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還有什麼技術被壟斷
中國有哪些壟斷世界的技術呢
龍門吊
奧巴馬演講呼籲使用美國製造期間,國旗被吹掉露出振華標志
振華港機生產的龍門吊占據了全球龍門吊80%的市場,幾乎壟斷1000噸級龍門吊。為巴西BrasFELS船廠建造的龍門吊更是高達2000噸級。
中國軍艦能下餃子,大型龍門吊功不可沒
英國2000萬美元引進1000噸級龍門吊專門建造航母,印度不願購買中國製造,後不得不收英國二手。
特高壓輸電網
我國在新疆建設的特高壓輸電網
中國可以說是世界僅有的兩個擁有從寒帶到熱帶的所有國土的國家之一,因此這張電網不僅要能承受寒帶零下30度的低溫,還要能夠經受50度高溫的考驗,要能夠經受來自海洋的強台風的沖擊,沿海鹽霧環境腐蝕,也要能經得起戈壁風沙的襲擊;還要承受泥石流各種各樣地質災害的沖擊。
2003年的北美大停電事故,超過5000萬人失去電力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電網不僅規模最大,而且可靠性高。歐洲和美國都是區域型電網,本區域發電本區域用,沒有像中國這樣的超大規模電力調度,就算這樣歐洲和北美地區還會發生大區域停電。
大功率紫外激光晶體
大功率紫外激光需要的晶體,中國領先世界20年左右。去年2月美國宣布突破中國長達15年的封鎖製造出了KBBF晶體,該晶體用於光發射電子顯微鏡、超大功率激光器、同時也是製造光刻機的核心部件,而光刻機則是用來生產CPU晶元的核心設備。
美國《自然》雜志文章刊登陳創天院士和他的KBBF晶體
中國封鎖該技術的主要原因是其軍事用途,大功率晶體是激光定向能武器的核心技術。
激光武器
中國在此領域大幅領先「外國」,功率輸出超過「外國」一個數量級以上。因為中國對此類技術的嚴格封鎖,禁止出口,造成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受到影響,例如:某國外著名實驗室求國內一小塊晶體而不得,2009年Nature雜志專門撰文譴責了這種不利於人類技術發展的自私行為。
煤制油技術單向閥
煤制油技術中國居於世界絕對領先地位,但是今天我們不看煤制油技術,我們看這個龐大系統裡面的一個小部件:單向閥。
全世界本來只有德國一家公司生產,他們獲取了多麼高的利潤呢,一個小小的閥門,價格高達180萬人民幣,而壽命最長只有3個小時。折舊費用平均一分鍾一萬元。中國湖南西迪技術公司研發出單向閥後,價格只有20萬人民幣,而壽命有1年多。這家德國公司已經徹底退出競爭。世界其他任何國家想搞煤變油技術,如果不買中國的裝備,根本無法和中國競爭。
❷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的幾個實驗室,到底哪一個的綜合實力最強,是燃氣輪機實驗室、傳熱傳質、分布式
燃氣輪機實驗室,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最初就是依照這個研究方向建立的,該所在燃氣輪機方面的實力是毫無疑問的。
其次發展起來的循環流化床,也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同樣非常強勢。至於其他的傳熱傳質、分布式供能、風力發電和儲能研發方面,發展時間要短一些,實力相對弱一些。但這也只是研究所內部不同方向之間的比較,如果與其他大學或研究所的同一方向進行比較,就不好說了。
不知道樓主為什麼問到這個問題,我半個月前去哪裡參加復試的,過幾個月就要去哪裡讀研了。。。
❸ 言傳身教的素材(例子)兩個,急!!!!!
