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加鹼裝置原理

自動加鹼裝置原理

發布時間:2022-06-25 19:25:46

㈠ 油田污水預處理中投加氫氧化鈉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污水處理技術概述
污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質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和穩定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一、污水處理方法的分類
現代的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處理法四大類。
(一)物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以分離、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的污染物質(包括油膜和油珠),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其化學性質。物理法操作簡單、經濟。常採用的有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過濾法及蒸發、結晶法等。
1.重力分離(即沉澱)法
利用污水中呈懸浮狀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懸浮物分離出來。沉澱(或上浮)處理設備有沉砂池、沉澱池和隔油池。
在污水處理與利用方法中,沉澱與上浮法常常作為其他處理方法前的預處理。如用生物處理法處理污水時,一般需事先經過預沉池去除大部分懸浮物質減少生化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而經生物處理後的出水仍要經過二次沉澱池的處理,進行泥水分離保證出水水質。
2.過濾法
利用過濾介質截流污水中的懸浮物。過濾介質有鋼條、篩網、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過濾設備有格柵、柵網、微濾機、砂濾機、真空濾機、壓濾機等(後兩種濾機多用於污泥脫水)。
3.氣浮(浮選)
將空氣通入污水中,並以微小氣泡形式從水中析出成為載體,污水中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的污染物質(如乳化油)黏附在氣泡上,並隨氣泡上升至水面,從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得以從污水中分離出來。根據空氣打入方式不同,氣浮處理方法有加壓溶氣氣浮法、葉輪氣浮法和射流氣浮法等。為了提高氣浮效果,有時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
4.離心分離法
含有懸浮污染物質的污水在高速旋轉時,由於懸浮顆粒(如乳化油)和污水受到的離心力大小不同而被分離的方法。常用的離心設備按離心力產生的方式可分為兩種:由水流本身旋轉產生離心力的為旋流分離器,由設備旋轉同時也帶動液體旋轉產生離心力的為離心分離機。
旋流分離器分為壓力式和重力式兩種。因它具有體積小、單位容積處理能力高的優點,近幾十年來廣泛用於軋鋼污水處理及高濁度河水的預處理。離心機的種類很多,按分離因素分有常速離心機和高速離心機。常速離心機用於分離低漿廢水效果可達60%~70%,還可用於沉澱池的沉渣脫水等。高速離心機適用於乳狀液的分離,如用於分離羊毛廢水,可回收30%~40%的羊毛脂。
(二)化學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質,或使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方法有化學沉澱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包括電解)法等。
1.化學沉澱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物質,使它與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質發生互換反應,生成難溶於水的沉澱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質的方法。這種處理法常用於含重金屬、氰化物等工業生產污水的處理。按使用沉澱劑的不同,化學沉澱法可分為石灰法(又稱氫氧化物沉澱法)、硫化物法和鋇鹽法。
2.混凝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可使污水中的膠體顆粒失去穩定性,凝聚成大顆粒而下沉。通過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細分散固體顆粒、乳狀油及膠體物質等。該法可用於降低污水的濁度和色度,去除多種高分子物質、有機物、某種重金屬毒物(汞、鎘、鉛)和放射性物質等,也可以去除能夠導致富營養化物質如磷等可溶性無機物,此外還能夠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業污水處理中使用得非常廣泛,既可作為獨立處理工藝,又可與其他處理法配合使用,作為預處理、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理。目前常採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鹼式氯化鋁、鐵鹽(主要指硫酸亞鐵、三氯化鐵及硫酸鐵)等。
當單獨使用混凝劑不能達到應有凈水效果時,為加強混凝過程、節約混凝劑用量,常可同時投加助凝劑。
3.中和法
用於處理酸性廢水和鹼性廢水。向酸性廢水中投加鹼性物質如石灰、氫氧化鈉、石灰石等,使廢水變為中性。對鹼性廢水可吹入含有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也可用其他的酸性物質進行中和。
4.氧化還原法
利用液氯、臭氧、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或利用電解時的陽極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氧化分解為無害物質;利用還原劑或電解時的陰極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還原為無害物質,以上方法統稱為氧化還原法。
氧化還原方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有:空氣氧化法處理含硫污水;鹼性氯化法處理含氰污水;臭氧氧化法在進行污水的除臭、脫色、殺菌及除酚、氰、鐵、錳,降低污水的BOD與COD等均有顯著效果。還原法目前主要用於含鉻污水處理。
(三)物理化學法
利用萃取、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氣提等操作過程,處理或回收利用工業廢水的方法可稱為物理化學法。工業廢水在應用物理化學法進行處理或回收利用之前,一般均需先經過預處理,盡量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類、有害氣體等雜質,或調整廢水的pH值,以便提高回收效率及減少損耗。常採用的物理化學法有以下幾種。
1.萃取(液-液)法
將不溶於水的溶劑投入污水之中,使污水中的溶質溶於溶劑中,然後利用溶劑與水的密度重差,將溶劑分離出來。再利用溶劑與溶質的沸點差,將溶質蒸餾回收,再生後的溶劑可循環使用。常採用的萃取設備有脈沖篩板塔、離心萃取機等。
2.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的固體物質,使污水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被吸附在固體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此法可用於吸附污水中的酚、汞、鉻、氰等有毒物質,且還有除色、脫臭等作用。吸附法目前多用於污水的深度處理。吸附操作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吸附,在污水不流動的條件下進行的操作。動態吸附則是在污水流動條件下進行的吸附操作。污水處理中多採用動態吸附操作,常用的吸附設備有固定床、移動床和流動床三種方式。
3.離子交換法
用固體物質去除污水中的某些物質,即利用離子交換劑的離子交換作用來置換污水中的離子化物質。隨著離子交換樹脂的生產和使用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回收和處理工業污水的有毒物質方面,由於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而得到一定的應用。
