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變送器的種類特點
變送器的種類很多,用在工控儀表上面的變送器主要有溫度變送器,壓力變送器,流量變送器,電流變送器,電壓變送器等等。
變送器在儀器、儀表和工業自動化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感測器不同,變送器除了能將非電量轉換成可測量的電量外,一般還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壓力變送器:
壓力變送器也稱差變送器,主要由測壓元件感測器、模塊電路、顯示表頭、表殼和過程連接件等組成。它能將接收的氣體、液體等壓力信號轉變成標準的電流電壓信號,以供給指示報警儀、記錄儀、調節器等二次儀表進行測量、指示和過程調節。
壓力變送器測量原理是:流程壓力和參考壓力分別作用於集成硅壓力敏感元件的兩端,其差壓使矽片變形(位移很小,僅μm級),以使矽片上用半導體技術製成的全動態惠斯登電橋在外部電流源驅動下輸出正比於壓力的mV級電壓信號。由於硅材料的強性極佳,所以輸出信號的線性度及變差指標均很高。工作時,壓力變送器將被測物理量轉換成mV級的電壓信號,並送往放大倍數很高而又可以互相抵消溫度漂移的差動式放大器。放大後的信號經電壓電流轉換變換成相應的電流信號,再經過非線性校正,最後產生與輸入壓力成線性對應關系的標准電流電壓信號。
壓力變送器根據測壓范圍可分成一般壓力變送器(0.001MPa~20MP3)和微差壓變送器(0~30kPa)兩種。
一體化溫度變送器:
一體化溫度變送器一般由測溫探頭(熱電偶或熱電阻感測器)和兩線制固體電子單元組成。採用固體模塊形式將測溫探頭直接安裝在接線盒內,從而形成一體化的變送器。一體化溫度變送器一般分為熱電阻和熱電偶型兩種類型。
熱電阻溫度變送器是由基準單元、R/V轉換單元、線性電路、反接保護、限流保護、V/I轉換單元等組成。測溫熱電阻信號轉換放大後,再由線性電路對溫度與電阻的非線性關系進行補償,經V/I轉換電路後輸出一個與被測溫度成線性關系的4~20mA的恆流信號。
熱電偶溫度變送器一般由基準源、冷端補償、放大單元、線性化處理、V/I轉換、斷偶處理、反接保護、限流保護等電路單元組成。它是將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勢經冷端補償放大後,再帽由線性電路消除熱電勢與溫度的非線性誤差,最後放大轉換為4~20mA電流輸出信號。為防止熱電偶測量中由於電偶斷絲而使控溫失效造成事故,變送器中還設有斷電保護電路。當熱電偶斷絲或接解不良時,變送器會輸出最大值(28mA)以使儀表切斷電源。
一體化溫度變送器具有結構簡單、節省引線、輸出信號大、抗干擾能力強、線性好、顯示儀表簡單、固體模塊抗震防潮、有反接保護和限流保護、工作可靠等優點。
一體化溫度變送器的輸出為統一的4~20mA信號;可與微機系統或其它常規儀表匹配使用。也可用戶要求做成防爆型或防火型測量儀表。
液位變送器:
1、浮球式液位變送器
浮球式液位變送器由磁性浮球、測量導管、信號單元、電子單元、接線盒及安裝件組成。
一般磁性浮球的比重小於0.5,可漂於液面之上並沿測量導管上下移動。導管內裝有測量元件,它可以在外磁作用下將被測液位信號轉換成正比於液位變化的電阻信號,並將電子單元轉換成4~20mA或其它標准信號輸出。該變送器為模塊電路,具有耐酸、防潮、防震、防腐蝕等優點,電路內部含有恆流反饋電路和內保護電路,可使輸出最大電流不超過28mA,因而能夠可靠地保護電源並使二次儀表不被損壞。
2、浮簡式液位變送器
浮筒式液位變送器是將磁性浮球改為浮筒,它是根據阿基米德浮力原理設計的。浮筒式液位變送器是利用微小的金屬膜應變感測技術來測量液體的液位、界位或密度的。它在工作時可以通過現場按鍵來進行常規的設定操作
3、靜壓或液位變送器
該變送器利用液體靜壓力的測量原理工作。它一般選用硅壓力測壓感測器將測量到的壓力轉換成電信號,再經放大電路放大和補償電路補償,最後以4~20mA或0~10mA電流方式輸出。
電容式物位變送器:
電容式物位變送器適用於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測量和控制生產過程,主要用作類導電與非導電介質的液體液位或粉粒狀固體料位的遠距離連續測量和指示。
