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聯邦德國LSG3000傳動裝置

聯邦德國LSG3000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10 22:30:14

㈠ 請告訴我義大利的公羊C1主戰坦克的性能與研究過程。

義大利是一個老牌的汽車大國,汽車工業相當發達,從高性能「方程式」賽車到豪華跑車,到幾十噸的大型載重汽車都能生產。雖然戰後有幾十年沒有研製過坦克,但技術基礎雄厚,研製新型坦克的困難相對而言並不大。為了降低開發成本,義大利將技術重點定位在坦克的電子和火控系統上,並且讓在研的C-1主戰坦克與另外兩種陸軍主力作戰車輛VCC-80步兵戰車和B-I「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共享相同的火控系統,其他部件則大量借鑒和採用成熟的技術。
「公羊」的研製得到了國外的技術援助。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就向義大利出口了120毫米L44滑膛坦克炮的技術,奧托•梅萊拉公司隨後製造出120毫米滑膛炮和彈葯。

「公羊」坦克在研製中吸取了很多OF-40的設計方法,兩者在底盤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坦克整體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德國的「豹」1與「豹」2。從其底盤尺寸和炮塔方正的外形就可以看出,坦克車體前部的布局幾乎是「豹」2早期原型車的翻版。

此外,義大利還將「公羊」主戰坦克的一些零件以承包方式轉由國外企業生產。如「公羊」的傳動系統就採用了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由於自身底子厚,外加盟國的技術援助,「公羊」的研製過程基本順利。

1986年底,奧托•梅萊拉公司製成了第一輛樣車。1988年,全部6輛樣車組裝完成,並開始了漫長的測試。1992年6月,「公羊」主戰坦克通過了行駛和火力等一系列測試,正式定型。同年,義大利軍方和奧托•梅萊拉公司簽訂了生產200輛C-1「公羊」主戰坦克的合同。不過,由於奧托公司還需要時間改造廠房和生產線的設備,因此直到1995年,正式生產型「公羊」主戰坦克才走下生產線,交付給義大利陸軍。

在近幾年的國際武器組織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公羊」主戰坦克大多在第8-10名徘徊。這說明「公羊」與M1A2、「豹」2A5等大牌主戰坦克相比,性能上還有差距。雖然排名總是靠後,但這種義大利的國產貨能在前十名佔有一席之地,說明它還是一種性能不錯、有一定戰鬥力的第三代坦克。

與當今最新型的主戰坦克相比,「公羊」的各項性能一點也不突出,只有戰斗全重比較小,為48噸左右,堪稱西方第3代主戰坦克中最輕型的一員了,因而其機動性能較好。不過,先進坦克該有的東西,如熱成像夜視儀、穩像式火控系統、復合裝甲、120毫米滑膛炮、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等等,「公羊」身上一個也不少。就憑這一點,「公羊」仍可以躋身先進坦克行列。

義大利原本並不是坦克研製的強國,自己軍隊用的也一直是進口產品,所以在「公羊」的研製過程中,盡量採用成熟技術和工藝,以縮短研製進度和風險。這些措施使義大利一下子站在了世界坦克工業的前列,並為今後研製更先進型號打下基礎。事實也正是如此,前不久,義大利軍方推出了「公羊」的出口型號,整體性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具備了在國際市場上參與激烈競爭的能力。

性能數據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型號 C1
乘員 4人
戰斗全 48000kg
單位功率 18.4kW/t
單位壓力 83.4kPa
車長(炮向前) 10.540m
車體長 7.595m
車寬:
帶裙板 3.545m
不帶裙板 3.420m
車高(至炮塔頂) 2.46m
火線高 1.910m
車底距地高 0.44m
履帶中心距 2.802m
公路最大速度 65km/h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潛水深 4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發動機:
生產公司 菲亞特•依維柯
型號 MTCAV-12
類型 12V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
功率 882kW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ZF
型號 LSG3000
類型 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 4/2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 120mm/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 40發
機槍彈 2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 360度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圍 -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三防裝置 有
電氣系統電壓 24V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 - 型號演變
C-1「白羊座」的改進型為「白羊座」MK-2型。MK-2型將換裝1500馬力(1102.95KW)的渦輪增壓柴油機和液壓懸掛系統,以及自動裝填系統和更先進的火控系統,並將繼續改進裝甲防護。

