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制系統的作用以及組成部分包括哪些
控制系統是用來控復制制運載火箭沿預定軌道正常可靠飛行的部分。控制系統由制導和導航系統、姿態控制系統、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制導和導航系統的功用是控制運載火箭按預定的軌道運動,把有效載荷送到預定的空間位置並使之准確進入軌道。姿態控制系統(又稱姿態穩定系統)的功用是糾正運載火箭飛行中的俯仰、偏航、滾動誤差,使之保持正確的飛行姿態。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則按預定飛行時序實施供配電控制。
② 控制系統校正方法的校正方式
按校正裝置在控來制系源統中的連接方式,校正方式可分為串聯校正和並聯校正。如果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用 Gc(s)表示)和系統不可變動部分(其傳遞函數用G0(s)表示)按串聯方式相連接(圖1a),即稱為串聯校正。如果校正裝置連接在系統的一個反饋迴路內(圖1b),則稱為並聯校正或反饋校正。圖中G1(s)和G2(s)分別表示系統不可變動部分中各部件的傳遞函數。一般說來,串聯校正比並聯校正簡單。但是串聯校正裝置常有嚴重的增益衰減,因此採用串聯校正往往同時需要引入附加放大器,以提高增益並起隔離作用。對於並聯校正,信號總是從功率較高的點傳輸到功率較低的點,無須引入附加放大器,所需元件數目常比串聯校正為少。在控制系統設計中採用哪種校正,常取決於校正要求、信號性質、系統各點功率、可選用的元件和經濟性等因素。
③ 自動控制系統校正的意義是
樓上只是回答了一部分,系統校正除了可以減小系統誤差外,還可以增強系統穩定性,提高系統響應速度。總而言之,就是既提高動態性能,又提高靜態性能。
④ 超前校正裝置和滯後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有何不同他們多利用校正裝置的什麼特性對系統進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強
滯後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樣。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頻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頻率,從而改善暫態性能。應選擇裝置的最大超前角頻率等於系統的幅穿頻率。
滯後校正:利用幅值衰減特性,使截止頻率下降,從而增大穩定裕量,改善響應的平穩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裝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滯後校正裝置利用幅值衰減特性。
(4)控制系統的品質及校正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超前校正的校正裝置:
傳遞函數為的一類串聯校正在超前校正裝置上輸人入一個正弦信號,則其輸出量也是一個正弦信號,但在相位上超前於輸入信號一個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於此.。
在復平面上,超前校正裝置的特點是其傳遞函數的零點總是位於極點的右方。超前校正裝置基本上是一個高通濾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統的瞬態響應得到顯著改善,但不能顯著改善穩態精度。同時,如果存在雜訊,則引入超前校正的結果會降低控制系統的信噪比,圖中為用電阻、電容元件構成的一個超前校正網路.
⑤ 簡述校正裝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控制系統設計控制系統沒計包括信號處理及放大電路、校正裝置、伺服電動機驅動電路等的詳細設計,如果採用計算機數字控制,還應包括介面電路及控制器演算法軟體的設計。控制系統設計中應注意各環節參數的選擇及與機械系統參數的匹配,以使系統具有足夠的穩定裕度和快速響應性,並滿足精度要求。
⑥ 控制系統校正方法的串聯校正裝置
常用的串聯校正裝置有超前校正、滯後校正、滯後-超前校正三種類型。在許多情況下,它們都是由電阻、電容按不同方式連接成的一些四端網路。各類校正裝置的特性可用它們的傳遞函數來表示,此外也常採用頻率響應的波德圖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校正裝置對信號產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滿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統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下表列出三類校正裝置的典型線路、傳遞函數、頻率響應的波德圖和各自的校正作用。在工業控制系統如溫度控制系統、流量控制系統中,串聯校正裝置採用有源網路的形式,並且製成通用性的調節器,稱為PID(比例-積分-微分)調節器,它的校正作用與滯後-超前校正裝置類同。
⑦ 控制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用來控制運載火箭沿預定軌道正常可靠飛行的部分。控制系統由制導和導航系統、姿態控制系統、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制導和導航系統的功用是控制運載火箭按預定的軌道運動,把有效載荷送到預定的空間位置,並使之准確進入軌道。姿態控制系統的功用是糾正運載火箭飛行中的俯仰、偏航、滾動誤差,使之保持正確的飛行姿態。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則按預定飛行時序實施供配電控制。
⑧ 自動控制系統採用反饋校正方式,有哪些優點
反饋校正的基本原理是:用反饋校正裝置保衛帶校正系統中對動態性能改善有重大妨礙作用的某些環節,形成一個局部反饋迴路,在局部反饋迴路的開環幅值遠大於1的條件下,局部反饋迴路的特點主要取決於反饋校正裝置;適當選擇反饋校正裝置的形式和參數,可以使已校正系統的性能滿足給定的指標要求。
反饋校正有如下明顯特點。
削弱非線性特性的影響,反饋校正有降低包圍環節非線性特性影響的功能。當系統由線性工作狀態進入非線性工作狀態時,相當於系統的參數發生變化,可以證明,反饋校正可以較弱系統對參數變化的敏感性,因此反饋校正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削弱非線性特性對系統的影響。
減小系統的時間常數,反饋校正有減小被包圍環節時間常數的功能,這是反饋校正的一個重要特點。
降低對參數變化的敏感性,在控制系統中,減弱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除可用魯棒控制技術外,還可採用反饋校正的方法。以位置反饋包圍慣性環節為例,設置無位置反饋時,慣性環節中的傳遞系數變化,則其相對增量也發生變化。 反饋校正的這一特點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來說,系統不可變部分的特性,包括被控對象特性在內,其參數穩定性大都與被控對象自身的因素有關,無法輕易改變;而反饋校正裝置的特性則是由設計者確定的,其參數穩定性取決於選用元部件的質量,若加以精心挑選,可使其特性基本不受工作條件改變的影響,從而降低系統對參數變化的敏感性。 採用反饋校正的控制系統,必然是多環系統。在頻域內精心多換系統的反饋校正,除可採用期望特性綜合法外,也可採用分析法校正。反饋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的倒數,在主要頻段內近似等於串聯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因此也可利用串聯校正設計方法確定反饋校正的參數。
⑨ 控制系統校正方法的並聯校正裝置
並聯校正主要用於機械量的控制系統,如位置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等。最常用的並聯校正是速度反饋校正。它的作用是產生與輸出變數的導數成正比的校正信號,以改善系統的過渡過程性能,如減小超調量、縮短過渡過程時間、提高快速性等,同時使校正後的系統保持原有穩態精度。用來作為速度反饋校正裝置的部件主要有測速發電機、速度陀螺等。
⑩ 什麼是控制系統的校正
在機械工程自動控制系統中,基本上都是最小相
位系統,而bode定理是關於最小相位系統bode圖與
系統頻率特性的關系的描述.對於系統性能校正很有用。
一般來說,開環頻率特性的低頻段表徵閉環系統的穩態性能,所以低頻增益要足夠大,以保證穩態精度的要求;中頻段表徵閉環系統的動態性能,中頻段對數幅頻特性曲線應以-20db/dec的斜率穿越零分貝線,並具有一定的寬度,以保證足夠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高頻段表徵系統的復雜性及雜訊抑制性能,高頻增益應盡可能小.以便減小系統雜訊影響。若系統原有高頻段已符合要求,則校正時可保持高頻段不變,以簡化校正裝置。
按照校正裝置在系統中的接法不同,可以把校正分為串聯校正和並聯校正,並聯校正又分為反饋校正和順懊校正,這些系統結構不僅適用於連續時間控制,也適用於離散系統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