電容式液位變送器由電容式感測器與電子模塊電路組成,它以兩線制4~20mA恆定電流輸出為基型,經過轉換,可以用三線或四線方式輸出,輸出信號形成為1~5V、0~5V、0~10mA等標准信號。電容感測器由絕緣電極和裝有測量介質的圓柱形金屬容器組成。當料位上升時,因非導電物料的介電常數明顯小於空氣的介電常數,所以電容量隨著物料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變送器的模塊電路由基準源、脈寬調制、轉換、恆流放大、反饋和限流等單元組成。採用脈寬調特原理進行測量的優點是頻率較低,對周圍元射頻干擾、穩定性好、線性好、無明顯溫度漂移等。
超聲波變送器:
超聲波變送器分為一般超聲波變送器(無表頭)和一體化超聲波變送器兩類,一體化超聲波變送器較為常用。
一體化超聲波變更新器由表頭(如LCD顯示器)和探頭兩部分組成,這種直接輸出4~20mA信號的變送器是將小型化的敏感元件(探頭)和電子電路組裝在一起,從而使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價格更便宜。超聲波變送器可用於液位。物位的測量和開渠、明渠等流量測量,並可用於測量距離。
銻電極酸度變送器:
銻電極酸度變送器是集PH檢測、自動清洗、電信號轉換為一體的工業在線分析儀表,它是由銻電極與參考電極組成的PH值測量系統。在被測酸性溶液中,由於銻電極表面會生成三氧化二銻氧化層,這樣在金屬銻面與三氧化二銻之間會形成電位差。該電位差的大小取決於三所氧化二銻的濃度,該濃度與被測酸性溶液中氫離子的適度相對應。如果把銻、三氧化二銻和水溶液的適度都當作1,其電極電位就可用能斯特公式計算出來。
銻電極酸度變送器中的固體模塊電路由兩大部分組成。為了現場作用的安全起見,電源部分採用交流24V為二次儀表供電。這一電源除為清洗電機提供驅動電源外,還應通過電流轉換單元轉換成相應的直流電壓,以供變送電路使用。第二部分是測量變送器電路,它把來自感測器的基準信號和PH酸度信號經放大後送給斜率調整和定位調整電路,以使信號內阻降低並可調節。將放大後的PH信號與溫度被償
信號進行迭加後再差進轉換電路,最後輸出與PH值相對應的4~20mA恆流電流信號給二次儀表以完成顯示並控制PH值。
酸、鹼、鹽濃度變送器:
酸、鹼、鹽濃度變送器通過測量溶液電導值來確定濃度。它可以在線連續檢測工業過程中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濃度含量。這種變送器主要應用於鍋爐給水處理、化工溶液的配製以及環保等工業生產過程。
酸、鹼、鹽濃度變送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范圍內,酸鹼溶液的濃度與其電導率的大小成比例。因而,只要測出溶液電導率的大小變可得知酸鹼濃度的高低。當被測溶液流入專用電導池時,如果忽略電極極化和分布電容,則可以等效為一個純電阻。在有恆壓交變電流流過時,其輸出電流與電導率成線性關系,而電導率又與溶液中酸、鹼濃度成比例關系。因此只要測出溶液電流,便可算出酸、鹼、鹽的濃度。
酸、鹼、鹽濃度變送器主要由電導池、電子模塊、顯示表頭和殼體組成。電子模塊電路則由激勵電源、電導池、電導放大器、相敏整流器、解調器、溫度補償、過載保護和電流轉換等單元組成。
電導變送器:
它是通過測量溶液的電導值來間接測量離子濃度的流程儀表(一體化變送器),可在線連續檢測工業過程中水溶液的電導率。
由於電解質溶液與金屬導體一樣的電的良導體,因此電流流過電解質溶液時必有電阻作用,且符合歐姆定律。但液體的電阻溫度特性與金屬導體相反,具有負向溫度特性。為區別於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用電導(電阻的倒數)或電導率(電阻率的倒數)來表示。當兩個互相絕緣的電極組成電導池時,若在其中間放置待測溶液,並通以恆壓交變電流,就形成了電流迴路。如果將電壓大小和電極尺寸固定,則迴路電流與電導率就存在一定的函數關系。這樣,測了待測溶液中流過的電流,就能測出待測溶液的電導率。
電導變送器的結構和電路與酸、鹼、鹽濃度變送器相同。
智能變送器:
智能式變送器是由感測器和微處理器(微機)相結構而成的。它充分利用了微處理器的運算和存儲能力,可對感測器的數據進行處理,包括對測量信號的調理(如濾波、放大、A/D轉換等)、數據顯示、自動校正和自動補償等。
