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後,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
(1)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於內合力,則應該用重力的容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於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紙帶在橡皮條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橡皮條做功完畢,則速度達到最大,此後做勻速運動.故選CD. (2)在加速過程中,橡皮條在做正功,故需要測量最大速度,即勻速運動的速度,因而需要選用間隔均勻的點,即後面距離為4.00cm的點,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次點,故最大速度為: v= = =2.00m/s. 故答案為:(1)CD;(2)2.00 |
2.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A.每次實驗必須設
(1)A、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和小車獲得的動能滿足:W=
m
v2的關系,所以當小車質量一定時:w與v2成正比.我們只需要看w與v2是否成正比即可.故A錯誤.
B、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才有倍數關系.故B錯誤.
C、從紙帶上看出,小車先加速運動後勻速,這樣的話就需要平衡摩擦力,故木板應該是傾斜的.故C錯誤.
D、做紙帶類型的題時:統一的要求都是先接通電源,後讓紙帶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2)紙帶右端密集,故紙帶的右端是與小車相連的.
要測量最大速度,應該選用點跡恆定的部分.即應選用紙帶的A、B、C、D部分進行測量.
故BD正確、AC錯誤.
故選:BD.
(3)使木板傾斜,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與小車所受重力的分量大小相等,在不施加拉力時,小車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為零,小車可以在斜面上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與橡皮筋連接後,小車所受到的合力等於橡皮筋的拉力,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於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故AB錯誤,CD正確.
故選:CD.
(4)實驗研究發現,W與v2成正比,故W與v的圖象應該是向上彎曲的曲線,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故答案為:(1)D;(2)BD;(3)CD;(4)C.
3.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每次實驗必須
D BD CD C
4.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後,沿木板滑行.打點計
(1)A、小車在水平來面自運動時,由於受到摩擦阻力導致小車速度在變化.所以適當傾斜以平衡摩擦力.小車所能獲得動能完全來於橡皮筋做的功.故選項A正確; B、實驗中每根橡皮筋做功均是一樣的,所以所用橡皮筋必須相同,且伸長的長度也相同.每次實驗時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要一致,則一根做功記為W,兩根則為2W,故選項B正確; C、由於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而運動,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與使小車能獲得的最大速度有關,C正確; D、當橡皮筋恢復原長,即勻速運動的階段橡皮筋不再做功,D錯誤; 故選:ABC. (2)根據某次的紙帶可知小車A、B之間為加速運動,CD之間為勻速運動,可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v= =0.36m/s 故答案為:(1)ABC;(2)加速直線;勻速直線;0.36m/s.
5.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和速度變化的關系」,圖1中小車中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
(來1)實驗過程中必須先接通源電源,再釋放小車,每次更換紙帶時都要關閉電源; (2)讀數時要估讀一位,為5.10cm; 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 vc= .
6.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後,沿木板滑行.(1
(1)由抄乙圖可知,兩點之間的距離越襲來越大,則小車做加速運動,可能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斜度太大,或小車有一定的初速度,實驗前忘記平衡摩擦力或沒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故BC正確,AD錯誤. 故選:BC (2)A、B之間兩點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則AB做加速運動,C、D之間兩點之間的距離相等,則CD做勻速運動,應選取最大速度及勻速運動CD段來計算小車的速度v. (3)實驗研究發現,W與v2成正比,故W與v的圖象應該是向上彎曲的曲線,故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1)BC(2)加速,勻速直線,CD段;(3)C
7.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後,沿木板滑行,
C AB
8. 某中學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系」,實驗中先後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
(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和交流電源. (2)使版木板適當權傾斜來平衡摩擦阻力,平衡摩擦力正確的做法是:把木板一端墊高,使木板適當傾斜,輕推一下拖著紙帶的小車後,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故選D; (3)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為了測量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後獲得的速度,橡皮筋做功完畢時,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各點間的距離相等,由圖示可知,應選用紙帶的CF部分進行測量 故答案為:(1)交流;(2)D;(3)CF.
9. (2013通州區二模)(1)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
(1)①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是平衡摩擦力,目的是使橡皮筋對小車的拉力版為小車受到的合力,即權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於合力對小車做的功,所以C正確,同時可使得橡皮筋鬆弛後小車做勻速運動,故D正確,顯然A、B錯誤. ②小車速度為v= m/s=2m/s ③根據數學函數知識可知,圖線可能是拋物線(二次函數)或三次函數,不可能是雙曲線或平方根曲線,所以AB錯誤CD正確,故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AB. (2)①由於要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從零調,所以滑動變阻器應用分壓式接法,由於電流表內阻可忽略,所以電流表應用內接法,電路圖如圖所示,實物連線圖如下圖所示  ②由I-U圖象可讀出I=0.4A時,U=6.0V,則小燈泡的功率為P=UI=6.0×0.4W=2.4W 故答案為(1)①CD,②2,③AB (2)①如圖,②6.0,2.4
與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空閥門廠
發布:2025-05-17 19:43:32
瀏覽:105
工具箱的形容
發布:2025-05-17 19:10:16
瀏覽:970
自動著脫裝置
發布:2025-05-17 17:51:51
瀏覽:825
nw是什麼軸承
發布:2025-05-17 17:51:46
瀏覽:75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