在污水處理中使用的離子交換劑有無機離子交換劑和有機離子交換劑兩大類。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污水時必須考慮樹脂的選擇性。樹脂對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交換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各種離子對該種樹脂親和力(又稱選擇性)的大小。目前離子交換法廣泛用於去除污水中的雜質,例如去除(回收)污水中的銅、鎳、鎘、鋅、汞、金、銀、鉑、磷酸、有機物和放射性物質等。
4.電滲析法(膜分離技術的一種)
電滲析法是在離子交換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與普通離子交換法不同,省去了用再生劑再生樹脂的過程,因此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電滲析是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對水中離子的選擇透過性,使一部分溶液中的離子遷移到另一部分溶液中去,以達到濃縮、純化、合成、分離的目的。另用於海水、苦鹹水除鹽,製取去離子水等。
5.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的一種)
利用一種特殊的半滲透膜,在一定的壓力下,將水分子壓過去,而溶解於水中的污染物質則被膜所截留,污水被濃縮,而被壓透過膜的水就是處理過的水。目前該處理方法已用於海水淡化、含重金屬的廢水處理及污水的深度處理等方面。製作半透膜的材料有醋酸纖維素、磺化聚苯醚等有機高分子物質。為降低操作壓力以節省設備和運轉費用,目前對於膜的材料和性能正在深入試驗研究。
反滲透處理工藝流程由三部分組成:預處理、膜分離及後處理。
6.超過濾法
也是利用特殊半滲透膜的一種膜分離技術。以壓力為推動力,使水溶液中大分子物質與水分離,膜表面孔隙大小是主要控制因素。用於電泳塗漆廢液等工業廢水處理。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四)生物法
污水的生物處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並轉化為無害的物質,使污水得以凈化。屬於生物處理法的工藝,又可以根據參與作用的微生物種類和供氧情況分為兩大類即好氧生物處理及厭氧生物處理。
1.好氧生物處理法
在有氧的條件下,藉助於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來進行的。依據好氧微生物在處理系統中所呈的狀態不同,又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
(1)活性污泥法 這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生物處理法。該法是將空氣連續鼓入曝氣池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即形成繁殖有巨量好氧性微生物的絮凝體——活性污泥,它能夠吸附水中的有機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生長繁殖。從曝氣池流出並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污水——混合液,進入沉澱池經沉澱分離後,澄清的水被排放,沉澱分離出的污泥作為種泥,部分地迴流進入曝氣池,剩餘的(增殖)部分從沉澱池排放。活性污泥法有多種池型及運行方式,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表面曝氣法、吸附再生法等。廢水在曝氣池內停留一般為4~6小時,能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BOD5)90%左右。
(2)生物膜法 使污水連續流經固體填料(碎石、煤渣或塑料填料),在填料上大量繁殖生長微生物形成污泥狀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能夠起到與活性污泥同樣的凈化作用,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從填料上脫落下來的衰老生物膜隨處理後的污水流入沉澱池,經沉澱泥水分離,污水得以凈化而排放。
生物膜法多採用的處理構築物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除此之外,土地處理系統(污水灌溉)和氧化塘皆屬於生物處理法中的自然生物處理范疇。
2.厭氧生物處理法
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達到凈化水的目的。它已有百年悠久歷史,但由於它與好氧法相比存在著處理時間長、對低濃度有機污水處理效率低等缺點,使其發展緩慢,過去厭氧法常用於處理污泥及高濃度有機廢水。近30多年來,出現世界性能源緊張,促使污水處理向節能和實現能源化方向發展,從而促進了厭氧生物處理的發展,一大批高效新型厭氧生物反應器相繼出現,包括厭氧生物濾池、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反應器中生物固體濃度很高,污泥齡很長,因此處理能力大大提高,從而使厭氧生物處理法所具有的能耗小並可回收能源,剩餘污泥量少,生成的污泥穩定、易處理,對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效率高等優點,得到充分地體現。厭氧生物處理法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厭氧生物處理法不但可用於處理高濃度和中等濃度的有機污水,還可以用於低濃度有機污水的處理。
二、污水處理流程
污水中的污染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不能預期只用一種方法就能夠把污水中所有的污染物質去除殆盡,一種污水往往需要通過幾種方法組成的處理系統,才能達到處理要求的程度。
按污水的處理程度劃分,污水處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深度)處理。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中的大部分用作一級處理。經一級處理後的污水,BOD只能去除30%左右,仍不宜排放,還必須進行二級處理,因此針對二級處理來說,一級處理又屬於預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性污染物質(即BOD物質),常採用生物法,去除率(BOD)可達90%以上,處理後水中的BOD5含量可降至20~30mg/L,一般污水均能達到排放標准。但經二級處理後的污水中仍殘存有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和氮、磷等無機鹽類。深度處理往往是以污水回收、再次復用為目的而在二級處理工藝後增設的處理工藝或系統,其目的是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質、無機鹽類及其他污染物質。污水復用的范圍很廣,從工業上的復用到充作飲用水,對復用水水質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一般根據水的復用用途而組合三級處理工藝,常用的有生物脫氮法、混凝沉澱法、活性炭過濾、離子交換及反滲透和電滲析等。
污水處理流程的組合,一般應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規律,即首先去除大塊垃圾及漂浮物質,然後再依次去除懸浮固體、膠體物質及溶解性物質。亦即,首先使用物理法,然後再使用化學法和生物法。
對於某種污水,採取由哪幾種處理方法組成的處理系統,要根據污水的水質、水量,回收其中有用物質的可能性和經濟性,排放水體的具體規定,並通過調查、研究和經濟比較後決定,必要時還應當進行一定的科學試驗。調查研究和科學試驗是確定處理流程的重要途徑。以下介紹一些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城市污水處理的典型流程
以去除污水中的BOD物質為主要對象的,一般其處理系統的核心是生物處理設備(包括二次沉澱池),處理流程如圖6-1所示。污水先經格柵、沉砂池,除去較大的懸浮物質及砂粒雜質,然後進入初次沉澱池,去除呈懸浮狀的污染物後進入生物處理構築物(或採用活性污泥曝氣池或採用生物膜構築物)處理,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生物處理構造物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澄清的水排出二沉池後再經消毒直接排放;二沉池排放出的剩餘污泥再經濃縮、污泥消化、脫水後進行污泥綜合利用;污泥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可回收利用,用作熱源能源或沼氣發電。

