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20l球型爆炸實驗裝置

20l球型爆炸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9-23 00:05:03

❶ 南京工業大學的安全工程專業怎麼樣就業率如何

還是很不錯的啊!

1 專業基本概況
安全工程專業於1989年由原南京化工學院化工系籌建,後設在管理工程系,並於1990年開始招生第一屆安全工程專業專科生,1994年開始招生第一屆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1996年因學科發展的需要,轉入機械工程系;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學與原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和電光源研究所合並成立南京工業大學,組建了城市建設與安全環境學院,安全工程專業設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方向。

目前,我校安全工程專業是國家首批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和省特色專業,擁有江蘇省城市與工業安全重點實驗室;本專業擁有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安全技術及工程博士、碩士、學士的完整學位授予權,安全工程、礦業工程兩個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其所屬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為江蘇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學科。

2 師資力量
我校安全工程專業自創建以來,就注重師資隊伍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學歷層次的不斷提高,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和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養,師資隊伍得到了發展壯大。目前本專業擁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本專業教師大多具有博士學位或者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組成了一支梯隊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凝聚力強和整體實力強的學科隊伍,為本專業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很多教師在教學、科研崗位上頗有建樹,獲得了多項國家和省市資金資助和專利發明。

本專業擁有國家乙級安全評價資質和國家二級安全教育培訓資質;有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16名;一級安全評價師5名,二級安全評價師8名,三級安全評價師5名,國家級安全評價師培訓教師2名。為開展安全評價、安全教育培訓社會服務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人才培養
(1)課程設置

從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出發,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設有兩個方向:

方向A(工業安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掌握現代過程工業中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方法,能從事安全工程領域的研究與開發、設計、風險分析與評價、管理和監察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方向B(消防工程):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掌握系統的消防工程專業知識;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火災科學基本理論、消防安全技術與方法、消防政策法規,具有消防工程設計、消防安全技術研究、監測、管理和火災風險評估、控制及火災事故調查分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根據專業方向的不同,安全工程專業設置的課程體系為:

方向A(工業安全):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工程化學、物理化學、大學物理、大學信息技術基礎、VB程序設計、電工電子學、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材料、化工原理、熱工學、安全人機工程、安全系統工程、燃燒與爆炸理論、鍋爐與壓力容器安全、化工安全設計、化工工藝學、化工過程安全、介質危險及控制技術。

方向B(消防工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工程化學、有機化學、大學物理、大學信息技術基礎、VB程序設計、電工電子學、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熱工學、建築技術基礎、火災動力學、消防燃燒學、火災調查學、火災風險評估、建築結構與防火工程、煙氣控制與安全疏散、化工安全設計、消防給水工程、火災探測與控制工程。

其中公共課、公共基礎課占總學時56.6%,專業基礎課占總學時34.1%,專業課及方向課占總學時9.3%。集中實踐教學環節40周,主要包括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畢業實習;化工安全課程設計、防火防爆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根據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本專業的教師編寫、出版了很多本科生、碩士生專用教材,作為信息的載體,把最新的、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傳遞給學生。近年來編著、譯著的教材有《化工過程安全理論及應用》、《事故調查與分析技術》、《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與管理》等。

(2)實驗條件

本專業具有較多的安全工程實驗室,建有消防工程實驗樓,實驗室建築面積2500m2,教學設備資產總值近1000萬元,現有教學實驗儀器設備有高中低溫差熱掃描分析儀、20L球型粉塵爆炸測定儀、可燃氣體爆炸測定儀、粉塵層與粉塵雲最低著火溫度試驗裝置、液體飽和蒸氣壓測定儀、危險物質爆發點測定儀、數顯氧彈量熱儀、燃燒效率測定儀、四合一可燃氣體測爆儀、靜電電壓測定儀、接地電阻測定儀、固體點著火溫度測定儀、超聲波測厚儀、開閉杯液體閃點測定儀、氧指數測定儀、建材煙密度測定儀、防火塗料防火性能測定儀、固體材料水平垂直燃燒測試儀、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試驗裝置、高中低溫差熱掃描分析儀、多功能風洞試驗裝置等等。

安全與消防工程實驗室建設了三個系統:新化學品危險特性及火災爆炸實驗系統、防排煙實驗及液體蒸發實驗系統、火災基礎、探測與控制實驗系統。一個綜合、集成的安全與消防工程實驗系統能使學生充分掌握安全與消防工程基本理論與方法,培養學生安全工程、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應用和創新能力。

城市與工業安全實驗室為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3)實習基地

為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分學期、分階段安排學生進行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與很多大中型企業和設計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並建立了實習基地,如金陵石化、中石化南京化學化工有限公司、南京消防股份有限公司、金浦集團鍾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每年還根據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課題,有針對性地安排實習。

結合國家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還將更多地開拓一批和本專業聯系緊密的、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觀察、實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實習基地。

4 就業方向
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堅持面向市場,堅持品牌效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嚴把教學質量關,近幾年本專業畢業生寬口徑就業率達到100%,其中15%左右考取研究生,約20%左右的學生就職於三資企業,10%左右的學生任職於行政主管部門,60%以上的學生都在上海、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就職。各專業方向的就業去向如下:

方向A(工業安全):學生畢業後可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安全中介機構等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生產監督、安全行政執法、特種設備監察、安全管理、安全評價、安全設計、安全工程技術研究等工作。

方向B(消防工程):學生畢業後可在武警消防部隊、消防檢測服務中介機構、建築設計院、消防工程公司、各類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等從事消防技術和裝備、滅火劑、阻燃材料等方面的研發,消防安全監督、消防工程設計、消防安全評估、消防安全監測、消防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

近年來本專業學生就業單位有江蘇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江蘇省消防總隊,上海市消防總隊,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淮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南京地鐵,南京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市縣公安消防部門,北京燕山石化消防大隊,中石化下屬企業、中糧集團下屬企業等。

❷ 實驗室用粗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利用氫氣還原氧化銅來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實驗裝置如下:(1)在

(1)利用原電池原理,形成原電池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Cu2+被還原為Cu,與Zn和稀硫酸形成原電池,
故答案為:在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
(2)H2S與CuSO4溶液生產CuS黑色沉澱;氫硫酸與濃硫酸反應生成SO2,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
故答案為:有黑色沉澱生成、否、氫硫酸與濃硫酸反應有二氧化硫氣體產生;
(3)把鐵元素轉化為三價鐵離子,再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故答案為:取少量樣品用稀硝酸溶解,稀釋後,加入KSCN溶液檢;
(4)設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CuO~O
M+16 16
(n-m)g (n-w)g

M+16
(n?m)g
=
16
(n?w)g
,解得M=
16(w?m)
n?w
,故答案為:
16(w?m)
n?w

(5)根據求算公式M=
16(n?w)
w?m
分析,
a.未充分冷卻即停止通氫氣,導致部分銅被氧氣氧化,所以反應後小瓷皿加固體的質量w偏大,則M偏大,故a正確;
b.氧化銅樣品中含有氯化銨雜質,氯化銨易分解,導致反應後小瓷皿加固體的質量w偏小,則M偏小,故b錯誤;
c.反應後固體中有少量Cu2O,氧化銅中的氧元素沒被完全還原出來,所以反應後小瓷皿加固體的質量w偏大,則M偏大,故c正確;
d.氫氣不幹燥有少量水分,反應前有乾燥劑,所以無影響;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6)根據啟普發生器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啟普發生器有三部分構成: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故選acf,故答案為:acf;

