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室氰化物蒸餾裝置

實驗室氰化物蒸餾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09 18:41:32

⑴ 氰化物為什麼蒸餾到100ml

這樣才能得到純凈的氰化物,並且要用蒸餾燒瓶。
1.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其他熱浴加熱。加熱時,液體量不超容積的2/3,不少於容積的1/3。注意加熱時的溫度,不能無限高,否則蒸餾燒瓶就要炸裂了。
2.蒸餾燒瓶與圓底燒瓶外形上的主要區別:
蒸餾燒瓶用於分餾液體,因此在瓶頸處有一略向下伸出的細玻璃管,可用於引流。蒸餾燒瓶加熱堵住瓶口時,必有另一管伸出。
而圓底燒瓶則無此裝置,瓶頸為普通直管。
3.配置附件(如溫度計等)時,應選用合適的橡膠塞,注意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
4.蒸餾時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暴沸。
5.加熱時應放石棉網上,使之均勻受熱。
6.蒸餾畢須先關閉活塞後再停止加熱,防止倒吸。
7.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蒸餾燒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齊。

⑵ 異煙酸-吡唑啉酮光度法

方法提要

蒸餾出的氰化物在中性(pH7~8)條件下,與氯胺T反應生成氯化氰,後者和異煙酸反應並經水解生成戊烯二醛,與吡唑啉酮縮合,生成穩定的藍色化合物,於波長639nm處測量吸光度。

方法適用於大洋、近岸、河口及工業排污口水體中氰化物的測定。檢出限為0.05μg/L-CN-

干擾測定的因素主要有氧化劑、硫化物、高濃度的碳酸鹽和糖類等,脂肪酸不影響測定。

儀器和裝置

分光光度計。

高溫爐。

全玻璃磨口蒸餾器(1000mL)。

電爐。

25mL棕色酸式滴定管(附1000mL棕色瓶)。

試劑和材料

沸石。

丙酮。

N-二甲基甲醯胺。

氫氧化鈉溶液(2g/L)稱取5gNaOH加水溶解並稀釋至2500mL,轉入棕色小口試劑瓶,橡皮塞蓋緊。

氫氧化鈉溶液(0.01g/L)吸取5mL2g/LNaOH溶液稀釋至1000mL,盛於小口試劑瓶中。

磷酸鹽緩沖溶液(pH=7)稱取34.0g磷酸二氫鉀(KH2PO4)和89.4g磷酸氫二鈉(Na2HPO4·12H2O)溶於水中並稀釋至1000mL,貯存於小口試劑瓶中。

乙酸鋅溶液(100g/L)稱取50g乙酸鋅[Zn(Ac)2]加水溶解並稀釋至500mL,轉入小口試劑瓶中。

酒石酸溶液(200g/L)稱取100g酒石酸加水溶解並稀釋至500mL,轉入小口試劑瓶中。

氯化鈉標准溶液ρ(NaCl)=0.0192mol/L稱取氯化鈉(NaCl,優級純)置於瓷坩堝中,於高溫爐450℃灼燒至無爆裂聲,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准確稱取1.122g,加水溶於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密閉保存。

硝酸銀標准溶液稱取3.76g硝酸銀(AgNO3)溶於水並稀釋至1000mL,貯存於棕色試劑瓶中,此溶液每周標定一次。

硝酸銀標准溶液的標定:

移取25.00mL0.0192mol/LNaCl標准溶液於250mL錐形燒瓶中,加入50mL水,放入玻璃攪拌子,滴入2~3滴50g/LK2CrO4指示液,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至顏色由白色變橘紅色即為終點。平行2次,取平均值。以75mL水代替0.0192mol/LNaCl標准溶液,按上述步驟平行測定2次,取平均為空白值。計算AgNO3標准溶液濃度(mol/L)。

對二甲氨基亞苄基羅丹寧(試銀靈)-丙酮溶液稱取20mg試銀靈溶於100mL丙酮中,攪勻,轉入125mL棕色滴瓶中。

鉻酸鉀指示液(50g/L)稱取5g鉻酸鉀(K2CrO4)溶於適量水中,滴加AgNO3溶液至紅色沉澱不溶解,靜置過夜,過濾後稀釋至100mL,盛於棕色瓶中。

氯胺T溶液(10g/L)稱取1g氯胺T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盛於125mL棕色試劑瓶中,低溫避光保存,有效期一周。

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稱取1.0g吡唑啉酮溶於40mLN-二甲基甲醯胺中,兩液合並於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

