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頸漏斗
(2)2H
2 O
2 
2H
2 O+O
2 ↑ CaCO
3 +2HCl = CaCl
2 +H
2 O+CO
2 ↑
向上排空氣取氣法
(3)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立即復燃則O
2 已滿
(或答「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立即熄滅則CO
2 已滿」)
(4)H
2 O+CO
2 =
H
2 CO
3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5)E
9. 求實驗室製取一氧化氮的方法及收集,要裝置。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因為一氧化氮會和氧氣反應,2NO+O2==2NO2,而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應得到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裝置:製取裝置和制氫氣一樣,收集用排水法。

(9)一氧化氮的實驗室制備裝置圖擴展閱讀:
在J型管的橡皮塞上固定一片寬約l厘米、長約3厘米的銅片,J型管中裝入稀硝酸至橡皮塞的導管中。收集氣體用的針筒通過橡皮管與J型管相連。
連接裝置後打開止水夾,另取一支針筒在橡皮管處將管內剩餘的空氣抽盡。用酒精燈在J型管左側微熱,反應產生的NO無色氣體即進入收集用的針筒內。若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反應產生的氣體便將酸液壓向J型管右側。銅片與酸液分離,反應即停止。
利用此裝置可做如下NO氣體的性質實驗:用一支針筒收集氧氣後慢慢注入收集有NO氣體的針筒內,即有紅棕色的NO。
氣體生成:然後用另一針筒吸取蒸餾水後,慢慢注入。紅棕色褪去即有硝酸生成;此時如注入紫色石蕊試劑。溶液顯紅色。
10. 一氧化氮的制備方法
用銅和稀硝酸來制備:在實驗室中,通常用銅和稀硝酸反應來制備一氧化氮。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這種制備的一氧化氮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少量氮氣。在硝酸濃度和反應溫度較低時,反應生成的氣體中氮氣也較低。如用銅和稀硝酸在其凝固點之上進行反應,以維持溶液不凝固,反應生成的氣體幾乎為純的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