❸ 20L標准金屬量器怎麼使用

檢舉加油站 安全 自查報告:(1)加油站安全自查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1 范圍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的、消防安全責任和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站房設備管理、防爆防火管理、防火檢查及隱患整改、宣傳教育培訓及滅火應急疏散演練、消防檔案。 本標准適用於營業性汽車加油站。其它加油站也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GBJ16-87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50058-92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156-2002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3 安全自查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加油站 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為機動車油箱充裝汽油、柴油的專門性經營場所。 註: 加油站屬於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3.2 埋地油罐 underground storage gasoline tank 採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細土)方式埋設在地下,且罐內最高液面低於罐外4m范圍內地面的最低標高0.2m的卧式油品儲罐。 4 安全自查消防安全責任和職責 4.1 安全自查一般規定 加油站應按GB50156-2002進行設計、施工,並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後投入使用。 加油站應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消防安全職責。 加油站應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備案,建立與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聯系制度,及時反映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況。 4.2 安全自查消防安全責任人 加油站的站長或公司經理是加油站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應履行下列職責: a) 組織建立消防安全例會制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消防安全工作會議; b) 組織防火檢查,每月至少參加一次檢查; c) 組織火災隱患整改工作,負責籌措整改資金; d) 組織建立消防組織,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消防宣傳教育、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 e) 貫徹執行法律法規,保障加油站消防安全符合規定。 消防安全責任人可指定一名消防安全管理人協助開展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應至少每月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一次消防安全工作情況。 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備案。 4.3 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加油站各班組應設專、兼職安全員。安全員應履行下列職責: a) 檢查各崗位人員執行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情況; b) 進行防火巡查,記錄檢查情況; c) 及時處置火災隱患,並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 4.4 其它人員 其它人員應嚴格執行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參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掌握初起火災撲救辦法,發現火情及時報警。加油員還應對加油現場的消防安全負責,不應讓車輛駕駛員等無關人員進行加油作業。計量員還應嚴防發生油品跑、冒、滴、漏現象,監督卸油情況。 5 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5.1 消防安全制度及制度要點 5.1.1 消防安全例會制度 應包括會議召集、人員組成、會議頻次、議題范圍、決定事項、會議記錄等要點。 5.1.2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頻次、培訓對象(包括特殊工種及新員工)、培訓要求、培訓內容、考核辦法、情況記錄等要點。 5.1.3 安全自查消防值班制度 應包括責任范圍和職責、突發事件處置程序、報告程序、工作交接、值班人數和要求、情況記錄等要點。 5.1.4 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檢查頻次、參加人員、檢查的部位和內容、火災隱患認定、處置和報告程序、整改責任和看護措施、情況記錄等要點。 5.1.5 防雷、防靜電、電氣設備5.1.6 、線路的檢查和管理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設施登記、檢查人員的資格、檢查部位、內容、檢查工具、發現問題處置程序、情況記錄等要點。 5.1.7 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重點部位和設施、電工資格、動火審批程序、檢測和管理要求、發現問題處置程序、情況記錄等要點。 5.1.8 滅火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設備登記、保管及維護管理要求、情況記錄等要點。 5.1.9 義務消防組織管理制度 應包括組織機構及人員、工作職責、例會、教育培訓、活動要求等要點。 5.1.10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應包括組織機構和分工、聯絡辦法、預案的制定和修訂、演練程序、注意事項等要點。 5.1.11 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制度 應包括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考評目標、內容和辦法、獎懲辦法等要點。 5.1.12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加油站還應制定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管理等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註: 消防安全制度應予公布,註: 並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修訂。 5.2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5.2.1 安全自查卸油作業 安全自查卸油作業消防安全規程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卸油員上崗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裝、鞋; b) 油罐車進站後,卸油人員應檢查油罐車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檢查合格後,引導油罐車進入卸油現場,接好靜電接地; c) 油罐車熄火並靜置3min後,卸油員按工藝流程連接卸油管,將接頭結合緊密,保持卸油管自然彎曲; d) 計量員應檢查油罐計量孔,確定計量孔密封良好後,油罐車駕駛員緩慢開啟卸油閥卸油; e) 卸油完畢,油罐車駕駛員應關閉卸油閥; f) 卸油員拆卸連接管線,蓋嚴卸油帽,整理靜電導線; g) 卸油員引導油罐車啟車、離站,清理卸油現場; h) 卸油過程中,卸油人員和油罐車駕駛員不應遠離現場,雷雨天不應進行卸油作業。 5.2.2 安全自查加油作業 加油作業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加油員上崗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裝、鞋; b) 進站加油車停穩,發動機熄火後,開始加油; c) 不應直接向塑料桶等非金屬容器加註汽油; d) 摩托車加油後,應用人力將摩托車推離加油島4.5m後,方可啟動; e) 加油站上空有高強閃電或雷擊頻繁時,應停止加油作業,採取防護措施。 註: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應予公布,註: 並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訂。 6 安全自查站房、設備 管理 7.1 安全自查一般規定 安全自查加油站內的站房及其它附屬建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有爆炸危險的建築物應按GBJ16-87中的有關要求採取泄壓措施。 加油站內不應設置經營性的住宿、餐飲和娛樂設施。 7.2 安全自查油罐及管線 加油站應採用埋地油罐。油罐及管線應無泄漏。埋地油罐防腐絕緣層不應低於加強級。 油罐的通氣管、密閉量油孔、阻火器、進出油管、液位計、潛油泵、人孔、進出口閥門等應配備齊全,並能正常工作。 安裝、驗收及檢修記錄等資料應齊全。 7.3 安全自查加油機 加油機運轉時,電機和泵溫度應保持正常,計量器和泵的軸封應無明顯泄露,汽油加油流量不應大於60L/min。 加油機機件應保持性能良好,油氣分離器及過濾器應保持功能正常,排氣管應暢通、無損,泵安全閥應保持壓力正常。 加油機進油管線和付油膠管連接處應無泄漏,電動機外殼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付油膠管兩端電阻不應大於5Ω。 加油機安裝、驗收、檢修記錄等資料應齊全。 7.4 安全自查採暖設備7.5 加油站的採暖設備應符合GB50156-2002中的有關要求。 加油站內設置獨立的鍋爐房時,宜選用小型燃氣(油)熱水鍋爐,也可採用具有防爆性能的電熱水器。採用燃煤鍋爐時,宜選用具有除塵功能的自然通風型鍋爐,鍋爐煙囪出口應高出屋頂2m以上,且應採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7.6 安全自查通風設備7.7 加油站內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房間應採取通風措施,並應符合GB50156-2002中的有關要求。 