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防聯動設計幾個要點
手動控制
報警規范要求,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控制設備除應採用聯動控制方式外,還應在消防控制室設置直接手動控制裝置。
直接手動控制裝置
報警規范中的手動控制裝置就是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直接手動控制單元。根據國家標准GB 16806 -
2006《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要求,每台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至少設有6組直接手動控制開關,每個控制開關對應於一個直接控制輸出。這些控制輸出主要用於在消防控制室內對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控制設備進行直接手動控制。直接手動控制單元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工程需要進行增減,但應在企業獲得的CCCF認證證書涵蓋范圍之內。
直接手動控制
直接手動控制是指採用專線將消防控制室內設置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的直接手動控制單元的控制輸出直接連至消防水泵或防煙與排煙風機控制器的相應控制單元,實現控制。
GB 16806 - 2006要求消防聯動控制器在該專線斷線與短路時,均應發出故障信號,因此,大多數產品的該專線輸出為DC 24 V的有源輸出。而這DC 24 V的有源輸出,基本可以滿足1 km范圍內的直接控制。在需要對更長距離的消防設備控制時,可以考慮在該DC 24 V引出消防控制室後在適當的位置進行信號轉換,實現控制。
該直接手動控制是消防控制室對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最後一道「保險式」的控制,其專有線路與聯動匯流排是完全各自獨立的線路,同時,報警規范僅對消防水泵和風機的控制提出了專線控制要求,並未對反饋信號提出專線要求,因此,水泵和風機的動作狀態信號可以經由聯動匯流排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聯動觸發信號與聯動邏輯的確定
正確實施消防聯動的前提就是科學、合理地確定聯動觸發信號和聯動邏輯。聯動觸發信號必須是與被聯動設備相關的火災觸發器件的動作信號,包括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消火栓按鈕的報警信號、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等。
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收到預先設定的兩個及以上的相關火災觸發信號後,經過「與」邏輯,發出消防聯動控制信號,聯動啟動相應的消防設備。
可見,設計聯動前要確定與被聯動消防設備相關的火災觸發信號,然後「與」邏輯,再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實現消防聯動。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聯動觸發信號
GB 50116 - 2013中明確規定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另外一個聯動觸發信號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已經存在的其他火災觸發器件發出的火災報警信號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實施聯動啟動的前提是確認發生火災,火災報警控制器只有在收到兩個及兩個以上獨立的火災觸發器件的報警信號後,才自動確認火災。啟動方式
在同時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場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啟動方式有以下3種:
a. 聯鎖啟動。由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直接連接到泵房內的噴淋泵控制器,啟動噴淋泵;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直接聯鎖啟動噴淋泵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己固有的啟動方式,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關。
b. 聯動啟動。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收到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後,與已經存在的若干火災報警信號中的任一個火災報警信號「與」邏輯,發出啟動噴淋泵的聯動控制信號,實現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
可見,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應一分為二,一路直接到泵房的噴淋泵控制器,另一路直接到消防聯動控制器。
c. 直接手動啟動。就是採用專線將消防控制室內設置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的直接手動控制單元的控制輸出直接連至噴淋泵控制器的相應控制單元,實現控制。
找專業消防公司設計,懂規范,好溝通,能為業主出具最優最節約方案,還能最快通過消防審核
,因為他們和消防部門關系好,再就是他們經常辦。消防工程設計也是特殊行業,設計到的問題
很多,
你可以先看看 都好生意官網,這也是當地挺好的一家消防設計公司,租房子,找裝修,消防驗收,
消防手續,租廠房,租商鋪,裝修材料,消防材料,消防設計,消防申報,消防備案,消防施工,裝修設
計,裝修工程,消防材料,裝修材料,空調安裝都涉及到了
② 求助,設計聯動開關,把燃氣灶和油煙機聯動起來!怎樣把燃氣灶和油煙機聯動
只要把油煙機起動開關電源線接在燃氣灶上就行了,把燃氣灶一開氣,開關一舉兩用就行打開燃氣灶油煙機同時起動了。
③ 報警聯動照明如何設計
報警聯動照明啥意思?
與報警裝置聯動的照明控制系統?