甲基橙指示液(2g/L)稱取0.2g甲基橙溶於100mL水中,轉入125mL棕色滴瓶中。

氰化鉀標准儲備溶液稱取2.5g氰化鉀(KCN),先用少量2g/LNaOH溶液溶解,全量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再用2g/LNaOH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後轉入1000mL小口試劑瓶中,用橡皮塞蓋緊,備用。(KCN劇毒,須小心操作,嚴禁遇酸。)

標定:量取25.00mLKCN標准儲備溶液於250mL錐形燒瓶中,加50mL2g/LNaOH溶液,放入玻璃攪拌子,滴入2~3滴試銀靈指示液,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至白色變紅色為終點,平行滴定2次,取平均值V'1

取75mL2g/LNaOH溶液代替KCN溶液,按上述步驟平行測定2次,取平均值得V'2。按下式計算氰化物標准儲備溶液濃度(mg/mL):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ρCN為氰化物標准儲備溶液質量濃度,mg/mL;cAgNO3為標定過的硝酸銀溶液的濃度,mol/L;V'1為滴定氰化鉀標准儲備溶液消耗硝酸銀標准溶液的體積,mL;V'2為滴定2g/L氫氧化鈉溶消耗液硝酸銀標准溶液的體積,mL。

氰化鉀標准中間溶液ρ(CN-)=10.0μg/mL移取V3(由下式計算)KCN標准儲備溶液於200mL容量瓶中,用2g/LNaOH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備用。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ρCN為氰化鉀標准儲備溶液的質量濃度,mg/mL。

氰化鉀標准溶液ρ(CN-)=1.00μg/mL移取10.00mL氰化鉀標准中間溶液(10.0μg/mL)於100mL容量瓶中,用0.01g/LNaOH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當天配製)。

校準曲線

分別移取0mL、0.40mL、0.80mL、1.60mL、3.20mL、6.40mLKCN標准溶液(1.00μg/mL)於一系列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混勻。

加入5mLpH=7的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0.5mL10g/L氯胺T溶液,混勻。加5mL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混勻。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在(40±1)℃的水浴中加熱15min,取出,冷卻至室溫。比色皿3cm,以水調零,於波長639nm處測量吸光度Ai,須1h內測完。

以吸光度Ai-A0為縱坐標,相應的CN-量(μg)為橫坐標,繪制校準曲線。

圖78.5 蒸餾裝置示意圖

分析步驟

取500mL經固定後的水樣於1000mL蒸餾瓶中,依次加入7滴2g/L甲基橙指示液、20mL100g/L乙酸鋅溶液、10mL200g/L酒石酸溶液,如水樣不顯紅色則繼續加酒石酸溶液直至水樣保持紅色,再過量5mL。

放入少許沸石(或幾條一端熔封的玻璃毛血管),立即蓋上瓶塞,接好蒸餾裝置如圖78.5所示。

移取10mL0.01g/LNaOH溶液置於100mL容量瓶中(吸收液),並將冷凝管出口浸沒於吸收液中。開通冷卻水,接通電源進行蒸餾。當餾出液接近100mL時,停止蒸餾,取下容量瓶,加水至標線,混勻,此為溜出液B。

量取25mL餾出液(B)置於50mL具塞比色管中,按校準曲線步驟加入5mLpH=7的磷酸鹽緩沖溶液等,至測量吸光度Aw

量取500mL純水,按上述步驟操作,測定分析空白吸光度Ab

由(Aw-Ab)值從校準曲線中查得相應的CN-質量(μg)。按下式計算樣品中氰化物的質量濃度: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ρCN為水樣中氰化物的質量濃度,μg/L;mCN為查標准曲線或由回歸方程計算得到的氰化物量,μg;V1為餾出液定容後的體積,mL;V2為用於測定的餾出液的體積,mL;V為量取水樣的體積,mL。

注意事項

1)在水樣中加NaOH固體,直至pH12~12.5貯存於棕色玻璃瓶中。因氰化物不穩定,水樣加鹼固定後,亦應盡快測定。

2)水樣進行蒸餾時應防止倒吸,發現倒吸較嚴重時,可輕輕敲一下蒸餾器。

3)須經常檢查氯胺T是否失效,檢查方法如下:

取配成的氯胺T若干毫升,加入鄰甲聯苯胺,若呈血紅色,則游離氯(Cl2)含量充足;如呈淡黃色,則游離氯(Cl2)不足,應重新配製。

4)接觸氰化物時務必小心,要防止噴濺在任何物體上,嚴禁氰化物與酸接觸,不可用嘴直接吸取氰化物溶液;若操作者手上有破傷或潰爛,必須帶上膠手套保護。

5)含有KCN的廢液應收集在裝有適量Na2S2O3和FeSO4的廢液瓶中,稀釋處理。

6)50mL比色管和1000mL蒸餾器使用完畢後應浸泡在稀HNO3中。

7)干擾因素的消除:

a.氧化劑。在水樣的保存和處理期間,氧化劑能破壞大部分氰化物。檢驗方法:點一滴水樣於稀HCl浸過的KI-澱粉試紙上,如出現藍色斑點,可在水樣中加計量的Na2S2O3晶體,攪拌均勻,重復試驗,直至無藍色斑點出現,然後每升加0.1g過量的Na2S2O3晶體。

b.硫化物。硫化物能迅速地把CN-轉化成SCN-,特別是在高pH值的情況下,並且隨氰化物一起蒸出,對比色、滴定和電極法產生干擾。檢驗方法:點一滴水樣於預先用醋酸鹽緩沖液(pH=4)浸過的醋酸鉛試紙上,如試紙變黑,表示有硫離子,可加醋酸鉛或檸檬酸鉍除去。重復這一操作,直至醋酸鉛試紙不再變黑。

c.碳酸鹽。高濃度的碳酸鹽,在加酸時,可釋放出較多的CO2氣體,影響蒸餾。CO2消耗吸收劑中的NaOH。

當採集的水樣含有較高的碳酸鹽(例如煉焦廢水等),其碳酸鹽含量較高,可使用熟石灰[Ca(OH)2],使pH提高至12~12.5。生成沉澱後,量取上清液測定。

⑶ 氰化物有劇毒,冶金工業會產生大量含氰化物的廢水,其中氰化物以CN-等形式存在於廢水中.某化學小組同學

(1)根據題意可知,酸性條件下CNO-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和Cl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故答案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裝置丁的作用是加熱利用銅與氯氣反應,除去乙中反應生成的氣體中混有的氯氣,故乙中反應之前應先點燃酒精燈對丁裝置加熱,防止乾燥管Ⅰ吸收氯氣,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
故答案為:點燃酒精燈對丁裝置加熱;
(3)實驗原理為測量乾燥管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確定對CN-的處理,由於乙裝置中產生N2、CO2、Cl2、H2O,氯氣與水都能被鹼石灰吸收,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所以進入乾燥管Ⅰ的氣體應除去氯氣與水,用濃硫酸吸水,用銅網除去氯氣,故丙裝置中的試劑是濃硫酸,丁裝置的目的是除去Cl2
故答案為:濃硫酸;除去Cl2
(4)乾燥管Ⅰ的作用是吸收CO2,測定生產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乾燥管Ⅰ干擾實驗,乾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干擾實驗;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水和CO2進入乾燥管I中影響對CO2的測量;
(5)裝置中殘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低,通入N2使裝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乾燥管I中被吸收,減少誤差;
故答案為:使裝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乾燥管I中被吸收,減少誤差;
(6)乾燥管Ⅰ中鹼石灰增重1.408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物質的量為

1.408g
44g/mol
=0.032mol,根據碳元素守恆可知被處理的CN-的物質的量為n(CN-)=n(CO2)=0.032mol,原溶液中CN-的物質的量為0.2L×0.2mol/L=0.04mol,所以該實驗中測得CN-被處理的百分率為
0.032mol
0.04mol
×100%=80%;
故答案為:80%.

⑷ 急求:酒精中氰化物檢測最簡單的方法哪位大哥,大姐給小弟指點迷津,時間緊急,謝謝!

本方法采自國家《糧食衛生標准分析方法》GB/T5009.36中氰化物的定性版方法。原理是氰化物遇酸產生氫氰酸權,氫氰酸與載入在試紙上的苦味酸鈉作用生成橘紅色異氰紫酸鈉。
1檢測試材:氰化物檢測裝置(反應瓶、檢氰管和硅膠塞);試紙,酒石酸,無水碳酸鈉,小葯勺。
2操作步驟
2.1取無水碳酸鈉少許,用少量水溶解成飽和狀態的溶液)。
2.2 取1支檢氰玻璃管,插入一片苦味酸鈉試紙條,在試紙條上滴加1~2滴碳酸鈉飽和溶液使試紙條完全濕潤,將檢氰玻璃管插入到帶孔膠塞中。
2.3 稱取5 g(mL)樣品於反應瓶中,加入20mL蒸餾水或純凈水,加入約0.5g酒石酸(小葯勺10平勺),立即塞上裝有檢氰管的硅膠塞,將反應瓶放入40℃~50℃水浴中,加熱30min,觀察管內試紙變色情況。試紙不變色,表示氰化物反應為陰性;如試紙尖端變為橘紅色(檢出限0.2ppm),表示氰化物反應為陽性,需要送實驗室做定量試驗。
3 注意事項
3.1加入酒石酸時應一次性加入,迅速蓋上膠塞。
3.2檢出陽性樣品時應重復測定,並在同等條件下做一個水的空白對照實驗。
3.3接觸過陽性樣品的三角瓶和試管,應充分清洗,防止下次使用時產生干