7.8 安全自查滅火器材 7.8.1 配備7.8.2 滅火器、滅火毯等滅火器材的配備應符合GB50156-2002中的有關要求。 7.8.3 管理 6.6.2.1 對滅火器材應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建立滅火器材維護、管理檔案,記明類型、數量、部位和維護管理責任人。 6.6.2.2 滅火器應保持銘牌完整清晰,保險銷和鉛封完好,應避免日光曝曬和強輻射熱。冬季應採取防寒措施。 6.6.2.3 滅火器材應設置在指定部位,並應擺放穩固,不應被挪作它用、埋壓或將滅火器箱鎖閉。 7.8.4 檢查、維護保養 6.6.3.1 滅火器每年應由具備資格的維修單位進行一次功能性檢查。 6.6.3.2 檢查、維修過的滅火器,應在滅火器的筒身和貯氣瓶上分別貼上維修銘牌。 8 防爆、防火管理措施 8.1 安全自查的一般規定 加油站應明確劃分爆炸和火災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文字和標志,實行嚴格管理,嚴格控制明火、摩擦和撞擊、電氣火花、靜電火花等火源。 註: 加油站爆炸危險區域的等級范圍劃分按GB50156-2002中附錄B執行。加油站的火災危險區域按GB50058-92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8.2 安全自查明火控制 加油站區域內嚴禁煙火,加油站的醒目位置應設置帶有「嚴禁煙火」、「熄火加油」字樣的標志,在加油島附近應設置帶有「禁止撥打行動電話」字樣的標志。油罐區應設置帶有「禁止入內」、「禁穿釘子鞋」和「著防靜電服」字樣的標志。 在加油站區域內進行電(氣)焊等明火作業應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動火作業前,應經本單位安全部門審批,並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備案。動火期間,安全監護人員應到現場監督。動火人員應按動火審批的具體要求作業,作業場所應增設消防器材。 動火完畢,監護人員和動火人員應共同檢查和清理現場。 8.3 安全自查預防摩擦與撞擊 在爆炸和火災危險區域應採取下列防止火花產生的措施: a) 機械轉動部件應保證潤滑良好,及時加油並經常清除可燃污垢; b) 輸送可燃氣體或液體的管道,應定期進行耐壓試驗; c) 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房間地面應鋪設不發生火花的材料,並應禁止穿帶鐵釘的鞋; d) 搬運金屬容器時,嚴禁在地上拋擲或拖拉,在容器可能碰撞部位應覆蓋不發生火花的材料; e) 維修作業應使用防爆工具。 8.4 安全自查防止電氣火花 爆炸危險區域和火災危險區域內的電氣設備選型、安裝、電力線路敷設,應符合GB50058-92中的有關要求。加油島附近應設置移動通信設備屏蔽裝置。 8.5 防雷、防靜電 加油站防雷、防靜電設施的設置應符合GB50156-2002中的有關要求。 加油站的裝卸場地應設置為油罐車跨接的防靜電裝置。 雨季之前,應由當地氣象部門對防雷、防靜電設備和接地裝置進行一次年度檢測。 9 防火檢查及隱患整改 9.1 防火檢查 9.1.1 安全自查一般規定 8.1.1.1 消防安全責任人應至少每月組織一次防火檢查。 8.1.1.2 消防安全管理人應至少每周組織一次防火檢查。 8.1.1.3 班組每天巡查不少於兩次。班組交班前,班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共同進行一次巡查。 8.1.1.4 檢查結束,應做好檢查記錄,檢查人員應在檢查記錄表上簽名,存入單位消防檔案。 9.1.2 防火巡查、檢查內容 防火巡查、檢查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a) 站內電氣設備、照明設施狀況; b) 油罐區的油罐口、量油口、卸油口、閥門、人孔等油罐附件及卸、輸油管線、避雷針接線狀況; c) 滅火器材的數量、擺放位置; d) 加油機運轉情況; e) 加油車輛及人員作業情況; f) 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規程的落實情況。 9.2 火災隱患整改 9.2.1 一般規定 8.2.1.1 加油站對火災隱患應採取措施整改。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人員應逐級上報至消防安全責任人。 8.2.1.2 對公安消防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申報檢查、驗收。 9.2.2 安全自查整改要求 8.2.2.1 發現下列火災隱患,應責成有關人員立即改正,並做好記錄: a) 在加油站區域內吸煙的; b) 員工著裝不符合防靜電要求的; c) 使用非防爆通訊電器設備和工具的; d) 違章動用明火、用電和進行電(氣)焊的; e) 滅火器材被挪作它用的; f) 值班、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g) 其它可以立即改正的行為。 8.2.2.2 對不能立即改正的火災隱患,應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期限和人員,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對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的隱患或重大火災隱患,應將危險部位停業整改,並落實整改期間的安全防範措施。 10 安全自查宣傳教育、培訓及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 10.1 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0.1.1 安全自查一般要求 9.1.1.1 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參加公安消防部門組織的消防安全培訓。 9.1.1.2 加油員、油罐車駕駛員等特殊工種人員應經公安消防部門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 9.1.1.3 加油站對新員工應由組織一次上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9.1.1.4 加油站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10.1.2 安全自查培訓內容 9.1.2.1 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黑龍江省消防條例》、《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消防法規; b) 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c) 石油商品的火災危險性及火災預防等基礎知識; d) 滅火器材使用方法; e) 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及安全疏散引導常識; f) 其它消防安全知識。 9.1.2.2 單位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的情況,應做好記錄。 10.2 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 10.2.1 安全自查組織機構 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機構應包括下列組織: a) 指揮員:公安消防隊到達之前指揮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 b) 滅火行動組:撲救初起火災,配合公安消防隊採取滅火行動; c) 通訊聯絡組:報告火警,與相關部門聯絡,傳達指揮員命令; d) 疏散引導組:引導人員、車輛疏散,搶救設備、物資; e) 安全防護救護組:救護受傷人員,護送傷勢較重人員到就近醫院就醫; f) 其它必要的組織。 10.2.2 安全自查預案內容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包括下列要點: a) 發現火情,首先報警,講明起火單位、部位、時間、單位詳細地址,可燃物質、火勢等情況; b) 通訊聯絡組立即迎接消防車輛,並視情況與供水、供電、醫院等單位聯絡; c) 指揮員組織撲救初起火災,關閉相關閥門,切斷電源,利用滅火器材實施撲救; d) 在火情不能控制,即將發生爆炸時,現場指揮員應立即下達所有人員撤離命令; e) 疏散引導組盡快有秩序地疏散站內人員、車輛; f) 安全防護救護組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受傷人員; g) 火災撲滅後,派專人保護火災現場,在事故調查結束後方可清理現場; h) 指揮員組織填寫事故報告。 10.2.3 演練的組織 9.2.3.1 演練時應在加油站入口處設置帶有「正在進行消防演練」字樣的標志牌。 9.2.3.2 演練結束後,總結問題,做好記錄,修訂預案內容。 11 消防檔案 11.1 安全自查一般規定 加油站應當建立健全消防檔案。消防檔案應詳實、准確,並附有必要的圖表,不得漏填、塗改,應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更新。 11.2 檔案內容 11.2.1 消防安全基本情況 消防安全基本情況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單位基本概況; b) 總平面圖; c) 消防道路平面圖; d) 爆炸和火災危險區域圖; e) 工藝流程圖; f) 消防重點部位分布圖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情況; g) 加油站消防審核、驗收法律文書; h) 消防管理組織機構和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 i) 消防安全制度; j) 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登記; k) 專職和義務消防隊人員及其消防裝備配備情況; l) 與消防安全有關的重點工種人員情況; m)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11.2.2 消防安全管理情況 消防安全基本情況應包括以下內容: a) 公安消防部門填發的各種法律文書; b) 滅火器材維修保養記錄; c) 火災隱患及其整改情況記錄; d) 防火檢查、巡查記錄; e) 動火審批記錄; f) 有關燃氣、電氣設備檢測(包括防雷、防靜電)等記錄; g) 消防安全培訓記錄; h)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記錄; i) 歷次火警、火災情況記錄; j) 消防獎懲情況記錄; k) 其它應備案的記錄。 11.3 保管 加油站應確定消防檔案保管人員。 流動保管的巡查記錄等檔案,交接班時應有交接手續,不應缺頁。往年的檔案不應丟棄、毀損,應保存10年以上。

