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7、y輻照裝置應該制定那些規章制度:O+A.+操作規程+B.安全保衛制度+C.應急預
摘要 親,您好,答案為B安全保衛制度輻照裝置應該制定那些規章制度:O+A.+操作規程+B.安全保衛制度+C.應急預
❷ FD-型數字式γ輻射儀
(一)基本計算
1.點源標定輻射儀
標定時使用固體鐳(點)源,其伽馬照射量率按下列公式計算:
放射性勘探技術
式中:A——標准源的伽馬常數,是鐳的常數(kRa)和鐳的含量(QRa)的乘積;
R——探測器中心至標准源中心的距離(以m為單位)。
2.用體源標定輻射儀
標定時使用四方純鈾模型(體源),其伽馬值按下式計算:
IH=K模×qH=BHK換q(4-6)
qH=BHq(4-7)
式中:H——探頭中心至模型表面的距離;
IH、BH、qH——距離為H點的照射量率、飽和度和含量;
K換——飽和模型的含量和伽馬照射量率之間的換算系數;
q——模型的U含量。
(二)主要步驟
前提條件:採用空中標定法。要求在室外開闊、空曠平坦、底數較低並平穩的場地上進行,儀器和標准源的離地高度約2m。保證標准源中心始終在儀器探管的軸線上。
採用模型標定則盡量減少模型房周圍的影響。
待標定的儀器必須結構牢固,工作正常,並經過統一的能量閾值調節。
1.點源法標定步驟
1)如圖4-26所示,架好標定架,去掉儀器探頭上的橡膠套,再在儀器探頭套上鉛套,打開儀器電源。檢查儀器的讀數報警(電池不足報警、計數率溢出報警、計數信號報出報警)。
圖4-26 FD-3013型γ輻射儀的標定
2)將儀器置於ppm測量狀態。
3)測定場地本底(包括儀器固定本底及宇宙射線本底)。
把標准源移至「無窮遠」處(移動標准源時,儀器讀數無變化,即可認為「無窮遠」),掀一下啟動按鈕(start),記下儀器給出的ppm讀數,每讀一次數啟動一次按鈕,連續讀取20個數,取其平均值作為本底值。
4)按圖4-26所示架好儀器和標准源,標准源與探頭之間距離為1m,用儀器測量20次讀數,此時儀器讀數平均值應是「A+底數」,若不是,則調節ppm校準電位器旋轉鈕,使儀器讀數與標准源讀數一致。
5)將ppm/cpm轉換開關置於cpm位置,做cpm測量,用秒錶核對cpm測量時間,記下手錶給出的時間值T,作為該儀器的特徵時間(5s)。
6)儀器報警閾的標定。如某花崗岩地區的γ異常值定為60γ,按公式(4-5)計算60γ(包括底數)距標准源的距離,把標准源掛在此距離處,調節儀器報警閾電位器(即buzz旋鈕),使其報警聲為不連續的「嘀嗒」聲時,儀器的報警閾即為60γ。
也可以不在1m處標定儀器,而在60γ處標定儀器,具體步驟如下:
假如標定場地背景值為15γ,對5號鐳源來說,標准源常數為84γ,那麼把儀器掛在什麼位置時儀器的讀數應該是60γ呢?這就需要計算:首先用60γ-15γ=45γ,這是凈計數,也就是說把標准源要放在45γ的凈計數上,按公式(4-5),則
放射性勘探技術
所以這時應該把儀器掛在探頭與標准源之間距離為1.37m的地方,這時觀察記錄儀器的讀數,連續讀取20個數,求平均值,若平均值不是60γ,則圖4-10的12號裝置左邊的ppm校準電位器;再次讀取20個值,求平均值,如此反復調整,直至儀器讀數是60γ為止。
此時,再調節12號裝置右邊的buzz旋鈕,讓報警聲響處於「似響非響」的狀態,這時的報警閾就是60γ。
一般情況下,剛出廠的新儀器都是准確的。使用幾年以後,儀器的NaI(Tl)晶體受潮,接收γ射線效率下降,就需要標定。
有時,學校或生產單位沒有標准源(標准源的購買需要很復雜的手續,還要到公安部門備案),就可以找一塊瀝青鈾礦石作為「代標准源」使用。但這時需要使用較好的、已經標定的新儀器多次詳細測定「代標准源」的A值,然後再標定舊儀器,標定的方法與「標准源」標定一樣。直至所有的儀器在相同位置的讀數都一致為止,這項工作稱「一致性」檢查。這種標定只有在要求不太嚴格的條件下使用。
2.模型法標定步驟
1)接通儀器電源,檢查儀器的讀數報警。
2)使儀器處於ppm測量狀態。
3)將儀器探頭置於模型中心,掀一下啟動按鈕(start),記下儀器給出的ppm讀數,每讀一次數啟動一次按鈕,連續讀取20個數,取其平均值。若測得的ppm數值與已知飽和模型含量或已知不飽和模型等價飽和模型含量不符時,旋轉ppm校準電位器旋鈕,重新測量,直至儀器讀數值和已知模型含量值吻合為止。
❸ 放射源和射線裝置1-5類的具體分類標準是什麼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根據放射源、射線裝置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危害程度,從高到低將放射源分為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
Ⅰ類放射源屬極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分種到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