⑸ 第三方檢測環境實驗室需要哪些儀器

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實驗室建設儀器配置
必配儀器
序號 品名 數量 序號 品名 數量
1 萬分之一分析天平 ≥1
2 pH計(實驗室用) ≥1
3 pH計(現場用) ≥1
4 溶解氧測定儀 ≥1
5 電導儀 ≥1
6 水銀溫度計(0.2分度) ≥1
7 精密離子計或離子色譜 1
8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1
9 紫外分光光度計 1
10 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
11 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 1
12 冷原子吸收測汞儀 自定
13 紅外測油儀(含萃取裝置) 1
14 BOD培養箱或BOD測試儀 1
15 顆粒物采樣器 ≥6
16 大氣采樣器(或含顆粒物采樣一體機) ≥6
17 煙塵采樣儀 ≥3 39 高原空盒氣壓表 ≥2
18 煙氣測試儀(或煙塵氣一體機) ≥2
19 煙氣采樣器 ≥2
20 煙氣黑度儀 ≥1
21 聲級計 ≥3
22 攜帶型流速測量儀 ≥1
23 揮發酚、氰化物、氨氮蒸餾裝置(≥6位) ≥1
24 水樣手工采樣器 ≥2
25 水樣自動采樣器 ≥1
26塞氏盤 ≥1
27 超純水及純水器 ≥1
28 蒸餾水器 1
29 冷藏箱 ≥2
30 COD迴流裝置或解消器 ≥10位
31 高壓滅菌器(鍋) 1
32 六聯不銹鋼過濾器(含抽濾泵) 1
33 硫化物-酸化吹氣裝置 1
34 一氧化碳測試儀或紅外氣體分析儀 1
35 電熱板 1
36 馬弗爐 1
37 翻轉式振盪器 1
38 手持式風向風速表型 ≥2
39高原空盒氣壓表 ≥2
40 樣品冷藏儲運箱(帶冰種) ≥2
41 台式超聲波清洗器 1
42 環境監測車 ≥1
43 計算機 每兩人至少1台
44 傳真、列印機 至少一台
註:2~5可用多參數水質測試儀替代
選配儀器
環保電子防潮箱、分液漏斗振盪器、超凈工作台、細菌檢測系統、細菌培養 箱、環刀或土壤容重采樣器、無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樣品研磨機或土壤化驗制樣 機、振動測定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氣相色譜儀、氣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 儀、流動注射分析儀、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采樣流量校準器、壓力感測器校準 儀、智能一體化蒸餾儀、GPS、測距儀等。
選配儀器建議根據工作量、投資收益和市場需求確定,如果地方環境管理和市 場有需求,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新開項目需要就應增加相應的儀器,如汽車尾氣 監測儀、柴油機排煙黑度監測儀、煤含硫量分析儀,測苯系物、非甲烷總烴、六六六、滴滴涕和烷基汞的氣相色譜儀、測苯並a芘等多環芳烴類的液相色譜等。