❹ 德士模都44v20l是不是危險品

摘要 1.1

❺ 什麼是球形雷

球形雷指球狀閃電(物理現象):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通常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狀的閃電。這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它十分亮,近圓球形,直徑約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僅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至2分鍾的記錄。顏色除常見的橙色和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亮白色、幽綠色的光環,呈多種多樣的色彩。

(5)20l球型爆炸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一直以來,球狀閃電形成的原因尚未有確切的解釋。2012年6月,甘肅省蘭州市的中國科學家在青海省一個雷暴天氣中繪制輻射地圖時,拍到一個發光球,被認為就是在雷暴天氣出現的球狀閃電。它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而這項研究的詳細內容,已經發表在2014年1月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

❻ 球形閃電的觀測和研究現狀

早在 1596 年,就曾經有一起出現在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的韋爾斯的一起球狀閃電事件的記錄【1】。 幾百年來,雖然有著眾多的球狀閃電目擊記錄,人們卻一直沒有揭開這個幽靈的面紗。

在一篇1966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 Brand 收集處理的關於球狀閃電的報告,Brand 相信他所統計調查的 600項事件中,只有 215 項還算是可信。另外,文章還提到了對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項比較初級的問卷調查,1962個被調查的人中,有 110 個人說自己看到過球狀閃電,比例高達 5.6%。雖然後來對所有的 Union Carbide Nuclear Company 的所有人員的調查中,只有 3.1% 的人說見過球狀閃電,但是這依然可以說明,球狀閃電的目擊者並不稀有。也就是說,球狀閃電在某些時間段某些地區,算不上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在一份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路易斯研究中心的人員進行的調查中【2】,作者得出了類似的結論。通過對比球狀閃電觀測頻率與普通雲地閃電碰觀測頻率的比較,發現球狀閃電並不是一種特別罕見的現象。與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相反,球狀閃電的發生概率幾乎與雲地閃電一樣。

大家對球狀閃電的描述,從運動到形態,甚至消失的方式常常有很大的差異。Smirnov 在一篇論文中,根據當時大家收集的觀測數據總結了球狀閃電的一些特徵。【1】

圖1

根據調查,亮度描述最多的是大約100w-200w的白熾燈(圖1)。

圖2

顏色也是多種多樣。以橘色、白色居多,也有少量的綠色和多色同時出現的報告(圖2)。

圖3

在調查中,超過一半的被目擊的球形閃電最終以爆炸的形式消失。一部分慢慢消失,少量的裂成碎片(圖3)。

圖4

球形閃電的直徑主要集中在10mm到50mm之間,少數大於100mm(圖4)。

閃電直徑的報告遵循對數正態分布。這種分布也代表了雷暴中在雲地閃電電荷量的分布。這些分布的相似性,雖然不能得到某些肯定的結論,但表明這些數量可能是相關的。

圖5

維持時間大多小於50s,但也有少量大於200s(圖5)。

圖6

近90%的球形閃電出現在導體和閃電通道附近,這是恰好都是發生閃電時電阻較小的區域,但是大部分時候聲稱見到球形閃電的人都沒有注意它從哪裡產生(圖6)。

圖7

這是目擊時間的統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時間收到人們的作息時間、生活習慣還有當地氣候的影響(圖7)。多數目擊發生在夏季,顯然雷電現象在溫帶地區也多發生在夏季。

觀察到球形閃電大多在上午和中午,這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圖8)。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這篇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文獻並沒有在報告中把球形閃電不同的特徵,如亮度、色彩、大小、消失方式和維持時間聯系起來。

對球形閃電產生和消失過程的觀測報告基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在閃電擊中地面後產生球形閃電,最終在地面或導體附近消失;另一類是,球首先在半空中被發現,並保持在高空,在沒有明顯干擾的情況下消失。【3】

對於觀測的結果的調查,不但要包括大小,顏色等表觀的描述,由於觀測者本身的記憶和描述會有偏差,所以在一些調查中引入了用來降低這種偏差的問題【4】。例如「如果有機會,觀察者是否會更傾向於觀察?」。由於球形閃電發生的時刻難以捕捉,目擊者的描述受到心理印象的影響,所以這些為減小人為偏差做出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圖9

西北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拍攝雷電時偶然捕捉到了一個球形閃電【5】,記錄下了球形閃電的形成,移動和消失的過程,並對其進行了光譜分析。為球形閃電的研究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圖9)。他們的研究表明,被高速攝像機捕捉到的球形閃電的主要元素構成與土壤基本相同。並通過不同階段的顏色確定了溫度變化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表觀直徑不是球形閃電的實際直徑。視在直徑更准確地稱為亮度范圍。Stephan和Massey【6】的實驗可以證實這一點。據報道,硅發光球的表觀直徑為1-4厘米,但它們只是由直徑約1毫米的液體核心照亮。

球形閃電的觀測可能表明土壤雷擊機制。此外,有趣的是,光強在穩定階段顯示出持續振盪。觀察到的頻率為99.4Hz,這很容易與50Hz的電力線頻率相關聯。在球形閃電位置附近有一組高壓(35kV)傳輸線,從最近傳輸線到該位置的水平距離約為20m 。這使我們可以推斷,在穩定階段球形閃電的波動可能是由與高壓傳輸線相關的二次諧波效應引起的。

但是同樣有球形閃電在不存在土壤的地方產生【6】. 詹尼森【7】已經描述了雷電放電後不久在商用飛機內部近距離觀察到的球形閃電。當它飄落在客艙的過道上時,這種球狀閃電表現出了完美的平衡狀態,完美的球形,直徑22±2厘米; 有藍白光中5-10W的光輻射,但沒有熱輻射; 和幾乎實心外觀的光學厚表面,沒有極性或環形結構.由於其在機艙中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顯然不是視錯覺或電磁影響大腦產生的幻覺【8】。

這些觀測的結果或反對或支持了不止一種現有的模型,所以我們不能僅從這些觀測得出結論。為了更容易地觀測到自然界產生的球形閃電,美國正在使用人工引雷的方式進行球形閃電的研究【9】,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觸發了8次閃電,有包括有機和無機材料共100種液體、固體和粉狀材料樣本被放在引雷裝置的終端接受測試。所有具有與球形閃電報告類似的特性的事件都是由緩慢變化的,相對較低的幅度電流產生的。實驗人員並不能確定已經產生了球形閃電。在不銹鋼板上觀察到的發光現象與文獻中描述的球形閃電的描述極為相似,因為它具有確定的形狀。並且在試驗後對研究人員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現場的觀察者描述的持續時間明顯長於實際時間,實際上它不到0.5秒,這表明可能很多相關的目擊者描述都有較大偏差。這個結果顯然重復了Stephen和Massey和Paiva等人的實驗室實驗。從電弧與金屬的作用中產生了小的燃燒金屬球,這種現象可能代表了某一類天然球閃電的觀測。在實驗中也通過在自來水和含有氯化鈣等鹽的水中產生了類似火焰的現象,這種現象與被觸發閃電擊中的樹木部分上方產生的發光現象可能代表另一類自然界的球形閃電。

為了解釋這些觀測現象,物理學家提出了各種模型,但是至今沒有一種模型可以完整地解釋球形閃電從誕生到消失的整個過程。對球形閃電結構的探索幾乎涉及了包括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在內的現有的大部分物理學分支。一些有價值的模型直到計算機興起、各種物理理論更加完善的最近幾十年才被提出。