MK-2型將最終淘汰老舊的「豹」1型和M60A1坦克。按計劃,C-1「白羊座」MK-2型主戰坦克將裝備500輛。加上200輛MK-1型,C-1「白羊座」系列將達到700輛

㈡ 介紹一下公羊主戰坦克

2002年8月,義大利陸軍接收了最後一輛「公羊」主戰坦克。這樣,由依維柯—奧托·梅萊拉(CIO)集團製造的 C-I「公羊」就成為國際上上世紀90年代以後研製的多個主戰坦克中,最早完成全部生產任務的一種。雖說生產完畢,但其產量卻只有200輛。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其產量也只有200輛,但采購單價卻高達800萬美元,堪稱「世界上最貴的坦克」。而據義大利軍方公布的數字,一輛「公羊」主戰坦克的製造成本僅為70萬美元。
二戰後,義大利屬於美、蘇對抗的「後方」,因此在很長時間內,未研製自己的主戰坦克。其陸軍部隊裝備的少量主戰坦克,也主要是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的,如M47、M60「巴頓」和德國的「豹」1。
上世紀70年代末,為打開軍火出口市場,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和菲亞特公司等幾個企業聯合研製了一種出口型坦克——OF-40。OF-40以德國「豹」1主戰坦克為藍本,發動機和傳動裝置與「豹」1完全相同,其餘部件也與「豹」1大同小異,但對火控和電子系統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幾乎可以看作是「豹」1的義大利豪華升級版。
義大利本國陸軍並未裝備這種專供出口的坦克。相反,義大利陸軍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另外啟動了一個精簡的裝甲車輛體系研製計劃,研製構成「裝甲部隊現代化計劃」的核心裝備。這個研製計劃包括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輪式裝甲戰斗『車等一系列車輛。
當時,各陸軍大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已經開始露面,義大利也開始考慮為自己的陸軍換裝新型主戰坦克。義大利起初是考慮直接引進德國「豹」2主戰坦克。經過考察後認為,「豹」2坦克雖然性能先進,作戰能力強大,但有些功能對於只擔任有限防衛任務的義大利陸軍來說純屬多餘,而且價格過於昂貴。

經過權衡,義大利決定自行研製一種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應適合義大利軍隊裝備,性能達到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水平,但價格要盡量低廉。1984年初,義大利軍方指定由義大利的奧托·梅萊拉公司為主承包商,依維科·菲亞特公司為底盤部分的承包商,開始研製新一代主戰坦克。這就是C-1「公羊」。

研製

義大利是一個老牌的汽車大國,汽車工業相當發達,從高性能「方程式」賽車到豪華跑車,到幾十噸的大型載重汽車都能生產。雖然戰後有幾十年沒有研製過坦克,但技術基礎雄厚,研製新型坦克的困難相對而言並不大。為了降低開發成本,義大利將技術重點定位在坦克的電子和火控系統上,並且讓在研的C—1主戰坦克與另外兩種陸軍主力作戰車輛 VCC-80步兵戰車和B-I「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共享相同的火控系統,其他部件則大量借鑒和採用成熟的技術。
「公羊」的研製得到了國外的技術援助。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就向義大利出口了120毫米L44滑膛坦克炮的技術,奧托·梅萊拉公司隨後製造出120毫米滑膛炮和彈葯。
「公羊」坦克在研製中吸取了很多 OF-40的設計方法,兩者在底盤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坦克整體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德國的「豹」1與「豹」2。從其底盤尺寸和炮塔方正的外形就可以看出,坦克車體前部的布局幾乎是「豹」 2早期原型車的翻版。
此外,義大利還將「公羊」主戰坦克的一些零件以承包方式轉由國外企業生產。如「公羊」的傳動系統就採用了德國 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由於自身底子厚,外加盟國的技術援助,「公羊」的研製過程基本順利。
1986年底,奧托·梅萊拉公司製成了第一輛樣車。1988年,全部6輛樣車組裝完成,並開始了漫長的測試。 1992年6月,「公羊」主戰坦克通過了行駛和火力等一系列測試,正式定型。同年,義大利軍方和奧托·梅萊拉公司簽訂了生產200輛C-1「公羊」主戰坦克的合同。不過,由於奧托公司還需要時間改造廠房和生產線的設備,因此直到1995年,正式生產型「公羊」主戰坦克才走下生產線,交付給義大利陸軍。

