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測量尺寸較大的O型密封圈的內徑
以前可能用卡尺或者影像儀檢測,但是O型密封圈太軟,卡尺測不準,影像儀由於需要定位,操作復雜,測量效率也不高。
現在O型密封圈生產企業都開始用閃測儀來測量尺寸了。
㈡ 墊片和墊圈有什麼區別
墊圈(washer)是薄板(通常圓型)的一個漏洞(通常在中間)通常是用於分配的負荷線程緊固件,墊在連接件與螺母之間的零件, 一般為扁平形的金屬環。其他用途是作為間隔,彈簧(貝爾維爾墊片,波墊片) ,耐磨墊,預顯示裝置,鎖裝置。橡膠墊圈也用在水龍頭(閥門)以切斷流動的液體或氣體。橡膠或硅墊片也可使用,以減少風扇的振動。通常墊片外徑是內徑的兩倍左右。
㈢ 煤礦防爆電氣檢查細則內容
蒼上煤礦防爆電氣檢查標准
總 則
第一條 本標准適用於本礦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煤塵爆炸環境中使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及連線電纜。
第二條 防爆電氣設備、小型電器必須有永久性的防爆標志(Exdi)、煤安標志(MA)、產品「銘牌」,無「防爆標志」、「煤安標志」為失爆,無「銘牌」為不完好。
第三條 防爆電氣設備、小型電器設備下井前必須經專職防爆檢查員檢查,粘貼「防爆檢查合格證」,並簽發「入井許可證」才能下井,現場檢查無「防爆檢查合格證」為失爆。
殼體
第四條 凡是轉軸穿過隔爆外殼壁的地方應有隔爆軸承蓋,否則為失爆。
第五條 隔爆外殼變形長度超過50mm,凹凸深度超過5mm為失爆。
第六條 隔爆外殼開焊為失爆,銹蝕嚴重、有銹皮脫落為失爆;油漆皮脫落較多為不完好。
第七條 穿越隔爆腔的接線座有裂縫或晃動為失爆。
第八條 隔爆外殼上的觀察窗內密封襯墊必須採用具有一定強度的金屬或金屬包覆的不燃性材料製成,襯墊的厚度不能小於2mm。當外殼凈容積不大於100cm3時,襯墊寬度不得小於9.5mm。否則為失爆。觀察窗玻璃表面傷痕深度小於1mm為不完好,否則為失爆。
防爆面
第九條 隔爆結合面間隙和寬度不得小於表1、表2的規定,快開式門或蓋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寬度不小於25mm,否則為失爆。
1、靜止隔爆面的間隙與結合面寬度:表1
隔爆空腔容積(L) ≤0.5 0.5~2 >2
間隙(mm) ≤0.3 ≤0.4 ≤0.5
結合面寬度(mm) ≥8 ≥12.5 ≥25
2、活動部分(操縱桿及電機軸)隔爆結合面間隙與結合面寬度:
隔爆空腔容積(L) <0.5 ≥0.5 備注
結合面寬度(mm) ≥12.5 ≥25
間隙
(mm) 操縱桿及孔 ≤0.3 ≤0.5
電機軸及孔 ≤0.4 ≤0.6
第十條 隔爆面劃傷為不完好,其深度與寬度不大於0.5mm,或無傷隔爆面有效寬度小於表1、表2規定值的2/3,為失爆。無傷隔爆面的有效寬度計算見圖1。
第十一條 轉蓋式或插蓋式隔爆面的寬度不得小於25mm,間隙不得大於0.5mm,否則為失爆。快開式門或蓋因變形打不開,且隔爆面間隙大於或結合面有效寬度小於表1規定值為失爆,否則為不完好。
第十二條 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應不大於6.3um,操縱桿的粗糙度應不大於3.2um,否則為失爆。
第十三條 隔爆面有銹跡,用棉紗擦後,有「雲影」為不完好,仍留有銹蝕斑痕者為失爆。(雲影:青褐色氧化鐵雲狀痕跡,用手摸無感覺)。