言傳身教兩個較好的素材: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和曾子殺豬。
1、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
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 「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2、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子到集市後回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罷了。」
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言傳身教」當代體現:
1、美猴王何玉久。
何玉久是山東省桓台縣人,16歲結緣「猴戲」。為了將「猴戲」和自己的本領傳承下去,2013年起,何玉久受聘於桓台縣馬橋鎮陳庄小學,開設「猴戲」特長輔導班,免費為感興趣的孩子講授「猴戲」,以此來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工程熱物理學家吳仲華。
吳先生在教學的過程要求青年教師、科研人員和學生一起聽課、上習題課、交作業。他重視實驗室建設,親自兼任實驗室主任,建立了包括葉柵風洞、小型燃氣輪機等實驗裝置。他舉辦訓練班,派送退伍軍人、工人到航空發動機工廠培訓,培養了一批實驗技術人員,從而組建了全面合理配套的科研隊伍。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日報-八旬「美猴王」言傳身教進學堂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日報-學術大師的言傳身教
❹ 中國艦用燃氣輪機是什麼水平
世界第四個可以生產完整自己生產出來大功率燃氣輪機的國家,這里是指自己獨立生產,世界上燃氣輪機最厲害的是英國,美國在這方面都比不上英國厲害,現在俄羅斯都沒有自己獨立生產燃氣輪機的能力,烏克蘭有這樣的技術,但是現在沒有這樣完整的生產線,不過也算是可以獨立生產了。
我們的水平現在是一流水平,因為全世界能獨立生產燃氣輪機的只有四個國家,我們就是其中之一,說明了我們的水平世界一流,超一流水平的是英美,但是就算是這樣我們也是值得驕傲的,50MW燃氣輪機研發成功,讓我們未來的大型艦船擁有更大的動力更快的航速,所以現在值得期待,期待我們盡快走出蘇聯的影子,走出自己的道路。
❺ 飛碟的動力就是自然力宇宙力沒有核動力
復合渦流的製造方法、製造設備及復合渦流飛行器
本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列屬於飛行學及電磁學領域,是一種新型渦流的創造和應用,適用於大氣層內以空氣動力產生升力的航空直升飛行器。並涉及帶電離子的加速和磁約束,及磁流體和核動力系統。結合了汽車、航空甚至航天、核能等多項機電產業。
在本發明之前的現有技術
飛機發明百年以來,航空氣動力技術主要是一種,即當空氣相對於機翼快速運動時,不管是否超音速,機翼都受到前方來流的「沖量」,而空氣因機翼的誘導和壓縮作用,形成「下洗流」的鉛垂線方向的「動量」,機翼因反作用力或形成上下表面壓力差而得到升力;其他的包括「脫體渦」、「乘波飛行」、「機翼上表面吹氣」或「附壁射流」技術等等。
機場和航母的建造和維護耗資巨大,其跑道面積大,但起降飛機頻率受限,應急能力低下,無論是從經濟上或使用上,都日益希望擺脫大機場和大航母,擺脫跑道的制約。
無論是曾經、現有或研製中的直升機都有缺陷。現有如佔多數的旋翼直升機,其阻力大,速度受限,耗油率高,旋翼尺寸大;如英國的「鷂」式軍用噴氣直升機,其技術復雜,高溫高速氣流對地面環境影響大,安全系數低;研製中的新式直升機,如模仿鳥類的載人撲翼機,因為重量、尺寸與功率的比值受限,在理論或實踐上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如美國的「魚鷹」V-22傾轉旋翼直升機,其可靠性差,存在固有缺陷,特別在快速下降時,易出現危險的「渦環狀態」,因產生逆行環流和劇烈渦流而導致事故;美國曾經的艦載垂直起降戰斗機XFV-12,利用噴氣在副翼上產生抽吸的效果,以噴氣帶走周圍空氣的比例為1:60,即以小質量高速噴氣誘導大質量低速空氣,但因不考慮升力面,和與其相關的升力表面流體的速度、剪切流層或壓力梯度層的厚度等因素,加上對空氣的誘導效率不高,以及噴氣在內部管道的轉彎處的嚴重損失和燃氣再吸入等等問題,增升效果不佳。
