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繼電保護專業行規標准
GB/T 14285-2006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
GB/T 15145-2001 微機線路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GB/T 15147-2001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GB/T 14598-1998 電氣繼電器
GB/T 7261-2000 繼電器及繼電保護裝置基本試驗方法
GB 50150-199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
DL 408-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DL/T 748-2001 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准則
DL/T 587-1996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
DL/T 624-1997 繼電保護微機型試驗裝置技術條件
DL/T 769-2001 電力系統微機繼電保護技術導則
DL/T 671-1999 微機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670-1999 微機母線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770-2001 微機變壓器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5136-2001 火力發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
DL/T 527-2002 靜態繼電保護逆變電源技術條件
DL/T 955-2006 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
不能確保是最新的規程。大致上都是行業標准。
Ⅱ 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各個要求的內容是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1、選擇性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切除故障。
上、下級電網(包括同級)繼電保護之間的整定,應遵循逐級配合的原則,以保證電網發生故障時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切斷系統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繼續供電。
2、速動性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
3、靈敏性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
4、可靠性指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護范圍內該動作時應可靠動作,在正常運行狀態時,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任何電力設備(線路、母線、變壓器等)都不允許在無繼電保護的狀態下運行,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擴展閱讀:
裝置作用:
1、監視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元件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迅速准確地給脫離故障元件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
當系統和設備發生的故障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時,繼電保護裝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如:單相接地、變壓器輕、重瓦斯信號、變壓器溫升過高等)。
2、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採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反應不正常工作情況的繼電保護裝置允許帶一定的延時動作。
3、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如:自動重合閘、備用電源自動投入、遙控、遙測等。
Ⅲ 關於繼電保護的文章,中英文都要
到論壇搜索繼電保護有很多資料。
1.1 線路中勵磁涌流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影響
勵磁涌流是由於變壓器空載投運時,鐵芯中的磁通不能突變,出現非周期分量磁通,使變壓器鐵芯飽和,勵磁電流急劇增大而產生的。變壓器勵磁涌流最大值,可以達到變壓器額定電流的6~8倍,並且跟變壓器的容量大小有關,變壓器容量越小,勵磁涌流倍數越大。勵磁涌流存在很大的非周期分量,並以一定時間系數衰減,衰減的時間常數同樣與變壓器容量大小有關,容量越大,時間常數越大,涌流存在時間越長。10 kV線路裝有大量的配電變壓器,在線路投入時,這些配電變壓器是掛在線路上,在合閘瞬間,各變壓器所產生的勵磁涌流在線路上相互迭加、來回反射,產生了一個復雜的電磁暫態過程,在系統阻抗較小時,會出現較大的涌流,時間常數也較大。二段式電流保護中的電流速斷保護,由於要兼顧靈敏度,動作電流值往往取得較小,特別在長線路或系統阻抗大時更明顯。勵磁涌流值可能會大於裝置整定值,使保護誤動。這種情況在線路變壓器個數少、容量小以及系統阻抗大時並不突出,因此容易被忽視,但當線路變壓器個數及容量增大後,就可能出現。貴陽市北供電局就曾經在變電所增容後出現10 kV線路由於涌流而無法正常投入的問題。
1.2 防止涌流引起誤動的方法