很簡單,首先劃分報警區域版,此區域內權的照明設備的電路里,全部安裝照明控制模塊(在配電箱內)
照明控制模塊的控制是由照明控制系統完成的(主機就是一部電腦),此系統一般是集成在樓宇智能集成系統或中央監控系統監管的。
聯動系統取自安防報警系統各區域的報警信號(或是觸點信號)。只要將此信號接入樓宇只能集成系統或中央監控系統,就ok了,剩下的就是在主機上設定了。
④ 如何設計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近幾年來,智能大廈「熱」在神州大地已悄然興起,智能大廈內涵如何,具備什麼條件才算是智能大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國內外的有關說法不下十種之多。美國智能型辦公樓學會最近給出其定義為「將四個基本要素--結構,、系統、服務、運營以及相互間的聯系達成最佳組合,確保生產性、效率性及適應性的大樓。」日本智能型大樓專家黑沼清先生則定義為:「可自由高效地利用最新發展的各種信息通信設備、具備更自動化的高度綜合性管理功能的大樓。」國內近年來也出現了所謂「3A 大廈」、「5A大廈」的說法,所謂「3A大廈」是指一座樓宇建築具有樓宇自動化(BA)、通訊自動化(CA)和辦公自動化(OA)系統功能者。所謂「5A大廈」則是除具有上述3A功能外,一些部門或地區出於對建築管理的不同要求,而將火災報警及自動滅火系統獨立出來,形成消防自動化系統(FA),同時又將面向整個樓宇的管理自動化系統獨立出來稱之為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MA),合稱為「5A」。對於後加的兩「A」,又有人認為是指防火自動化(FA)和保安自動化(SA)。且不管這樣那樣的說法,綜合觀之,對智能大廈的一般概念通常為:「為提高樓宇的使用合理性與效率,配置有合適的建築環境系統與樓宇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與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先進的通信系統,並通過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集成為智能化系統的大樓」。關於智能大廈,社會上有一種通俗說法:即將大樓內各種各樣的控制設備、通訊設備、管理系統、消防系統、給排水系統等裝置的信息,用同一種線纜接入中央控制室,大樓的住戶可根據需要在所在辦公地點添置各種各樣的設備並連接於所在場所預先設置的接線裝置,這些設備可隨意擺放或變換位置,一旦位置確定後,大樓管理人員只需在中央控制室進行相應點及相應設備之間的簡單跳線即可使這些設備進入大樓的布線系統,實施控制和管理功能,這就是所謂的智能大廈概念。實際上這種概念並不完全,只是形象地勾畫出智能大廈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的概貌。一般講智能大廈除具有傳統大廈建築功能外,通常要具備以下基本構成要素:1. 舒適的工作環境;2. 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3. 先進的計算機網路和遠距離通信網路;4. 具有多種監控功能的樓宇自動化系統。 二、智能大廈的興起 1984年1月,美國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哈特福特(Hartford)市,將一幢舊金融大廈進行改建,定名為「都市辦公大樓」(City Place Building),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廈」。該大樓有38層,總建築面積十萬多平米。當初改建時,該大樓的設計與投資者,並未意識到這是形成「智能大廈」的創舉,主要功績應歸於該大樓住戶之一的聯合技術建築系統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 Co, UTBS)UTBS公司當初承包了該大樓的空調、電梯及防災設備等工程,並且將計算機與通信設施連接,廉價地向大樓中其他住戶提供計算機服務和通信服務,這幢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座的智能大廈有些什麼特點呢?1. 最明顯而吸引人的效益,是住戶不必自購,而以分租方式獲得昂貴設備的使用權,即節省空間又節省人事費用。2. 這幢大樓擁有計算機、專用數字交換機和區域網,能為住戶提供話音通信、文字處理、電子郵件、情報資料檢索和科技計算等服務。3.智能大樓內的建築設備實現了綜合管理自動化,使住戶感到安全、舒適、方便。隨著,日本於1985年8月在東京青山完成了本田青山大樓,有人稱之為日本的第一幢智能大廈。青山大樓的管理、辦公自動化和通信網路等設備是運用本田與IBM合作開發的「HARMONY」綜合辦公系統。智能大廈即實現了樓宇自動化(Building Automation ,縮寫BA)、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通信自動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及布線綜合化的智能化大型建築。樓宇自動化系統是由中央計算機及各種控制子系統組成的綜合性系統,它採用感測技術、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對包括採暖、通風、電梯、空調監控,給排水監控,配變電與自備電源監控,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安全保衛等系統實行全自動的綜合管理。各子系統之間可以信息互聯和聯動,為大樓的擁有者、管理者及客戶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務和一個高效、舒適、便利和安全的環境。BA系統一般採用分散控
⑤ 安防工程中各子系統的聯動控制方案
消防聯動控制設計方案
4.1 一般規定
4. 1. 1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按設定的控制邏輯向各相關的受控設備發出聯動控制信號,並接受相關設備的聯動反饋信號。
4. 1. 2 消防聯動控制器的電壓控制輸出應採用直流24V ,其電源容量應滿足受控消防設備同時啟動且維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
4. 1. 3 備受控設備介面的特性參數應與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的聯動控制信號相匹配。
4. 1. 4 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鳳機的控制設備,除應採用聯動控制方式外,還應在消防控制室設置手動直接控制裝置。
4. 1. 5 啟動電流較大的消防設備宜分時啟動。
4. 1. 6 需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控制的消防設備,其聯動觸發信號應採用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裝置報警信號的"與"邏輯組合。
4.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2.1 濕式系統和乾式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動控制方式,應由溫式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噴淋消防泵,聯動控制不應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於自動或手動狀態影響。
2 手動控制方式,應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櫃)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
3 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2.2 預作用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動控制方式,應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煙火災探甜器或一隻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一隻感煙火災探測器與一隻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預作用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控制預作用閥組的開啟.使系統轉變為濕式系統;當系統設有快速排氣裝置時,應聯動控制排氣閥前的電動閥的開啟。濕式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第4.2. 1 條的規定。
2 手動控制方式,應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櫃)的啟動和停止按鈕、預作用閥組和快速排氣閥入口前的電動閥的啟動和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j 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預作用閥組和電動閥的開啟。