微處理器是智能式變送器的核心。它不但可以對測量數據進行計算、存儲和數據處理,還可以通過反饋迴路對感測器進行調節,以使採集數據達到最佳。由於微處理器具有各種軟體和硬體功能,因而它可以完成傳統變送器難以完成的任務。所以智能式變送器降低了感測器的製造難度,並在很大程主上提高了感測器的性能。另外,智能式變送器還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自動補償能力,可通過軟體對感測器的非線性、溫漂、時漂等進行自動補償;
2、可自診斷,通電後可對感測器進行自檢,以檢查感測器各部分是否正常,並作出判斷;
3、數據處理方便准確,可根據內部程序自動處理數據,如進行統計處理、去除異常數值等;
4、具有雙向通信功能。微處理器不但可以接收和處理感測器數據,還可將信息反饋至感測器,從而對測量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
5、可進行信息存儲和記憶,能存儲感測器的特徵數據、組態信息和補償特性等;
6、具有數字量介面輸出功能,可將輸出的數字信號方便地和計算機或現場匯流排等連接。
兩線制變送器:
兩線制是指現場變送器與控制室儀表聯系僅用兩根導線,這兩根線既是電源線,又是信號線。
兩線制與三線制(一根正電源線,兩根信號線,其中一根共GND) 和四線制(兩根正負電源線,兩根信號線,其中一根共GND)相比,測量精度較低。
熱電阻是把溫度變化轉換為電阻值變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電阻信號通過引線傳遞到計算機控制裝置或者其它一次儀表上。工業用熱電阻安裝在生產現場,與控制室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熱電阻的引線對測量結果會有較大的影響。
線制的分類:
二線制:在熱電阻的兩端各連接一根導線來引出電阻信號的方式叫二線制:這種引線方法很簡單,但由於連接導線必然存在引線電阻r,r大小與導線的材質和長度的因素有關,因此這種引線方式只適用於測量精度較低的場合;
三線制:在熱電阻的根部的一端連接一根引線,另一端連接兩根引線的方式稱為三線制,這種方式通常與電橋配套使用,可以較好的消除引線電阻的影響,是工業過程式控制制中的最常用的;
四線制:在熱電阻的根部兩端各連接兩根導線的方式稱為四線制,其中兩根引線為熱電阻提供恆定電流I,把R轉換成電壓信號U,再通過另兩根引線把U引至二次儀表。可見這種引線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線的電阻影響,主要用於高精度的溫度檢測。
熱電阻採用三線制接法。採用三線制是為了消除連接導線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這是因為測量熱電阻的電路一般是不平衡電橋。熱電阻作為電橋的一個橋臂電阻,其連接導線(從熱電阻到中控室)也成為橋臂電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電阻是未知的
且隨環境溫度變化,造成測量誤差。採用三線制,將導線一根接到電橋的電源端,其餘兩根分別接到熱電阻所在的橋臂及與其相鄰的橋臂上,這樣消除了導線線路電阻帶來的測量誤差。
兩線制優點:
1、不易受寄生熱電偶和沿電線電阻壓降和溫漂的影響,可用非常便宜的更細的導線;可節省大量電纜線和安裝費用;
2、在電流源輸出電阻足夠大時,經磁場耦合感應到導線環路內的電壓,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因為干擾源引起的電流極小,一般利用雙絞線就能降低干擾;三線制與四線制必須用屏蔽線,屏蔽線的屏蔽層要妥善接地。
3、電容性干擾會導致接收器電阻有關誤差,對於4~20mA兩線制環路,接收器電阻通常為250Ω(取樣Uout=1~5V)這個電阻小到不足以產生顯著誤差,因此,可以允許的電線長度比電壓遙測系統更長更遠;
4、各個單台示讀裝置或記錄裝置可以在電線長度不等的不同通道間進行換接,不因電線長度的不等而造成精度的差異,實現分散採集,分散式採集的好處就是:分散採集,集中控制....
