的絕對溫度
R——探測器的靈敏度
a——與大氣衰減距離有關的常數
ε——輻射率
σ——斯蒂芬—玻耳茲曼常數
因此,可以通過檢測電壓而確定被測物體的溫度,上式表明探測器輸出信號與目標溫度呈非線性關系,V與T的四次方成正比,所以要進行線性化處理。線性化處理後得到物體的表觀溫度,需進行輻射率修正為真實溫度,
其校正式為:
式中Tr——輻射溫度(表觀溫度)
ε(T)——輻射率,取0.1~0.9
由於調製片輻射信號的影響,輻射率修正後的真實溫度為高於環境的溫度,還必須作環溫補償,即真實溫度加上環溫才能最終得到被測物體的實際溫度。

閱讀全文

與低溫光譜發射率測量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平市迪品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85
空調加葯裝置作用 瀏覽:361
和多少設備 瀏覽:45
霸州學修電動工具的地方 瀏覽:966
車床和機床怎麼選 瀏覽:848
吉利星瑞儀表台上兩個風口是干什麼用的 瀏覽:730
租賃廠房設備的租賃費如何入賬 瀏覽:186
調速裝置的作用 瀏覽:867
怎麼判斷地暖是進水閥門還是回水閥門 瀏覽:355
暖氣磁閥門磁點查找視頻 瀏覽:346
帕薩特全液晶儀表多少錢 瀏覽:150
尿道閥門打開為什麼還尿線細 瀏覽:931
制動器自動補償裝置視頻 瀏覽:247
迷你世界機械開關怎麼做 瀏覽:580
扶梯安全裝置的設計改進 瀏覽:170
如何用硬紙板做一個機械手臂 瀏覽:980
喂料裝置的設計 瀏覽:244
皇冠液化氣閥門 瀏覽:700
斜仰卧起坐器材怎麼用 瀏覽:506
冷藏庫一般用什麼製冷劑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