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1、氣密性試驗應在液壓試驗合格後進行。對設計要求作氣壓試驗的壓力容器,氣密性試驗可與氣壓試驗同時進行,試驗壓力應為氣壓試驗的壓力。
2、碳素鋼和低合金鋼製成的壓力容器,其試驗用氣體的溫度應不低於5℃,其它材料製成的壓力容器按設計圖樣規定。
3、氣密性試驗所用氣體,應為乾燥、清潔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
4、進行氣密性試驗時,安全附件應安裝齊全。
5、試驗時壓力應緩慢上升,達到規定試驗壓力後保壓不少於30分鍾,然後降至設計壓力,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塗刷肥皂水進行檢查,以無泄漏為合格。如有泄漏,修補後重新進行液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
檢測方法的選擇
一、穩定性 泄漏檢測是一種計量和測試的綜合技術。如果測試得到的數據不穩定,就毫無意義。正確的泄漏檢測不僅需要檢測儀器具有穩定性,而且需要檢測方法本身也具有較好的穩定性。[1]
二、經濟性經濟性是選擇檢漏方法的關鍵之一。單考慮檢漏方法本身的經濟性比較容易,但要從所需的檢漏設備、對人員的技術要求、檢漏結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綜合評價檢漏方法的經濟性則較困難。
三、一致性對有些檢漏方法來說,不管檢測人員是否熟練,所得到的檢測結果都基本相同;有些方法則是內行和外行使用,其結果全然不同。可能的情況下,應採用不需要熟練的專門技術就能正確檢測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技術關鍵,不同的檢漏人員未必能得出一致的檢漏結果
四、可靠性 未檢測出泄漏並不等於就是沒有泄漏,對此應進行判斷。採用某種方法進行檢漏時,應該了解該方法是否可靠。檢漏結果的可靠性與上面介紹的方法的一致性、穩定性等多種因素有關。
『貳』 低壓二氧化碳檢漏裝置有幾種
隨著電解技術的發展,論文的前沿變成了CO2RR 和NRR; 而難以創新卻需要努力的ORR逐漸被個材料和化學的論文學閥們拋棄。CO2RR在線系統主要由工作站,電解池,氣路,水路,色譜組成。傳統機理上大家傾向於H電解池,盡管多數實驗室飽受CHI 系列槽壓低的影響,但他們依然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好結果,在下佩服。盡管槽壓的估計可以輕松的在物理化學手冊上估算出,但是大佬根本不避諱。這里建議先從一個好工作站開始。建議工作站槽壓30V左右,至少要在20V以上。比較推薦的當然autolab, 30V~1A, solartron, 大於30 V~ 4A, zahner pro(28 V槽壓以上的的那個);這些工作站一般槽壓高,電流量程大。其次大多數人事必備H-cell的。玻璃工業的迅猛發展,並沒有完全推動玻璃電解池的發展。國內高仕睿聯的當然可以,101017-2完全密封型,比較推薦。但如果你有很牛逼的SOLIDworks 設計經驗,打幾個孔比較容易的話。盡量自己設計一個電極距離短,膜面積大的PTFE或PEEK池子,甚至是牛逼的flowcell我覺得並不是很難。101017-2型,全密封型進口出口算是比較容易連接。一看就會的。電解池可以配備玻碳和鉑絲電極夾,其實都嚴重析氫,即使在夾扣處有處理,毛細現象依然會導致析氫,這里大家都不要在文章裡面說了,畢竟不是名人說出去會被拒稿,如果是用玻碳電極夾的話,會顯的比較專業。理論上的高仕睿聯會給你配一個牛逼的氯化銀參比,leakage free, 但是你做著做著裡面的電解液會越來越少或者越來越多,不要說出去,盡管雙鹽橋或加一個努金毛細管 可以解決,但大家都會默認了。畢竟說出去導師會搞你編輯會拒你。此後比較重要的當然是在線色譜了,online在線進樣。丐組組配備國產雙閥三柱TCD甲烷轉化爐和串聯FID可以滿足要求,但是強烈不建議,TCD檢測CO的我也不敢說不對,但是低於10ppm即使400hz采樣率我還是要心裡詛咒一下他們的。一般配備雙閥閥三柱TCD+M+FID測H2+CO, 另外一個 FID測烴類就可以滿足要求。分析限度約H2, 2ppm, 其他約0.5~1 ppm,對應多少電流可以估算一下,這一套島津GC2014 17年蘇州貨報價15~17萬。土豪組,配頂空進樣分析氣體和液體醇類物質,當然默認安捷倫7890系列了,具體方案可以找安捷倫拿。科研組,當然是GC-2010PLUS, BID檢測器,前沿高效准確,哪怕用高純氦氣一年三瓶,算下來三五年也是劃算的,比安捷倫7890還便宜點。最重要的是乙烯乙炔分的好,C3分的快,SN結果創新的必備。液體產物檢測都可以用核磁,但理論上准確性不好,積分時候人為誤差很大。主要原因是甲酸乙酸是避不過去的難點,默認NMR了。盡管島津曾推出光催化CO2RR系統配備GC-BID檢測器,但高濃度的鹽是個問題。理論上此類檢測器可以檢測所有除載氣外的所有有機物,加酸酸化之後甲酸鹽和乙酸鹽都可以揮發,然而實現起來很是困難的,但具體原因未知,可以跟工程師具體溝通。用NMR氘代水阿拉丁就闊以買了,0.55ML小瓶那種10隻一盒,多買點,畢竟一次要差不多一小瓶。大瓶裝的當然也可以,注意保存好就OK了。重水比例,節省一點,算九比一吧。