另外有一個百年來的難題,即從飛機發明開始,人們自然就想將汽車與飛機相結合。但這種嘗試一直沒能成功,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無法協調,安全性難以保證。
古代各國歷史記載,及近六十年來世界范圍內一度漲落的「UFO」熱潮,其中比較有普遍性的是一種碟形飛行物,即「飛碟」,有十六個主要特徵:強力旋風、強大磁場、電磁干擾、機體旋轉、周身發光、核能輻射、直升懸停、無聲飛行、波浪軌跡、外殼電場、雷達隱身、非超光速、空中離合、空中變形、三域通用、極度加速。附帶效應是:當飛碟懸停在空中或運動時,總有一層明亮的彩色光環和光暈,當其降落時,光環就消失了,當它重新啟動時,又射出光環;飛碟可形成「吸管式龍卷風」吸附物體,並可形成「旋轉式下擊爆流」 在森林開劈著陸區;當飛碟近地前飛或起降時往往有狂風大作,其中當其在沙漠地帶起飛或著陸時,會激起狂烈的沙暴,當其飛越大雪覆蓋的雪原時,在其下方出現強烈的雪旋風暴,當其懸停在大海上方時,海面會掀起巨浪和水柱,海浪直朝飛碟方向吸去;飛碟可以使目擊者的手錶停止,當低空掠過車輛時,將會把其掀起(牽引),甚至將物體磁化;飛碟出現時,往往伴有大規模的停電、放電或無線電通信中斷或訊號干擾、甚至電器燒毀現象;飛碟在太空或大氣層中飛行時以直角或銳角轉彎;在海洋湖泊水下發現光環,以及光環或光球從水中升起……。這是一個有待解開的千古之謎。
在自然界的流體中渦流和旋流佔有極為重要的比例,早就有人探索專門使用渦流或旋流或反旋流或環流為直升機提供主要升力,但尚未成功。
以下是本申請人所知的現有技術內容:
用高速渦流或旋流產生升力的飛行器的專利有:張義柏的97205608.4噴氣渦流式飛行器、任俊超的97110404.2飛行物升空方法;用槳葉旋轉壓縮空氣產生高速旋流和「陀螺效應」的飛行器的專利有:林康的99124654.3一種空陸兩用旋風陀螺直升機車;用上表面真空薄層產生升力的飛行器的專利有:何惠平的98112980.3外殼旋轉式航空飛碟飛行器;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離子加速器的專利有:德國湯姆森管電子有限公司的99809994.5等離子體加速器裝置;利用天然的「沙丘」形狀的空氣動力原理的專利有:高歌的85100305.2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用磁力約束的高溫等離子體附壁射流產生升力、推力和減阻的專利技術有:馬瑞安的85105602減阻推進射流航具。
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趙凱華、羅蔚茵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寫到:「渦旋環繞的軸線叫渦線,有一個很好的實驗可以演示渦線隨流體運動的情況,如圖5-33所示,在一個扁圓的盒子底的中央開一個圓洞,像鼓一樣在面上蒙一張綳緊的橡皮膜,側放在桌上,事先在鼓內噴上一些煙,用手拍鼓面,就會看到有一個煙圈從底上的洞冒出來,一面向前移動,一面擴大,這煙圈是一條閉合的渦線,空氣像螺線管一樣繞著它旋轉,如果在一定距離之外放上一枝蠟燭,煙圈過後還會把它吹滅。」(註:煙霧顆粒只在垂直面上旋轉,而在水平面上不轉,這是一種「渦環」。)
據互聯網網址: 中國科普博覽/地球故事/大氣科學館/風從哪裡來/奇妙的風/龍卷風(
),「龍卷風是一個猛烈旋轉著的圓形空氣柱,龍卷風吼聲如雷,可能是由於渦旋的某些部分風速超過聲速,因而產生小振幅的沖擊波。一般情況,風速可能在每秒50-150米,極端情況下,甚至達到每秒300米或超過聲速。但龍卷風中心的風速很小,甚至無風,這和台風眼中的情況很相似。尤其可怕的是龍卷內部的低氣壓。這種低氣壓可以低到400毫巴,甚至200毫巴,而一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毫巴。當龍卷風掃過建築物頂部或車輛時,由於它的內部氣壓極低,造成建築物或車輛內外強烈的氣壓差,瞬間就會使建築物或交通車輛發生「爆炸」」。