以去除污水中BOD的同時達到脫氮除磷目的的城市污水處理流程有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A1/A2/O流程即厭氧-兼氧-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如圖6-2所示。

(二)煉油廠廢水處理的典型流程
煉油廠廢水處理的典型流程如圖6-3所示。

三、污泥處理、利用與處置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品,也是必然產物。在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很多沉澱物與漂浮物。有的是從污水中直接分離出來的,如沉砂池中的沉渣,初沉池中沉澱物,隔油池和浮選池中的渣渣等;有的是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如化學沉澱污泥與生物化學法產生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一座二級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約占處理污水量的0.3%~5%(含水率以97%計)。如進行深度處理,污泥量還可增加0.5~1.0倍。污泥的成分非常復雜,不僅含有很多有毒物質,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及重金屬離子等,也可能含有可利用的物質如植物營養素、氮、磷、鉀、有機物等。這些污泥若不加妥善處理,就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污泥在排入環境前必須進行處理,使有毒物質得到及時處理,有用物質得到充分利用。一般污泥處理的費用約佔全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的20%~50%。所以對污泥的處理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
污泥處置的一般方法與流程如圖6-4所示。

(一)污泥的脫水與干化
從二次沉澱池排出的剩餘污泥含水率高達99%~99.5%,污泥體體積大,在堆放及輸送方面都不方便,所以污泥的脫水、干化是當前污泥處理方法中較為主要的方法。
二次沉澱池排出的剩餘污泥一般先在濃縮池中靜止沉降,使泥水分離。污泥在濃縮池內靜止停留12~24小時,可使含水率從99%降至97%,體積縮小為原污泥體積的1/3。
污泥進行自然干化(或稱曬泥)是藉助於滲透、蒸發與人工撇除等過程而脫水的。一般污泥含水率可降至75%左右,使污泥體積縮小許多倍。污泥機械脫水是以過濾介質(一種多孔性物質)兩面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污泥中的水分被強制通過過濾介質(稱濾液),固體顆粒被截留在介質上(稱濾並),從而達到脫水的目的。常採用的脫水機械有真空過濾脫水(真空轉鼓、真空吸濾)、壓濾脫水機(板框壓濾機、滾壓帶式過濾機)、離心脫水機等,一般採用機械法脫水,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70%~80%。
(二)污泥消化
1.污泥的厭氧消化
將污泥置於密閉的消化池中,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穩定,這種有機物厭氧分解的過程稱為發酵。由於發酵的最終產物是沼氣,污泥消化池又稱沼氣池。當沼氣池溫度為30~35℃時,正常情況下1m3污泥可產生沼氣10~15m3,其中甲烷含量大約為50%左右。沼氣可用作燃料和作為製造CCl4等化工原料。
2.污泥好氧消化
利用好氧和兼氧菌,在污泥處理系統中曝氣供氧,微生物分解生物可降解的有機物(污泥)及細胞原生質,並從中獲得能量。
近年來人們通過實踐發現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的運行管理要求高,比較復雜,而且處理構築物要求密閉、容積大、數量多而且復雜,所以認為污泥厭氧消化法適用於大型污水處理廠污泥量大、回收沼氣量多的情況。污泥好氧消化法設備簡單、運行管理比較方便,但運行能耗及費用較大些,它適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污泥量不大、回收沼氣量少的場合。而且當污泥受到工業廢水影響,進行厭氧消化有困難時,也可採用好氧消化法。
3.污泥的最終處理
對主要含有機物的污泥,經過脫水及消化處理後,可用作農田肥料。
脫水後的污泥,如需要進一步降低其含水率時,可進行乾燥處理或加以焚燒。經過乾燥處理,污泥含水率可降至20%左右,便於運輸,可作為肥料使用。當污泥中含有有毒物質不宜用作肥料時,應採用焚燒法將污泥燒成灰燼,以作徹底的無害化處理,可用於填地或充作築路材料使用。(谷騰水網)
有污水需要處理的單位,如需了解完整污水處理方案或報價,可以通過污水寶發布方案報價海選公告;全國幾千家環保公司供您選擇,污水寶資深工程師團隊幫您尋找最省錢的污水處理方案,貨比三家花最少的錢將污水處理達標。

㈡ 制鹼工業的原理 詳細過程

侯氏制鹼法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說的復分解反應應有沉澱,氣體和難電離的物質生成。要制純鹼,先製得溶解度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氫鈉不穩定性分解得到純鹼。要製得碳酸氫鈉就要有大量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就在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形成飽和氨鹽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鈉離子,銨根離子,氯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餘產品處理後可作肥料或循環使用。
原理簡介其化學方程式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步反應。
(1)NH3+H2O+CO2=NH4HCO3(首先通入氨氣,然後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熱穩定性很差,受熱容易分解)
且利用NH4Cl的溶解度,可以在低溫狀態下向(2)中的溶液加入NaCl,則NH4Cl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㈢ 工業上除油污方法:加鹼溶液的原理