第十四條 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徑大於0.5mm,深度大於1mm的砂眼,在1cm2范圍內超過5個為失爆。
第十五條 隔爆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雜物,否則為失爆。
第十六條 隔爆面應磷化或塗以適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銹油(磷化後也可塗凡士林油),磷面脫落並未塗防銹油為失爆。塗油應在防爆面上形
成一層薄膜為宜,塗油過多為不完好。
電纜引入裝置
第十七條 高壓電纜的引入裝置採用澆鑄固化密封式時,填料的填充深度須大於電纜引入孔徑的1.5倍(最小為40mm),否則為失爆。採用鎧裝電纜供電時,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鉛皮上,否則為失爆。
第十八條 電纜護套伸入器壁小於5mm為失爆;大於15mm為不完好,電纜直徑較大而不能進入接線腔時,可適當將需伸入接線腔部分電纜護套銼細。
第十九條 沒有接線的電纜引入裝置分別用密封圈、金屬擋板和擋圈依次裝入、壓緊,否則為失爆。接線的電纜引入裝置加裝的金屬圈應裝在密封圈外面,否則為失爆。
第二十條 金屬檔板直徑與進線裝置內徑之差應不大於2mm,厚度不小於2mm,金屬套圈外徑與進線裝置內徑之差應不大於2mm,厚度不小2mm,否則為失爆。
第二十一條 接線嘴壓緊後應有間隙,否則為失爆。接線嘴應平行壓緊,兩壓緊螺絲入扣差不應小於5mm,否則為不完好。接線嘴壓緊後仍不能將密封圈壓緊時,只能用一個厚度適當的金屬圈來調整,不得再墊其它雜物。金屬圈內的外徑應與喇叭嘴伸入器壁規格一致,否則為失爆。
第二十二條 接線嘴壓緊要求:卡蘭式的以壓緊密封圈後用單手晃動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動時為失爆。螺旋式接線嘴擰入絲扣數不得少於5扣,用單手順壓緊方向用力擰動超過半圈為失爆。
第二十三條 接線嘴嚴禁朝上,否則為失爆。接線嘴外部有缺損,不影響防爆性能為不完好。
第二十四條 電纜壓線板壓緊要求:未壓緊電纜為失爆,電纜壓緊後的直徑比原直徑減少10%以上,為不完好。
第二十五條 低壓隔爆開關接線室內不允許有負荷側接線嘴接入引出電源線或從電源側接線嘴接入引出負荷線,低壓隔爆開關接控制線、信號線的喇叭嘴嚴禁接入或引出動力線,否則均為失爆。
密封圈
第二十六條 必須使用合格的橡膠密封圈,否則為失爆。
第二十七條 密封圈尺寸應符合以下規定:
1、密封圈外徑與進線裝置內徑差應符合表3規定值,否則為失爆。
D(mm) D0—D(mm)
D≤20
20<D≤60
D>90 ≤1
≤1.5
≤2
備註:D:表示密封圈外徑,D0:表示進線裝置內徑
2、密封圈內徑與電纜外徑差為±1mm、芯線截面積4mm2及以下電纜密封圈內徑不大於電纜外徑,否則為失爆。
3、密封圈的厚度不小於電纜外徑的0.7倍,且不小於10mm,否則為失爆。
4、密封圈的寬度不得小於電纜外徑的0.3倍(截面積70mm2的電纜除外),且不得小於4mm,否則為失爆。
第二十八條 密封圈修整後應整齊圓滑,凹凸大於2mm(含2mm)為失爆,小於2mm為不完好。
第二十九條 密封圈的同心槽線應朝內,否則為不完好。控制線、信號線的密封圈分層嚴重內凸、外凹達密封圈寬度的1/3者為失爆。
第三十條 電纜與密封圈之間不得包紮其它物體,否則為失爆。密封圈的單孔內穿進多根電纜時為失爆。
緊固件
第三十一條 隔爆面緊固件應齊全、完整、可靠,否則為失爆。
第三十二條 緊固件應採用不銹材料或經電鍍防銹處理,否則為不完好。
