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將一單擺裝置豎直懸於某一深度為 h (未知)、開口豎直向下的固定
(1)BD(2)a(2分)(3)30(2分),9.86(2分)
⑵ 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原理: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版方l/t的平方。所以權,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要有幾點注意的: 1 測量單擺的擺長是擺線長加球半徑 2 讀周期要注意是第一次過最低點開始讀第一次 3 讀秒錶注意一下 其他的和一般的實驗沒什麼區別,
⑶ (10分)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1)甲組同學採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① adf ②  ③偏小(2)① 2.0 ②9.76
⑷ 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可供選擇的實驗器材如下:A.鐵架台 B.鐵夾 C.秒錶 D.游標卡尺 &.
①擺線選擇較細且結實的線為便於測量周期和減小空氣阻力,細線長內短適當,選約為1m的細線,擺線應容選F; 為了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應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擺球,擺球應選G; 實驗時需要應用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度,還應選J;因此除A、B、C、D外,還需要F、G、J. ②由圖示圖象可知,L-T2圖象在橫軸上有截距,說明所測擺長偏小,可能是擺球的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處造成的; 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
⑸ 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①甲組同學採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比較准確地測量
①A、根據T=2π
⑹ 在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選擇了合理的實驗裝置後,測出n組不同擺長L和周期T的數值,畫
根據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 可知,T 2-L圖線斜率為:k= 故重力加速為:g= 故答案為:
⑺ 物理實驗: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與原理
原理:單來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自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⑻ 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細線的上端固定在鐵架台上,下端系一個小鋼球
(來1)實驗時,運用b懸掛方式,單擺自在擺動的過程中,擺長在變化,對測量有影響,c懸掛方式,擺長不變.知c懸掛方式較好. (2)因為在擺球在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在平衡位置計時誤差較小. 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
⑼ (2007上海模擬)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將一單擺裝置豎直懸於某一深度為h(未知)且開口
(1)要測來量筒下埠到自擺球球心之間的距離以及擺動的周期,所以需要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和秒錶.故B、D正確,A、C錯誤. 故選BD. (2)根據T2=L,圖線應該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但是因為L=0時,實際擺長不為0,所以圖象中L=0時,周期不等於0.故選a. (3)當T=0時,對應的位置是-30cm.可知小筒的深度為30cm.圖線的斜率k===4,所以g=9.86m/s2. 故本題答案為:(1)BD(2)a(3)30,9.86
與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坂橋五金市場
發布:2025-05-17 14:19:49
瀏覽:832
實驗影像裝置
發布:2025-05-17 12:39:39
瀏覽:47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