重油污清洗劑母料 1、中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劑母料+超級納米乳 化劑+香精+色素+防腐劑+水+拉絲粉 2、鹼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劑母料+超級皂化乳 化劑+香精+色素+防腐劑+水+拉絲粉 重油污清洗劑母料,是成都恆豐宏業洗滌劑廠最新研發的專門用於重油、重污、重垢的清洗劑特效核心母料,具有下列特點: 一、六大特效功能 1、超級脫脂除油能力,能快速清除各種有機油、無機油、礦物油、機械油、工業油、食用油、動物油、植物油等各種油污。2、超級自動除油能力,在不需要加溫攪拌等條件下能快速自動脫脂除油。3、超級滲透乳化能力,在不加溫攪拌等條件下能快速滲透到任何角落並進行乳化,讓油脂、污垢無處藏身,4、超級去污能力,對常用污垢、污漬、汗斑都能輕松洗盡。5、超級凈洗能力,能快速瓦解、清洗物品上的殘留頑垢6、富含高性能氧漂活性物,能讓白衣的更白,綵衣的更彩 二、廣泛的適用性 1、廣泛適用於衣物、紡織品、瓶子、塑料、五金、金屬、硬表面等重油污清洗。2、、廣泛適用於工業機械重油污清洗。3、廣泛適用於餐具公司重油污餐具浸泡清洗。4、廣泛適用於各種清洗行業的重油污清洗。 三、生產配方與生產流程(參考,自己根據成本修改相關比例) 1、重油污清洗劑母料2—10%。2、超級納米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1—5%3、水85--97%。4、防腐劑、色素、香精適量。5、拉絲粉30克6、生產流程:先將防腐劑加入水中攪拌,然後將重油污清洗劑母料、超級納米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色素、香精、拉絲粉加入混合攪拌均勻就行了。若需要高稠請加四合一增稠劑,也可以加速溶耐酸鹼透明增稠粉。

㈣ 粗蛋白的測定有沒有比凱氏定氮更好地方法呀

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檢驗方法是剴氏定氮法。

蛋白質的測定方法

pro的測定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pro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鏈和折射率測定pro含量,另一類是利用蛋白質中特定氨基酸殘基、酸、鹼性基團和芳香基團測定pro含量。但是食品種類很多,食品中pro含量又不同,特別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的干擾成分很多,因此pro的測定通常利用經典的剴氏定氮法是由樣品消化成銨鹽蒸餾,用標准酸液吸收,用標准酸或鹼液滴定,由樣品中含氮量計算出pro的含量。由於食品中pro含量不同又分為凱氏定氮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微量法,但它們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

一 凱氏定氮法

這種方法是1883年Kjeldahl發明,當時凱氏只使用H2SO4來分解試樣,來定量穀物中的pro,他只知用H2SO4分解試樣,而不能闡明H2SO4分解有機氮化合物生成氨的反應歷程,所以只使用H2SO4分解試樣,需要較長時間,後來由Gunning加入改進,他改進的辦法是在消化時加入K2SO4使沸點上升,這樣加快分解速度,因為溫度由原來硫酸沸點的380上升到400℃,提高了不到67℃所以速度也就加快了,凱氏定氮法至今仍在使用。

我們在檢驗食品中pro時,往往只限於測定總氮量,然後乘以pro核算等數,得到蛋白質含量,實際上包括核酸、生物鹼、含氮類脂、葉啉和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質氮化合物,故稱為粗pro。

1 凱氏常量定氮法:

不論常量、半微量以及微量定氮法它們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首先第一個步驟是消化:

(1)消化:樣品與硫酸一起加熱消化,硫酸使有機物脫水。並破壞有機物,使有機物中的C、H氧化為CO2和H2O蒸汽逸出,而pro則分解氮,則與硫酸結合成硫酸銨,留在酸性溶液中。

(2)在消化過程中添加硫酸鉀可以提高溫度加快有機物分解,它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氫鉀,可提高反應溫度,一般純硫酸加熱沸點330℃,而添加硫酸鉀後,溫度可達400℃,加速了整個反應過程。此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鈉,氫化鉀鹽類來提高沸點。其理由隨著消化過程硫酸的不斷地被分解,水分的逸出而使硫酸鉀的濃度增大,沸點增加。加速了有機的分解。但硫酸鉀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則溫度太高,生成的硫酸氫銨也會分解,放出氨而造成損失。

為了加速反應過程,還加入硫酸銅,氧化汞或硒粉作為催化劑以及加入少量過氧化氫,次氯酸鉀作為氧化劑。但為了防止污染通常使用硫酸銅。

所以有機物全部消化後,出現硫酸銅的蘭綠色,它具有催化功能,還可以作為鹼性反應指示劑。

(1)蒸餾:樣液中的硫酸銨在鹼性條件下釋放出氨,在這操作中,一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要過量,二是要防止樣液中氨氣逸出。

(2)吸收與滴定:

蒸餾過程中放出的氨可用一定量的標准硫酸或標准鹽酸溶液進行氨的吸收,然後再用標准氫氧化鈉溶液反滴定過剩的硫酸或鹽酸溶液,從而計算出總氮量。

半微量或微量定氮通常用硼酸溶液吸收後,再用標准鹽酸直接滴定,硼酸呈微弱酸性,用酸滴定不影響指示劑變色反應,它有吸收氨的作用。

1.操作步驟:

准確稱取樣品中0.50-2.00g→於500ml凱氏瓶中→加10g無水K2SO4→加0.5gCuSO4→加20ml H2SO4→在通風櫥中先以小火加熱,待泡沫消失後,加大火力,消化至透明無黑粒後,將瓶子搖動一下使瓶壁炭粒溶於硫酸中→繼續消化30分鍾→至到樣液呈綠色狀態,停止消化,冷卻→加200ml水→連接蒸餾裝置→用硼酸作吸收液→在K氏瓶中加波動珠數粒和80ml50% NaOH→立即接好定氮球→加熱→至到K氏瓶內殘液減少到三分之一時,取出用水沖洗→用0.1N HCl滴定。

N(V2-V1)0.014

W

計算:

總氮量%= (N(V2-V1)×0.014)/W × 100

0.014----氮的毫克當量數

pro%=總氮%×K

乳製品K=6.38(N=15.7%)

小麥粉K=5.79(N=17.6%)