第三十三條 用一緊固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規格應一致。螺紋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過三扣,否則為不完好。
第三十四條 緊固隔爆面的螺母必須上滿扣,否則為失爆。緊固螺釘伸入螺孔長度應不小於螺紋直徑的尺寸,(鑄鐵、銅、鋁件等不小於螺紋直徑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夠螺紋直徑尺寸,則螺釘必須擰滿螺孔,否則為失爆。
第三十五條 隔爆面緊固螺栓應加裝彈簧墊圈或背帽(彈簧墊圈與螺栓規格一致,彈簧墊圈應壓平),螺栓松動,無彈簧墊圈(或背帽)和彈簧墊圈不合格均為失爆。
聯鎖裝置
第三十六條 所有開關的閉鎖裝置必須能可靠到地防止擅自送電,防止擅自開蓋操作,保證非專用工具不能輕易解除它的作用,否則為失爆。
第三十七條 開關內隔離開關應與負荷斷路器、接觸器在電氣或機械上聯鎖。否則為失爆。
電纜與連接
第三十八條 電纜(包括通訊、照明、纖毫、控制以及高低壓橡套電纜)的連接不採用連接裝置的接頭,為失爆。
第三十九條 鎧裝電纜的連接不採用連接器和未灌注絕緣充填物或充填不嚴密的接頭,為失爆。
第四十條 通電電纜末端沒有接防爆電氣設備或防爆元件,為失爆。
第四十一條 橡套電纜護套損壞露出芯線或傷痕深度達最薄處二分之一以上,長度達20mm,或沿圍長三分之一以上為失爆。
電纜接線工藝
第四十二條 接線應採用弓形墊圈、碗形墊圈或利用專用的接線頭連接導線,螺母下應有彈性墊圈,或採用雙螺母,不得壓芯線絕緣。芯線裸露部分距距卡爪(或平墊圈)的最近端不得大於1mm,否則為不完好。
第四十三條 高壓電纜的連接,一律採用壓接方式,否則為不完好。接線柱使用壓板壓線時;壓板凹面一律朝下,否則為不完好。井下使用的帶有屏蔽層處理干凈,否則造成事故按失爆處理。
第四十四條 電氣設備內接地線未接者為失爆。接線腔內地線長度應適宜,以松開先嘴卡蘭拉動電纜後,三相火線拉緊或松脫時,地線不脫為宜;接地螺栓、螺母、墊圈不允許塗絕緣物。否則為不完好。
第四十五條 接線腔應保持干凈,無雜物和水珠,使用鎧裝電纜的接線腔內不允許有油,否則為不完好。
第四十六條 隔爆接線腔內導線的電氣間隙應符合表4規定值,否則為失爆。隔爆電動機斜面接線盒嚴禁反裝,否則為失爆。
表4、隔爆腔內導線的電氣間隙(mm)
額定電壓(V) 電氣間隙(mm)
500V以下 6
660 10
1140 18
3300 36
6000 60
其它
第四十七條 插接裝置的電源側應接插座,負荷側應接插銷,當斷開時插銷不得帶電,否則為失爆。
第四十八條 各種防爆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和影響防爆性能的附屬元件必須齊、完整、可靠。損壞、拆除或失效均為失爆。
第四十九條 接線嘴電纜出口處應平滑,出現死彎致使像套電纜(包括控制線、信號線)絕緣外護套與相線的絕緣橡膠分層為失爆。
第五十條 旋轉電機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外風扇、風扇罩、通風孔擋板和它們的緊固零件相互間的距離最小為風扇最大直徑的1%,且不小於1mm,否則為失爆。
第五十一條 彈性物上不得再加彈簧墊,否則為失爆。
第五十二條 井下電纜不得用鐵絲捆吊,不得盤圈。
第五十三條 喇叭嘴用密封圈分層不得朝外。
第五十四條 接地裝置必須規范,杜絕串聯接地。
第五十五條 五小電器必須上牌管理且牌板規格一致,不得用鐵絲固定。
第五十六條 礦用開關必須上架管理。
第五十七條 本規定解釋權屬機電科.
