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動裝置,兩個轉輪半徑相同,相距d=6.0m,皮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0°.轉輪順時針轉
由x=
t得:
從開始到達到共同速度所用時間為:
t1==s=0.5s
根據v2?v02=2ax得小滑塊勻加權速度運動的加速度為:
a==m/s2=8m/s2 ①
此過程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Ⅱ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輪半徑R=m,兩輪軸心相距L=3.75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
(1) 小物塊首先在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下作勻加速運動,
a1=gsin30°版+μgcos30°=7.5m/s^2
加速到和傳送帶相權同速度3m/s時所用的時間 t1=3/7.5=0.4s 位移 s1=1/2a1*(t1)^2=0.6m
之後第二個過程的加速度為:a2=gsin30°-μgcos30°=2.5m/s^2
所用時間設為t2: L-s1=V1(t2)+1/2(a2)(t2)^2 代入數字解方程可得t2≈0.8s
所以時間為:t1+t2=1.2s
(2)當傳送帶速度較大時可使留下的痕跡為一個周長(兩個半圓加兩個3.75m),此時痕跡最長,此時傳送帶比物塊多走一個周長,即位移為ΔS=2πR+3L
當物塊一直勻加速運動到B點時有滿足要求的最小速度Vmin
物塊的位移L=1/2(a1)(tmin)^2 代入數字求解得:tmin=1s
(Vmin)(tmin)=2πR+3L 代入數字求解得: Vmin=12.25m/s
Ⅲ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兩輪軸心相距L=5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切點,輪緣與傳
(1)當小物塊速度小於3m/s時,小物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傳送回帶向上的支持力和答沿傳送帶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設加速度為a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mgsin30°+μmgcos30°=ma1 ①
解得a1=gsin30°+μgcos30°=10×
+
Ⅳ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兩輪軸心相距L=3.8m,A、B分別為傳送帶與兩輪的切點,輪緣與
(1)當小物塊速度小於3m/s時,小物塊受到豎直向下、垂直傳送帶向上的支持力和沿傳送帶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為a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mgsin30°+μmgcos30°=ma1 代入數據解得a1=7.5m/s2 當小物塊速度等於3m/s時,設小物塊對地位移為L1,用時為t1,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 t1= ,L 1= , 解得t 1=0.4s L 1=0.6m 由於L 1<L且μ<tan30°,當小物塊速度大於3m/s時,小物塊將繼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至B點, 設加速度為a 2,用時為t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 mgsin30°-μmgcos30°=ma 2代入數據解得a 2=2.5m/s 2根據L-L 1=v 1t 2+ a 2t 22代入數據解得t 2=0.8s 故小物塊由靜止出發從A到B所用時間為t=t 1+t 2=1.2s (2)傳送帶勻速運動的速度越大,小物塊從A點到B點用時越短,當傳送帶速度等於某一值v′時,小物塊將從A點一直以加速度a 1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最短,即 L= a 1t min2解得t min=1s v′=a 1t min=7.5m/s 此時小物塊和傳送帶之間的相對路程為△S=v′t-L=3.75m 答:(1)小物塊無初速地放在A點後,它運動至B點需1.2s. (2)傳送帶勻速運動的速度v至少為7.5m/s,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相對路程為3.75m.
Ⅳ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兩輪軸心相距L=3.8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切點,輪緣與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為: a1= =gsin30°+μgcos30°=5+
Ⅵ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兩輪軸心相距L=3.8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切點,輪緣
(1)a 1 = 7.5m/s 2 (2)1.2s(3)0.35J(4)0.8m
Ⅶ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兩個皮帶輪處於水平位置,大輪為主動輪,穩定運行時皮帶不打滑,這時在兩輪上各
A、皮帶與輪之間不打滑,則邊緣上的點線速度是大小相等, 根據ω= ,大輪的半徑大於回小輪的半徑,可知答,小輪的角速度大於大輪的角速度,而Q與大輪的角速度相等, 所以ω P >ω Q ,則A錯誤,B正確; C、PQ兩物體由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所以f=mω 2 r,質量相等,ω P >ω Q ,但不知道兩物體到圓心的距離關系,所以無法判斷摩擦力大小,故CD錯誤. 故選B |
Ⅷ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輪半徑R= m,兩輪軸心相距L=3.75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
(1)1.2s (2)12.25m/s
Ⅸ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輪半徑R=m,兩輪軸心相距L=3.75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
^(1) 小物塊首來先在向下的摩擦力和重源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下作勻加速運動, a1=gsin30°+μgcos30°=7.5m/s^2 加速到和傳送帶相同速度3m/s時所用的時間 t1=3/7.5=0.4s 位移 s1=1/2a1*(t1)^2=0.6m 之後第二個過程的加速度為:a2=gsin30°-μgcos30°=2.5m/s^2 所用時間設為t2: L-s1=V1(t2)+1/2(a2)(t2)^2 代入數字解方程可得t2≈0.8s 所以時間為:t1+t2=1.2s (2)當傳送帶速度較大時可使留下的痕跡為一個周長(兩個半圓加兩個3.75m),此時痕跡最長,此時傳送帶比物塊多走一個周長,即位移為ΔS=2πR+3L 當物塊一直勻加速運動到B點時有滿足要求的最小速度Vmin 物塊的位移L=1/2(a1)(tmin)^2 代入數字求解得:tmin=1s (Vmin)(tmin)=2πR+3L 代入數字求解得: Vmin=12.25m/s
Ⅹ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輪半徑R=m,兩輪軸心相距L=3.75m,A、B分別使傳送帶與兩輪的
^(1) 小物塊首先在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下作 勻加速運動 , a1=gsin30°+μgcos30°=7.5m/s^2 加速到和 傳送帶 相同速度3m/s時所用的時間 t1=3/7.5=0.4s 位移 s1=1/2a1*(t1)^2=0.6m 之後第二個過程的加速度為:a2=gsin30°-μgcos30°=2.5m/s^2 所用時間設為t2: L-s1=V1(t2)+1/2(a2)(t2)^2 代入數字 解方程 可得t2≈0.8s 所以時間為:t1+t2=1.2s (2)當傳送帶速度較大時可使留下的痕跡為一個周長(兩個半圓加兩個3.75m),此時痕跡最長,此時傳送帶比物塊多走一個周長,即位移為ΔS=2πR+3L 當物塊一直勻加速運動到B點時有滿足要求的最小速度Vmin 物塊的位移L=1/2(a1)(tmin)^2 代入數字求解得:tmin=1s (Vmin)(tmin)=2πR+3L 代入數字求解得: Vmin=12.25m/s
與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設備投資怎麼算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95
書畫工具箱套裝
發布:2025-05-18 03:29:29
瀏覽:77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