勵磁涌流有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含有大量的二次諧波,在主變壓器主保護中就利用這個特性,來防止勵磁涌流引起保護誤動作,但如果用在10 kV線路保護,必須對保護裝置進行改造,會大大增加裝置的復雜性,因此實用性很差。勵磁涌流的另一特徵就是它的大小隨時間而衰減,一開始涌流很大,一段時間後涌流衰減為零,流過保護裝置的電流為線路負荷電流,利用涌流這個特點,在電流速斷保護加入一短時間延時,就可以防止勵磁涌流引起的誤動作,這種方法最大優點是不用改造保護裝置(或只作簡單改造),雖然會增加故障時間,但對於像10 kV這種對系統穩定運行影響較小之處還是適用。為了保證可靠地躲過勵磁涌流,保護裝置中加速迴路同樣要加入延時。通過幾年的摸索,在10 kV線路電流速斷保護及加速迴路中加入了0.15~0.2 s的時限,就近幾年運行來看,運行安全,並能很好的避免由於線路中勵磁涌流造成保護裝置誤動作。
2 TA飽和問題
2.1 TA飽和對保護的影響
10 kV線路出口處短路電流一般都較小,特別是農網中的變電所,往往遠離電源,系統阻抗較大。對於同一線路,出口處短路電流大小會隨著系統規模及運行方式不同而不同。隨著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10 kV系統短路電流會隨著變大,可以達到TA一次額定電流的幾百倍,系統中原有一些能正常運行的變比小的TA就可能飽和;另一方面,短路故障是一個暫態過程,短路電流中含大量非周期分量,又進一步加速TA飽和。在10 kV線路短路時,由於TA飽和,感應到二次側的電流會很小或接近於零,使保護裝置拒動,故障由母聯斷路器或主變壓器後備保護切除,不但延長了故障時間,會使故障范圍擴大,影響供電可靠性,而且嚴重威脅運行設備的安全。
2.2 避免TA飽和的方法
TA飽和,其實就是TA鐵芯中磁通飽和,而磁通密度與感應電勢成正比,因此,如果TA二次負載阻抗大,在同樣電流情況下,二次迴路感應電勢就大,或在同樣的負載阻抗下,二次電流越大,感應電勢就越大,這兩種情況都會使鐵芯中磁通密度大,磁通密度大到一定值時,TA就飽和。TA嚴重飽和時,一次電流全部變成勵磁電流,二次側感應電流為零,流過電流繼電器的電流為零,保護裝置就會拒動。避免TA飽和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在選擇TA時,變比不能選得太小,要考慮線路短路時TA飽和問題,一般10 kV線路保護TA變比最好大於300/5。另一方面要盡量減少TA二次負載阻抗,盡量避免保護和計量共用TA,縮短TA二次電纜長度及加大二次電纜截面;對於綜合自動化變電所,10 kV線路盡可能選用保護、測控合一的產品,並在控制屏上就地安裝,這樣能有效減小二次迴路阻抗,防止TA飽和。
3 所用變壓器保護
3.1 所用變壓器保護存在的問題
所用變壓器是一比較特殊的設備,容量較小但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而且安裝位置也很特殊,一般就接在10 kV母線上,其高壓側短路電流等於系統短路電流,可達十幾千安,低壓側出口短路電流也較大。一直對所用變壓器保護的可靠性重視不足,這將對所用變壓器直至整個10 kV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很大的威脅。傳統的所用變壓器保護使用熔斷器保護,其安全可靠性還是比較高,但隨著系統短路容量的增大,以及綜合自動化的要求提高,這種方式已逐漸滿足不了要求。現在新建或改造的變電所,特別是綜合自動化所,大多配置所用變壓器開關櫃,保護配置也跟10 kV線路相似,而往往忽視了保護用的TA飽和問題。由於所用變壓器容量小,一次額定電流很小,保護計量共用TA,為確保計量的准確性,設計時TA很小,有的地方甚至選擇10/5。這樣一來,當所用變壓器故障時,TA將嚴重飽和,感應到二次迴路電流幾乎為零,使所用變壓器保護裝置拒動。如果是高壓側故障,短路電流足以使母聯保護或主變壓器後備保護動作而斷開故障,如果是低壓側故障,短路電流可能達不到母聯保護或主變壓器後備保護的啟動值,使得故障無法及時切除,最終燒毀所用變壓器,嚴重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
3.2 解決辦法
解決所用變壓器保護拒動問題,應從合理配置保護入手,其TA的選擇要考慮所用變壓器故障時飽和問題,同時,計量用的TA一定要跟保護用的TA分開,保護用的TA裝在高壓側,以保證對所用變壓器的保護,計量用TA裝在所用變壓器的低壓側,以提高計量精度。在定值整定方面,電流速斷保護可按所用變壓器低壓出口短路進行整定,過負荷保護按所用變壓器容量整定。
4 配電變壓器保護
4.1 10 kV配電變壓器保護存在的問題
10 kV配電變壓器的保護配置主要有斷路器、負荷開關或負荷開關加熔斷器等。負荷開關投資省,但不能開斷短路電流,很少採用;斷路器技術性能好,但設備投資較高,使用復雜,廣泛應用不現實;負荷開關加熔斷器組合的保護配置方式,既可避免採用操作復雜、價格昂貴的斷路器,彌補負荷開關不能開斷短路電流的缺點,又可滿足實際運行的需要,該配置可作為配電變壓器的保護方式。但對於容量比較大的配電變壓器,配備有瓦斯繼電器,需要斷路器可與瓦斯繼電器相配合,才能對變壓器進行有效的保護,必要時還應有零序保護,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4.2 解決辦法
無論在10 kV環網供電單元,還是在終端用戶高壓配電單元中,採用負荷開關加高遮斷容量後備式限流熔斷器組合的保護配置,既可提供額定負荷電流,又可斷開短路電流,並具備開合空載變壓器的性能,能有效保護配電變壓器。為此,推薦採用負荷開關加高遮斷容量後備式限流熔斷器組合的配置,作為配電變壓器保護的保護方式。標准GB 14285《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規定,選擇配電變壓器的保護設備時,當容量等於或大於800 kVA,應選用帶繼電保護裝置的斷路器。對於這個規定,可以理解為基於以下兩方面的需要。
配電變壓器容量達到800 kVA及以上時,過去大多使用油浸變壓器,並配備有瓦斯繼電器,使用斷路器可與瓦斯繼電器相配合,從而對變壓器進行有效地保護。
對於裝置容量大於800 kVA的用戶,因種種原因引起單相接地故障導致零序保護動作,從而使斷路器跳閘,分隔故障,不至於引起變電所的饋線斷路器動作,影響其他用戶的正常供電。 標准還明確規定,即使單台變壓器未達到此容量,但如果用戶的配電變壓器的總容量達到800 kVA時,亦要符合此要求。
5 線路保護
