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1)本實驗應用的實驗方法是__
解:(1)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回控制質量不變而答改變力的大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控制力不變而改變質量,實驗應用了控制變數法;
(2)通過傾斜木板,使小車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與小車的滑動摩擦力相等,則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恰好被平衡.
(3)本實驗要求鉤碼的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因此要求實驗中每次所用的鉤碼總質量范圍要小,故BC錯誤,A正確.
(4)應用描點法作圖,先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在坐標系內描出對應點,然後根據各點作出a-F圖象,圖象如圖所示.
由a-F圖象可知,圖線不過原點,在橫軸上有截距;這表明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小車才開始運動,
這可能是在實驗前沒有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墊起的傾角太小,平衡摩擦力不夠造成的.
故答案為:(1)控制變數法;(2)傾斜木板;勻速直線;(3)A.(4)圖象如圖所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小.
⑵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1)所需
(復1)實驗要測量下落的高度制和瞬時速度,在紙帶處理時需刻度尺.
(2)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Ep=mgh=1×9.80×0.2065J=2.02 J.
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1.96J,出現上述誤差的原因是空氣阻力和紙帶摩擦力.
減小誤差的方法有選用質量較大的重錘.
(3)若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則第1、2兩點間的距離x=
gt
2=
×9.8×0.02
2=0.00196m=1.96mm,錯誤原因可能是先放紙帶後接通電源.
故答案為:(1)刻度尺;(2)空氣阻力和紙帶摩擦力;選用質量較大的重錘;(3)先放紙帶後接通電源.
⑶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
(1)將不帶滑輪的木板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版動,以權使小車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麼小車的合力大小等於繩子的拉力,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有:
x6-x3=3a1T2…①
x5-x2=3a2T2…②
x4-x1=3a3T2…③
a=
…④
聯立①②③④解得:a=
=
0.0485+0.0447+0.0408?0.0370?0.0331?0.0292 |
0.09 |
=0.386m/s
2.
實驗中使用的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
(3)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有:mg=(m+M)a
解得:a=
,
以M為研究對象有繩子的拉力為:F=Ma=
mg
顯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於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
故答案為:(1)C;(2)0.386;交流;(3)m<<M.
⑷ (7分)某實驗小組應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已知小車的質量為M,砝碼及砝碼盤
(1)C(2)0.16(3)A
⑸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實驗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1)未掛鉤碼前,將長木板
2
⑹ 某實驗小組把CO 2 通入飽和Na 2 CO 3 溶液製取NaHCO 3 ,裝置如圖所示(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1)Na 2 CO 3 +CO 2 +H 2 O = 2NaHCO 3 (2分) (2)CO 2 在水中存在平衡:CO 2 +H 2 O  HCO 3 - +H + ,有H 2 SO 4 存在時,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動,從而減少CO 2 在水中的溶解,同時吸收揮發出來的HCl氣體(2分) (3)① Na 2 CO 3 和NaHCO 3 都能跟Ca(OH) 2 溶液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無法確定固體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 3 。(2分) ② 2HCO 3 - +Ba 2+ =BaCO 3 ↓+ CO 2 ↑+H 2 O(2分) 合理(1分) ③ 接下來的操作:冷卻到室溫,加水至溶液體積為400 mL,再次測定pH(2分) 補充實驗:取相同質量的純凈的NaHCO 3 配成1000 mL溶液,取400 mL,重復甲的實驗,進行對照。(2分) a.白色固體為NaHCO 3 (2分) b.71:42(或1.69)(1分)
⑺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滑輪組機械效率,記錄數據如下表:
(1)實驗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保證拉力大回小恆定. (2)拉力做的答總功為W 總 =FS=2.4N×0.3m=0.72J. 拉力做的有用功為W 有用 =Gh=6N×0.1m=0.6J. 滑輪組機械效率為η= = ×100%≈83.3%. 故答案為:(1)勻速; (2)0.72;0.6;83.3. |
⑻ 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沿豎直
(1)勻速(勻速直線) (2)乙(3)越低⑷0.3 83.3%(5)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內越高
⑼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 時間t/min 0 1 2 3 4
(1)由表格中數據知,實驗開始時,倒入燒杯的水是90℃,這樣做可以節省實專驗時間. (3)由屬表格中數據知,當時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測得水的沸點是99℃; 由表格中數據知,到第5分鍾水開始沸騰,所以加熱到水沸騰所用時間為5min. (3)水沸騰時由於水汽化,大量氣泡上升,氣泡體積增大,到水面破裂; 在沸騰過程中,水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90;節省實驗時間;(2)99;5;(3)增大;不變.
⑽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圖中小車中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
(1)②凡是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均要求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這版是為了提高紙帶的利用權率,同時也是為了使打點更穩定. (2)C到O距離為:sOC=6.08-1.00cm=5.08cm;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得:vC= = cm/s=0.49cm/s (3)在實驗小組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圖2中的圖線(其中△v 2=v 2-v 02,即初末速度的平方差),根據圖線可獲得的結論是小車初末速度的平方差與位移成正比; 要驗證「動能定理」,即(mg-f)?s= Mv 2- Mv 02,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f和小車的質量M. 故答案為: (1)②接通電源、釋放小車; (2)5.06(5.05-----5.10);0.49 (3)小車初末速度的平方差與位移成正比;小車的質量
與某實驗小組應用如圖3所示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坂橋五金市場
發布:2025-05-17 14:19:49
瀏覽:832
實驗影像裝置
發布:2025-05-17 12:39:39
瀏覽:471
實驗室吸收裝置
發布:2025-05-17 11:48:34
瀏覽:2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