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引導板"級進模設計論文
自己做好點 能學到東西啊
⑵ 多工位級進模設計標准教程的內容梗概
《多工位級進模設計標准教程》根據多工位級進模設計的特點和應用,詳細分析了排樣設計的原則和技巧,並進一步通過實例的講解,闡述了多工位級進模結構的組成和類型,以及多工位級進模結構零部件的設計方法和技巧。該書從工程實際的角度出發,結合經過實踐生產檢驗的具體實例,介紹了多工位沖裁級進模、多工位彎曲級進模、多工位拉深級進模的設計過程和要點,並匯集了來自一線工程師設計的15副多工位級進模典型結構,具有代表性和指導性,對讀者有很好的啟示和幫助。該書可供從事多工位級進模設計的技術人員和職業院校模具專業的師生使用。
⑶ 冷沖壓模具設計實例
最新沖壓新工藝、新技術及模具設計實用手冊簡介:
詳細目錄
第一篇 沖壓概論
第一章 沖壓工序的分類
第二章 沖壓成形的特點
第三章 金屬板材的沖壓性能
第四章 成形極限圖
第五章 沖壓用材料及沖壓機的選擇
第六章 沖壓加工的經濟性
第七章 沖壓生產中的聲害控制
第八章 沖壓生產的安全保護
第二篇 沖裁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沖裁變形機理
第二章 沖裁件的質量分析及合理間隙
第三章 沖裁件的工藝性
第四章 沖裁件的排樣及計算
第五章 沖裁時的壓力
第六章 沖裁刀口尺寸的計算
第七章 非金屬材料的沖裁新技術
第八章 管件沖裁加工新技術
第九章 材料的經濟利用
第十章 沖裁模具設計
第三篇 彎曲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彎曲變形過程及變形特點
第二章 最小彎曲半徑
第三章 彎曲件的彈復
第四章 彎曲件的工藝性
第五章 彎曲件尺寸的計算
第六章 彎曲力的計算
第七章 彎曲模工作部分的設計
第八章 提高彎曲件精度新工藝
第九章 板料抑彎新技術
第十章 彎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十一章 彎曲模具的設計
第四篇 拉深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拉深基本原理及工藝性
第二章 圓筒形件的拉深工藝計算
第三章 階梯圓筒形零件的拉深新技術
第四章 錐形、半球形及拋物線形體的拉深新技術
第五章 盒形件的拉深新技術
第六章 帶料連續拉深新技術
第七章 變薄拉深、溫差拉深與軟模拉深新技術
第八章 對向液壓拉深與經向推力拉深新技術
第九章 大型覆蓋零件拉深
第十章 壓邊力、拉深力與拉深功
第十一章 拉深筋
第十二章 典型零件拉深工序安排
第十三章 拉深的輔助工序
第十四章 拉深模具的設計
第五篇 成形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脹形新工藝
第二章 翻邊新工藝
第三章 縮口與擴口新工藝
第四章 校平、整形與壓印新工藝
第五章 旋壓新工藝
第六章 曲面形狀零件的成形新技術
第七章 板料特種成形技術
第八章 管材翻捲成形新工藝
第九章 成形模具設計
第六篇 擠壓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冷擠壓的分類與特點
第二章 冷擠壓件質量分析及工藝性
第三章 毛坯的確定
第四章 冷擠壓毛坯的軟化處理與潤滑處理
第五章 冷擠壓件的變形程度和許用變形程度
第六章 冷擠壓力的計算
第七章 冷擠壓加工工序的設計
第八章 冷擠壓件的典型工藝及工藝實例
第九章 冷擠壓模具設計
第十章 溫擠壓新工藝與模具設計
第七篇 特種沖壓模具的設計
第一章 沖模及沖模零件的分類
第二章 沖模主要零件設計
第三章 特種沖模的設計
第四章 模具製造工藝
第五章 計算機技術在沖模技術中的應用
第六章 一般資料與沖壓模具常用標准件
第八篇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設計
第一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排樣設計
第二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主要零件部分的設計
第三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自動檢測與安全保護
第四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送料裝置
第五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典型結構
第六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設計舉例
第九篇 模具材料及熱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第一章 模具材料
第二章 模具材料的選用及許用應力
第三章 模具鋼的熱處理新工藝
第四章 模具表面硬化新技術
第十篇 沖壓工藝規程的制訂及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例
第一章 沖壓工藝規程的制訂
第二章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例
⑷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跪求解答 1.簡述多工位級進沖壓概念,特點 2.簡述多工位級進膜的模具零件的設
概念:級進模(也叫連續模)由多個工位組成,各工位按順序關聯完成不同
的加工,在沖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沖壓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後,由沖床送料機按照一個固定的步距將材料向前移動,這樣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個工序,一般有沖孔,落料,折彎,切邊,拉伸等等。
特點:
1.級進模是多任務序沖模,在一副模具內,可以包括沖裁,彎曲成型和拉伸等多種多道工序,具有很高的生產率;
2.級進模操作安全;
3.易於自動化;
4.可以採用高速沖床生產;
5.可以減少沖床,場地面積,減少半成品的運輸和倉庫佔用;
6.尺寸要求極高的零件,不宜使用級進模生產.