比較早的理論大部分從化學燃燒的角度入手。Fischer認為【10】球形閃電是閃電擊中有機物後產生的細小碳微粒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並燃燒產生的現象。在當時無法進行實驗或進行計算機模擬,這種簡單的燃燒想法是很多復雜結構的基礎。但這種缺乏細節和計算的描述這在今天看來似乎不成立。

一些在雲地閃電與地面固體(土壤)相互作用的基礎上建立的模型和實驗與西北師范大學對球形閃電影像的研究相印證,都提出了雲地閃電和土壤相互作用產生球形閃電的觀點。其中較早在實驗中被使用的元素是硅。【11】他們提出球狀閃電是由於大氣中的硅納米顆粒氧化引起的。在雷擊產生的高溫下和電流下,土壤中的硅氧化物與碳氫化合物,反應變成了蒸發的硅和碳。當高溫的氣態硅在大氣中冷卻時,Si凝結成空氣中幾納米大小的Si粒子的氣溶膠。高溫和強電流環境中產生的電荷聚集在氣溶膠表面,並將其結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球形,由此產生的小球開始隨大氣中硅氧化的熱量而發光。之後Abrahamson等人又將這種理論擴充【12】到土壤的其他組分和木材,金屬 等材料,這樣就可以解釋在飛機機艙中產生的球形閃電。科學界圍繞這些「燃燒」理論進行了頗多的研究。如Barry測試了燃燒機理,並通過在含有少量碳氫化合物【13】的大氣中觸發放電來觀察火球。Silberg【14】和Golka, Jr.【15】通過金屬電極轉換高壓電流獲得發光小球。Gerson在實驗中【16】,頂部電極在實驗開始前輕輕接觸Si片,打開電路後頂部電極上升大約1至2毫米的距離。在運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電弧。矽片被電弧擊碎產生發光的碎片燃燒形成球形的火焰,像球形閃電一樣的發光球向四面八方飛去。這個實驗比較受關注的原因是它不依賴於自然現象中不可能出現的能源和激發機制;它清楚地證明了硅的蒸發和氧化所起的作用,如Abrahamson-Dinniss理論提出的球狀閃電形成機制;產生具有長壽命(最長8秒)的發光球,並在自然現象中觀察到幾個性質(至少有10個性質)相同。

大部分備受關注的模型都有其相應的實驗,但是有些實驗需要研究人員引入一些自然界不可能存在的能量源和激發機制。Lodge【17】認為球狀閃電可能被來自閃電的電磁波駐波激發。Kapitza【18】認為球狀閃電可以通過微波體制下電磁波駐波的角上的空氣電離形成。Dawson和Jones【19】提出球狀閃電可能是一個包裹在球狀等離子體殼內的微波氣泡,雷電中產生的的微波持續電離空氣,從而維持穩定的等離子體外殼。對於涉及微波的球形閃電理論存在一些爭議,有科學家認為【16】自然界的雲地閃電無法提供如此強烈的微波。在Wu H C.的研究中【20】,引入了一個對電子束的假設。這個假設被叫做球狀閃電事件中孤立的相對論性電子束的假設,它基於在雲對地閃電中發現的高能現象。閃電閃開始於一個負極先導並在一個步進過程中向下傳播,每一步持續數十米。這一階導子的電暈寬度為1-10米。Moore et al.首先檢測到大於1mev的輻射來自於一個階梯型先導。然後觀察到,每一步都會發出x射線脈沖,當接近地面時,x射線脈沖會增強。最近的數據顯示,距離地面最近的最後一步爆發產生最強的x射線。被階導子加速的電子解釋了這些被檢測到的x射線的產生,所以電子加速度是最後一步是最劇烈的。因此研究人員預期,在最後一步將會形成一個特殊的相對論電子束,激發強烈的微波輻射。後者電離了空氣,輻射壓力將產生的等離子體抽離,形成一個球形的等離子氣泡,穩定地發光。該機制通過粒子模擬得到驗證,並解釋了球閃電的許多已知性質,如發生地點、與閃電通道的關系、飛機的外觀、形狀、大小、聲音、火花、光譜、運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傷害和損害。不過現有的物理實驗室還沒有能力創造這樣的極端條件,所以也就無法驗證。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一些新興的交叉學科的興起,科學家試圖從新的角度研究這個問題。將分形和混沌引進球形閃電的理論研究中。Sanloviciu通過對自洽擴展宏觀空間電荷構型的形成和穩定性的實驗室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自組織物理框架,闡述了球狀閃電的起源和特徵【21】。在可控的實驗室條件下,研究人員通過逐步模擬物理過程的實驗來證明所提出的解釋是正確的,這些物理過程的最終產物是一個氣體穩定燃燒的球體,這種燃燒的球體與球狀閃電有很多相同的特性。盡管涉及的能量遠低於雷雨時地球大氣中產生的能量,但所描述的實驗模擬證據表明,自組織理論很好地解釋了球形閃電的一些特點。在這之後,M Agop等人在分形時空理論的框架下,給出了球閃電發生的數學模型。這個模型表明激光燒蝕產生的等離子體與雲地閃電和地面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球形閃電十分相似【22】。這些數學物理手段無疑為我們研究球形閃電打開了新的大門。

也有觀點認為看到球形閃電是由於光幻視【23】,光幻視是由低頻磁場與視網膜或視覺皮層相互作用產生的,因為時變磁場產生電流,從而破壞正常的電活動。研究人員發現經顱磁刺激【24】可以產生光幻視,以此為依據,研究人員分析了雷雨和閃電附近高能輻射環境對人類產生光幻視誘導的可能性。根據輻射對大腦和視力的影響,以及對常見的球形閃電的運動方式和已知的光幻視產生的光斑的運動方式的對比,光幻視的觀點只能解釋一小部分球形閃電的觀測告。

早在兩個世紀前,球形閃電之一現象就被科學界確定。然而直到現在物理學家也沒有給出完美的解釋。也許這個完美的解釋是不存在的,理論模型總是試圖解釋所有的現象,但是在不同而多變的的自然環境中也許並不存在統一的模型。不同的雷電強度,土壤和空氣條件以及其他如溫度等的細微變化,都可能使得這個極端條件下產生的發光球體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土壤組分的不同,可能使球形閃電表現出不同的顏色;含水量的不同可能使球形閃電有完全不同的結構,也就有不同的移動方式和消失方式;雷電強度的不同可能使其有不同的大小,也會帶來不同的電磁環境,也給不同的結構帶來了可能性。然而,球形閃電難以製造,難以捕捉,觀測報告也難以保證足夠的真實性。這些問題一直是驗證模型的巨大障礙。但是新的計算方法,更精巧的實驗和更多的有效觀測一定可以讓我們最終揭開球形閃電的真實面貌。

參考文獻:

[1] J. R. McNally. (1966). Preliminary Report on Ball Lightning.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Division of Plasma Physics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Gatlinburg, No. 2AD5 [1960], Paper J-15, pp. 1AD25

[2] Rayle W D. Ball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 [R]. Washington, DC: NASA Tech. Note, NASA-TN-D-3188,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66.

[3] Stekol'nikov, I. S.:Study of Lightn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Trans. No. JPRS-29,407 (TI'-65-30639), Joint Pub. Res. Service, 1965.