㈣ 墊片規格的寫法
墊片也叫墊圈,指墊在被連接件與螺母之間的零件。一般為扁平形的金屬環,用來保護被連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傷,分散螺母對被連接件的壓力。
寫法標准:
1 GB/T3103.3-2000 緊固件公差平墊圈
2 GB/T5286-2001 螺栓、螺釘和螺母用平墊圈總方案
3 GB/T9074.1-2002 螺栓或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4 GB/T9074.18-2002 自攻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5 GB/T 95-2002 平墊圈 C級
6 GB/T96.1-2002 大墊圈 A級
7 GB/T96.2-2002 大墊圈 C級
8 GB/T97.1-2002 平墊圈 A級
9 GB/T97.2-2002 平墊圈倒角型 A級
10 GB/T97.4-2002 平墊圈用於螺釘和墊圈組合件
11 GB/T97.5-2002 平墊圈用於自攻螺釘和墊圈組合件
12 GB/T848-2002 小墊圈 A級
13 GB/T5287-2002 特大墊圈 C級
14 GB/T4678.13-2003 壓鑄模零件第13部分:推板墊圈
15 GB/T4605-2003 滾動軸承推力滾針和保持架組件及推力墊圈
16 GB/T97.3-2000 銷軸用平墊圈
17 GB/T18230.5-2000 栓接結構用平墊圈淬火並回火
18 GB/T9074.5-2004 十字槽小盤頭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19 GB/T9074.20-2004 十字槽凹穴六角頭自攻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20 GB/T3762-1983 卡套式管接頭用尖角密封墊圈
21 GB/T1231-2006 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
22 GB/T1230-2006 鋼結構用高強度墊圈
23 GB/T2861.10-2008 沖模導向裝置第10部分:墊圈
24 GB/T5649-2008 管接頭用鎖緊螺母和墊圈
25 GB/T94.3-2008 彈性墊圈技術條件鞍形、波形彈性墊圈
26 GB/T3099.1-2008緊固件術語螺紋緊固件、銷及墊圈
27 GB/T10447-2008 滑動軸承半圓止推墊圈要素和公差
28 GB/T94.1-2008 彈性墊圈技術條件彈簧墊圈
29 GB/T10446-2008 滑動軸承整圓止推墊圈尺寸和公差
30 GB/T93-1987標准型彈簧墊圈
31 GB/T94.2-1987 彈性墊圈技術條件齒形、鋸齒鎖緊墊圈
32 GB/T98-1988止動墊圈技術條件
33 GB/T849-1988 球面墊圈
34 GB/T850-1988 錐面墊圈
35 GB/T851-1988 開口墊圈
36 GB/T852-1988 工字鋼用方斜墊圈
37 GB/T853-1988 槽鋼用方斜墊圈