據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黃向東的《汽車空氣動力學與車身造型》,寫到:「氣動力對汽車的穩態和瞬態穩定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高速行駛的汽車若升力足夠大,會出現「發飄」的感覺,保持預定路線行駛的能力和可操縱性明顯下降;當氣流相對汽車有橫向速度分量(如側向陣風或轉向)時,若汽車的風壓中心位於車身前部,就有隨風偏離原來行駛路線的趨勢(即橫風不穩定性)...為減小升力,汽車外形宜避免和典型翼剖面相似,並具有一定的負沖角。從這個意義上講,楔型汽車最好...風壓中心與車身重心的相對位置導致了橫風穩定性問題的產生。如採取前輪驅動的方式或使整車重心盡量前移的設計等等,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有些高速運動車和試驗樣車,在後尾部由設置了類似飛機的垂直尾翼,以使風壓中心後移。」
據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彭澤琰、劉剛的《 航空燃氣輪機原理(上冊)》,寫到:「粘性氣體繞過不良流線物體時必然會產生繞流脫體現象,在其後方形成一個穩定的渦流區,在燃燒技術上稱之為迴流區。氣流流經V形槽,形成兩個對稱的截面為橢圓形旋渦...新月形沙丘(BD)形旋渦發生器具有頑強的抗干擾性能。沙丘穩定器主要是利用良好的自然氣流結構,既保證了良好的熱量和質量交換,又減弱了V形穩定器尾緣旋渦的周期性脫落,增強了穩定火焰的生命力,延長了可燃微團的停留時間,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由於旋渦周期性脫落帶來的振盪燃燒的激振因素。」
據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程昭武、沈美珍、孟鵲鳴的 《世界飛機100年》,寫到:「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的北美航空公司在研製XB-70型鴨式超音速轟炸機的過程中,發現飛機在以馬赫數3的速度飛行時,由機腹進氣道前端所引發的激波,使機翼下表面的氣流壓力增加,飛機的總升力因而提高30%,而且沒有附加額外的阻力。這一現象當時被稱為「壓縮升力」或「激波升力」。...美國紐約的溫斯勒工學院所提出的一種空天飛機方案就是真正的「飛碟」。為了減小阻力,從「飛碟」的圓心伸出一個細長的等離子體錐管,用來激發等離子體和產生斜激波。」
據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張三慧的《大學物理學----電磁學(第二版)》寫到:「為了產生受控熱核反應的條件,就把上述環形磁瓶裝置和環形箍縮裝置結合起來,這也就是在環形箍縮裝置中的環形反應室外面再繞上線圈,並通以電流。這樣,在反應器內就會有兩種磁場:一種是軸向的B1,它由反應室外面的線圈中電流產生;另一種是圈向的B2,它由等離子體中的感生電流產生。這兩種磁場的疊加形成螺旋形的總磁場B。理論和實踐都證明,約束在這種磁場內的等離子體,穩定性比較好。在這種反應器內,粒子除了由於碰撞而引起的橫越磁感線的損失外,幾乎可以無休止地在環形室內繞磁感線旋進。由於磁感線呈螺線形或扭曲形,在繞環管一周後並不自相閉合,所以粒子繞磁感線旋進時一會兒跑到環管內側,一會兒跑到環管外側,總徘徊於磁場之中,而不會由於磁場的不均勻而引起電荷的分離。在這種裝置里,還可分別調節軸向磁場B1和圈向磁場B2,從而找到等離子體比較穩定的工作條件。此實驗裝置叫托卡馬克裝置,是目前建造得比較多的受控熱核反應實驗裝置。」