三大性能

在近幾年的國際武器組織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公羊」主戰坦克大多在第8-10名徘徊。這說明「公羊」與 M1A2、「豹」2A5等大牌主戰坦克相比,性能上還有差距。
雖然排名總是靠後,但這種義大利的國產貨能在前十名佔有一席之地,說明它還是一種性能不錯、有一定戰鬥力的第三代坦克。
從總體布置看,「公羊」主戰坦克分3個艙室: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斗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駕駛員有3個潛望鏡,中間一具可換為被動式夜視潛望鏡。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這也是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常規布置方式。當炮向前時,「公羊」主戰坦克車長10.54米,車體長7.6米,帶裙板時車寬3.55米,不帶裙板3.4米,至炮塔頂時車高2.46米。
「公羊」的主要武器是一門奧托·梅萊拉公司生產的120毫米滑膛炮。該炮為44倍口徑身管,直接仿製德國RHl20坦克炮,彈葯也可與RHl20通用。「公羊」坦克可攜帶42發炮彈,其中15發儲存於炮塔尾艙,27發儲存於車體內。由於德國和義大利都不生產貧鈾彈,因此「公羊」也只能使用鎢合金穿甲彈。除穿甲彈外,「公羊」坦克還可攜帶多用途彈。
「公羊」坦克的輔助武器包括一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毫米機槍和一挺安裝在車長指揮塔蓋上的7.62毫米高射機槍,高射機槍可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公羊」坦克的火控系統是在「豹」 2A3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型號為 TURMSOGl4L3。它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激光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感測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出於成本的考慮,火控系統的部件大多數由義大利本國廠商製造。車長周視瞄準鏡由義大利伽利略和法國AFIM公司共同研製,炮長瞄準鏡也是由伽利略公司製造。
值得一提的是,「公羊」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與13-1「半人馬座」的火控系統可相互通用。由於義大利陸軍規模較小,「公羊」與「半人馬座」的產量均不大,因此零件相互通用,不必為每種車輛獨立研製一種火控系統,可以盡量減少開銷。
義大利在研製「公羊」時,曾考慮過直接引進「豹」2坦克的1500馬力MTU柴油機,但這樣一來太貴,二來義大利國土狹小,不需要具有像」豹」2那樣高的機動性。因此「公羊」坦克採用了一台由菲亞特·依維柯公司生產的MTCA V-12型渦輪增壓水冷柴油機,功率為 1275馬力。在它的驅動下,54噸的「公羊」最大公路速度為65千米/小時,略低於「豹」2坦克。由於採用了德國製造的LSG3000液力—機械傳動裝置,「公羊」的加速性較好,從靜止加速到32千米/小時只需要6~7秒,與「豹」2不相上下。「公羊」如此強調加速性,與義大利本國山地較多,公路坡度較大是分不開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戰,坦克需要經常爬坡和反復停車、啟動,加速性好比高的公路行駛速度更為重要。
全車具有較好的綜合防護能力。「公羊」的車體和炮塔均採用焊接結構,車體前方和炮塔正面採用復合裝甲,其他部位則為均鋼質裝甲。「公羊」裝甲防護的一個特色是,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也採用了復合裝甲,可以有效防禦來自側面的攻擊,保護坦克的駕駛員。作為第三代主戰坦克,超壓式全密封三防系統、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和煙幕發射裝置自然是一個都不能少。

