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繼電保護裝置更換電源板後應進行哪些試驗
更換電源板後,要進行如下工作:
1、帶電運行拷機時間大於48H;
2、對電源板進行自啟動性能測試,測出啟動電壓和返回電壓;
3、在直流電壓輸出80%、100%、110%時分別測量裝置電源板輸出的24V、15V、-15V、5V電壓,應基本相同;
4、拉合直流測試緩升緩降檢查:拉合三次直流工作電源及將直流電源緩慢變化(降或升),保護裝置應不誤動和誤發保護動作信號;
5、穩定性測試:直流電源分別調至80%、100%、110%額定電壓值,CPU開出傳動保護動作。保護裝置應能正確動作出口 。
❷ 繼電保護裝置的檢驗一般可分為哪幾種
繼電保護裝置復的檢驗分為三種:制
1)新安裝裝置的驗收檢驗。
2)運行中裝置的定期檢驗(簡稱定期檢驗)。定期檢驗又分為三種:全部檢驗、部分檢驗、用裝置進行斷路器跳合閘試驗。
3)運行中裝置的補充檢驗(簡稱補充檢驗)。補充檢驗又分四種:裝置改造後的檢驗、檢修或更換一次設備後的檢驗、運行中發現異常情況後的檢驗、事故後檢驗。
❸ 繼電保護裝置有什麼功能,能做那些試驗
繼電保護
protective
relay,power
system
protection
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保護。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是熔斷器。以後出現了作用於斷路器的電磁型繼電保護裝置、電子型靜態繼電器以至應用計算機的數字式繼電保護
。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具備以下5項基本性能:①安全性。在不該動作時,不發生誤動作。②可靠性。在該動作時,不發生拒動作。③快速性。能以最短時限將故障或異常消除。④選擇性。在可能的最小區間切除故障,保證最大限度地向無故障部分繼續供電。⑤靈敏性。反映故障的能力,通常以靈敏系數表示。選擇繼電保護方案時,除設置需滿足以上5
項基本性能外,還應注意其經濟性。即不僅考慮保護裝置的投資和運行維護費,還必須考慮因裝置不完善而發生拒動或誤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的損失。
隨著電力系統容量日益增大,范圍越來越廣,僅設置系統各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遠不能防止發生全電力系統長期大面積停電的嚴重事故。為此必須從電力系統全局出發,研究故障元件被相應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切除後,系統將呈現何種工況,系統失去穩定時將出現何種特徵,如何盡快恢復其正常運行等。系統保護的任務就是當大電力系統正常運行被破壞時,盡可能將其影響范圍限制到最小,負荷停電時間減到最短。此外,機、爐、電任一部分的故障均影響電能的安全生產,特別是大機組和大電力系統的相互影響和協調正成為電能安全生產的重大課題。因此,系統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方案應考慮機、爐等設備的承變能力,機、爐設備的設計製造也應充分考慮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的實際需要。為了巨型發電機組的安全,不僅應有完善的繼電保護,還應研究、推廣故障預測技術。
❹ 高壓10KV配電櫃絕緣測量、繼電保護實驗怎麼做
開關櫃如果是出廠試驗,按照GB3906的要求進行即可。絕緣試驗只做工頻耐壓試驗;繼電保護實際就是標准上所說的接線正確性檢查,依據圖紙,通過模擬動作信號(加電流、或加電壓、或短接/斷開等)在開關櫃上進行電氣操作即可判斷。
防性試驗是為了發現運行中設備的隱患,預防發生事故或設備損壞,對設備進行的檢查、試驗或監測,也包括取油樣或氣樣進行的試驗。高壓配電室預防性試驗都要做的常規試驗有:
一、電氣設備絕緣性試驗,具體有:
1、絕緣電阻。
2、測量介質損耗因數tgδ (測試設備:101介損測試)。
3、直流耐壓試驗和測量泄漏電流 (測試設備:ZGF 直高發)。
4、交流耐壓試驗(工頻50hz,變頻30-300hz,0.1hz超低頻),測試設備:MSXB 串聯諧振交流耐壓試驗裝置。
(4)繼電保護裝置做什麼實驗擴展閱讀:
一級配電設備,統稱為動力配電中心。它們集中安裝在企業的變電站,把電能分配給不同地點的下級配電設備。這一級設備僅靠降壓變壓器,故電氣參數要求較高,輸出電路容量也較大。
二級配電設備,是動力配電櫃和電動機控制中心的統稱。動力配電櫃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迴路較少的場合;電動機控制中心用於負荷集中、迴路較多的場合。它們把上一級配電設備某一電路的電能分配給就近的負荷。這級設備應對負荷提供保護、監視和控制。
末級配電設備總稱為照明動力配電箱。它們遠離供電中心,是分散的小容量配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