⑹ 有機化學實驗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採取那些防範措施減少有毒物質的傷害

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

由於有機化學實驗室所用的葯品多數是有毒、可燃、有腐蝕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儀器大部分又是玻璃製品,所以,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發生事故。如割傷、燒傷,乃至火災、中毒和爆炸等。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室是潛在危險的場所。然而,只要我們重視安全問題,思想上提高警惕,實驗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安全措施,大多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紹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守則、危險品的使用規則和實驗室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一) 實驗室安全守則
1. 實驗開始前應檢查儀器是否完整無損,裝置是否正確穩妥,在徵求指導教師同意之後,方可進行實驗。
2. 實驗進行時,不得擅自離開崗位,要經常注意觀察反應進行的情況和裝置是否漏氣、破損等現象。
3. 當進行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實驗時,要根據實驗情況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護眼鏡、面罩或橡皮手套等。
4. 使用易燃、易爆葯品時,應遠離火源。實驗試劑不得入口。嚴禁在實驗室內吸煙或吃飲食物。實驗結束後要細心洗手。
5. 熟悉安全用具,如滅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葯箱的放置地點和使用方法,並要妥善愛護。安全用具和急救葯箱不準移作它用。
(二)危險葯品的使用規則
1. 易燃、易爆和腐蝕性葯品的使用規則
(1) 絕不允許把各種化學葯品任意混合,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 使用氫氣時,要嚴禁煙火,點燃氫氣前,必須檢驗氫氣的純度。進行有大量氫氣產生的實驗時,應把廢氣通向室外,並需注意室內的通風。
(3) 可燃性試劑不能用明火加熱,必須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調電壓的電熱套加熱。使用和處理可燃性試劑時,必須在沒有火源和通風的實驗室中進行,試劑用畢要立即蓋緊瓶塞。
(4) 鉀、鈉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氣中易燃燒,所以,鉀、鈉應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們時要用鑷子。
(5) 取用酸、鹼等腐蝕性試劑時,應特別小心,不要灑出。廢酸應倒入廢酸缸中,但不要往廢酸缸中傾倒廢鹼,以免因酸鹼中和放出大量的熱而發生危險。濃氨水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一旦吸入較多氨氣時,可能導致頭暈或暈倒。若氨水進入眼內,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所以,在熱天取用氨水時,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溫後再開瓶取用。
(6) 對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將引起爆炸;銀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後會生成氮化銀而容易爆炸。
2. 有毒、有害葯品的使用規則
(1) 有毒葯品(如鉛鹽、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鉻酸鉀等)不得進入口內或接觸傷口,也不得隨便倒入下水道。
(2) 金屬汞易揮發,並能通過呼吸道而進入體內,會逐漸積累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在取用時要特別小心,不得把汞灑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灑落,必須盡可能收集起來,並用硫磺粉蓋在灑落汞的地方,使汞變成不揮發的硫化汞,然後再除盡。
(3) 制備和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惡臭和有害的氣體(如硫化氫、氯氣、光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加熱蒸發濃鹽酸、硝酸、硫酸等時,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4) 對某些有機溶劑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因為這些有機溶劑均為脂溶性液體,不僅對皮膚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而且對神經系統也有損傷。生物鹼大多具有強烈毒性,皮膚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使用這些試劑。
(5) 必須了解哪些化學葯品具有致癌作用。在取用這些葯品時應特別小心。
(三)意外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1. 意外事故的預防
(1) 防火
① 在操作易燃溶劑時,應遠離火源,切勿將易燃溶劑放在敞口容器內用明火加熱或放在密閉容器內加熱。
② 在進行易燃物質實驗時,應先將酒精等易燃物質搬開。
③ 蒸餾易燃物質時,裝置不能漏氣,接受器支管應與橡皮管相連,使余氣通往水槽或室外。
④ 迴流或蒸餾液體時應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熱燒瓶,而應根據液體沸點的高低使用石棉網、油浴、沙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暢通。
⑤ 切勿將易燃溶劑倒入廢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盛放易燃液體。傾倒易燃液體時應遠離火源,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
⑥ 油浴加熱時,應絕對避免水滴濺入熱油中。
⑦ 酒精燈用畢應立即蓋滅。避免使用燈頸已經破損的酒精燈。切忌斜持一隻酒精燈到另一隻酒精燈上去點火。
(2) 爆炸的預防
① 蒸餾裝置必須安裝正確。常壓操作時,切勿造成密閉體系;減壓蒸餾時,要用圓底燒瓶或吸濾瓶作接受器,不可用錐形瓶或圓底燒瓶,否則可能會發生炸裂。
② 使用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暢通,嚴禁明火,並應防止一切火星的發生。有機溶劑如乙醚或汽油等的蒸氣與空氣相混時極為危險,可能會由一個熱的表面或者一個火花、電花而引起爆炸,應特別注意。
③ 使用乙醚時,必須檢驗是否有過氧化物存在,如果發現有過氧化物存在,應立即用硫酸亞鐵除去過氧化物後才能使用。
④ 對於易爆炸的固體,或遇氧化物會發生猛烈爆炸或燃燒的化合物時,或可能生成有危險性的化合物的實驗,都應事先了解其性質、特點及注意事項,操作時應特別小心。
⑤ 開啟有揮發性液體的試劑瓶時,應先用冷水冷卻,開啟時瓶口必須指向無人處,以免由於液體噴濺而導致傷害。當瓶塞不易開啟時,必須注意瓶內貯存物質的性質,切不可貿然用火加熱或亂敲瓶塞等。
(3) 中毒的預防
① 對有毒葯品應小心操作,妥為保管,不許亂放。實驗中所用的劇毒物質應有專人負責收發,並向使用者指出必須注意遵守的操作規程。對實驗後的有毒殘渣必須作妥善有效處理,不準亂丟。
② 有些有毒物質會滲入皮膚,因此,使用這些有毒物質時必須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操作後立即洗手,切勿讓有毒葯品沾及五官或傷口。
③ 在反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毒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實驗過程中,不要把頭伸入櫥內,使用後的器皿應立即清洗。
(4) 觸電的預防
使用電器時,應防止人體與金屬導電部分直接接觸,不能用濕的手或手握濕的物體接觸電插頭。裝置或設備的金屬外殼等都應連接地線。實驗後應先切斷電源,再將電器連接總電源的插頭拔下。
2. 意外事故的處理
(1) 起火。起火時,要立即一面滅火,一面防止火勢蔓延(如採取切斷電源、移去易燃葯品等措施)。滅火要針對起因選用合適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濕布、石棉布或沙子覆蓋燃燒物;火勢大時可使用泡沫滅火器;電器失火時切勿用水潑救,以免觸電;若衣服著火,切勿驚慌亂跑,應趕緊脫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蓋著火處,或立即就地打滾,或迅速以大量水撲滅。
(2) 割傷。傷處不能用手撫摸,也不能用水洗滌。應先取出傷口中的玻璃碎片或固體物,用3%H2O2洗後塗上紫葯水或碘酒,再用綳帶扎住。大傷口則應先按緊主血管以防大量出血,急送醫務室。
(3) 燙傷。不要用水沖洗燙傷處。燙傷不重時,可塗凡石林、萬花油,或者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紮傷處;燙傷較重時,立即用蘸有飽和苦味酸或高錳酸鉀溶液的棉花或紗布貼上,送到醫務室處理。
(4) 酸或鹼灼傷。酸灼傷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再用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處理;鹼灼傷時,水洗後用1%HAc溶液或飽和H3B03溶液洗。
(5) 酸或鹼濺入眼內。酸液濺入眼內時,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眼睛再用3%NaHCO3 溶液洗眼;鹼液濺入眼內時,先用自來水沖洗眼睛,再用10%H3BO3溶液洗眼。最後均用蒸餾水將余酸或余鹼洗凈。
(6) 皮膚被溴或苯酚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有機溶劑如酒精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後在受傷處塗抹甘油。
(7)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氣體。吸入Cl2或HCl氣體時,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氣使之解毒;吸入H2S 或CO 氣體而感到不適時,應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應注意,Cl2或Br2中毒時可進行人工呼吸,CO 中毒時不可使用興奮劑。
(8) 毒物進入口內。將5-10mL 5% CuSO4溶液加到一杯溫水中,內服,然後把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嘔吐,吐出毒物,然後立即送醫務室。
(9) 觸電。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在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注意,以免中毒。