動物膠K=5.6(N=18.0%)

冰蛋K=6.7(N=14.8%)

大豆製品K=6.0(16.7%) K=6.25則(N=16%)

K-換稱等數

各種試劑的作用:

濃H2SO4:

A :脫水使有機物炭化,然後有機物炭化生成碳,碳將H2SO4還原為SO2,本身則變為CO2

B: 氧化

C: pro與濃H2SO4生成NH3↑,CO2,SO2,H2O↑

D: NH3與H2SO4生成硫酸銨

(1)CuSO4的作用(催化劑)

CuSO4為紅色沉澱,當C完全消化後,反應停止,紅色消失,變為蘭色,即為消化達到完全,蘭色為CuSO4的顏色

(2)K2SO4的作用(提高沸點)

沸點由330℃提高到400℃加速了反應過程。

(3)硒粉和過氧化氫,氧化汞都為催化劑,但為了防止污染通常採用硫酸銅

(4)50%NaOH的作用

下面我就針對幾點來說明為何影響氨化完全和速度快的因素:

(1)K氏燒瓶和取樣量

如果稱1g以上的樣品,就需要K氏燒瓶最小500ml,800~1000ml的更好,這樣的K氏燒瓶對於縮短氨化時間,加熱的均勻性和完全氨化效果最好。

(2)分解劑

A H2SO4和K2SO4的添加量

有機無分解需要H2SO4量,H2SO4應根據有機物種類不同而加的量就不同,如果試樣含脂類高,則加H2SO4多,為了提高分解溫度,要大量添加K2SO4,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則氨化不充分。K2SO4和H2SO4的添加比例是:

1g樣品 K2SO4: H2SO4=7g:12ml

這種比例在國內外都使用,是公認的

還有一種比例: K2SO4:H2SO4=10:20ml

B 催化劑

用作催化劑的有Hg、HgO、Se,硒化合物,CuSO4、TiO2,對Hg,HgO有毒但結果好,Se與CuSO4得到結果是一種,TiO2,的結果偏低,採用不同的催化劑則消化時間不同, HgO消化麥子為38,Se與CuSO4消化麥子55,TiO2消化麥子70,所以在給出測定結果時要註明催化劑的類型。

(3)熱源的強度

消化時熱源的強度同迅速消化和完全氨化關系很大,即便鹽類K2SO4加得多,如果熱源弱,也是沒有意義的,熱源過強導致H2SO4損失,使氨回收率低,另外K氏瓶的容量大小,頸部的粗細和長短等,也與熱源的強度有關。

(4)氨的蒸餾和吸收及滴定

蒸餾有兩種:

1 直接蒸餾(裝置簡便,准確性好)

2 水蒸汽蒸餾

蒸餾加NaOH是50%,加的量為H2SO4量的4倍,硫酸量為12ml,則NaOH為12×4=48ml,而且一般高於這個理論值,即加到50~55ml,如果NaOH量加的不夠就變成H2S, H2S是強酸,使顏色變紅。

吸收液有:

1標准H2SO4 用標准鹼返滴定,甲醛紅指示劑

2 硼酸 用HCl進行滴定,混合指示劑

目前都用硼酸吸收液,用硼酸代替H2SO4,這樣可省略了反滴定,H2SO4是強酸,要求較嚴,而硼酸是弱酸,在滴定時,不影響指示劑變色范圍,另外硼酸為吸收液濃度在3%以上可將氨完全吸收,為保險期間一般用4%。

〈6〉實驗注意事項

a.樣品應時均勻的,若是固體樣品應事先研細,液體樣要混合均勻。

b.樣品放入K氏燒瓶時,不要黏附瓶頸上,萬一黏附可用少量水緩慢沖下,以免被檢樣消化不完全,使結果偏低。

c.消化時,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將K氏燒瓶放冷後,加入30%過氧化氫催化劑2~3ml,促使氧化。

d.在整個消化過程中,不要用強火,保持和緩的沸騰,使火力集中在K氏燒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質在無硫酸存在的情況下,使氮有損失。

e.如硫酸缺少,過多的硫酸鉀會引起氨的損失,這時會形成硫酸氫鉀,而不與氨作用,因此當硫酸過多底物被消耗掉或樣品中脂肪含量過高時,要添加硫酸量。

f.混合指示劑在鹼性溶液中呈綠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如果沒有溴甲酚綠,可單獨使用0.1%甲醛紅乙醇溶液。

g.氨是否完全蒸餾出來,PH試紙檢查餾出液是否為鹼性。

h.向蒸餾瓶中加入濃鹼時,往往出現褐色沉澱無。這時由於分解促進劑與加入的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經加熱後又分解生成氧化銅的沉澱,有時Cu離子與氨作用生成深蘭色的絡合物。

i.消化劑綠色後繼續消化30分鍾即可。

2 K氏微量定氮儀法

3 K氏半微量定氮儀法 (2 、 3原理一樣)

操作方法大同小異,半微量法消化後,定容100ml,然後吸25ml蒸餾吸收液吸收。

N(V2-V1)0.014

W*10/100

計算總氮%=(N(V2-V1)×0.014)/(W×10/100)×100

對於微量定氮儀法,儀器有了改進,樣液稱樣少,蒸餾消化液也少,其它基本一樣。

4 K氏自動定氮法

原理與上面一樣,儀器,採用K氏自動定氮儀:其裝置內具有自動加鹼蒸餾裝置,自動吸收和滴定裝置以及自動數字顯示裝置,消化裝置:由優質玻璃製成的K氏消化瓶以及紅外線裝置的消化爐。

二 水揚酸比色法:

1 原理: 樣品中的pro經H2SO4消化轉化為銨鹽溶液後,在一定的酸度和溫度下與水揚酸鈉和次氯酸鈉作用生成有顏色的化合物,可以在波長660nm處比色測定,求出樣品含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