㈢ 公羊主戰坦克的研製過程

義大利是一個老牌的汽車大國,汽車工業相當發達,從高性能「方程式」賽車到豪華跑車,到幾十噸的大型載重汽車都能生產。雖然戰後有幾十年沒有研製過坦克,但技術基礎雄厚,研製新型坦克的困難相對而言並不大。為了降低開發成本,義大利將技術重點定位在坦克的電子和火控系統上,並且讓在研的C-1主戰坦克與另外兩種陸軍主力作戰車輛VCC-80步兵戰車和B-I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共享相同的火控系統,其他部件則大量借鑒和採用成熟的技術。
「公羊」的研製得到了國外的技術援助。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就向義大利出口了120毫米L44滑膛坦克炮的技術,奧托·梅萊拉公司隨後製造出120毫米滑膛炮和彈葯。
「公羊」坦克在研製中吸取了很多OF-40的設計方法,兩者在底盤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坦克整體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德國的豹1坦克與豹2主戰坦克。從其底盤尺寸和炮塔方正的外形就可以看出,坦克車體前部的布局幾乎是豹2主戰坦克早期原型車的翻版。
此外,義大利還將「公羊」主戰坦克的一些零件以承包方式轉由國外企業生產。如「公羊」的傳動系統就採用了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由於自身底子厚,外加盟國的技術援助,「公羊」的研製過程基本順利。
1986年底,奧托·梅萊拉公司製成了第一輛樣車。1988年,全部6輛樣車組裝完成,並開始了漫長的測試。1992年6月,「公羊」主戰坦克通過了行駛和火力等一系列測試,正式定型。同年,義大利軍方和奧托·梅萊拉公司簽訂了生產200輛C-1「公羊」主戰坦克的合同。不過,由於奧托公司還需要時間改造廠房和生產線的設備,因此直到1995年,正式生產型「公羊」主戰坦克才走下生產線,交付給義大利陸軍。

㈣ K1A1坦克多少錢

韓國現代公司開發出了K1系列戰車,包括K1A1120毫米主戰坦克,K1105毫米主戰坦克K1裝甲車(ARV),K1裝甲橋梁裝配車(AVLB)等。最初的兩輛K1A1原形坦克於1997年完成操作測試,K1A1坦克也即將進入韓國陸軍現役。
K1主戰坦克
K1坦克作為韓國本土研發的坦克已經從1986年開始就在韓國陸軍中服役了。最初的設計模板是美國的M1坦克。根據韓國的地形,如多山地,叢林,谷地和沼澤等,K1坦克著重優化了坦克的靈活性。
K1坦克的主炮是105毫米高速率加農炮並有1挺7。62毫米的同軸機槍。車長室配備了一挺12。7毫米的機槍,裝填手則配備了一挺7。62毫米的機槍。炮塔的回轉速度是0。75英寸/秒,升起和下降的速率是0。400英寸/秒。
車長的全景視域儀有三種操作模式:主要武器聯合模式,獨立跟蹤模式和炮手操作模式。車長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是讓炮手處理目標還是自己取得主炮的處理權,根據視域儀的顯示發射炮彈。K1坦克移動中打擊移動目標的首發命中率據說達到了90%,還是挺驚人的。
安裝雷西昂公司的炮手首要視域自系統包括熱成像儀和激光測具儀。炮手的彈道計算機自動下載側風數據,車輛傾斜數據,方位角跟蹤率和距離等各種數據。炮手手動輸入氣壓,氣溫,炮管磨損,彈葯類型等數據。
Kl坦克裝備充氣渦輪1200馬力柴油發動機,單位功率(功率/重量)為23。5馬力/噸。Kl坦克擁有最大的公路行駛速度為65公里/小時。很小的地面壓力(0。87千克/厘米)使它可以在濕地和沙地等環境下靈活的操縱行駛。
Kl坦克擁有液壓懸浮系統和轉矩彈簧,懸浮系統可以使坦克有更好的高度控制和「下跪」能力,所謂「下跪」能力就是坦克主炮能向下射擊,K1坦克最大能向水平線下10度射擊。
K1A1主戰坦克
K1A1坦克是K1MBT坦克的最新改進型。由於採用了120毫米M256滑膛炮,使它的主炮射程增加,美國的M1A1/2主戰坦克也採用120毫米M256滑膛炮。主炮的新型彈道計算機也擁有了更高的處理能力和更快的速度。新增的設備還有韓國產的車長全景視域儀增加了熱成像儀,雷西昂公司生產的先進炮手視域儀有一個240x4平面焦點陣列的熱成像儀,視力安全的激光測距儀和雙域電視設備等。該坦克的炮塔擁有了更好的密封性能和旋轉性能。同時K1A1坦克還安裝了有熱金屬射擊感測器裝備的火力壓制系統。
總之,初看韓國的K1A1坦克,給人的感覺是小一號的M1坦克,韓國也與日本一樣不斷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從中受益匪淺。這其中以最新服役的廣開土大王號護衛艦和K1A1主戰坦克的美國味和先進的性能最為突出。
性能數據
型號 88式
乘員 4人
戰斗全重 51000kg
單位功率 17.3kW/t
單位壓力 84.0kPa
車長(火炮向前) 9.672m
車體長 7.477m
車寬 3.594m
車高
至炮塔頂 2.248m
至車體頂 1.790m
履帶寬 635mm
公路最大速度 65km/h
平均越野速度 40km/h
爬60%坡速度 8km/h
0—32km/h加速時間 9.4s
燃料儲備 1173L
公路最大行程 500km
車底距地高 0.46m
爬坡度 60%
涉水深
有準備 1.8m
無准備 1.2m
攀垂直牆高 1m
越壕寬 2.74m
發動機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MTU公司
型號 MB871Ka-501
類型 4沖程8缸水冷多種燃料發動機
功率/轉速 88kW/26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ZF公司
型號 LSG3000
類型 液力機械全自動
前進檔/倒檔數 4/2
轉向裝置類型 3半徑再生式加液壓無級
主制動器類型 多片式
液力制動器 有
懸掛裝置類型 液氣-扭桿混合式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05mm/M68A1/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數量 7.62mm/M60E2/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數量 7.62mm/M60E3/1挺
(裝填手用)
12.7mm/M2/1挺
(車長用)
煙幕彈發射器型號/數量 M239/2×6具
彈葯基數
105mm 47發
12.7mm 2000發
7.62mm 72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施轉范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圍 -10°~+20°
火炮穩定器 雙向
三防裝置 有
滅火抑爆系統 有