Ⅱ類放射源屬高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至幾天可以致人死亡。
Ⅲ類放射源屬中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類放射源為危險放射源。
Ⅳ類放射源屬低危險源。基本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但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復的臨時性損傷。
Ⅴ類放射源屬極低危險源。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
放射源是擬用作致電離輻射源的任何量的放射性物質。
射線裝置是指能產生預定水平χ、γ電子束、中子射線等的電器設備或內含放射源的裝置(高能加速器除外)。
放射源按所釋放射線的類型可分為α 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和中子源等;按照放射源的封裝方式可分為密封放射源(放射性物質密封在符合一定要求的包殼中)和非密封放射源(沒有包殼的放射性物質)絕大多數工、農和醫用放射源是密封放射源,例如:工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料位計、探傷機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鈷-60、銫-137、銥-192等。某些供實驗室用的、強度較低的放射源是非密封的,例如:醫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蹤劑屬於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鍀-99m等。
❹ 高分子材料改性的輻照源及特點伽馬射線(Co60)
鈷-60放射源大劑量輻照,主要是改變分子的結構,發生交聯改性。淄博利源高科輻照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大型鈷-60輻照裝置。歡迎商家前來交流洽談。0533-6287993
❺ 輻照的現行國標
GB 14891.2-1994 輻照花粉衛生標准
GB 14891.6-1994 輻照豬肉衛生標准
GB 14891.1-1997 輻照熟畜禽肉類衛生標准
GB 14891.3-1997 輻照乾果果脯類衛生標准
GB 14891.5-1997 輻照新鮮水果、蔬菜類衛生標准
GB/T 5137.3-2002 汽車安全玻璃試驗方法第3部分:耐輻照高溫潮濕燃燒和耐模擬氣候試驗
GB 16334-1996 γ輻照裝置食品加工實用劑量學導則
GB 14891.4-1997 輻照香辛料類衛生標准
GB 14891.7-1997 輻照冷凍包裝畜禽肉類衛生標准
GB 14891.8-1997 輻照豆類、谷類及其製品衛生標准
GB 17279-1998 水池貯源型γ輻照裝置設計安全准則
GB/T 17683.1-1999 太陽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條件下的太陽光譜輻照度標准第1部分:大氣質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輻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輻照度
GB/T 18524-2001 食品輻照通用技術要求
GB/T 18525.1-2001 豆類輻照殺蟲工藝
GB/T 18525.2-2001 谷類製品輻照殺蟲工藝
GB/T 18525.3-2001 紅棗輻照殺蟲工藝
GB/T 18525.4-2001 枸杞干葡萄乾輻照殺蟲工藝
GB/T 18525.5-2001 干香菇輻照殺蟲防霉工藝
GB/T 18525.6-2001 桂園干輻照殺蟲防霉工藝
GB/T 18525.7-2001 空心蓮輻照殺蟲工藝
GB/T 18526.1-2001 速溶茶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2-2001 花粉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3-2001 脫水蔬菜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4-2001 香料和調味品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5-2001 熟畜禽肉類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6-2001 糟制肉食品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6.7-2001 冷卻包裝分割豬肉輻照殺菌工藝