[4] FIRST SURVEY,The responses of 1764 observers are tabulated in table I.The question concerning attitude revealed that 930 preferred to watch

[5] Jianyong Cen, Ping Yua,n, Simin Xue. O se!"ation of the optic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ball lightning [J]. Phys. Rev. Lett., 2014, 112: 035001.

[6] DIJKHUIS, GC.MODEL FOR BOLL LIGHTING .NATURE[P]150-151.1980

[7] Jennison, R. C. Nature 224, 895 (1969)

[8] Argyle, E. Nature 230, 170–180 (1971)

[9] Hill J D, Uman M A, Stapleton M, et al. Attempts to create ball lightning with triggered lightning[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2010, 72(13):913-925

[10] Fischer,E.Naturwissenschaften(1981)68:568. SpringerVerlag.ISSN0028-1042

[11] J. Abrahamson and J. Dinniss, Nature (London) 403, 519 (2000).

[12] Vernon Cooray, Gerald Cooray, Joseph Dwyer. On the possibility of phosphenes being generated by the energetic radiation from lightning flashes and thunderstorms

[13] J.D. Barry, J. Atmos. Terr. Phys. 30, 313 (1968).

[14] P.A. Silberg, J. Geophys. Res. 67, 4941 (1962).

[15] R.K. Golka, Jr., J. Geophys. Res. 99, 10679 (1994).

[16] Paiva G S, Pavão A C, Alpes d V E, et al. Proction of ball-lightning-like luminous balls by 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silicon.[J]. Phys.rev.lett, 2007, 98(4):048501.

[17] Lodge, O. J. Lightning conctors and lightning guards (Whittaker and Co. and Bell and Sons, London, 1892).

[18] Kapitza, P. L. On the nature of ball lightning. Doklady Acad. 101, 245–248 (1955).

[19] Dawson, G. A. & Jones, R. C. Ball lightning as a radiation bubble. Pure Appl. Geophys. 75, 247–262 (1969).

[20] Wu H C. Relativistic-microwave theory of ball lightning[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8263.

[21] Sanloviciu M, Lozneanu E. Ball lightning as a self-organization phenomen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00, 105(D4):4719-4727.

[22] Agop M, Nica P, Gurlui S, et al. Fractal space-time and ball lightening as a self-organizing process in laser proced plasma[J]. 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10(6):1526-1529.

[23] Physics Letters A, Volume 375, Issue 42, 2011, pp. 3704-3709

[24] V. Walsh, A. Cowey, Neuroscience 1 (2000) 73.