3 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有壓氣體管道氣壓狀態信號和快速排氣閥入口前電動閥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2.3 雨淋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動控制方式,,應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或一隻感溫火災探測器與1 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雨淋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控制雨淋閥組的開啟。
2 手動控制方式,應將雨淋消防泵控制箱(櫃)的啟動和停止按鈕 、雨淋閥組的啟動和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子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雨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雨淋閥組的開啟。
3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雨淋閥組、雨淋消防泵的啟動手動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2.4 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的聯動控制改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動控制方式.當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用於防火卷簾的保護時.應由防火卷簾下落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與本報警區域內任一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水幕閥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的啟動;僅用水幕系統作為防火分隔時,應由該報警區域內兩只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作為水幕閥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的啟動。
2 手動控制方式,應將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和消防泵控制箱(櫃)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並應直接於動控制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的開啟。
3 壓力開關、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和消防泵的啟動、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3 消火栓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3.1 聯動控制方式,應由消火栓系統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消火栓泵,聯動控制不應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於自動或手動狀態影響。當設置消火栓按鈕時,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應作為報警信號及啟動消火栓泵的聯動觸發信號,由消防聯功控制器聯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
4.3.2 手動控制方式,應將消火栓泵控制箱(櫃)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並應直接手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停止。
4.3.3 消火栓泵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4 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4.1 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應分別由專用的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控制。
4.4.2 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由同一防護區域內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一隻火災探測器與一隻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或防護區外的緊急啟動信號,作為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探測器的組合宜採用感煙火災探測器和感溫火災探測器,各類探測器應規定分別計算保護面積。
2 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後,應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任一防護區域內設置的感煙火災探測器、其他類型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首次報警信號;在接收到第二個聯動觸發信號後,應發出聯動控制信號,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同一防護區域內與首次報警的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相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
3 聯動控制信號應包括下列內容:
1)關閉防護區域的送排風機及送排風閥門:
2) 停止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及關閉設置在該防護區域的電動防火閥;
3) 聯動控制防護區域開口封閉裝置的啟動,包括關閉防護區域的門、窗;
4) 啟動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可設定不大於30s 的延遲噴射時間。
4 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遲的噴射,應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後按本條第3 款規定執行除啟動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外的聯動控制;在接收到第二個聯動觸發信號後,應啟動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
5 氣體滅火防護區出口外上方應設置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指示氣體釋放的聲信號應與該保護對象中設置的火災聲警報器的聲信號有明顯區, 啟動 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的同時,應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 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組合分配系統應首先開啟相應防護區域的選擇閥,然後啟動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
4.4.3 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不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
2 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和聯動控制均應符合第4.4.2 條的規定。
4.4.4 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手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應設置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應 執行符合第4. 4. 2 條第3 款和第5款規定的聯動操作;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聯動操作。