5.1 10 kV配電線路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無論是城市內配網線路,還是農村配網線路,都以10 kV電壓等級為主,但是10 kV配電線路結構特點是一致性差,如有的為用戶專線,只帶1~2個用戶,類似於輸電線路;有的呈放射狀,幾十台變壓器T接於同一條線路的各個分支上;有的線路短到幾百米,有的線路長到幾十千米;有的線路由35 kV變電所出線,有的線路由110 kV變電所出線;有的線路上的配電變壓器容量很小,最大不過100 kVA,有的線路上卻有幾千千伏安的變壓器。
5.2 解決辦法
10 kV配電線路的保護,一般採用電流速斷、過電流及三相一次重合閘構成。特殊線路結構或特殊負荷線路保護,不能滿足要求時,可考慮增加其它保護,如保護Ⅱ段、電壓閉鎖等。進行整定計算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特殊情況和常規情況,並進行靈敏度校驗。對於10 kV配電線路,保護裝置的配置雖然較簡單,但由於線路的復雜性和負荷的多變性,常規和特殊情況下,保護定值計算和保護裝置的選型還是值得重視的。根據諸城電網保護配置情況及運行經驗,利用規范的保護整定計算方法,各種情況均可計算,一般均可滿足要求。
Ⅳ 繼電保護管理的規程和標准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14285-93 繼電保護技術規程GB14285-2006 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裝置通內用技術要求 國網容二十九項反措_繼電保護期工程 DLT970-2005大型汽輪發電機非正常和特殊運行及維護導則
Ⅳ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護該動作時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就是既不能誤動也不能拒動,確保切除的是故障設備或線路。
(2)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
保證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1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2016》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1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3)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積停電。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4)速動性:
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設計、配置和維護繼電保護的依據,又是分析評價繼電保護的基礎。這四個基本要求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往往又存在著矛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網的結構和用戶的性質,辯證地進行統一。
(1)四性的先後順序:
可靠性、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靈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滿足靈敏性,保護動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護定植如果太低,保護可能就不可靠。例如過負荷時,在受到擾動時保護就動作了。
② 選擇性和速動性是相互矛盾的。
電流保護一般分為三段式保護,其中三段有個配合的問題,靠保護定植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來配合。這樣就需要靠時間躲避保護區域交叉的問題,例如一段保護時間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當一段失靈的時候要靠二段來動作,500ms的時間無法滿足速動性的要求。
(5)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擴展閱讀:
1、繼電保護可按以下四種方式分類:
(1)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2)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3)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4)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2、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元件、邏輯環節和執行輸出三部分組成。
(1)測量比較部分:
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
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Ⅵ 現行的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試驗標準是哪個標准
現行的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試驗標準是:GB7261-2008。
GB7261-2008: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回裝置基本試驗方法答(GB/T 7261-2008)》與GB/T 7261—2000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標准名稱進行了修改;按IEC 60255—11更新了輔助激勵量中斷試驗;增加了工頻抗擾度試驗、脈沖磁場試驗、阻尼振盪磁場試驗;增加了恆定濕熱試驗;增加了地震試驗;增加了安全試驗;增加了電氣間隙及爬電距離測量;增加了外殼防護試驗;增加了保護聯結的阻抗試驗;增加了接觸電流測量;增加了著火危險試驗;增加了通信規約測試;增加了附錄C、附錄D、附錄E。
Ⅶ 繼電保護技術規程GB14285-2006
太感謝了!!!!!!