❼ 這是什麼化學儀器,有什麼用

1、試管:
(1)分類:按玻璃質料分為普通試管(用於一般的化學實驗)和硬質試管(用於加強熱的實驗)。
(2)常見規格[直徑(mm)×長度(mm)]:10mm×100mm、15mm×150mm、20mm×200mm、30mm×200mm。
(3)主要用途: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用於發生或收集少量氣體。加熱少量物質等。
(4)使用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約1/3處。
②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加熱時不超過試管容積的l/2,加熱時不超過l/3。
③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④加熱液體時試管口不應對著別人或自己,試管應跟桌面成45°,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小心地加熱試管內液體的中下部,並且不停上下移動試管;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2、試管夾:
(1)主要用途:用於加熱試管時夾持試管。(為竹製或木製。)
(2)注意事項:
①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約 1/3處(或為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②用手拿住試管夾的長柄時,長柄應在下,短柄應在上。
③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鐵架台(包括鐵圈、鐵夾、燒瓶夾、直角夾):
主要用途:用於固定和支持反應容器。鐵圈還可代替漏斗架使用。
4、燒瓶:
(1)分類:①園底燒瓶,②短頸園底燒瓶,③平底燒瓶。
(2)常見規格:250mL、500mL。
(3)主要用途:
圓底燒瓶主要用於裝配氣體發生器和反應物較多的固-液或液-液試劑之間的反應。更適於反應物較多且需較長時間加熱的反應。
(4)使用注意事項:
①圓底燒瓶和蒸餾燒瓶可用於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於其他熱浴(如水浴加熱等)。
②液體加入量不要超過燒瓶容積的1/2。
5、蒸餾燒瓶:
(1)主要用途:
蒸餾燒瓶主要用於液體的蒸餾。也可裝配氣體發生裝置。
(2) 使用注意事項:
①蒸餾燒瓶可用於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
②液體加入量不要超過燒瓶容積的1/2。
6、玻璃棒:
(1)主要用途:
攪拌和引流。
(2)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前應將其沖洗干凈。
7、燒杯:
(1) 常見規格:50mL、100mL、200mL、500mL、800mL、1000mL。
(2)主要用途:用於配製酸、鹼、鹽的溶液;物質的溶解、加熱、沉澱等。一般在試劑量較多的實驗中使用。
(3)使用注意事項:
①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②溶解物質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能觸及杯壁或杯底。
8、錐形瓶:
(1) 常見規格:50mL、100mL、200mL、500mL、800mL、1000mL。
(2)主要用途:
用於滴定操作的反應器(中學主要用於酸、鹼滴定。);也用於來裝配氣體發生裝置;還用於蒸餾時的蒸餾液接受器。
(3) 使用注意事項:
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9、燃燒匙:
(1)主要用途:
用於燃燒某些物質的實驗,盛放可燃性物質。
(2)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時,應先在匙底墊上少許砂子或石棉。
10、葯匙:
(1)主要用途:
用於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試劑。
(2)注意事項:
葯匙兩端分別由兩個大小不同的勺,可根據試劑用量的不同進行選擇。
11、酒精燈:
(1)主要用途:
用於加熱的溫度在500℃左右的熱源。
(2)注意事項:
①使用時,首先在燈芯管中穿入燈芯棉紗,並用酒精浸潤。多次燃燒後,若燈芯炭化太多、可用剪刀剪去。如果長期使用時發現燈芯不易點燃,或燃燒時火苗不旺,則應檢查是否酒精濃度不夠,若是則需及時換注酒精。
②用漏斗向酒精燈中灌注酒精時,不應超過容積的 ,否則燃燒過程中,酒精受熱膨脹,易造成酒精溢出而發生事故,也不能少於容積的 ,否則燈壺內酒精蒸汽過多,易引起爆燃。
③點燃酒精燈應用燃著的火柴點燃,嚴禁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酒精燈添加酒精時,酒精燈應是熄滅狀態下,嚴禁向燃著的酒精燈添加酒精;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滅,嚴禁用嘴吹滅酒精燈。
④加熱時需用酒精燈外焰,它的溫度最高(准確地說溫度最高的位置應在外焰和內焰集合部處)。如需提高酒精燈焰溫度時,可加鐵網或白鐵皮做成的筒形燈罩(溫度大約能提高到600~700℃)。
⑤酒精燈不用時,應蓋上燈帽。如長期不用,燈內的酒精應倒出,以免揮發;同時在燈帽與燈頸之間應夾小紙條,以防粘連。
因為酒精易揮發,易燃,使用酒精燈時必須注意安全。萬一灑出的酒精在燈外燃燒,不要慌張,可用濕抹布或砂土撲滅。
12、石棉網:主要用於墊放燒杯、燒瓶等受熱反應容器,使受熱物體均勻受熱,防止造成局部高溫。
13、酒精噴燈:
(1)分類: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
(2)主要用途:用作做熱源,主要用於需要加強熱(800~1000℃)的實驗,玻璃管的加工,分析化學上灼燒沉澱等。
14、托盤天平(附砝碼),
(1)規格:100g(最小分度值:0.1g)、200g(最小分度值:0.2g)、500g(最小分度值:0.5g)、1000g(最小分度值:1g)。
(2)主要用途:用於稱量葯品。
(3) 注意事項:
①使用托盤天平時,一定要在桌上放平,先調整好零點。
②稱量物必須放在紙上稱量,對潮濕及有腐蝕性的葯品應放在玻璃器皿上稱量。
③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砝碼用鑷子夾,不能用手拿,加砝碼的順序從大到小,最後移動游碼。要盡可能將被稱量物體和砝碼放在盤的中心位置。大小砝碼同時使用時,應將大砝碼放在中間,小砝碼放在大砝碼的周圍。
④使用完畢,砝碼放回砝碼盒,並將天平復原。
⑤上面幾種規格托盤天平的感量(精確度)分別為0.1g、0.2g、0.5g、1g。
15、量筒:
(1)規格:5mL(最小分度值0.1mL)、10mL(最小分度值0.2mL)、25mL(最小分度值0.5mL)、50mL(最小分度值1mL)、100mL(最小分度值2mL)、250mL(最小分度值5mL)、500mL(最小分度值10mL)、1000mL(最小分度值10mL)。
(2)主要用途:用於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3) 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和量取熱的液體,不能作反應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釋溶液。
②量取液體應在常溫時進行。量液時,量簡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簡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體積。
③使用完立即在常溫下用中性洗滌液清洗或浸泡。
16、容量瓶:
(1)規格: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2)主要用途:用於配製一定體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3) 注意事項:
①只能配製容量瓶上規定容積的溶液。
②容量瓶的容積是在20℃時標定的,轉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溫度應在20℃左右。
③使用前要檢查它是否漏水。
17、酸式滴定管:
(1)規格:25mL、50mL。
(2)主要用途:①用於滴定實驗中盛裝酸溶液;②盛裝KMnO4、AgNO3、I2等溶液;③准確地放出一定量的液體。
18、鹼式滴定管:
(1) 規格:25mL、50mL。
(2)主要用途:①用於滴定實驗中盛裝鹼溶液;②准確地放出一定量的鹼性溶液。
(3) 注意事項:
①酸式、鹼式滴定管不能混用。
②25mL、50mL滴定管的估計讀數為±0.01mL。
③裝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沖洗干凈,並要用待裝的溶液潤洗滴定管。
④調整液面時,應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 「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讀數時視線與管內液面的最凹點保持水平。
19、溫度計:
(1)分類: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
(2)規格:100℃、200℃、360℃。
(3)主要用途:用於測量溫度。
(4) 注意事項: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0、蒸發皿:
(1)分類:瓷蒸發皿、石英蒸發皿、鉑蒸發皿。
(2)規格:直徑通常為70~90mm
(3)主要用途:用於溶液的蒸發、濃縮和結晶。
(4) 注意事項:
①蒸發皿外壁不能有水,如果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蒸發皿炸裂。
②加熱時蒸發皿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
③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④盛液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
⑤取、放蒸發皿應使用坩堝鉗,不能用手去拿,
21、表面皿:
(1)主要用途:常用來蓋在加熱溶液的燒杯上,以防液體迸濺,和利於水蒸氣冷凝再滴回燒杯中,以減少蒸發和防止灰塵落入;也可盛裝少量固體樣品或用於以熱氣流加熱來蒸發少量溶液;兩塊表面皿口對口扣在一起可構成一個氣室,用於簡驗少量氣體的存在(如檢驗少量CO2、NH3的生成等)。
22、坩堝:
(1)分類:瓷坩堝、鐵坩堝、鉛坩堝等。
(2)主要用途:用於灼熱固體。
(4) 注意事項:
①瓷坩堝外壁不能有水,如果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蒸發皿炸裂。
②坩堝一般用酒精噴燈灼燒。
③燒的很熱的坩堝不能用手去拿,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23、漏斗:
(1)規格:口徑從40mm~120mm不等,以60mm~70mm的較為常用,漏斗錐體的錐度為60· 。
(2)主要用途:用於過濾或往小口徑的容器里注入液體。
24、長頸漏斗,
(1)主要用途:用於裝配氣體發生器時注入液體。
(2)注意事項:在制氣裝置中使用時,長頸漏斗的下端必須插入液面以下(稱為液封),以防氣體從漏斗中逸出。
25、分液漏斗:
(1)分類:分為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分液漏斗和圓筒形分液漏斗。
(2)主要用途:用於互不相溶的液—液分離,如萃取和物質分離時的分液等。也常用於裝配氣體發生裝置,用來加入液體反應物。
(3)注意事項:
①首先要對分液漏斗進行檢漏檢查。
②使用前玻璃活塞應塗薄層凡士林,但不可大多,以免阻塞流液孔。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用姆指食指轉動活塞控制加液。此時玻璃塞的小槽要與漏鬥口側面小孔對齊相通,才便加液順利進行。
③作加液器時,漏斗下端不能浸入液面下。
④振盪時,塞子的小槽應與漏鬥口側面小孔錯位封閉塞緊。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頸流出,上層液體要從漏鬥口傾出。
⑤長期不用分液漏斗時,應在活塞面加夾一紙條防止粘連。並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
26、洗氣瓶:
(1)主要用途:內裝液體體乾燥劑,用於乾燥氣體。
(2) 注意事項:中學一般用廣口瓶、錐形瓶或大試管裝配。洗氣瓶內盛放的液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 。
27、乾燥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乾燥劑,用於乾燥氣體。
28、U形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或液體乾燥劑,用於乾燥氣體。也可用於氣體發生裝置、電解、電泳等實驗裝置中。
29、冷凝管
(1)分類: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和蛇形冷凝管。
(2)主要用途:用於蒸餾裝置,冷凝蒸氣。
(3)注意事項:
①冷凝管應蒸餾裝置中為傾斜放置,蒸餾裝置的那頭高,接受裝置那頭低。
②冷凝水的流動方向要與蒸氣流動方向相反。
30、集氣瓶:
(1)規格:125mL、250mL、500mL等。
(2)與毛玻璃片和凡士林配合使用,用於收集氣體或用於氣體燃燒等實驗。
31、啟普發生器:
(1)規格:以球形漏斗容積為標准,常用的有250mL和500mL。
(2)主要用途:用於不加熱、生成的固體易溶於水的情況,堅硬塊狀或較大顆粒狀固體試劑與液體試劑反應製取氣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二氧化碳等。) 啟普發生器是用固體與液體試劑在常溫條件(不用加熱)下起反應製取氣體的典型裝置。
(3)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排盡空氣後再收集氣體;
②凡使用啟普發生器制備可燃性氣體,一是要檢驗氣體的純度,二是應遠離火源,三是下次再製取時還要檢驗氣體的純度,如氫氣;
③移動啟普發生器時,要握住球形容器的蜂腰處,千萬不可單手握住球形漏斗,以免底座脫落造成事故。
④對於固體呈粉末狀或固體與液體相遇後溶解或反應時產生高溫者,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都不適宜用此裝置製取。
⑤對於生成固體液體混合後呈糊狀物的也不適宜用此裝置製取,如用電石[碳化鈣(CaC2)]與水(H2O)反應制電石氣[乙炔(C2H2)]。{化學方程式為:CaC2 + 2H2O==Ca(OH)2+C2H2↑}
32、廣口瓶:
主要用途:用於盛放固體試劑。
33、細口瓶:
主要用途: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34、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盛放消耗量較小的液體試劑。
注意:廣口瓶、細口瓶、滴瓶統稱為試劑瓶,通常有無色和茶色(棕色)兩種。茶色(棕色)試劑瓶均用於盛放見光易分解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別作他用。試劑瓶不能做反應器。盛放強鹼性試劑時不能用磨口塞,要用橡膠塞或軟木塞。
36、膠頭滴管:
(1)主要用途:用於移取液體,滴加試劑。
(2)注意事項:
①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無名指夾住玻璃管部分以保持穩定,用拇指和食指擠壓膠頭以控制試劑的吸入或滴加量。
②膠頭滴管加液時,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
③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於桌面上。應插入干凈的瓶中或試管內。
④用完之後,立即用蒸餾水洗凈。嚴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試劑。
⑤膠帽與玻璃滴管要結合緊密不漏氣,若膠帽老化,要及時更換。
⑥膠頭滴管向試管內滴加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液體時,該滴管尖端允許接觸試管內壁。
⑦膠頭滴管向試管內的液體滴加另一種液體時,反應生成易被氧化的物質時,該滴管尖端允許插入試管里的液體,使其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物被氧化,如FeCl2(aq)滴加到NaOH(aq)中。{化學方程式:1)FeCl2 +2NaOH==2NaCl+Fe(OH)2↓;2)4Fe(OH)2+2H2O+O2==4Fe(OH)3}