2 方法 (1)標准曲線的繪制

取6個25ml容量瓶編號 0 1 2 3 4 5 6

分別加空白酸液 2ml

分別加磷酸鹽緩沖液 5ml

稀釋至總體體積至15ml

分別加水揚酸鈉 5ml

37C水浴 15分鍾

加入次氯酸鈉 2.5ml

37C水浴 15分鍾

取出試液於660nm下進行比色,繪標准曲線。

(2)樣品處理:

准確稱樣0.20~1.00g→於K氏瓶中→加15mlH2SO4和5g催化劑→電爐上加熱到沸騰後→加大

火力消化→直到出現暗綠色時→搖動瓶子→K氏瓶全部消化後→冷卻→加水至250ml容量

瓶。

(3)樣品測定:

准確吸取上述消化溶液10ml→於10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確吸2ml→於25ml容量瓶中→加

5ml磷酸緩沖液→以下操作與標准曲線繪制的步驟相同

並以試劑空白微對照,測得樣液的光密度,從標准曲線查出其含氮量。

(4)計算

C×F

含氮%= ---------------------------× 100

W×1000×1000

C---從標准曲線中查出測定樣液的含氮量(Ug)

F---樣品溶液的稀釋倍數

W---樣品重量(g)

pro%=總氮%×K(K可為6.25,也可查)

3注意事項:

A 當天消化液最好當天測定,結果重現性好,如果樣液改至第二天比色就有變化。

B 當在PH和試劑適當范圍內加入氯源後,顏色的顯色和溫度有關,應嚴格控制反應溫度。

C 這種方法測定結果基本與K氏法一致。

4 試劑

(1)氯標液:稱經110℃乾燥2h的硫酸銨0.4719g→於燒瓶中定容10ml→此液1ml相當於

1.0mg氮標液→使用時配製成1ml相當於2.50Ug氮標液。

(2)空白酸液:稱0.50g蔗糖→加15mlH2SO4和5g催化劑→與樣品一樣消化→定容250ml→

使用時吸收此液10ml→加水至100ml為工作液備用。

(3)磷酸鹽緩沖液:稱7.1g磷酸氫二鈉→加38g磷酸三鈉→加20g三九石酸鉀鈉→加400ml水

溶解→過濾→另稱35gNaOH溶於100ml水中→冷至室溫→緩緩地攪拌加入磷酸鹽溶液中→加

入水稀釋至1000ml備用。

(4)水揚酸鈉溶液:稱25g水楊酸鈉和0.15g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於200ml水中過濾,加水稀釋

至500ml

(5)次氯酸鈉溶液:吸4ml安替富民液,用水稀釋至100ml

5 儀器

(1)分光光度計

(2)恆溫水浴

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

1 原理:

pro及其降解產物的芳香環基 ,在紫外區內對某一波長具有一定的光選擇吸收,在280nm下,光吸收與pro濃度(3~8mg/ml)成直線關系,因此,通過測定pro溶液的吸光度,並參照事先用K氏定氮法分析的標准樣品,從標准曲線查出蛋白質的含量。

2 試劑:

(1) 0.1mol/l檸檬酸水溶液。

(2)8mol/l脲[(NH2)2CO]的2NNaOH溶液。 脲的2N氫氧化鈉液

(3) 95%乙醇

(4) 無水乙醚

3 儀器

(1) 751型的紫外分光光度計

(2) 離心機

4 操作方法

(1)標准曲線的繪制:准確稱取樣品.2.00g,置於50ml燒瓶中,加入0.1mol/l檸檬酸水溶液30ml,攪拌30分鍾使其充分溶解,用四層紗布過濾於玻璃離心管中,以每秒鍾3000~5000轉的速度離心10分鍾,分別吸出上清夜0.5,1.0,1.5,2.0,2.5,3.0ml於6個10ml容量瓶鍾,每個容量瓶,8mol/l脲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搖2分鍾(如果離心再次離心),取透明液於比色皿中,在280nm下測定其吸光度。(做參比值)

以事先用K氏定氮法測定的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微橫坐標上面的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2)樣品測定

准確稱取試樣1.00g→於50ml燒杯中→加0.1mol/l檸檬酸溶液30ml→攪拌10分鍾→四層紗布過濾到離心管中→用8mol/L脲的NaOH溶液定容,搖勻後於280nm下測吸光度,從標准曲線上查出pro的含量。

計算: 蛋白質= C/W× 100

C----從標准曲線上查得的pro含量(mg)

W----測定樣品溶液相當於樣品量(mg)

說明:

a.此法運用於糕點,牛乳和可溶性pro樣品,測定糕點時,應把表皮顏色去掉。

b.溫度對pro水解有影響,操作溫度應控制在20~30℃。

四 雙縮脲法-皮尼克法

1 原理:

雙縮脲在鹼性條件中,能與CuSO4結合成紅紫色的絡合物。pro分子中含有肽鏈與雙縮脲結構相似,也呈此反應。本法直接用於測定像小麥粉等固體試樣的pro含量。但作為銅的穩定劑,酒石酸鉀鈉比甘油好些。小麥粉中的pro能直接地一邊抽出一邊進行定量。

2 試劑

⑴甘油作為穩定劑:取10ml10N KOH溶液,3.0ml甘油加到937ml水中,激烈攪拌,同時加入4%CuSO450ml。

⑵酒石酸鈉作穩定劑,吸10ml10N KOH溶液和20ml25%酒石酸鉀鈉溶液加到930ml水中,激烈攪拌,同時加入4%CuSO4液40ml。

配製以上兩種溶液、試劑,必須澄清,無氫氧化銅生成,否則重配。

3 方法:樣品測定

標准曲線繪制

准確稱0.6g樣品→使用試劑(1)

准確稱0.5g樣品→使用試劑(2)

假如用試劑(2)