GB/T 18527.1-2001 蘋果輻照保鮮工藝
GB/T 18527.2-2001 大蒜輻照抑制發芽工藝
GB/T 15972.54-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第54部分:環境性能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伽瑪輻照
GB/T 21659-2008 植物檢疫措施准則輻照處理
GB/T 21926-2008 輻照含脂食品中2-十二烷基環丁酮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
GB/T 15447-2008 X、γ射線和電子束輻照不同材料吸收劑量的換算方法
GB 17568-2008 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
GB/T 22545-2008 寵物干糧食品輻照殺菌技術規范
GB/T 6495.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測量原理及標准光譜輻照度數據
GB/T 6495.4-1996 晶體硅光伏器件的I-V實測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方法
GB/T 23748-2009 輻照食品的鑒定DNA彗星試驗法篩選法
GB 10252-2009 γ輻照裝置的輻射防護與安全規范
GB/T 26168.2-2010 電氣絕緣材料確定電離輻射的影響第2部分:輻照和試驗程序
❻ 工業探傷伽馬射線安全距離是多少
安全距離規定50米左右。
γ,又稱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級躍遷蛻變時釋放出的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γ射線有很強的穿透力,工業中可用來探傷或流水線的自動控制。γ射線對細胞有殺傷力,醫療上用來治療腫瘤。
❼ 伽馬射線探傷儀的時候要安全距離是多少
γ射線在空氣中強度的衰減遵循指數規律,而安全與否是由輻照劑量決定的,它與射線強度,頻率,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不是僅有距離確定的。
❽ 什麼是伽馬輻照裝置
伽馬輻照裝置是利用電離輻射加工處理食品,以控制食源性致病菌、減少食物的微生物數量和蟲害、抑制塊根類農作物發芽,以及延長易腐壞農產品的保質期。輻照技術已獲准用於約50種不同種類的食物,並最少有33個國家在商業上應用這項技術。盡管業界數十年來一直使用輻照技術為食物進行消毒,以符合檢疫規定,但食用輻照食物對健康的影響仍是備受關注。這項研究概述了食物輻照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范圍,以及食用輻照食物對消費者構成的潛在健康風險。現有證據顯示,雖然輻照加工會令食物產生化學變化,導致營養素流失,但如按照建議的方法進行輻照加工食物,而且加工過程符合良好製造規范,輻照食物的安全性和營養素質量,與用其他傳統食物加工方法(例如加熱、巴士德消毒和裝罐)處理的食物相若。
食物輻照技術是利用電離輻射加工處理食品,以控制食源性致病菌、減少食物的微生物數量和蟲害、抑制塊根類農作物發芽,以及延長易腐壞農產品的保質期。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資料,超過50個國家已批准使用輻照技術處理約50種不同種類的食物,並有33個國家在商業上應用各國准許進行輻照加工的食品不盡相同,但一般只限於香料、香草、調味料、某些新鮮水果或乾果和蔬菜、海產、肉類及肉類製品、家禽,以及蛋類製品。盡管業界數十年來一直使用輻照技術為食物進行消毒,以符合檢疫規定,但食用輻照食物對健康的影響仍是備受爭議的問題。食品經輻照後產生的化學物是否具有毒性,以及輻照處理會否改變食品的營養價值,都是令人關注的事宜。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輻照食品通用標准》,建議用於食品加工的電離輻射是∶(I)放射性核素鈷-60(60Co)或銫-137(137Cs)產生的伽瑪射線;以及(II)由機械源產生的電子束(最高能量為10兆電子伏特)和X射線(最高能量為5兆電子伏特)。