5、將4mA用於零電平,使判斷開路與短路或感測器損壞(0mA狀態)十分方便。
6、在兩線輸出口非常容易增設一兩只防雷防浪涌器件,有利於安全防雷防爆。
三線制和四線制變送器均不具上述優點即將被兩線制變送器所取代,從國外的行業動態及變送器晶元供求量即可略知一斑,電流變送器在使用時要安裝在現場設備的動力線上,而以單片機為核心的監測系統則位於較遠離設備現場的監控室里,兩者一般相距幾十到幾百米甚至更遠。設備現場的環境較為惡劣,強電信號會產生各種電磁干擾,雷電感應會產生強浪涌脈沖,在這種情況下,單片機應用系統中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如何在惡劣環境下遠距離可靠地傳送微小信號。
兩線制電流變送器的輸出為4~20mA,通過250Ω的精密電阻轉換成1~5V或2-10V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有多種方法,如果系統是在環境較為惡劣的工業現場長期使用,因此需考慮硬體系統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統的輸入模塊採用壓頻轉換器件LM231將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頻率信號,用光電耦合器件TL117進行模擬量與數字量的隔離。
同時模擬信號處理電路與數字信號處理電路分別使用兩組獨立的電源,模擬地與數字地相互分開,這樣可提高系統工作的安全性。利用壓頻轉換器件LM231也有一定的抗高頻干擾的作用。
在單片機控制的許多應用場合,都要使用變送器來將單片機不能直接測量的信號轉換成單片機可以處理的電模擬信號,如電流變送器、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流量變送器等。
早期的變送器大多為電壓輸出型,即將測量信號轉換為0-5V電壓輸出,這是運放直接輸出,信號功率<0.05W,通過模擬/數字轉換電路轉換數字信號供單片機讀取、控制。但在信號需要遠距離傳輸或使用環境中電網干擾較大的場合,電壓輸出型感測器的使用受到了極大限制,暴露了抗干擾能力較差,線路損耗破壞了精度等等等缺點,而兩線制電流輸出型變送器以其具有極高的抗干擾能力得到了廣泛應用。
電壓輸出型變送器抗干擾能力極差,線路損耗的破壞,談不上精度有多高,有時輸出的直流電壓上還疊加有交流成分,使單片機產生誤判斷,控制出現錯誤,嚴重時還會損壞設備,輸出0-5V絕對不能遠傳,遠傳後線路壓降大,精確度大打折扣,很多的ADC,PLC,DCS的輸入信號埠都作成兩線制電流輸出型變送器4-20mA的,證明了電壓輸出型變送器被淘汰的必然趨勢。
② 跟工作液有關的斷絲切割有哪些
目前低速走絲電火花切割大多用純凈水和蒸餾水,廉價無污染。使用工作液主要有兩個作用:絕緣和冷卻。因此工作液應該有良好的吸熱、傳熱和散熱功能。當工作液的性能變差,意味著工作液中存在的雜質離子大大增加,工作液的介電性能明顯降低。一方面會造成由介質粒子構成的導電橋導致的接觸放電概率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工作液的導電性能增加,使得加工間隙增大,此時的加工波形特徵是一連串幾乎沒有開路和擊穿延時的放電脈沖。這時輸入到加工間隙的能量密度非常大,極易造成斷絲。此時必須更換工作液。
③ 什麼感測器可以監測鋼絲繩是否斷
鋼絲繩無損檢測儀的「大腦」
談到磁檢測法,就必然要先了解為何磁檢測方法可以成功應用在實踐中,磁檢測法的理論依據是:利用鋼絲繩是磁導體這一特性,當勵磁裝置將鋼絲繩磁化到飽和狀態後,無論是其表面或內部存在損傷,都將引起磁路系統中磁場分布的變化。利用有效手段檢測由此而引起的磁場分布的變化情況,即可反映出鋼絲繩損傷信息的檢測信號。
一、 鋼絲繩損傷的分類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鋼絲繩的損傷分類,原因在於電磁檢測儀的是按照可以檢測到的缺陷類型來分類的。
1)局部損傷(LF local flaw):鋼絲繩中的不連續,諸如內外部斷絲、鋼絲的蝕坑、較深的鋼絲磨損或鋼絲繩局部形狀異常等。
2)金屬橫截面積的損失(LMA loss of metallic cross-sectional area):使鋼絲繩橫截面上金屬截面積總和減小的損傷,主要包括磨損、銹蝕、鋼絲繩繩徑縮細等,相對於LF缺陷,這類缺陷沿鋼絲繩軸向方向上的變化一般較緩慢。它是鋼絲繩特定區域中材料(質量)缺損的相對度量,通過比較檢測點與鋼絲繩上象徵最大金屬橫截面積的基準點來測定的。
二、鋼絲繩無損檢測儀的分類有哪些?