38 GB/T854-1988 單耳止動墊圈
39 GB/T7244-1987 重型彈簧墊圈
40 GB/T855-1988 雙耳止動墊圈
41 GB/T7245-1987 鞍形彈簧墊圈
42 GB/T7246-1987 波形彈簧墊圈
43 GB/T856-1988 外舌止動墊圈
44 GB/T858-1988 圓螺母用止動墊圈
45 GB/T859-1987 輕型彈簧墊圈
46 GB/T860-1987 鞍形彈性墊圈
47 GB/T861.1-1987 內齒鎖緊墊圈
48 GB/T861.2-1987 內鋸齒鎖緊墊圈
49 GB/T862.1-1987 外齒鎖緊墊圈
50 GB/T862.2-1987 外鋸齒鎖緊墊圈
51 GB/T955-1987 波形彈性墊圈
52 GB/T27938-2011 滑動軸承止推墊圈失效損壞術語、外觀特徵及原因
53 GB/T956.1-1987 錐形鎖緊墊圈
54 GB/T956.2-1987 錐形鋸齒鎖緊墊圈
55 GB/T28697-2012 滾動軸承調心推力球軸承和調心座墊圈外形尺寸
56 GB/T9074.2-1988 十字槽盤頭螺釘和外鋸齒鎖緊墊圈組合件
57 GB/T9074.3-1988 十字槽盤頭螺釘和彈簧墊圈組合件
58 GB/T9074.4-1988 十字槽盤頭螺釘,彈簧墊圈和平墊圈組合件
59 GB/T9074.7-1988 十字槽小盤頭螺釘和彈簧墊圈組合件
60 GB/T9074.8-1988 十字槽小盤頭螺釘和彈簧墊圈及平墊圈組合件
61 GB/T9074.9-1988 十字槽沉頭螺釘和錐形鎖緊墊圈組合件
62 GB/T9074.10-1988 十字槽半沉頭螺釘和錐形鎖緊墊圈組合件
63 GB/T9074.11-1988 十字槽凹穴六角頭螺栓和平墊圈組合件
64 GB/T9074.12-1988 十字槽凹穴六角頭螺栓和彈簧墊圈組合件
65 GB/T9074.13-1988 十字槽凹穴六角頭螺栓,彈簧墊圈和平墊圈組合件
66 GB/T9074.15-1988 六角頭螺栓和彈簧墊圈組合件
67 GB/T9074.16-1988 六角頭螺栓和外鋸齒鎖緊墊圈組合件
68 GB/T9074.17-1988 六角頭螺栓,彈簧墊圈和平墊圈組合件
69 GB/T9074.26-1988 組合件用彈簧墊圈
70 GB/T9074.27-1988 組合件用外鋸齒鎖緊墊圈
71 GB/T9074.28-1988 組合件用錐形鎖緊墊圈
72 GB/T1030-1988 內球面墊圈
(4)墊圈內徑檢測裝置送料擴展閱讀:
墊圈分類:
1、平墊圈一般用在連接件中一個是軟質地的,一個是硬質地較脆的,其主要作用是增大接觸面積,分散壓力,防止把質地軟的壓壞。而彈簧墊圈的彈簧的基本作用是再螺母擰緊之後給螺母一個力,增大螺母和螺栓之間的摩擦力!材料為65Mn(彈簧鋼)、熱處理硬度為HRC44~51HRC,經表面氧化處理。
2、防松墊圈一種防止螺栓松動的墊圈。防松墊圈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它由兩片墊圈組成。外側是帶有放射狀凸紋面,而內側為斜齒面。當裝配時,內側斜齒面間相對,外側放射狀 凸紋面與兩端接觸面成咬合狀態。
當連接件受到振動,並使螺栓發生松動趨勢 時,僅僅允許兩片墊圈內側斜齒面間相對錯動,產生抬升張力,從而達到100%的鎖緊。