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標准操作規程
1職責
1.1實驗室主任對安全全面負責。經常進行安全督察,組織安全檢查,負責處理安全事故。
1.2實驗員負責水、電線路、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設施安全檢查。
1.3各科實驗老師負責本科的化學葯品、水電氣、門窗的安全。
1.4實驗員負責試劑、葯品,特別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管理。
2. 工作程序
2.1 安全操作規范
2.1.1檢測人員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杜絕一切違章操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工作,並及時登記報告。
2.1.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觸試劑。使用易揮發、腐蝕性強、有毒物質必須帶防護手套,並在通風櫥內進行,中途不許離崗。
2.1.3在進行加熱、加壓、蒸餾等操作時,操作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現場,若因故須暫時離開,必須委託他人照看或關閉電源。
2.1.4各種安全設施不許隨意拆卸搬動、挪作他用,保證其完好及功能正常。
2.1.5操作人員要熟悉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性能和維護知識,熟悉水、電、燃氣、氣壓鋼瓶的使用常識及性能,遵守安全使用規則,精心操作。
2.2 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理
2.2.1化學試劑、葯品中凡屬易燃易爆,有毒(特別是劇毒物品)、易揮發產生有害氣體的均應列為危險物品,嚴格分類,加強管理,專人負責。
2.2.2建立詳細帳目,帳、物、卡相符,專人限量采購,入庫檢查。
2.2.3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單獨存放,有毒物品放入專用加鎖鐵櫃內,注意通風。
2.2.4劇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等)應執行「雙人雙鎖"保管制度
2.2.5領用時應嚴格履行登記審批手續,用多少領多少。操作室內不宜大量貯存危險物品,不許存放劇毒試劑。
2.3 三廢處理
2.3.1在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中多具有腐蝕性和毒性。這類廢液直接排放於下水管道將會污染環境,必須統一收集,進行有效的處理後再排放。
2.3.2實驗室產生的廢液貯存到一定數量後,集中處理。用於回收的廢液的容器應分類盛裝,禁止混合貯存,以免發生劇烈化學反應而造成事故。
2.3.3沾附有害物質的濾紙、稱量紙、葯棉等應與生活垃圾分開,單獨處理。
2.3.4廢液中濃度高的應集中貯存,並由綜合管理科交環保部門處理;濃度低的經適當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即可排出。一切廢液(物)不宜存放過長時間。
2.3.5含菌廢液消毒後處理。
2.4 安全管理
2.4.1安全工作人人有責,應杜絕人身傷亡事故,保證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2.4.2經常檢查安全隱患,防微杜漸,出現問題及時上報,迅速認真整改。
2.4.3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並放在具有醒目標志的地方,不得挪動,有關人員應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安全員負責定期檢查,及時更換過期、失效消防器材。
2.4.4由學校安全員定期檢查電路,防止元器件老化、損壞造成事故。移動、檢修帶電設備應切斷電源。電路(線)電器設備故障應由專人檢修。
2.4.5各個實驗老師負責本室水、電、氣、門、窗的安全,各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安全負責並經常督促檢查。
2.4.6苯並芘檢測所用的物質由專人保管,廢液集中保管理處置。實驗員在操作時應有專門的工作服,並使用一次性用具。禁止穿戴工作服及其它防護用品離開苯並芘實驗區。
2.4.7乙炔氣、氬氣、氮氣等高壓氣體鋼瓶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2.4.8使用電梯者要嚴格按照電梯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嚴禁把超重、超大的物件帶入電梯。注意使用安全。
2.4.9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搶救傷亡人員,並保護現場,通知有關人員處理事故。
2.4.10事故發生後三日內,由當事人填寫事故報告單,報科、站負責人。站長及時主持召開事故分析會,對直接責任者作出處理,並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以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2.4.11重大、大事故發生後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後還應提交事故處理專題報告。