2 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上應設置對應於不同防護區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執行符合第4. '1. 2 條第3 款和第5款規定的聯動操作;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聯動操作。
4.4.5 氣體滅火裝置、白沫滅火裝置啟動及噴放各階段的聯動控制及系統的反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系統的聯動反饋信號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氣體滅火控制器、泡沫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
2 選擇閥的功作信號。
3 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
4.4.6 在防護區域內設有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的系統,其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工作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手動和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上顯示,該狀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5 防煙排熠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5.1 防煙系統的聯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由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隻火災探測器與一隻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送風門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相關層前室等需要加壓送風場所的加壓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
2 應由同一防煙分區內且位於電動擋煙垂壁附近的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電功擋煙垂壁降落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電動措煙垂墮的降落。
4.5.2 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由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主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排煙[]、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的開啟,同時停止該防煙分區的空氣調節系統。
2應由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動作信號,作為排煙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排煙風機的啟動。
4.5.3 防煙系統、排煙系統的手動控制方式,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送風口、電動擋煙垂壁、排煙口 、排煙窗、排煙閥的開啟或關閉及防煙風機、排煙風機等設備的啟動或停止,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停止按鈕應採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並應直接手動控制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停止。
4.5.4 送風口、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和關闊的動作信號,防煙、排錮風機啟動和停止及電動防火閥關閉的動作信號,均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5.5 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設置的280'C 排煙防火閥在關閉後應直接聯動控制風機停止,排煙防火閥及風機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6 防火門及防火卷簾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6.1 防火門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隻火災探測器與一隻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動觸發信號,聯動觸發信號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或防火門監控器聯動控制防火門關閉。
2 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信號應反饋至防火門監控器。
4.6.2 防火卷簾的升降應由防火卷簾控制器控制。
4.6.3 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功控制方式,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任一隻專門用於聯動防火卷簾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應聯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至距樓板面1. 8m 處:任一隻專門用於聯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應聯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到樓板面;在卷簾的任一側距卷簾縱深O. 5m~5m 內應設置不少於2 只專門用於聯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
2 手動控制方式,應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
4.6.4 非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聯動控制方式,應由防火卷簾所在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聯動控制防火卷簾直接下降到樓板面。
2 手動控制方式,應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並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防火卷簾的降落。
4.6.5 防火卷簾下降至距樓板面1.8m 處、下降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和防火卷簾控制器直接連接的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7 電梯的聯動控制設計
4.7.1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強制所有電梯停於首層或電梯轉換層的功能。
4.7.2 電梯運行狀態信息和停於首層或轉換層的反饋信號,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顯示,轎廂內應設置能直接與消防控制室通話的專用電話。
4.8 火災警報和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8.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聲光警報器,並應在確認火災後啟動建築內的所有火災聲光警報器。
4.8.2 未設置消防聯動控制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聲光警報器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控制;設置消防聯動控制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聲光警報器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控制。
4.8.3 公共場所宜設置具有同一種火災變調聲的火災聲警報器;具有多個報警區域的保護對象,宜選用帶有語音提示的火災聲警報器;學校、工廠等各類日常使用電鈴的場所,不應使用警鈴作為火災聲警報器。