脈沖程序雖然很重要,但是我忘記了,請大腦門補充。但是掃描次數64次還是基本要的吧,那些掃32次的我也不能說不對。水峰還是要壓制的。土豪組當然是配頂空測液相醇類,離子色譜測甲酸乙酸。搞完這一套你肯定覺得原來也就是這么回事,要開始搞熱門的flowcell了。全套系統淘寶和高仕睿聯都有,1~2萬,自己有條件可以仿樣設計改進。全套回來接管就行,直接開始使用,耗材淘寶都有。這個時候你可能就發現塗電極能不能均勻點,當然是OJBK的,無敵超聲噴塗系統,淘寶玩具3D列印系統,簡直完美。一年過去了,你發現你的電流開始做到A級別了,甩開小白門一段距離之後,再來看這一篇回答就會發現無腦但是有效。又一年過去了,你已經成長為實驗室無敵大師兄兼無敵CO2RR專家。你發現原位裝置很牛逼,不要慌,有原位紅外池。牛逼的還有原位電鏡,原位raman, 原位XPS,XRD,原位中子源,原位同步輻射,原位......你心累的發現你做不了哈哈。又一年過去了,你又發現學閥們開始玩雙極膜純產物了,想搞個特別點的池子用來驗證一下。回頭來才發現,沃日液相產物的分析可能達不到要求,安捷倫島津工程師能不能來改一改設備。沃日電解池電阻怎麼這么大,能不能換成鍍金石墨板,全仿改進型鹼性電解池,超高導電性。然後然後發現沃日電流超量程了。這么麻煩還沒有卵用,不搞了。H-cell 和簡單的flowcell 水水得了。最後你發現,搞這些有什麼卵用,除了水文章畢業出國評青千回國。一切歸於平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CO2RR中,如果不是高尚的話,那麼一定是發了好多好文章。兩年又過去了,NRR開始變的牛逼起來,化肥,儲氫,該有新人問了。
『叄』 測定氣體摩爾常數實驗,檢漏的原理
測定氣體摩爾常數實驗,檢漏的原理:在水準瓶中加入適量的水。將水準瓶微微上下移動,使水準瓶和量氣管兩個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應在0刻度附近。
塞緊支管試管上的膠塞。將水準瓶下移約在量氣管30刻度左右,此時可見量氣管的液面下降,但下降一小段就不再下降。繼續觀察幾分鍾,確認液面不再下降,說明實驗裝置漏氣,可以接續下面操作。
方程
氣態方程全名為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其中p為壓強,V為體積,n為物質的量,R為普適氣體常量,T為絕對溫度(T的單位為開爾文(字母為K),數值為攝氏溫度加273.15,如0℃即為273.15K)。
當p,V,n,T的單位分別採用Pa(帕斯卡),m3(立方米),mol,K(開爾文),R的數值為8.31。該方程嚴格意義上來說只適用於理想氣體,但近似可用於非極端情況(低溫或高壓)的真實氣體(包括常溫常壓)。
『肆』 化學實驗前,必須要檢查氣密性的儀器
除了洗氣瓶,要檢查氣密性,其他都不要。其實氣密性檢查更多的是對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進行檢查,而很少考到單個儀器。
其實我覺得你的問題應該是那些儀器需要進行「檢漏」(和氣密性檢查是兩碼事)
你所說的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這些都需要檢漏,其實很簡單,為什麼要「檢漏」?因為會漏呀,那那些會漏呢,首先得是裝液體的容易吧,另外這些容器總要有個塞子或者旋塞什麼的,才有可能會漏吧,這么一想,那些容器需要檢漏自然就記住了
『伍』 化學實驗中需檢漏的全部儀器
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集氣瓶(氣密性檢查),量氣裝置,氣體發生裝置(如啟普發生器)等
『陸』 分液漏斗如何檢漏
對分液漏斗進行檢漏的方法:關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的兩端以及漏斗的下口處是否漏水,若不漏水,關閉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將上磨口塞旋轉180度,倒立,若不漏水,則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分液漏斗是一種玻璃實驗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做化學實驗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體,蓋在斗體上口的斗蓋。斗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的兩通分別與兩下管連接。使用實用,可使實驗操作過程利於控制,減少勞動強度,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只需搬動活塞的三通便可將斗體內的兩種液體同時流至下管,無需更換容器便可一次完成。
分液漏斗分類:
分液漏斗分為球型;球型分液漏斗、梨型和筒型等多種樣式,球型分液漏斗的頸較長,多用於制氣裝置中滴加液體的儀器,梨型分液漏斗的頸比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儀器。
分液漏斗用途:
1.固液或液體與液體反應發生裝置
:控制所加液體的量及反應速率的大小.