⑺ 實驗室處理化學廢物的一般方法

每個質檢中心,實驗室等都有需要處理的有機無機廢液,主要包括:實驗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強酸、強鹼、有機溶液,清洗各種實驗用具和設備 (各種玻璃容器、進樣瓶、制樣設備等)時產生的廢液和設備冷卻裝置(如各種蒸餾冷卻裝置、儀器設備冷卻裝置等)產生的廢液,而且量還不同於一般的大學實驗室,累積起來也不少,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廢液呢?

燃燒?但是,燃燒過程中會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回收?有的溶劑回收是不是比較麻煩?不然怎麼有的工廠怎麼就直接倒掉了?

倒掉?如果倒入下水道,地下水都是這樣污染了,誰還敢喝水?

這些廢液應按其性質、成分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廢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採用適當方法處理,然後再排外部管網。

一、廢液處理原則

對高濃度廢酸、廢鹼液要經中和至中性時排放。對於含少量被測物和其他試劑的高濃度有機溶劑應回收再用。用於回收的高濃度廢液應集中儲存,以便回收;低濃度的經處理後排放,應根據廢液性質確定儲存容器和儲存條件,不同廢液一般不允許混合,避光、遠離熱源、以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廢液儲存容器必須貼上標簽、寫明種類、儲存時間等。

二、實驗室廢液處理的基本方法

1、無機實驗廢液處理的一些方法

(1)無機實驗中通常產生大量的廢液是廢酸液。廢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網紗或玻璃纖維過濾,濾液中加鹼中和,調pH至6—8後就可排出。

(2)無機實驗中含鉻廢液量最大的是廢鉻酸洗液。這可以用高錳酸鉀氧化法使其再生,繼續使用。少量的廢鉻酸洗液可加入廢鹼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氫氧化鉻沉澱,將此廢渣埋於地下。