3、彈簧墊圈在一般機械產品的承力和非承力結構中應用廣泛,其特點是成本低廉、安裝方便,適用於裝拆頻繁的部位。墊圈快易優自動化選型有收錄,但是彈簧墊圈的防松能力很低!尤其在歐美各國要求可靠性高的產品中採用率極低,特別是重要的承力結構連接部位早已被拋棄。
我們國家在軍工方面還有部分應用,但已改進為不銹鋼材料。鋼制彈簧墊圈在CASC早就是被禁止使用了!也說是很不安全,原因有兩個1是「漲圈」2是氫脆。
彈簧墊圈在螺絲行業,常叫為彈墊。它的材質有不銹鋼的和碳鋼的,碳鋼的也就是鐵的。一般常用的彈簧墊圈規格尺寸有M3,M4,M5,M6,M8,M10.M12,M14,M16.這些規格比較常用。
彈簧墊圈國家標准GB/T 94.1-87,標准規定了規格為2-48mm的標准型彈簧墊圈。引用標准GB94.4-85《彈性墊圈技術條件 彈簧墊圈》。
㈤ 本人急需(墊圈內徑檢測裝置)的設計論文,謝謝
j iJ K
㈥ 怎樣檢查彈簧墊圈擰緊狀態是否正常
在鎖緊墊圈的彎折處不能有裂紋或裂口。當第二次使用鎖緊墊圈時,不可以再彎折以前已彎折過的墊圈邊緣或葉瓣。彈簧墊圈使用前必須檢查,如果發覺有裂紋,就應報廢。只有不失原有彈性的彈簧墊圈才可以繼續使用。可以繼續使用的這種墊圈的介面開度應不小於墊圈厚度的2/3。
彈簧墊圈的內徑應該和螺栓或螺柱的直徑適應。在螺帽或螺栓頭下面只能放一個墊圈。不可以放兩個彈簧墊圈或在放一個彈簧墊圈的同時又放一個普通墊圈。當擰緊螺帽後,必須檢查彈簧墊圈是否與零件和螺帽完全緊密貼合。直徑在16毫米內的螺栓、螺柱,其適用的墊圈的介面開度應不大於1.5毫米,至於直徑為18-24毫米的螺栓、則不大於2毫米。用防松螺帽固定螺帽時,不用放彈簧墊圈或普通墊圈。
插開口銷時,要事先按螺栓或螺柱中的孔徑選配開口銷。插入過細的開口給不能防止螺絲連接自動松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開口銷常被螺帽扭斷。開口銷的頭應埋入螺帽的凹槽中,而銷尾則分開,一端彎向螺栓,另一端彎向螺帽的側面。開口銷露出螺帽外端面的高度不許超過其直徑的1/3。假如在開口銷尾彎折處發現裂紋或裂口,這樣的開口銷就應報廢。不得用鐵絲或釘子代替開口銷。
如同時要鎖住幾個螺栓頭,或在某些情況下要單獨鎖住制動螺絲時,可以利用鐵絲。鐵絲應柔軟而沒有扭曲和裂口。鐵絲應該這樣繞扎,即當擰退一個螺栓時,穿過螺栓頭孔的鐵絲就會扯緊。
㈦ 如何准確的測O型圈的規格
1、首先將密封圈平置在水平面上,讓其出於自然狀態,不發生變形,這樣才能測量的更准確,如圖所示。
㈧ 關於墊圈的發展,本人做墊圈內徑檢測裝置的設計,需要相關內容。
墊圈是在裝配抄中用到的常用襲零件,它的作用主要分為1.為增大接觸面積使得壓緊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摩擦副保證可靠的連接;2.起到自動調心的作用如球面、錐面墊圈;3止動墊圈,作用顧名思義;4彈簧墊圈,壓緊過程中儲存能力,可以起到防止一般機械中螺母、螺釘震動容易松動的問題的出現。(墊圈屬於標准件,它的類型、規格都可以從標准中查得,內徑亦然;了解墊圈的用途可知,對於墊圈的內徑的公差要求並不高,一般情況採取標准公差中的14級精度就好,精度高固然好,因為配合間隙小可以獲得更大的摩擦副,獲得更大的抗剪應力,但是會帶來成本的增加,所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精度檢驗裝置即可)