㈤ 聯邦德國2型裝甲工程車有哪些性能數據

聯邦德國2型裝甲工程車性能數據:乘員3人,車重(載荷)43000kg,車長(行軍狀態)版9.010m,車寬3.250m,車高2.570m,車底距權地高0.440m,履帶中心距2.700m,履帶寬550mm,履帶著地長4.236m,單位壓力90.2kPa,公路最大速度62km/h,最大行程約650km,燃料儲備1410L,涉水深(有準備)4.96m,爬坡度50%,側傾坡度30%,攀垂直牆高1m,越壕寬2.25m,發動機功率610kW,傳動裝置帶液力變矩器的行星變速箱,轉向裝置類型雙差速再生式,防空武器7.62mm機槍1挺,煙幕彈發射器數量6具,電氣系統電壓24V,蓄電池數量6個。

㈥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的技術參數

概述

1984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達成合作為義大利陸軍發展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C1坦克總體設計和武器系統研製,伊維科。菲亞特公司負責機動部件設備。該坦克最初叫特里科洛雷(Tricolore)坦克,1987年改稱阿瑞特(Ariete)或蘭(Ran)坦克。

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義大利陸軍試驗。原計劃C1主戰坦克於1989年投產,第一批的生產量為200~250輛,用以替換義大利陸軍中的M47中型坦克。1987年年中西班牙與義大利國防部達成一項協議,西班牙將參與該坦克的研製和生產工作。

結構特點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內分成3部分,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斗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

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和彈葯

該城的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

2。輔助武器

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3。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Officine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是用通用模件新設計的主要部件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激光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感測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

由義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旋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1個單人使用的電視屏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圖像。

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激光收發器和熱圖像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圖像裝置進行觀察,晝夜觀察鏡均通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圖像。

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Galileo)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3種瞄準分劃,供發射不同彈種使用。

彈道計算機為1台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感測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局部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

裝填手有兩個在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選用1台菲亞特公司的MTCA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

2。傳動裝置

該坦克選用聯邦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在每個排檔可實現3個規定轉向半徑的機械轉向並能原位轉向。

3。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獨立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

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連接器將兩個履帶銷連接起來。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正面弧形區(包括炮塔正面、車體正面以及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體兩側的上支履帶及懸掛裝置被側裙板遮蓋著,從而提高了車體側裝甲的防護力。

2。煙幕裝置

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發射器組成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3。三防裝置<