1、交流電磁類
其工作原理類同於變壓器原理,初級和次級線圈環繞在鋼絲繩上,鋼絲繩猶如變壓器的鐵芯(圖1)。初級(激勵)線圈的電源為10~30Hz的低頻交流電,次級(檢測)線圈測定鋼絲繩的磁特性。鋼絲繩磁特性的任何關鍵變化都會引起次級線圈的電壓變化(幅度和相位)反映出來。
要點:電磁類儀器通常是在較低磁場強度的條件下工作,因此在開始檢測前,有必要將鋼絲繩徹底退磁。
檢測缺陷類型:金屬截面積變化LMA缺陷
式中 Kc-霍爾元件的靈敏度系數
Ic-輸入的控制電流
B-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φ-磁感應強度B的方向與元件法向矢量之間的夾角
對於確定的霍爾元件,Kc為常數。在元件安裝位置確定,φ值則不變,則式中的VH與B成正比,這就是霍爾元件重要的定向響應特性。應用這一原理,只要檢測出霍爾元件兩端的輸出電壓VH便可獲得斷絲損傷信號。
霍爾元件的最大優點是輸出信號不受速度的影響,且體積小,對小間隙空間的磁場測量有很大的優越性。
④ 鋼絲繩斷絲報廢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1.起重機械鋼絲繩在一個捻節距內斷絲數達鋼絲繩總絲數的10%。如繩6×19=114絲,當斷絲數達12絲時即應報廢更新,如繩 6 × 37=222絲,當斷絲數達22絲時即應報廢更新。對於由粗細絲組成的鋼絲繩,斷絲數的計算是細絲一根算一根,粗絲一根算1.7根。
2.鋼絲徑向磨損或腐蝕量超過原直徑的40%則應報廢,當不到40%時,可按規定折減斷絲數報廢。
3.起重機械吊運熾熱金屬或危險品的鋼絲繩的報廢絲數,取一般起重機用鋼絲繩報廢標準的一半數
4.對於符合 ISO2408 (一般用途鋼絲繩特性》標准所規定的結構鋼絲繩,報廢的斷絲數應按GB5972—86中規定數執行。
5.整條繩股斷裂應報廢。
6.當鋼絲繩直徑相對於公稱直徑減小7%或更多時,即使未發現斷絲,該鋼絲繩也應報廢。
7.麻芯外露應報廢。
8.鋼絲繩有明顯的腐蝕應報廢。
9.局部外層鋼絲伸長呈籠型狀態應報廢
10.對照GB5972一86中鋼絲繩可能出現的典型示例,與圖中損壞相同者應報廢。
法律依據: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振華港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衛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有限公司、山東豐匯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德馬格起重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國電鄭州機械設計研究所、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院 起草的《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GB6067-2010
4.2. 1鋼絲繩
4.2.1.1鋼絲繩安全系數應符合GB/T 3811-2008中表 44的規定。
4.2.1.2載荷由多根鋼絲繩支承時,宜設置能有效地保證各根鋼絲繩受力均衡的裝置。如果結構上無法消除載
荷在各鋼絲繩之間分布的不均勻性,則應在設計中予以考慮。
4.2.1.3起升機構和非平衡變幅機構不應使用接長的鋼絲繩。
4.2.1.4吊運熔融或熾熱金屬的鋼絲繩,應採用性能不低於GB 8918規定的鋼絲繩。
⑤ 鋼絲繩探傷儀的工作原理
鋼絲繩探來傷儀是一種集合了國內外先自進的探傷技術。採用數字處理,網路技術研發一種攜帶型智能鋼絲繩電磁無損檢測儀器。廣泛應用在礦山、索道、起重設備、電梯、港口機械、纜索橋等領域。