Ⅷ 繼電保護裝置運行規程包括哪些
產品別稱微機繼保儀、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繼電保護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測試儀、繼保測試儀、六相繼保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校驗儀、繼保校驗儀、六相繼保校驗儀、繼保儀
產品介紹
電壓電流輸出靈活組合 輸出達6相電壓6相電流,可任意組合實現常規4相電壓3相電流型、6相電壓型、6相電流型,以及12相型輸出模式,既可兼容傳統的各種試驗方式,也可方便地進行三相變壓器差動試驗和廠用電快切和備自投試驗繼電保護測試儀。
。 操作方式 裝置直接外接筆記本電腦或台式機進行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穩定。
新型高保真線性功放 輸出端一直堅持採用高保真、高可靠性模塊式線性功放,而非開關型功放,性能卓越。不會對試驗現場產生高、中頻干擾,而且保證了從大電流到微小電流全程都波形平滑精度優良。
高性能主機 輸出部分採用DSP控制,運算速度快,實時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強,傳輸頻帶寬,控制高解析度D/A轉換。輸出波形精度高,失真小線性
好。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精密元器件材料,並進行了專業化的結構設計,因而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全、攜帶方便,開機即可工作,流動試驗非常方便。
軟體功能強大 可完成各種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復雜校驗工作,能方便地測試及掃描各種保護定值,進行故障回放,實時存儲測試數據,顯示矢量圖,聯機列印報告等。6相電流可方便進行三相差動保護測試。
具有獨立專用直流電源輸出 設有一路110V 及 220V專用可調直流電源輸出。
介面完整 裝置帶有USB通訊口,可與計算機及其它外部設備通信。
完善的自我保護功能 散熱結構設計合理,硬體保護措施可靠完善,具有電源軟啟動功能,軟體對故障進行自診斷以及輸出閉鎖等功能。
產品參數
電流通道數
標准6相
電壓通道數
標准6相
交流電流輸出范圍
30A /相或180A(六並)
直流電流輸出范圍
10ADC /相
交流電壓輸出范圍
120VAC / 相
直流電壓輸出范圍
160VDC / 相
額定參數
1、交流電流輸出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30A 輸出精度 0.2級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60A
相並聯電流輸出(有效值): 0~180A
相電流長時間允許工作值(有效值): 10A
相電流最大輸出功率: 3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最大輸出功率: 10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允許工作時間: 10s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 次
2、直流電流輸出
電流輸出: 0~±10A / 每相 輸出精度 0.5級
最大輸出負載電壓: 20V
3、交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有效值): 0~120V 輸出精度 0.2級
線電壓輸出(有效值): 0~240V
相電壓 / 線電壓輸出功: 80VA / 100VA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次
4、直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幅值: 0~±160V 輸出精度 0.5級
線電壓輸出幅值: 0~±320V
相電壓/ 線電壓輸出功率: 70VA / 140VA
5、開關量
路開關量輸入
空接點: 1~20mA,24V
電位接點接入: 「0」:0 ~ +6V; 「1」:+11 V ~ +250 V
對開關量輸出: DC:220 V/0.2 A;AC:220 V/0.5 A
6、時間測量范圍
0.1ms ~ 9999s , 測量精度 <0.1mS
Ⅸ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什麼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
(1)設備不允許無保護運行。一切新設備均應按照DL400-9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的規定,配置足夠的保護及自動裝置。設備送電前,保護及自動裝置應齊全,圖紙、整定值應正確,傳動良好,壓板在規定位置。
(2)倒閘操作中或設備停電後,如無特殊要求,一般不必操作保護或斷開壓板。但在下列情況要特別注意,必須採取措施:
1)倒閘操作將影響某些保護的工作條件,可能引起誤動作,則應提前停用。例如電壓互感器停電前,低電壓保護應先停用。
2)運行方式的變化將破壞某些保護的工作原理,有可能發生誤動時,倒閘操作前也必須將這些保護停用。例如當雙回線接在不同母線上,且母聯斷路器斷開運行,線路橫聯差動保護應停用。
3)操作過程中可能誘發某些聯動跳閘裝置動作時,應預先停用。例如,發電機無勵磁倒備用勵磁機,應預先把滅磁開關聯鎖壓板斷開,以免恢復勵磁合滅磁開關時,引起發電機主斷路器及廠用變壓器跳閘。
(3)設備雖已停電,如該設備的保護動作(包括校驗、傳動)後,仍會引起運行設備斷路器跳閘時,也應將有關保護停用,壓板斷開。例如,一台斷路器控制兩台變壓器,應將停電變壓器的重瓦斯保護壓板斷開;發電機停機,應將過電流保護跳其它設備(主變壓器、母聯及分段斷路器)的跳閘壓板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