(1)准確稱樣→0.5g→於80ml離心管→加1mlClC4→混合→加50ml酒石酸鉀鈉穩定劑→蓋上蓋子離心10min(4000轉/分)→放置1小時→吸混合液15ml→於20ml離心管中→離心到完全透明→取上清夜5ml於→10ml容量瓶→加水定容→於550nm處測定吸光度,從標准曲線上查出pro含量。

(2)標准曲線繪制

按樣品測定方法,根據樣品中pro含量,取離心澄清樣液0.0 2.0 4.0 8.0 10.0ml於10ml容量瓶中→分別加水定容,按照樣品測定其吸光度。

事先用K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pro含量為橫坐標,以上述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4 計算:蛋白質%=C/W×100

C----從標准曲線上查得得pro含量(mg)

W----測定樣液時相當於樣品重量(mg)

㈤ 氫氣發生器有什麼樣的工作原理

氫氣發生器產出的氫氣有兩種不同的來源。

一、純水電解制氫工作原理:把滿足要求的電解水(電阻率大於1MΩ/cm,電子或分析行業用的去離子水或二次蒸餾水皆可)送入電解槽陽極室,通電後水便立刻在陽極分解:2H2O=4H++2O-2,分解成的負氧離子(O-2),隨即在陽極放出電子,形成氧氣(O2),從陽極室排出,攜帶部份水進入水槽,水可循環使用,氧氣從水槽上蓋小孔放入大氣。氫質子以水合離子(H+XH2O)的形式,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SPE離子膜,到達陰極吸收電子形成氫氣,從陰極室排出後,進入氣水分離器,在此除去從電解槽攜帶出的大部分水份,含微量水份的氫氣再經乾燥器吸濕後,純度便達到99.999%以上。

二、鹼液電解制氫工作原理:是傳統隔膜鹼液電解法。電解槽內的導電介質為氫氧化鉀水溶液,兩極室的分隔物為航天電解設備用優質隔膜,與端板合為一體的耐蝕、傳質良好的格柵電極等組成電解槽。向兩極施加直流電後,水分子在電解槽的兩極立刻發生電化學反應,在陽極產生氧氣,在陰極產生氫氣。

俊齊儀器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氫氣發生器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一次性加鹼,日常使用只需補充 蒸餾 水,啟動電源開關即可產氫。(可供多台色譜),氣路部分全部採用不銹鋼管(電解拋光,超音清洗),設有過壓保護裝置,兩級凈化。輸出流量穩定,自動跟蹤,純度不衰減,可連續使用 。

㈥ 如何用過加鹼液自動控制PH值自動控制PH值的設備,如何操作

雙鹼法脫硫工藝的鹼液母池ph多少合適一般來講,維持漿液池的PH值在11左右,再生池的PH值在6.8左右,或者6.8-7.0之間,中性或略微酸性。既能提高吸收液的脫硫效率,又有助於減小塔進口硫酸鈣的過飽和度,防止系統結垢堵塞。也可以加入脫硫增效劑提高脫硫效率,比如常見的欣格瑞SGR系列。必要時向系統中投加一定量的Na2CO3做為補充。

㈦ 蒸氨加鹼的原理是什麼

蒸氨塔是使溶解於循環水中的氨氣釋放的解吸塔,從屬於解吸塔,是使溶解於循環水中的氨氣通過熱載體的傳熱而揮發釋放出來的操作設備,採用一般的載熱體水蒸氣作為加熱劑,使循環水液面上氨氣的平衡蒸汽壓大於熱載體中氨氣的分壓,汽液兩相逆流接觸,進行傳質傳熱,從而使氨氣逐漸從循環水中釋放出來,在塔頂得到氨蒸汽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在塔底得到較純凈的循環水。總之,加鹼源的目的是使固定銨鹽轉化為揮發銨鹽。

常用的蒸氨塔在進行清理時是將清水通入蒸氨塔進行清潔,這種方式的清潔效果不好,清理不幹凈,且效率較慢,實用性不高。

㈧ 清洗鹼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鹼洗塔循環泵是用於鹼洗塔裝置配套使用的水泵,鹼洗塔,中下二段為鹼洗段,上段為水洗段,中段為濃鹼液,下段鹼液為中段流下的稀鹼液,並由稀鹼循環泵使之循環,新鹼液用鹼洗塔循環水泵連續送入中段。
1、CIP系統簡介

CIP清洗即原位清洗、在線清洗、就地清洗。

CIP清洗即不分解生產設備,又可用簡單操作方法安全自動的清洗系統,幾乎被引進到所有的食品,飲料及制葯等工廠。CIP清洗不僅能清洗機器,而且還能控制微生物。

CIP清洗裝置其有以下的優點:

1、能使生產計劃合理化及提高生產能力。

2、馭手洗相比較,不但沒有因作業者之差異而影響清洗效果,還能提高其產品質量。

3、能防止清洗作業中的危險,節省勞動力。

4、可節約清洗劑、蒸汽、水及生產成本。

5、能增加機器部件的使用年限。

2、CIP清洗的作用機理

化學能主要是加入其中的化學試劑產生的,它是決定洗滌效果^主要的因素。一般廠家可根據清洗對象污染性質和程度、構成材質、水質、所選清洗方法、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來選用洗滌劑。常用的洗滌劑有酸、鹼洗滌劑和滅菌洗滌劑。

酸、鹼洗滌劑的優點有:能將微生物全部殺死;去除有機物效果較好。缺點有: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水洗性差。

滅菌劑的優點有:殺菌效果迅速,對所有微生物有效;稀釋後一般無毒;不受水硬度影響;在設備表面形成薄膜;濃度易測定;易計量;可去除惡臭。缺點有:有特殊味道;需要一定的儲存條件;不同濃度殺菌效果區別大;氣溫低時易凍結;用法不當會產生副作用;混入污物殺菌效果明顯下降;灑落時易玷污環境並留有痕跡。