其中,如張義柏的97205608.4噴氣渦流式飛行器,其是在一個盆式容器內產生了平面渦流,但渦流是由斜上方的下降氣流收集而來,其盆式容器首先受到反推力或反升力。如林康的99124654.3一種空陸兩用旋風陀螺直升機車,其旋風陀螺是由垂直面上的槳葉和水平面上的槳葉共同構成,主要是由中心的風扇大量吸氣產生了中部的低壓區,再由垂直面上的槳葉旋轉將四周空氣以一角度導入形成空氣渦旋,但當空氣渦旋尚未成形時就被水平面上的槳葉破壞了。例如何惠平的98112980.3外殼旋轉式航空飛碟飛行器,其上表面的真空薄層是向上排斥帶電重離子,所以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上表面因受帶電重離子的反作用力而仍然受到重離子的靜壓,即飛行器沒有與外界形成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其運動部分是在一個封閉體內,因此不能得到上表面的低壓。
目前在載人飛行器上出現的渦流中有益的主要是固定翼飛機機翼上表面的脫體渦(平面渦流),但脫體渦的缺點是損耗大,不能充分利用渦流的動能,並且只能在特定條件(如大迎角)下產生和利用,且無法控制。而在使用翼型機翼的飛機中,翼尖渦的存在產生了誘導阻力。另外流體在物體後部尾跡中形成的旋渦,造成物體的壓差(形狀)阻力。
所以如何充分利用渦流的動能或渦量,並由人工產生渦流和控制其升力及飛行參數,是個歷史性難題。
發明目的
人類的「吐煙圈」及大自然的「台風」和「龍卷風」現象和原理提供了思路,即可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當流體沿螺線管軌跡運行的同時,於螺線管兩端閉合圍攏成圓環狀的旋渦,使其同時具有垂直面和水平面上的旋轉分量,成為「立體渦流」(螺繞環狀渦流),如同「托卡馬克裝置」中的螺旋形的等離子體環流,並從「立體渦流」中提取溢出流,使其向圓心剪切擠壓形成「平面渦流」,進一步讓「平面渦流」的近圓心部分堆積擠壓,使其向上湧起形成「中心渦管」,從而形成這三者按順序演化並有機結合的一個「復合渦流」(渦流復合體),形象上看是一種人造「煙圈和台風及龍卷風的渦流復合體」,從某種角度來說只不過是從熱核聚變容器中將等離子體環流取出變為渦流,並演化出「平面渦流」和「中心渦管」,是分別通過機械和電氣方式加以實現,而流體的物理形態也分別是氣態和等離子體態。此「渦流復合體」擁有如「龍卷風」般強大的負壓力,又具備如「煙圈」和「台風」般自約束能力,誘導損耗小,流體利用率高,可人工控制和補充,從而成為新型直升機的氣動力的唯一選擇。
應特別注意的是此種新型氣動模式「誘導」出一個「錐形旋性下洗流」的飛行流場,是「垂直切變風」的天生剋星,即當在對流層以下飛行時,飛行器的升力參數不會受任何方向的擾動氣流(包括垂直切變風)的影響,不會因為升力面的「迎角變化」而影響升力參數,當遭遇從上向下的垂直切變風時,雖然渦流從上方吸入的空氣在「總壓」和「靜壓」方面都增大了,但同時提高了渦流對周圍空氣的誘導比和質量,提高了誘導效率,增大了升力,又由於渦流是人工主動產生並且駐留於升力面上,而不會有普通機翼的「有效迎角」的問題,因此飛機非但不會下降反而有一定的上升趨勢,即對垂直切變風有自我補償的特殊性效果,適合在各種惡劣流場和氣候中正常飛行,這將對未來飛行器的飛行安全作出巨大貢獻;此「渦流復合體」可通過對渦流的高度和強度的調節輕易實現人工控制渦流;其完美的氣動特性和優異的可控性已經全面超越了昆蟲翅上的渦流,達到了人類空氣動力學發明和應用的頂峰。
目前的渦流製造設備大多稱「渦流發生器」,產生的都是通常的「平面渦流」。本發明先創造「立體渦流」,即如螺繞環(環形螺線管)一樣的新型渦流,再按順序演化生成「平面渦流」和「中心渦管」,實現了對這種「渦流復合體」的合成、保留、約束、凝聚等,這是由渦流發生裝置的特殊性構造或本身的磁場造成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含有機械方式和電氣方式的兩大類渦流凝聚器,包含用此種新型渦流體產生升力的三種飛行器,即飛行汽車、噴氣直升機、碟形飛行器,並有多種新型零部件等。
