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AC中性點電容型隔直裝置是什麼
採用來晶閘管+快速開關源作為旁路有源電容型直流偏磁治理裝置是由隔直電容、晶閘管整流電路及高速開關構成的旁路系統和直流電流在線監測裝置組成。國內採用這種旁路的治理裝置代表是南京南瑞集團公司北京監控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研發的PAC系列中性點電容型隔直裝置,裝置及其結構參見圖3-20和圖3-21。
圖3-20b 裝置背面
圖3-20 PAC系列抑制變壓器中性點直流電流裝置
『貳』 KLMZ系列中性點電容型隔直裝置是什麼東東
採用氧化鋅+快速開關作為旁路有源電容型直流偏磁治理裝置是由隔直電容、高能氧化鋅組片及高速開關構成的旁路系統和直流電流在線監測裝置組成。國內採用這種旁路的治理裝置代表是安徽正廣電電力有限公司研發的KLMZ系列中性點電容型隔直裝置,裝置的結構參見圖3-15。
圖3-15 KLMZ電容型直流偏磁治理裝置與一次接線圖
『叄』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中性點接地保護裝置
(1)對於6-10kV系統,由於設備絕緣水平按線電壓考慮對於設備造價影響不大,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一般均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方式。
(2)對於110kV及以上的系統,主要考慮降低設備絕緣水平,簡化繼電保護裝置,一般均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方式。並採用送電線路全線架設避雷線和裝設自動重合閘裝置等措施,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3)20-60kV的系統,是一種中間情況,一般一相接地時的電容電流不很大,網路不很復雜,設備絕緣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對於造價影響不很顯著,所以一般均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
(4)1KV以下的電網的中性點採用不接地方式運行。但電壓為380/220V的系統,採用三相五線制,零線是為了取得零電壓,地線是為了安全。
而重要的110KV線路以及山區的110KV線路中性點也採用經消弧線圈接地的方式,具體採用哪種方式,主要是依據各級電壓所允許過電壓數值以及系統的運行穩定的要求決定的。
『肆』 變壓器中性點隔直裝置接地扁單獨 鐵是否需要單獨引出後接地,有無國家標准
如果單獨引出後需要界定的話,這個肯定是有國家標準的,這個環境可以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然後去界定就可以了。
『伍』 變電站電容型隔直裝置的配置怎麼解釋
根據DL/T559-2007《220kV~75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第7.1.4.2條:「變電所有兩台及以上變壓器時,應只將一台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運行,當該變壓器停運時,將另一台中性點不接地變壓器改為直接接地」。為節約工程投資,220kV~750kV變電站配置兩台主變可以採用安裝一台隔直裝置、三台主變採用加裝兩台隔直裝置的方案來解決該站主變直流偏磁問題。如圖3-16所示:
圖3-22 兩台主變共用一台隔直裝置示意圖
如圖3-12所示,隔直裝置接於1(2)#主變中性點成套裝置隔離開關的下端,隔離開關下端接地排打開。這樣變壓器通過隔直裝置接地。
當1#主變成套裝置隔離開關打開,2#主變成套裝置隔離開關閉合時,2#主變中性點經隔直裝置接地,1#主變不接地。反之,1#主變經隔直裝置接地,2#主變不接地。為保證隔直裝置能夠完全退出運行工況,在工程應用時多採用外置兩把隔離開關的方案,來滿足運行要求。
『陸』 中性點電阻限流裝置技術要求與運行模式有誰知道
為能夠有效的抑直流過變壓器中性點的直流電流,阻值的選取較為復雜,前期研究成本較高,除了對限流電阻進行合適的取值外,電阻器能承受的的電壓、熱穩定性和動穩定性還需要滿足一定的技術要求;旁邊路裝置主要起到保護電阻器在異常情況下不被損壞,在動作時間、可靠性和經濟性方面也有特定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