鋼絲繩探傷儀可實時顯示鋼絲繩內外部的斷絲、銹蝕、磨損、金屬截面積變化的定量數值,按現行標准和規程提出診斷報告和解決方案,實現了對鋼絲繩損傷的快速診斷,使鋼絲繩檢測時間成倍減少,檢測時不影響正常生產,解決了人工檢繩效率低、無法檢驗內部損傷及人為因素影響等問題。儀器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操作人員經過簡單的培訓即可操作使用,檢測精度高,重復性好,損傷定位準確。
鋼絲繩探傷儀技術參數
檢測鋼絲繩直中/煤徑范圍:Φ1.5—300mm
感測器與鋼絲繩相對速度:0.0—6.0 m/s
佳:1.0 m/s。
斷絲缺陷(LF)檢測能力:
定性:單位集中斷絲定性檢測准確率 99.99%。
定量:單處集中斷絲根數允許有一根或一當量根誤判,單處集中斷絲根數無誤差定量檢測100次以上准確率≥95%。
⑥ 進站信號機紅燈雙斷絲後室外信號機怎麼顯示
:室外信號機燈絲全部是雙燈絲,主燈絲熔斷後車站控制台和電務設備會顯示閃白燈報警。兩根燈絲都熔斷叫信號無表示。
⑦ 猴車鋼絲繩斷絲的處理方法
猴車鋼絲繩掉繩的原因有多種
1、托繩輪和壓繩輪中心不在鋼絲繩的運行軌跡上,即架空乘人裝置中心不對
2、所有托繩輪的軸安裝不水平,造成輪襯傾斜
3、壓輪不夠
4、鋼絲繩空轉不夠48小時,自旋沒有消除
5、驅動輪襯塊磨損嚴重,造成飛車或打滑而掉繩
6、主機啟動或運行不平穩
7、乘人不按規定乘坐
8、驅動輪和迂迴輪未水平安裝
9、鋼絲繩張緊不夠而繞度大
處理方法有:
1、重新校核安裝中心線,調檢托輪位置
2、調整托輪軸水平
3、適當增加壓輪
4、空轉48小時
5、更換輪襯
6、檢查電源電壓是否穩定
7、檢查電機或減速機是否正常
8、加強乘人管理
9、調整驅動輪和尾輪的水平安裝度
10、更換鋼絲繩
⑧ 煤礦鋼絲繩斷絲標准
法律分析:1、鋼絲繩的斷絲以每個捻距的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來判定,當鋼絲繩內的鋼絲直徑都相同時,也可以用斷絲的根數與鋼絲總根數之比代替斷面積比,結果是一樣的。每條鋼絲繩的總斷絲數沒有規定,因為每根鋼絲超過一個捻距的再次斷絲,對鋼絲繩的拉力強度只有斷1絲的影響。因為在捻股時,鋼絲繞股芯旋轉,在股捻繩時,股又繞繩芯旋轉,在一個捻距內,鋼絲受到股內和股外鋼絲的多次擠壓,摩擦力已經大於該鋼絲的拉斷力,而且鋼絲繩所受的張緊力越大,鋼絲所受的擠壓力和摩擦力越大,每根鋼絲超過1個捻距的二次斷絲,對鋼絲繩只有斷1絲的強度影響,所以以捻距內的斷絲斷面積作為判斷標准。
2、在一個捻距內,斷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一定比例,由於承載鋼絲面積的減少,單個未斷的鋼絲繩所承受的載荷就會增大。當增大的載荷超過了每根鋼絲繩所承受的抗拉強度時,就會造成斷絲,為避免出現這種不安全的情況,根據實踐中的總結,要求升降人員的股捻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的斷絲面積與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不超過5%,一旦達到5%則必須更換,以保證人員、物料提升安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零五條 各種股捻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一)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二)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平衡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繩)和兼作運人的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鋼絲繩為10%。
(三)罐道鋼絲繩為15%。
(四)架空乘人裝置、專為無極繩運輸用的和專為運物料的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用的鋼絲繩為25%。