(I) 放射性核素鈷-60和銫-137產生的伽瑪射線鈷-60由高度精製的鈷-59(59Co)顆粒在核反應堆中經中子撞擊而成,銫-137則由鈾裂變產生。鈷-60和銫-137發出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線,可用以處理大件或已包裝食物。目前,鈷-60是最廣泛應用於食物輻照的放射性同位素。 (II) 由機械源產生的電子束和X射線機械源產生的電離輻射的主要優點是,整個處理系統都不涉及放射性物質。產生電子束的電器裝置由電力驅動,以直線加速器將電子加速至接近光速。但這些高能電子束的穿透力有限,只適用於較薄的食物。以電子束撞擊金屬靶,可把電子轉化為不同能量的X射線。雖然X射線的穿透力較由鈷-60和銫-137產生的伽瑪射線強4,但由於電子轉化為X射線的效率一般低於10%,以致機械源輻射的應用一直難以推廣。 當電離輻射穿過如食物等物質時,能量會被吸收,食物成分的原子和分子會被離子化或激發,引起輻照食物中出現的化學和生物學變化。食物輻照的化學效應食物進行輻照時所產生的化學效應,是由於處於激發態的分子及離子分解後,與相鄰分子發生反應,而引發的連串相互反應。主要的化學反應包括分子內部出現異構化和分裂,並與相鄰分子發生反應,產生連串新化學產物(包括高反應自由基)。食物經輻照後而產生的自由基,通常存在時間很短。不過,在一些干制、冷藏或含堅硬部分(例如骨頭)的食物,由於產生的自由基的活動性有限,因此會存留一段較長時間。由電離輻射引起的另一個重要化學反應是水輻射分解。水分子經輻照後產生的羥基自由基和過氧化氫屬高反應性,容易與大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羧酸、酮、醛和硫醇等發生反應。這些化學變化對消除食物的微生物具有重要作用。不過,如輻照環境條件控制不善,這些化學變化難免會對某些食品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失去原有風味)。在輻照過程中,利用鈷-60產生的伽馬射線作能量源,以提供電離輻射。商用輻照設施的共通之處是設有輻照室,以及用以運送食物進出輻照室的輸送系統。輻照廠房跟其他工業設施在結構上的主要分別是,輻照室四周建有混凝土防護圍牆(厚度一般為1.5至1.8米),以防止電離輻射的泄漏。 放射性核素源會持續發出輻射。當輻射源不用作處理食物時,會貯存在一個水深約6米的水池內。水可吸收輻射能量,是其中一種最佳的阻隔輻射防護物質之一,將輻射源貯存在水裡,可保護須要進入輻照室的工作人員免受輻射照射。輻照設施的輸送系統採用路軌設計,用以運送食物通過輻照室進行輻照處理。通過控制輻照的時間和輻照源的能量,就可以調節食品接受電離輻射照射的劑量,以達致特定的目的。
在國內,工業用的食物輻照設施必須領取許可證,並受國家輻射安全及衛生當局的規管及監察。他們亦有參考其他主管當局制定的輻照標准 和實務守則 。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合作建立了一個食物輻照設施資料庫,臚列各國的認可食物輻照設施,供公眾參考。
❾ 安全系統的設計原則
工業上的安全系統主要包括信號報警及安全儀表系統,它們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內多數容化工過程要求信號報警、安全儀表系統採用失效安全的原則,使設備在特定的故障發生時轉入預定義的安全狀態。另外,工業生產裝置中的儀表與設備經常會有防腐、防塵、防震、防電磁干擾、防爆等要求。安全系統的設計原則如下:
(1)信號報警、聯鎖點的設置,動作設定值以及調整范圍必須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
(2)在滿足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應當盡量選擇線路簡單、元器件數量少的方案;
(3)安全相關系統應當安裝在振動小、灰塵少、無腐蝕氣體、無電磁干擾的場所;
(4)應用DCS和PLC時,可採用經權威機構認證的DCS/PLC來構造安全相關系統;
(5)安全相關系統中安裝在危險場所的檢出裝置、執行器、按鈕、信號燈、開關等應當符合所在場所的防爆、防火要求;
(6)安全相關系統的供電要求與一般儀表供電等級相同,為保證重要安全儀表系統穩定、可靠的工作,應當為其配備不間斷電源。
❿ 壓力容器安全裝置設置原則和選用要求是什麼
應符合《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8章的要求:
8.2 安全附件裝設要求
(1)本規程適用范圍內的壓力容器,應當根據設計要求裝設安全泄放裝置(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壓力源來自壓力容器外部,且得到可靠控制時,安全泄放裝置可以不直接安裝在壓力容器上。
(2)採用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裝置組合結構時,應當符合GB 150的有關規定,凡串聯在組合結構中的爆破片在動作時不允許產生碎片。
(3)對易爆介質或者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應當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安全地點,並且進行妥善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