4.8.4 火災聲警報器設置帶有語音提示功能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
4.8.5 同一建築內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同時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工作。
4.8.6 火災聲警報器單次發出火災警報時間宜'為8s~ 20s ,同時設有消防應急廣播時,火災聲警報應與消防應急廣播交替循環播放。
4.8.7 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應設置消防應急廣播。
4.8.8 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聯動控制信號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當確認火災後,應同時向全樓進行廣播。
4.8.9 消防應急廣播的單次語音播放時間宜為10s~30s ,應與火災聲警報器分時交替工作,可採取1 次火災聲警報器播放、1 次或2 次消防應急廣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環播放。
4.8.10 在消防控制室應能於動或按預設控制邏輯聯動控制選擇廣播分區、啟動或停止應急廣播系統,並應能監聽消防應急廣播。在通過傳聲器進行應急廣播時,應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
4.8.11 消防控制室內應能顯示消防應急、廣播的廣播分區的工作狀態。
4.8.12 消防應急廣播與普通廣播或背景音樂廣播台用時,應具有強制切入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
4.9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4.9.1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玩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啟動應急照明控制器實現。
2 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 疏散指示系統,應由消防聯動控制聯動應 急照明集中電源和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實現。
3 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消防應急照明配電箱實現。
4.9.2 當確認火災後,由發生火災的報警區域開始,順序啟動全樓疏散通道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系統全部投入應急狀態的啟動時間不應大於5s 。
4.10 相關聯動控制設計
4.10.1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切斷火災區域及相關區域的非消防電源的功能,當需要切斷正常照明時,宜在自動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動作前切斷。
4.10.2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自動打開涉及疏散的電動柵桿等的功能,宜開啟相關區域安全技術防範系統的攝像機監視火災現場。
4.10.3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打開疏散通道上由門禁系統控制的門和庭院電動大門的功,並應具有打開停車場出人口擋桿的功能。
⑥ 電動執行機構的動作方向及指示與工藝裝置的設計要求不一致
電動執行機構的動作方向及指示與工藝裝置的設計要求不一致,會使工藝裝置的回工況答出現不正常,甚至誘發事故。如電動機正轉打開閥門,反轉關閉閥門;溫度控制器接通,電加熱器通電加溫,反之斷電停止加溫,如果與工藝要求不一致,輕則無法達到預期功能要求,重則會使電氣設備或其他機械設備損壞,還會給智能化系統聯動調校帶來麻煩。
因而,電動執行機構動作方向及指示應與工藝裝置的設計要求保持一致,在手動或點動時已經確認與工藝裝置要求一致。但在聯動試運行時,仍要仔細檢查,確認與工藝裝置要求一致。
⑦ 消防聯動系統有哪些設計要求
一、來消防應急照明和疏自散指示標志系統聯動控制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聯動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應急照明控制器實現。 2集中電源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聯動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 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實現。 3獨立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聯動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消防應急照明配電箱實現。 4對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工作狀態的聯動控制應保證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在發生火災時點 亮所有消防應急燈具。 二、應急照明系統應急啟動的聯動控制信號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當確認火災後,由 發生火災的報警區域開始,順序啟動全樓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系統。啟動全樓消防應急照明 系統投入應急狀態的啟動時間不應大於5s。 三、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在自動噴水系統動作前聯動切斷本防火分區的正常照明電源和非 安全電壓輸出的集中電源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電源輸出。 四、消防控制室應能顯示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主電工作狀態。五、消防控制室應分別手動和自動控制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從主電工作狀態轉入應急工作
⑧ 雙機聯動折彎機怎麼設計
一、結構設計如下:
1、一種雙機聯動折彎機,包括第一折彎機和第二折彎機,每一折彎機上均設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下模,每一折彎機的兩端設有側板,所述第一折彎機上的工作台和下模伸出於一側側板外,並延伸至第二折彎機的側板內側,與第二折彎機的工作台和下模相拼接。
2、由於工作台和下模的端面是精加工面,因此可以使第一折彎機與第二折彎機的工作台和下模相拼接處的接縫很小,在1mm以下,雙機聯動工作時,板料在兩台折彎機的下模接縫處折彎精度高,無異形過渡區;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於折彎長度大於單台折彎機寬度的板料。
二、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拼接縫,2第一折彎機,3側板,4第二折彎機,5、5′工作台,6、6′下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為雙機聯動折彎機,包括第一折彎機2和第二折彎機4,每一折彎機上均設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下模,每一折彎機的兩端設有側板3,第一折彎機2上的工作台5和下模6伸出於一側側板3外,並延伸至第二折彎機4的側板內側,與第二折彎機4上的工作台5′和下模6′相拼接;由於工作台和下模地端面是精加工面,因此可以使第一折彎機2與第二折彎機4的工作台和下模相拼接處的拼接縫1間隙很小,在1mm以下,雙機聯動工作時,板料在兩台折彎機的下模接縫處折彎精度高,無異形過渡區。
圖片2
⑨ 何謂聯動夾緊機構設計聯運夾緊機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聯動夾緊機構:利用一個原始夾緊作用力實現單件或多點、多向同時加緊的機專構。
設計聯動夾緊機屬構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必須設置浮動環節,以補償同批工件尺寸偏差的變化,保證同時且均勻地夾緊工件。2、聯動夾緊一般要求有較大的夾緊力,故機構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夾緊變形。3、工件的定位和夾緊聯動時,應保證夾緊時不破壞工件在定位時所取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