(3)氰化物是劇毒物質,含氰廢液必須認真處理。少量的含氰廢液可先加氫氧化鈉調pH>10,再加入幾克高錳酸鉀使CN根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廢液可用鹼性氯化法處理。先用鹼調至PH>1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鹽,並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

(4)含汞鹽廢液應先調DH至8-10後,加適當過量的硫化鈉,而生成硫化汞沉澱,加硫酸亞鐵而生成硫化弧鐵沉澱,從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澱下來。靜置後分離,再離心,過濾: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液,最有效和最經濟的處理方法是:加鹼或者硫化鈉把重金屬離子變成難溶性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澱下來,從而過濾分離。

⑻ 環境監測測定空氣中的氰化物需要將采樣後的吸收液蒸餾嗎

答:
【1】是應該進行采樣後的吸收液蒸餾;
【2】由於要蒸餾,所以可以增加采樣體積,即採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樣;
【3】如果需要大體積的蒸餾條件,可以將采樣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體積的 「空白稀釋液」,再蒸餾。

⑼ 氰化物製作方法

反復蒸餾即可。

可採用低壓蒸餾低溫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約70%的過氧化氫據說國內某知名大學有研究生嘗試制備60%以上的過氧化氫,蒸餾時不慎蒸干,直接炸穿兩面牆,且據說無法找到實驗者和在一旁監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滲濾氰化法的工藝過程:

1.裝入礦砂及鹼:要求布料均勻,粒度一致,疏鬆一致。有干法和濕法兩種裝法。干法適於水分在20%以下的礦砂,可用人工或機械裝礦。濕法是將礦漿用水稀釋後,用砂泵揚送或沿槽自流入槽內。

2.滲濾浸出:裝料完畢後即可把氰化液送入槽中。氰化液在槽中的流向有兩種:一種是上進下出。即氰化液從槽頂注入,並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過礦砂層;一種是下進上出,好氰化液靠壓力作用自下而上通過礦砂層。浸出完成後用水洗滌氰化尾礦。

3.尾礦排出: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通過槽底工作門排出氰化尾礦;濕法是用高壓水沖刷氰化尾礦,讓尾礦漿沿預先安排好的尾礦管(槽)流出。

可採用低壓蒸餾低溫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約70%的過氧化氫據說國內某知名大學有研究生嘗試制備60%以上的過氧化氫,蒸餾時不慎蒸干,直接炸穿兩面牆,且據說無法找到實驗者和在一旁監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⑽ 企業環境監測站應配備哪些設備儀器

企業環境監測站的任務是按上級環保部門的要求和本企業環境狀況實施監測任務內的。根據任務和企業的容規模、性質,選擇以下儀器設備:
(1)基本儀器包括普通溫度計、高溫溫度計、微量天平、精密天平、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熒光分光光度計和數字式離子計等;
(2)煙氣監測儀器包括煙氣測定儀、飄塵采樣器、氣象觀測儀、粉塵采樣器、斜管微壓計、補償微壓計、皮託管、熱球(熱線)風速儀和有害氣體采樣器等;
(3)水質監測儀器包括自動水樣采樣器、油分分析儀、水質監測儀和酸度計等;
(4)測雜訊儀器包括簡易聲級計、高檔錄音機、精密聲級計和倍頻程濾波器等;
(5)有關玻璃儀器、電冰箱、馬福爐、烘箱、微型電子計算機等。如有需要和可能,應配備環境監測車。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氰化物蒸餾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水器的塑料閥門怎麼卸掉 瀏覽:608
暖氣智能閥門有水珠 瀏覽:668
管道閥門有哪些品牌 瀏覽:29
忍3工具箱最新版 瀏覽:418
地熱管道充水時閥門開關 瀏覽:59
什麼牌子安檢設備好 瀏覽:522
暖氣上下閥門方向 瀏覽:899
打開空調閥門漏氣怎麼回事 瀏覽:857
常見的區域網硬體設備有哪些 瀏覽:472
儀器設備購置說明怎麼寫 瀏覽:465
北京超濾水處理設備哪裡有 瀏覽:63
閥門裡面的銅接管什麼材質 瀏覽:956
機械損耗怎麼算 瀏覽:679
筆記本如何輸出聲音設備 瀏覽:351
實驗室冷卻結晶的裝置圖 瀏覽:474
2516是什麼軸承 瀏覽:992
儀器製造課程設計微動裝置 瀏覽:635
修復儀器測量怎麼用 瀏覽:553
防雷裝置檢測資質取消 瀏覽:76
為何新暖氣不要先開閥門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