(4)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低於壓力源壓力時,在通向壓力容器進口的管道上應當裝設減壓閥。如因介質條件減壓閥無法保證可靠工作時,可用調節閥代替減壓閥,在減壓閥或者調節閥的低壓側,應當裝設安全閥和壓力表。
8.3 安全閥、爆破片
8.3.1 安全閥、爆破片的排放能力
1)安全閥、爆破片的排放能力,應當大於或者等於壓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排放能力和安全泄放量按GB 150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對於充裝處於飽和狀態或者過熱狀態的氣液混合介質的壓力容器,設計爆破片裝置應當計算泄放口徑,確保不產生空間爆炸。
1) 爆破片的爆破壓力允許差值應符合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裝置》規定。
2) 安全閥、爆破片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
安全閥的泄漏(密封)試驗壓力應當大於管道系統的最大工作壓力,爆破片裝置的最小標定爆破壓力應當大於1.05倍的管道系統最大工作壓力。所選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的額定泄放面積應當大於安全泄放量計算得到的最小泄放面積。
4) 爆破片的爆破壓力允差按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裝置》表1規定,或者按照設計技術的要求。爆破片的檢查、抽樣及其爆破試驗應當符合GB 567第4.1、4.2條的要求。
5)盛裝可燃、有毒介質的壓力容器,應當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集中地點,進行妥善安全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
6)爆破片裝置產品上應當標有永久性標志,永久性標志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製造單位名稱、製造許可證編號和特種設備製造許可標志;
(二)爆破片的批次編號、型號、型式、規格(泄放口公稱直徑)、材質、適用介質、爆破溫度、標定爆破壓力或者設計爆破壓力、泄放側方向;
(三)夾持器型號、規格、材質,以及流動方向;
(四)檢驗合格標志、監檢標志;
(五)製造日期。
7)爆破片產品必須附產品合格證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一般包括產品名稱、編號、規格型號、執行標准等。質量證明書除包括產品合格證的內容外,一般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材料化學成分;
(二)材料以及焊接接頭力學性能;
(三)熱處理狀態;
(四)無損檢測結果;
(五)耐壓試驗結果(適用於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准或者合同有規定的);
(六)型式試驗結果;
(七)產品標准或者合同規定的其他檢驗項目;
(八)外協的半成品或者成品的質量證明。
爆破片裝置產品上應當標志下列內容:
(一)永久性標志的內容;
(二)製造依據的標准;
(三)製造范圍和爆破壓力允差;
(四)檢驗報告(包括爆破試驗報告);
(五)其他特殊要求。
①爆破片裝置單獨使用時,爆破片裝置的入口管需要設置全通徑的切斷閥,以便更換爆破片用,切斷閥在全開啟狀態鎖定或者鉛封;
②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串聯使用時,在爆破片與安全閥之間設置壓力表或者壓力開關,以及放空閥、過流閥或者報警指示器;
③安裝爆破片時,採用扭矩扳手,按製造單位安裝說明中的安裝扭矩數據表,按對角線均勻緊固螺栓;
④未經製造單位同意,不得在爆破片兩側加裝墊片、保護膜或者塗層。
8)安全閥安裝時,應當滿足《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ZF001--2006的規定,
9)安全保護裝置的檢驗檢修,應執行定期檢驗制度。安全保護裝置的定期檢驗按照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等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
10)進行安全閥在線檢測和壓力調整時,使用單位的管道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到場確認。檢測和調整合格的安全閥應當加鉛封。檢測和調整裝置用壓力表的量程應當為整定壓力的1.5~3.0倍,精度應當不低於1.0級,而且壓力表前不得裝阻尼器。在檢測和調整時,應當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