酸鹼洗滌劑中的酸是指1%—2%硝酸溶液,鹼指1%—3%氫氧化鈉在65℃—80℃使用。滅菌劑為經常使用的氯系殺菌劑,如次亞氯酸鈉等。

熱能在一定流量下,溫度越高,黏度系數越小,雷諾數(Re)越大。溫度的上升通常可以改變污物的物理狀態,加速化學反應速度,同時增大污物的溶解度,便於清洗時雜質溶液脫落,從而提高清洗效果、縮短清洗時間。

運動能的大小是由Re來衡量的。Re的一般標准為:從壁面流下的薄液,槽類Re>200,管類Re>3000,而Re>30000效果^好。

水的溶解作用水為極性化合物,對油脂性污物幾乎無溶解作用,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低級脂肪酸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對電解質及有機或無機鹽的溶解作用較強。

機械作用由運動而產生的作用,如攪拌、噴射清洗液產生的壓力和摩擦力等。

3、CIP清洗效果的影響因素

設備污染程度、污染物性質及產品生產工藝等它是決定清洗效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清洗時不根據其特性來確定CIP的條件,很難達到理想的目的或因此導致清洗費用過高等缺陷。

清洗劑種類目前食品行業應用的清洗劑種類很多,主要有酸鹼類等,其中氫氧化鈉和硝酸應用^為廣泛。鹼類洗滌劑對含蛋白質較高的污物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但對食品橡膠墊圈等有一定腐蝕作用。酸類洗滌劑對鹼性清洗劑不能去除的頑垢有較好效果,但對金屬有一定的腐蝕性,應添加一些抗腐蝕劑或用清水沖洗干凈。清洗劑還有表面活性劑、螯合劑等,但只在特殊需要時才使用,如清洗用水硬度較高時可使用螯合劑去除金屬離子。

清洗劑濃度提高清洗劑濃度時,可適當縮短清洗時間或彌補清洗溫度的不足。清洗劑濃度增高會造成清洗費用的增加,而且濃度的增高並不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清洗效果,因此廠家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濃度。

洗液溫度通常而言,溫度每升高10℃,化學反應速度會提高1.5—2.0倍,清洗速度也相應提高,清洗效果較好。清洗溫度一般不低於60℃。

清洗時間清洗時間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清洗劑種類、濃度、清洗溫度、產品特性、生產管線布置以及設備設計等。清洗時間必須合適,太短不能對污物進行有效去除,太長則浪費資源。

以飲料行業為例,其清洗程序如下:

1.洗滌3—5分鍾,常溫或60℃以上的熱水;鹼洗10—20分鍾,1%—2%溶液,60℃—80℃;中間洗滌5—10分鍾,60℃以下的清水;^後洗滌3—5分鍾,清水。

2.洗滌3—5分鍾,常溫或60℃以上的熱水;鹼洗5—10分鍾,1%—2%溶液,60℃—80℃,中間洗滌5—10分鍾,60℃以下的清水,殺菌10—20分鍾,90℃以上的熱水。

清洗流量保證流量實際上是為了保證清洗時的清洗液流速,從而產生一定的機械作用,即通過提高流體的湍動性來提高沖擊力,取得一定的清洗效果。

㈨ 食品干貨漲發,為什麼選擇鹼發放鹼起什麼作用原理

  1. 鹼發就是指干貨原料先用清水浸軟後,再放人食用純鹼液或梘水的溶液中浸,使其去韌回軟,再用清水漂凈鹼味的方法。

  2. 鹼發利用的是純鹼的電離和「腐蝕」作用,在水的浸潤作用下,使干貨原料帶上電荷,加強親水基的親水作用,使其能充分吸水回軟並適度除韌。純鹼是一種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產生的碳酸根離子發生水解生成氫氧根離子而使溶液呈鹼性。干貨原料放在溶液中,鹼會對表面膜「腐蝕」,方便水對干貨原料的滲入;稀鹼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能破壞蛋白質的一些副鍵,使蛋白質輕度變性,這樣就使肌肉纖維結構發生鬆弛,也有利於鹼水的滲透和擴散;鹼能促使油脂的水解,消除油脂對水分擴散的阻礙,加快了水分滲透和擴散的速度;鹼溶液使蛋白質的親水基團大量暴露,從而使蛋白質的親水性大大增強,加快了干貨的吸水,令體積膨潤,經過鹼發的原料,體積會比一般浸發的脹大幾倍;在鹼的化學作用下有些原料變得爽脆;鹼水溶還具有脫脂作用,經過鹼水浸泡後,原料不但易吸水漲大。而且能去除油脂,變得潔凈;鹼發後的原料放在清水中漂洗時,由於滲透壓的原理仍然會繼續膨脹。

  3. 鹼水發只適合於一些特別堅韌,用一般浸發方法不能完全漲發的干貨原料。如魷魚、墨魚。

閱讀全文

與自動加鹼裝置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都是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 瀏覽:349
南京蘭江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8
刀具交換裝置課程設計 瀏覽:362
hinge在閥門里是什麼意思 瀏覽:881
樓梯是什麼簡單機械 瀏覽:794
三腳架支著的勘測儀器叫什麼 瀏覽:560
暖氣開關閥門有點漏水 瀏覽:439
excel工具箱自己編寫 瀏覽:570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審批 瀏覽:217
汽車儀表盤掉了一塊皮怎麼辦 瀏覽:192
如何做好電動工具零售 瀏覽:614
胰腺炎用什麼儀器查最准 瀏覽:58
為什麼要裝室外健身器材 瀏覽:714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如何延遲送料 瀏覽:20
車輛儀表都表示什麼 瀏覽:68
茂名液壓傳動裝置價格 瀏覽:57
橡膠套製作傳動裝置 瀏覽:545
泰安軸承多少錢 瀏覽:793
上海得淋電動工具配件 瀏覽:714
儀表盤出來藍色油箱是什麼意思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