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鋅粒,再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氣體,氫氣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3)該裝置可通過止水夾的關閉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打開夾子,固液接觸產生氣體,關閉夾子,試管內壓強增大,將硫酸壓入長頸漏斗,反應終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常溫反應,不需加熱,也可用此發生裝置;
(4)實驗室製取大量CO 2 氣體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因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CaSO 4 微溶於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所以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鋅粒;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氫氣難溶於水;
(3)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可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也不需加熱;
(4)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塊狀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故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②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 (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
(1)bdci (2)a、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二氧化錳;不可以. C、 ![]() ③ 實驗室用鋅和稀鹽酸反應製取氫氣,並用實驗來驗證氫氣還原氧化銅的產物(如下圖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④ 某同學設計了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導管口有氣泡放出說明氣密性沒有問題 ⑤ (化學)急~!某同學設計了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的試驗裝置
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導管口有氣泡放出說明氣密性沒有問題 ⑥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6)用鋅製取氫氣實驗裝置擴展閱讀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⑦ 實驗室用鋅和稀鹽酸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銅的一種氧化物的實驗來測定該氧化物的組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據圖可知,a是長頸漏斗,長頸漏斗末端浸沒到液面以下能防止生成的氫氣從長頸漏斗逸出,故填:長頸漏斗;防止生成的氫氣從長頸漏鬥口逸出;
(6)若氫氧化鈉溶液和濃硫酸交換位置,則會使水蒸氣進入E裝置,導致測得的水的質量增多,從而氧元素的質量偏大,導致銅元素的質量偏小,最終算得的銅氧元素的質量偏低,故填:低;B裝置中的水蒸氣會隨氣流進入E裝置,使測出水的質量增加,從而導致由水計算出的氧元素的質量增大,銅元素質量減少,最終導致結果偏低. ⑧ 實驗室製取氫氣為什麼要一定要用鋅 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可知鎂鋁的活潑性強於鋅,所以與鹽酸反應時的速率會很快,而反應太快的話生成的H2不易收集,會造成泄漏浪費。用Fe等比Zn活潑性弱的金屬製取氫氣則反應速率太慢,效率低。 (8)用鋅製取氫氣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常溫常壓下,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的氣體。氫氣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氣體,氫氣的密度只有空氣的1/14,即在0 ℃時,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9 g/L。 氫氣 (H2) 最早於16世紀初被人工制備,當時使用的方法是將金屬置於強酸中。1766–1781年,亨利·卡文迪許發現氫元素,氫氣燃燒生成水(2H2+O2點燃=2H2O),拉瓦錫根據這一性質將該元素命名為 「hydrogenium」。 氫氣(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輕的氣體。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氣的1/14,即在標准大氣壓,0℃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9g/L。所以氫氣可作為飛艇、氣球的填充氣體。 波義耳雖偶然收集過這種氣體,但並未進行研究。他們只知道它可燃,此外就很少了解。1700年,法國葯劑師勒梅里(Lemery,N.1645-1715)在巴黎科學院的《報告》上也提到過它。最早把氫氣收集起來,並對它的性質仔細加以研究的是卡文迪許。 ⑨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請
(1)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可以選擇②裝置,乾燥氫氣時,應該用濃硫酸,氫氣應該從d進入,從c出,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應該選擇⑦,所以所選裝置介面按從左到右順序連接為:bd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