該坦克裝有由義大利塞克爾(Seker)公司設計的、型號為SP-180的三防裝置。

性能數據

型號C1

乘員4人

戰斗全重48000kg

單位功率18。4kW/t

單位壓力83。4kPa

車長(炮向前)10。540m

車體長7。595m

車寬

帶裙板3。545m

不帶裙板3。420m

車高(至炮塔頂)2。46m

火線高1。910m

車底距地高0。44m

履帶中心距2。802m

公路最大速度65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潛水深4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30%

發動機

生產公司菲亞特。伊維科

型號MTCAV-12

類型12V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

功率882kW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聯邦德國ZF

型號LSG3000

類型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4/2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120mm/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40發

機槍彈2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360°

車長超越控制有

火炮俯仰范圍-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有

高低向有

三防裝置有

電氣系統電壓24V

㈦ 阿瓊主戰坦克的整體結構是怎樣的

印度阿瓊主來戰坦克總體布置自採用常規方案,樣車以均質裝甲板製成,生產型坦克將採用印度國防冶金實驗室研製的坎錢式復合裝甲。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20毫米線膛坦克炮,配用由印度火炸葯研究院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榴彈、破甲彈、碎甲彈和發煙彈。因為這些炮彈用該院研製的新型高能發射葯發射,所以彈丸初速較高,穿甲彈的穿甲性能較好。

輔助武器包括一挺並列機槍和一挺高射機槍,炮塔兩側各裝一排電操縱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火控系統由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研製,是在該公司為勝利式坦克研製的改進型坦克火控系統基礎上發展來的,由晝/夜熱像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各種感測器組成。起初准備採用燃氣輪機,但後改用1103千瓦12缸風冷可變壓縮比柴油機。6輛樣車上裝的是聯邦德國的柴油機,功率為809千瓦。

因為訂貨時沒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條件,造成使用問題。印度試圖使發動機生產國產化,但國產發動機難以達到陸軍要求的1029千瓦的標准,這是阿瓊坦克研製計劃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之一。樣車裝有聯邦德國製造的LSG3000型自動傳動裝置,採用液氣懸掛,並裝有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研製的三防裝置。

㈧ 義大利 公羊 坦克

1984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達成合作為義大利陸軍發展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C1坦克總體設計和武器系統研製,伊維科。菲亞特公司負責機動部件設備。該坦克最初叫特里科洛雷(Tricolore)坦克,1987年改稱阿瑞特(Ariete)或蘭(Ran)坦克。

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義大利陸軍試驗。原計劃C1主戰坦克於1989年投產,第一批的生產量為200~250輛,用以替換義大利陸軍中的M47中型坦克。1987年年中西班牙與義大利國防部達成一項協議,西班牙將參與該坦克的研製和生產工作。

結構特點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內分成3部分,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斗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

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和彈葯

該城的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

2。輔助武器

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3。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Officine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是用通用模件新設計的主要部件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激光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感測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

由義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旋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1個單人使用的電視屏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圖像。

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激光收發器和熱圖像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圖像裝置進行觀察,晝夜觀察鏡均通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圖像。

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Galileo)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3種瞄準分劃,供發射不同彈種使用。

彈道計算機為1台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感測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局部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

裝填手有兩個在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選用1台菲亞特公司的MTCA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

2。傳動裝置

該坦克選用聯邦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在每個排檔可實現3個規定轉向半徑的機械轉向並能原位轉向。

3。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獨立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

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連接器將兩個履帶銷連接起來。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正面弧形區(包括炮塔正面、車體正面以及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體兩側的上支履帶及懸掛裝置被側裙板遮蓋著,從而提高了車體側裝甲的防護力。

2。煙幕裝置

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發射器組成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3。三防裝置<

該坦克裝有由義大利塞克爾(Seker)公司設計的、型號為SP-180的三防裝置。

性能數據

型號C1

乘員4人

戰斗全重48000kg

單位功率18。4kW/t

單位壓力83。4kPa

車長(炮向前)10。540m

車體長7。595m

車寬

帶裙板3。545m

不帶裙板3。420m

車高(至炮塔頂)2。46m

火線高1。910m

車底距地高0。44m

履帶中心距2。802m

公路最大速度65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潛水深4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30%

發動機

生產公司菲亞特。伊維科

型號MTCAV-12

類型12V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

功率882kW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聯邦德國ZF

型號LSG3000

類型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4/2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120mm/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40發