容量瓶主要用於准確地配製一定摩爾濃度的溶液。它是一種細長頸、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頸上刻有標線,當瓶內液體在所指定溫度下達到標線處時,其體積即為瓶上所註明的容積數。一種規格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個量。常用的容量瓶有100、250、500毫升等多種規格。
使用容量瓶配製溶液的方法是:
(1)使用前檢查瓶塞處是否漏水。具體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內裝入半瓶水,塞緊瓶塞,用右手食指頂住瓶塞,另一隻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將其倒立(瓶口朝下),觀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將瓶正立且將瓶塞旋轉180°後,再次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兩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圍皆無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經檢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確稱量好的固體溶質放在燒杯中,用少量溶劑溶解。然後把溶液轉移到容量瓶里。為保證溶質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劑多次洗滌燒杯,並把洗滌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里。轉移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將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頸內壁上,注意不要讓玻璃棒其它部位觸及容量瓶口,防止液體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內加入的液體液面離標線1厘米左右時,應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後使液體的彎月面與標線正好相切。若加水超過刻度線,則需重新配製。
(4)蓋緊瓶塞,用倒轉和搖動的方法使瓶內的液體混合均勻。靜置後如果發現液面低於刻度線,這是因為容量瓶內極少量溶液在瓶頸處潤濕所損耗,所以並不影響所配製溶液的濃度,故不要在瓶內添水,否則,將使所配製的溶液濃度降低。
過濾的要點可以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指濾紙和漏斗內壁緊貼;二低指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漏斗里的溶液要低於濾紙邊緣;三靠指漏斗尖緊靠燒杯內壁;玻棒棒靠濾紙的有三層的一邊;盛過濾液體的燒杯尖嘴緊靠玻棒。

❽ 科學博覽館里經常展出的靜電球,人一摸就變爆炸頭的那個,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是那個大球球帶上電的,

那個靜電球應該叫做范德格拉夫起電機,又稱范德格拉夫加速器,是一種用來產生靜電高壓的裝置。范德格拉夫起電機通過傳送帶將產生的靜電荷傳送到中空的金屬球表面。范德格拉夫起電機非常易於獲得非常高的電壓,現代的范德格拉夫起電機電勢可達500萬伏特。

我們可以站在絕緣的椅子上,用手按著起電機的球形金屬罩。由於人的身體也可導電,所以當起電機啟動時,電荷便傳到我們的身體上。而因為頭發上的電荷互相排斥,頭發便豎立起來。

結構如圖,空心金屬圓球A放在絕緣圓柱 C 上,圓柱內B為由電動機帶動上下運動的絲帶(絕緣傳送帶),金屬針尖 E 與數萬伏的直流電源相接,電源另一端接地,由於針尖的放電作用,電荷將不斷地被噴送到傳送帶B上。另一金屬針尖F與導體球 A 的內表面相聯。

當帶電的傳送帶轉動到針尖 F 附近時,由於靜電感應和電暈放電作用,傳送帶上的電荷轉移到針尖 F 上,進而移至導體球A的外表面,使導體球A帶電。隨著傳送帶不斷運轉,A球上的電量越來越多,電勢也不斷增加。通常半徑為1米的金屬球可產生約 1 兆伏(對地)的高電壓。

為了減少大氣中的漏電,提高電壓,減小體積,可將整個裝置放在充有10~20個大氣壓的氮氣的鋼罐之中。

產生正極性電的范德格拉夫起電機可用作正離子的加速電源,產生負極性電的則可用於高穿透性的 X 射線發生器中。

(8)20l球型爆炸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范德格拉夫起電機球形罩上的電荷能產生超過一千萬伏特的電壓。在核物理實驗中,如此高的電壓可用來加速各種帶電粒子,如質子、電子等。此外,這種起電機也可用來演示很多有趣的靜電現象,如使頭發豎立起來、吸引發泡膠球、產生電火花、用電風使風車旋轉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的應用,像復印機、靜電除塵器、靜電噴漆。此外,認識靜電使我們避免它可帶來的危險,例如在運載易燃物品的車輛尾端繫上接地鐵鏈,把電荷傳到地面,以免電火花引致火災。同一道理,醫院的手術室里,因為時常應用氧氣和易燃的麻醉葯物,所以地板通常是抗靜電的,而所有機器亦需接地,以免火花引發爆炸。

❾ 以前的大炮打出的炮彈咋是球形的,它會爆炸嗎,或是就靠慣性和重力砸傷敵人

最早的時候的彈丸是實心鐵球的,在陸地上的時候主要依靠動能在地上滾動碰撞殺傷人員,在海上的時候主要依靠彈丸的撞擊把木頭船身砸個洞,讓海水灌入從而造成沉船。

❿ 20l爆炸球做粉塵爆炸實驗時為什麼要抽真空

為了使得引爆瞬間容器壓力為大氣壓,即起始壓力為大氣壓。ASTM E1226,EN 14034以及GB/T 16426等系列標准均有此要求。

閱讀全文

與20l球型爆炸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
閥門閥桿閥芯怎麼製作 瀏覽:970
用圖1裝置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 瀏覽:861
空調閥門結冰是怎麼回事 瀏覽:968
怎麼把默認設備揚聲器改成耳機 瀏覽:569
復合材料的軸承用什麼潤滑 瀏覽:486
dec在數控機床上是什麼意思 瀏覽:964
冰櫃換什麼製冷液效果好 瀏覽:916
全自動洗衣機軸承壞了需要多少錢 瀏覽:121
自控閥門儀表怎麼裝配 瀏覽:81
主通風振動檢測裝置 瀏覽: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745
清潔保養維護機械或電器裝置前 瀏覽:736
石灰石脫硫再熱裝置作用 瀏覽:780
鞋廠設備多少錢 瀏覽:444
閥門上開過力是什麼 瀏覽:353
汽車改裝排氣閥門開關控制盒壞了 瀏覽:662
燃氣灶離燃氣閥門距離圖 瀏覽:211
五菱宏光儀表盤上的表怎麼調 瀏覽:202
網課批註設備哪個好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