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探究在改變裝置和物質的情況下,能否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特進行如下設計
1、D 2、在點燃蠟燭並將蠟燭伸入集氣瓶時動作太慢,使熱量散失。 3、向鍾罩內注入鹽酸,並通入澄清石灰水,取反應後的溶液做焰色反應實驗。 4、鍾罩中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氣體通入石灰水後變渾濁;焰色反應實驗呈洋紅色 5、CO2+Ca(OH)2=CaCO3↓+H2O ;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個人意見, 希望能幫到你...
Ⅱ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進行改進,裝置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同學看了裝置圖後有自己的見解:
試管中連接的玻璃導管,使得試管內外相通,不會產生壓強差,故能夠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導管插入碳酸鈉溶液中,雜質能與碳酸鈉溶液充分接觸和反應,有利於雜質的吸收.故丙的說法正確,甲和乙的說法錯誤,
故選C.
Ⅲ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裝置(如圖1)做「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他們將燃燒匙內的紅磷點
【猜想和假設】從導致該實驗值偏小的原因猜想,如:①可能是導管中的氣體進入了廣口瓶,而原來並沒有計算這部分氣體的體積;或②可能是紅磷的量不夠,導致氧氣沒有耗盡;或③可能是紅磷熄滅後還沒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或④可能是氧氣含量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紅磷就不再燃燒了,使氧氣沒有耗盡;(任寫一個即可)
【分析與交流】
小周猜想把紅磷換成酒精不合理,因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與消耗氧氣的體積一致,不會造成氣體總體積的減少,故小周的猜想不合理;
【實驗與結論】
(1)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的正確方法是:將裝置如原圖所示重新裝配,在燒杯中注入足量水,打開彈簧夾;用熱毛巾捂住廣口瓶,如果看到有氣泡冒出;(或加上:撤掉熱毛巾後,導管中將倒吸一段水柱)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根據將500mL的殘余氣體與足量灼熱的銅粉充分反應,結果發現銅粉增重0.028g,可知銅粉增重的質量就是消耗氧氣的質量,即0.028g,所以殘余氣體中有氧氣,且其體積為:
0.028g |
1.4g/L |
20ml |
500ml |
Ⅳ (6分)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
P 2 O 5 +H 2 O ===2HPO 3 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反思與評價] (1)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松動。 [拓展與遷移](3) B Ⅳ 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結束後,利用錐形瓶中剩餘的中性廢液,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進
將分液漏斗內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瓶內,振盪,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左管管口產生氣泡,中性溶液通過右管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中的溶液變渾濁; Ⅵ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
【猜想與假設】實驗原理:利用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左邊集氣瓶內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從而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通過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量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①如果所用紅磷的量不足,造成瓶內空氣中的氧氣沒有完全被消耗,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所以會使所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
【交流與討論】 (1)如果用木炭代替紅磷,木炭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由於二氧化碳是氣體,這樣在集氣瓶內的氣體的體積就不會減小,外面燒杯內的水就不會被壓入集氣瓶內,會導致實驗失敗;故答案為: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氣體; (2)由上面【猜想與假設】中的分析不難看出,要想實驗成功首先要保證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要良好;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①加熱銅絲點燃白磷,白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左邊玻璃管內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從而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右邊玻璃管內的水順著導管進入左側玻璃管,從而使左側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由於氧氣的體積大約占空氣體積的
②由【查閱資料】中可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而紅磷的著火點為240℃,通過銅絲傳熱達到白磷的著火點要比紅磷容易的多,更容易被點燃.故答案為: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容易被點燃; ③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的白磷,火焰沒有接觸到白磷,而白磷能夠燃燒說明白磷的溫度升高,達到的白磷的著火點,而酒精燈與白磷相連的是銅絲,說明銅絲具有導熱性;如果使用課本上的裝置,需要在集氣瓶外點燃紅磷,當燃燒著的紅磷向集氣瓶里放的時候,會讓集氣瓶內的空氣因受熱跑到瓶外,增大了實驗的誤差,而改進後的裝置則有效的避免了這種現象;故答案為:實驗過程裝置密閉,實驗誤差小. Ⅶ (一)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做了改進,在密閉容器里進行磷的燃燒 (一)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發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活塞開始時不移動,因為有彈簧夾夾緊;待裝置冷卻後,打開彈簧夾,觀察到活塞慢慢向左移動,最終停在約10mL刻度處,說明氧氣占空氣的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故答案為:白煙;不;左;10;
(二)Ⅰ.(1)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注意配平,故答案為: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