機槍彈2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360°

車長超越控制有

火炮俯仰范圍-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有

高低向有

三防裝置有

電氣系統電壓24V
差距不大,但排位靠後

㈨ K1A1主戰坦克的性能數據

型號 88式
乘員 4人
戰斗全重 51噸
單位功率 17.3kW/t
單位壓力 84.0kPa
車長(火炮向前) 9.672m
車體長 7.477m
車寬 3.594m
至炮塔頂 2.248m
至車體頂 1.790m
履帶寬 635mm 公路最大速度 65km/h
平均越野速度 40km/h
爬60%坡速度 8km/h
0—32km/h加速時間 9.4s
燃料儲備 1173L
公路最大行程 500km
車底距地高 0.46m
爬坡度 60%
涉水深
有準備 1.8m
無准備 1.2m
攀垂直牆高 1m
越壕寬 2.74m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MTU公司
型號 MB871Ka-501
類型 4沖程8缸水冷多種燃料發動機
功率/轉速 88kW/26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ZF公司
型號 LSG3000
類型 液力機械全自動
前進檔/倒檔數 4/2
轉向裝置類型 3半徑再生式加液壓無級
主制動器類型 多片式
液力制動器 有 液氣-扭桿混合式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05mm/M68A1/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數量 7.62mm/M60E2/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數量 7.62mm/M60E3/1挺
(裝填手用)
12.7mm/M2/1挺
(車長用)
煙幕彈發射器型號/數量M239/2×6具 105mm 47發
12.7mm 2000發
7.62mm 72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施轉范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圍 -10°~+20°
火炮穩定器 雙向
三防裝置 有
滅火抑爆系統 有

㈩ 巴西奧索里奧主戰坦克的推進系統

⒈發動機
該坦克裝有聯邦德國MWM公司的1台TBD234型4沖程12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在/min時功率為735kW(1000馬力)。坦克的單位功率達到21kW(28.6馬力)/t,從靜止狀態加速到32km/h僅需要6s。
⒉傳動裝置
英國自動變速箱公司(SelfChangingGears),聯邦德國倫克公司(Renk)和ZF公司以及美國底特律柴油機阿里遜公司(DetroitDieselAllison)和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Electric)都願為EE-T1坦克提供傳動裝置,由於ZF公司准備在巴西生產它的整個傳動裝置,所以才被選中。LSG3000傳動裝置原是ZF公司為聯邦德國豹2坦克設計的,為了與EE-T1坦克的735kW(1000馬力)發動機相匹配,ZF公司對該傳動裝置作了改進。
⒊行動裝置
為了滿足用戶降低坦克高度的要求,恩格薩公司決定採用液氣懸掛裝置。該裝置由英國鄧洛普公司航空分公司(DunlopAviationDivision)在巴西的子公司負責設計。
該坦克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1個後置主動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3個支撐上支履帶的托帶輪。在第一、二、六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
該坦克採用聯邦德國迪爾(Diehl)公司設計的Diehl234型雙銷式履帶,寬570mm,履帶板上裝有可更換式橡膠襯墊。

閱讀全文

與聯邦德國LSG3000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園健身器材怎麼健身 瀏覽:596
步進電機自動進樣裝置 瀏覽:678
煤礦全自動防火裝置 瀏覽:737
外徑30軸承厚多少 瀏覽:454
電動工具旗件店 瀏覽:564
機械設備燃油廢氣達什麼標准 瀏覽:908
高效好氧生化裝置設計 瀏覽:401
dnf女機械帶什麼稱號號 瀏覽:769
為什麼格力製冷快 瀏覽:807
抖音達人用什麼設備拍的視頻 瀏覽:975
手機連接電腦的wifi設備名稱是什麼原因 瀏覽:417
閥門在安裝前應進行什麼試驗 瀏覽:923
暖氣閥門開關旋鈕結構 瀏覽:753
如何用儀表判斷油氣分離器好壞 瀏覽:559
製作奶茶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83
哪些計量儀器需要外校 瀏覽:809
什麼的超聲波填空 瀏覽:96
軸承609z是什麼意思 瀏覽:497
傳熱實驗裝置簡圖 瀏覽:755
聯裕機械手怎麼樣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