㈨ 大修完的東方紅354拖拉機缸蓋漏油什麼原因
1、油箱供油開關漏油。原因是開關處的石墨及石棉油封損壞。排除方法:
(1)將開關卸下,取出填料,用耐油橡膠片做兩個外徑比開關殼體孔大1mm、內徑比手柄螺桿大1.5mm的圓墊,把橡膠墊夾在鋼墊中間,然後一同套在手柄螺桿上,擰緊壓蓋裝置。
(2)用石墨及石棉繩纏在兩個鋼墊中間並填滿,擰緊壓蓋裝置。
2、油管喇叭口漏油。原因是油管喇叭口錐面和喇叭口座密封不好。排除方法:(1)擰接頭先擰有喇叭的一頭。(2)研磨喇叭口接頭後,在錐面上塗上密封膠,然後擰緊或鋸掉喇叭口,用擴制器重擴一個。
3、空心螺釘接頭漏油。原因是油管接頭端面、墊圈不平,或殼體上螺孔處凹凸不平。排除方法:將接頭、墊圈磨平。將空心螺釘六方內面車平,然後擰緊或在墊圈的兩面塗上密封膠。豐田發動機
4、殼體接合面處漏油。油底殼、氣缸蓋、變速箱蓋等殼體的接合面處漏油,通常是由於各緊固件沒有擰緊,墊片損壞或失效造成的。排除方法:(1)經常做好緊固工作。(2)對於不常拆卸的部位如紙墊,可在紙墊兩面塗上一層鉛油(塗油前應將其在柴油中浸泡);若紙墊面積較大,可在紙墊兩面塗一層潤滑脂。(3)對於常拆卸的部位如氣門室罩蓋、濾清器殼體等接合面處,應採用石棉墊,並在墊上塗以鉛油。在緊固時,所在部位的螺栓應分幾次對稱擰緊。此外,應保證墊片完好無損,零件接合面平整清潔,各零件無錯位與變形。
5、各操縱桿軸處漏油。原因是密封墊圈損壞,或軸與孔的配合間隙增大。排除方法:可根據桿軸直徑合適的耐油橡膠做墊圈,其內徑比軸徑小1~3mm,裝在與孔壁接觸的軸面上壓緊即可。
6、曲軸箱滲漏機油。原因是紙墊破損或螺釘松動。排除方法:拆下曲軸箱蓋,取下墊圈檢查,若墊圈完好,可擦凈並塗上一層鉛油,晾乾後裝上即可;若有破損,應更換新墊圈。螺釘應對稱地、均勻地用力緊固。
7、高壓油管漏油。原因是高壓油管經長期使用後,接頭錐面已磨損,導緻密封不嚴。排除方法:在高壓油管錐面與錐孔的配合處墊一段長1~2mm,直徑約5mm的塑料管,或墊一個內徑略大於油管內徑,外徑適當的紫銅墊圈,或更換新高壓油管。
8、變速箱漏齒輪油。原因是變速箱軸承與軸孔的配合間隙過大,或油封磨損、老化。排除方法:若箱體軸孔間隙過大,可用鑲套法修復。若因油封磨損、老化造成了漏油,則應更換油封。
9、支重輪、托帶輪和導向輪漏油。原因是膠皮密封套磨損、老化,或密封環嚴重磨損。排除方法:及時更換膠皮密封套或密封環。
10、注油口和放油口漏油。原因是柴油箱、汽油箱、液壓油箱、柴油粗細濾清器、高壓油泵、油底殼、變速箱等密封處螺紋和螺距不一致,或柴油箱蓋沒有密封膠皮。排除方法:將密封處螺釘和螺距保持一致,全部採用細扣。加裝密封膠皮。
㈩ DN25墊圈指什麼尺寸
DN25實際是內徑25mm而Φ25它的內經是20mm。所有無縫管道,法蘭都是這樣依此類推的。
回DN是指管道的直答徑(內徑尺寸mm。Φ是指管道的外徑尺寸,例如Φ108x4.5的無縫鋼管,它的實際內徑是100mm管道壁厚是4.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