⑨ 慢走絲斷絲怎麼修改參數
A在M設定的時間內的加工被判定為不穩定時,自動以A參數設定的脈間寬度倍數擴展實際輸出的脈沖間隔。因此需要在線檢測工件厚度的變化,調整相應的工藝參數, 控制電極絲的進給速度和放電頻率。
斷絲主要是由於電火花放電集中引起電極絲溫度過高而熔斷,這點與檢測到的斷絲先兆是一致的。因此從熱傳導理論研究電極絲的溫度分布成為研究斷絲機理的主要途徑。
研究結果表明,斷絲前的熱載荷超過平均值;脈沖寬度和絲徑大小對絲溫的影響大;熱對流系數對絲溫的影響大,沖液的狀態對避免斷絲十分重要;焦耳熱和絲振的作用可以相對忽略。
對於等能量脈沖電流電源,研究表明斷絲有兩個重要前提,火花放電頻率短時間內突然上升,由於放電頻率過高使電極絲局部溫度過高,進而導致斷絲。
正常火花幾率下降,異常火花幾率逐漸上升也是斷絲的先兆。由於絲損上升,電極絲變細最終被拉斷。因此需要在線檢測工件厚度的變化,調整相應的工藝參數,控制電極絲的進給速度和放電頻率,在不斷絲的情況下得到較佳的切割速度。
⑩ 煤礦提升機鋼絲繩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煤礦提升機鋼絲繩是副提升裝置系統的「咽喉」,其正常安全運行與事故直接聯系,所以,抓好提升機鋼絲繩的檢查尤為重要。
《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一十一條提升鋼絲繩必須每天檢查1次。
1.機電科制定提升機鋼絲繩檢查制度。
2.機電科提升隊選責任心強的老工人擔任,經技術培訓合格。
3.實行專人專繩日檢制度。檢查工應熟知《煤礦安全規程》對鋼絲繩的有關規定。
4.了解並掌握所負責的鋼絲繩技術參數和質量標准。
5.對所使用的檢查工具、量具和檢驗儀表進行認真檢查和調整。
6.在檢查之前應在繩上作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在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一樣。
7.檢查工開始檢查鋼絲繩前要與提升機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聯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或提升機的其它作業。
8.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日常檢查時,提升速度應小於0.3m/s,用肉眼觀察和手捋摸的方式進行。
9.檢查鋼絲繩時,應由2人同時進行,1人在井口,另1人在出繩口,以便檢驗全繩;在井口驗繩時應系安全帶。
10.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它提前確定的測量點。
11.檢查鋼絲繩時用棉紗擦乾凈鋼絲繩,用有讀數的游標卡尺測量鋼絲繩直徑;用改錐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斷絲,以免傷手;用眼觀察是否銹蝕等情況。
12.斜井對鉤頭頻繁拖移點和制動頻繁受力點,需詳細檢查。
13.若檢查時發現鋼絲繩出「紅油」,說明繩芯缺油,內部銹蝕,應引起注意,並進行仔細檢查。必要時可剁繩頭檢查鋼絲繩內部銹蝕情況。
14.立井對使用的鋼絲繩月檢時,除包含日檢全部內容外,還應詳細檢查提升容器在井口和井底時,從滾筒到天輪段的鋼絲繩,詳細檢查繩卡處有無斷絲、並用游標卡尺測量繩徑是否有變化。
15.做好鋼絲繩檢查記錄,應將檢查內容、檢查結果逐項填入鋼絲繩檢查表,提升隊檢修班班長每天對鋼絲繩檢查內容審核;提升隊技術員每周對鋼絲繩檢查內容抽檢一次,提升隊隊長每月對鋼絲繩檢查內容抽檢一次,機電科分管副科長每季對鋼絲繩檢查內容抽檢一次。
16.檢查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