2.物質分離提純:對萃取後形成的互不相溶的兩液體進行分液
『柒』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
1、升高溫度法
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專氣,導管口屬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7)需要檢漏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1、氣密性檢驗的原理:將壓縮空氣(或氨、氟利昂、氦、鹵素氣體等)壓入容器,利用容器內外氣體的壓力差檢查有無泄漏的試驗法。
2、氣密性檢驗需用氣密性檢測儀,是專門應用於對腔體機械產品進行密封性檢測的裝置。
氣密性檢測裝置,廣泛應用於汽車缸體、活塞、石油、煤礦、膠管、壓力表、儲氣罐等各行各業需要進行氣體增壓和氣密性試驗的地方。
『捌』 高中化學實驗中需要查漏裝置及具體方法
容量瓶---為檢查瓶塞是否嚴密,不漏水。在瓶中放水到標線附近,塞緊瓶塞,使其倒立專2min,用干濾紙片沿瓶口縫處檢屬查,看有無水珠滲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轉180°,塞緊,倒置,試驗這個方向有無滲漏。這樣做兩次檢查是必要的,因為有時瓶塞與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內轉動使油膜均勻透明,且轉動自如。然後關閉旋塞,往漏斗內注水,檢查旋塞處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滴定管---使用前先在管中注入水,樹直觀察下端是否漏液。
『玖』 化學在什麼類型的實驗時需要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
化學實驗在任何情況抄下都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尤其是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怕漏氣影響實驗目的或效果,如果中間有毒性氣體會造成可想像的後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可以使用熱敷法或注水法。一般有試管用熱敷法,將試管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將導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盛水的),用手緊握試管,若水中有氣泡,則裝置不漏氣;有集氣瓶用注水法,將集氣瓶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通過導管向集氣瓶中注水,導管的水註上升到一定高度後便不能再向其中注水了,則說明裝置不漏氣。(註:集氣瓶的導管伸入的深一些,試管則不用)
『拾』 請教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升高溫度法
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在液體處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如果裝置漏氣須找出原因,進行調整、修理或更換,然後才能進行實驗。
上述方法有其缺點,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就應該採用微熱法。
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檢驗氣密性時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熱,A中長頸漏斗液面恢復正常,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10)需要檢漏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檢測方法的選擇
1、穩定性
正確的泄漏檢測不僅需要檢測儀器具有穩定性,而且需要檢測方法本身也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2、經濟性
單考慮檢漏方法本身的經濟性比較容易,但要從所需的檢漏設備、對人員的技術要求、檢漏結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綜合評價檢漏方法的經濟性則較困難。
3、一致性
對有些檢漏方法來說,不管檢測人員是否熟練,所得到的檢測結果都基本相同;有些方法則是內行和外行使用,其結果全然不同。可能的情況下,應採用不需要熟練的專門技術就能正確檢測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技術關鍵,不同的檢漏人員未必能得出一致的檢漏結果
4、可靠性
未檢測出泄漏並不等於就是沒有泄漏,對此應進行判斷。採用某種方法進行檢漏時,應該了解該方法是否可靠。檢漏結果的可靠性與上面介紹的方法的一致性、穩定性等多種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