設計原則:要求模具本身壽命長耐沖擊,凸凹模、沖針要易於更換,要考慮自動送料,和皮帶輪送件裝置,卸料板要整體式,間隙穩定,盡量多且合理的布置導柱導套,
不知道你那壓板是什麼樣的,有圖的話發個看看
⑸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原理吧
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版號:送料權、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
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
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
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⑹ 設計沖壓級進模結構時 先選擇什麼 是凹凸模 還是模架 有標准嗎
當然是先排樣了,再設計其它的零件
⑺ 拉伸級進模設計,雙圈圓形3面切口凸模,與凹模,結構是怎樣的,
網路文庫里有一篇完整的文檔:A側管連續拉伸級進模設計。
⑻ 沖孔落料彎曲級進模設計的難點在哪
1.搜集必要的資料
設計冷沖模時,需搜集的資料包括產品圖、樣品、設計任務書和參考圖等,並相應了解如下問題:
l)了解提供的產品視圖是否完備,技術要求是否明確,有無特殊要求的地方。
2)了解製件的生產性質是試制還是批量或大量生產,以確定模具的結構性質。
3)了解製件的材料性質(軟、硬還是半硬)、尺寸和供應方式(如條料、卷料還是廢料利用等),以便確定沖裁的合理間隙及沖壓的送料方法。
4)了解適用的壓力機情況和有關技術規格,根據所選用的設備確定與之相適應的模具及有關參數,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閉合高度和送料機構等。
5)了解模具製造的技術力量、設備條件和加工技巧,為確定模具結構提供依據。
6)了解最大限度採用標准件的可能性,以縮短模具製造周期。
2.沖壓工藝性分析
沖壓工藝性是指零件沖壓加工的難易程度。在技術方面,主要分析該零件的形狀特點、尺寸大小(最小孔邊距、孔徑、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沖壓工藝的要求。如果發現沖壓工藝性差,則需要對沖壓件產品提出修改意見,經產品設計者同意後方可修改。
3.確定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
確定方法如下:
l)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要求進行工藝分析,確定基本工序的性質,即落料、沖孔、彎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況下可以由圖樣要求直接確定。
2)根據工藝計算,確定工序數目,如拉深次數等。
3)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尺寸要求確定工序排列的順序,例如,是先沖孔後彎曲還是先彎曲後沖孔等。
4)根據生產批量和條件,確定工序的組合,如復合沖壓工序、連續沖壓工序等。
5)最後從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設備佔用情況、模具製造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工藝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在滿足沖件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確定適合具體生產條件的最經濟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並填寫沖壓工藝過程卡片(內容包括工序名稱、工序數目、工序草圖(半成品形狀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選設備、工序檢驗要求、板料規格和性能、毛坯形狀和尺寸等):;
4確定模具結構形式
確定工序的性質、順序及工序的組合後,即確定了沖壓工藝方案也就決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結構形式。沖模的種類很多,必須根據沖件的生產批量、尺寸、精度、形狀復雜程度和生產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其選原則如下:
l)根據製件的生產批量確定採用簡易模還是復合模結構。一般來說簡易模壽命低,成本低;而復合模壽命長,成本高。
2)根據製件的尺寸要求確定沖模類型。
若製件的尺寸精度及斷面質量要求較高,應採用精密沖模結構;對於一般精度要求的製件,可採用普通沖模。復合模沖出的製件精度高於級進模,而級進模又高於單工序模。
3)根據設備類型確定沖模結構。
拉深加工時有雙動壓力機的情況下,選用雙動沖模結構比選用單動沖模結構好很多
4)根據製件的形狀大小和復雜程度選擇沖模結構形式。一般情況下,大型製件,為便於製造模具並簡化模具結構,採用單工序模;小型製件,而且形狀復雜時,為便於生產,常用復合模或級進模。像半導體晶體管外殼這類產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應採用連續拉深的級進模。
5)根據模具製造力量和經濟性選擇模具類型。在沒有能力製造高水平模具時,應盡量設計切實可行的比較簡單的模具結構;而在有相當設備和技術力量的條件下,為了提高模具壽命和適應大量生產的需要,則應選擇較為復雜的精密沖模結構。
總之,在選擇沖模結構類型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經過全面分析和比較,盡可能使所選擇的模具結構合理。有關各類模具的特點比較見表1-3。
5.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
主要工藝計算包括以下幾方面:
l)坯料展開計算:主要是對彎曲件和拉深件確定其坯料的形狀和展開尺寸,以便在最經濟的原則下進行排樣,合理確定適用材料。
2)沖壓力計算及沖壓設備的初選:計算沖裁力、彎曲力、拉深力及有關的輔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壓邊力等,必要時還需計算沖壓功和功率,以便選用壓力機。根據排樣圖和所選模具的結構形式,可以方便地計算出總沖壓力,根據計算出的總沖壓力,初選沖壓設備的型號和規格,待模具總圖設計好後,校核設備的裝模尺寸(如閉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終確定壓力機型號和規格
3)壓力中心計算:計算壓力中心,並在設計模具時保證模具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線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負荷作用而影響模具質量。
4)進行排樣及材料利用率的計算.以便為材料消耗定額提供依據。
排樣圖的設計方法和步驟:一般是先從排樣的角度考慮並計算材料的利用率,對於復雜的零件通常用厚紙剪成3一5個樣件.排出各種可能的方案,選擇最優方案.現在常用計算機排樣後再綜台考慮模具尺寸的大小、結構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材料利用率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選擇一個合理的排樣方案。確定出搭邊,計算步距和料寬.根據標准板(帶)料的規格確定料寬及料寬公差。再將選定的排樣畫成排樣圖,按模具類型和沖裁順序打上適當的剖面線,並標注尺寸和公差。
5)凸、凹模間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6)對於拉深工序,確定拉深模是否採用壓邊圈,並進行拉深次數、各中間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計算等。
7)其他方面的特殊計算。
6.模具總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