特別指出: 本發明中的渦流凝聚器不但產生了「立體渦流」,同時其上部溢出或減速的流體又都因為具有偏心角度而相互剪切擠壓形成了「平面渦流」,於是形成了兩種渦流,即「立體渦流」疊加上「平面渦流」,而對升力和效率的參數的調節則主要是由「中心渦管」來實現;另外凝聚器稍加改動後可用來單獨產生平面渦流;立體渦流優於平面渦流的特性是,立體渦流在整流通道的表面形成的附面層因為渦流在垂直面的旋轉得到能量而隨時處於激活狀態,防止了堆積,而不是平面渦流下部的附面層向旋轉中心區逐漸堆積增厚;另外立體渦流佔用圓面的外緣的較大面積,而平面渦流只是在圓面中心區的轉速最大,所以兩種渦流的疊加和共存可以互相取長補短。
升力原理:本發明先創造「立體渦流」,再按順序演化生成「平面渦流」和「中心渦管」,從而形成三者合一的「復合渦流」;即以「立體渦流」為骨架,以「平面渦流」為肉體,以「中心渦管」為皮膚,誘導周圍空氣在升力面的上方和下方形成「錐形的旋性下洗流」,即以少量的噴氣的「動能」,通過「渦量」,誘導出更大質量的周圍空氣的「動量」,從而得到高效率並且低誘導損耗的升力;在此是兩種渦流共存的局面,即「立體渦流」之上及之內疊加有「平面渦流」,在「立體渦流」中隨時有沿大圓面的周向速度減低而徑向速度增加的部分流體脫離出來,此各個方向的脫離流體初始時都有一偏心角,並且受圓面中心低壓區的吸引,先是減速向圓內溢進,然後經過相互剪切向中心擠壓的再加速,成為了「平面渦流」;「平面渦流」中心形成一個向上湧起的「中心渦管」,其內空為低壓無風區,此渦管向上伸展以離心力自由旋開成為漏斗或喇叭形狀,在漏斗或喇叭形的渦管與下部渦流之間形成了「壓力梯度層」或「剪切流層」,此「剪切流層」也是旋轉的,是下部高速流體與上部靜止大氣之間的過渡層,這類似於「射流附壁效應」(科安達效應coanda effect),即表面流體的速度最高,向上層或外層流體速度逐漸減低,因存在壓力梯度而在升力面上得到低壓,此處是「剪切流層」把渦量或旋轉量不斷傳遞給上部和四周大氣,即與周圍環境進行「能量交換」,即四周大氣被誘導和吸引向「中心渦管」和「平面渦流」靠攏,得到其所傳遞的渦量,也產生旋轉,成為低速大質量的旋轉流體,進而誘導出「剪切流層」或「壓力梯度層」,使下部兩種渦流的靜壓都降低;「立體渦流」占據圓形升力面的外緣大部分面積,速度勻衡,「平面渦流」在圓面的邊緣速度相對較低,在近圓心處得到再加速;「平面渦流」位於「立體渦流」的上方和圓環之內,也成為「立體渦流」的上方「剪切流層」和「過渡層」,「平面渦流」與上部「剪切流層」有強相互作用;上部和周圍空氣得到渦量向外和向下擴散,越接近「中心渦管」的下部或底部渦流,則周圍空氣得到的渦量越大,則周圍空氣是從上方被吸引,獲得渦量後,在升力面邊緣向外且向下旋轉而出,有一「下洗速度」,由上向下圍繞圓形升力面通過誘導形成一個「錐形旋性下洗流」的飛行流場,當升力面的面積越大、底部渦流或表面流體的速度越高、「中心渦管」的高度越高強度越強(當渦管直徑一定時)、漩流旋出時其「下洗速度」越小、受誘導的上部空氣質量越大,則升力效率和誘導功率損耗就越好;由於旋性下洗流的形成有一個很長的獲得渦量的過程,使得渦流對周圍空氣的誘導時間充分,效率高,使渦量分配均勻;一個渦流特有的升力現象是,「中心渦管」因為高速旋轉的空氣柱的離心作用和黏性而形成「中心低壓無風區」,是一種「抽真空現象」,特別當「中心渦管」較高大且旋轉速度很大時,如「吸管式龍卷風」,或者雷諾數很小時,如「昆蟲翅渦流」,則無風區氣壓的降低相對更明顯,可以作為主要升力區;另外,流體的旋性使得其在有限的升力區上方走過的路程更遠,「做功」的時間更長,即誘導或影響的周圍空氣更大量更充分更均勻;「旋性下洗流」同時帶有水平方向和鉛垂方向的速度分量,對於機械方式實現渦流升力來說,由於飛機機體及垂尾的側向阻礙作用,或大彎度襟翼的誘導作用,或兩個反向旋轉的渦流的相互誘導作用,都對「旋性下洗流」的兩個速度分量的分配比率有影響,即水平方向的速度減低而鉛垂方向的速度提高,甚至可因此完全消除下洗流的旋性,提高渦流對周圍空氣的誘導比,而對於電氣方式(即UFO飛行器)來說,可讓部分正離子混入下洗流,受到下部磁場的作用,可以誘導並改變全體下洗流的鉛垂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的分配比率,另外可增大旋性下洗流中所含離子的比例,並加大下部「旋轉磁場」的轉速,以「洛倫茲力」作用將「旋性下洗流」向中心收縮,配合下部「渦流邊緣吸入流」形成一個類「吸管式龍卷風」;「旋性下洗流」是周圍空氣流場受渦流誘導產生升力的現象和必然結果,但在前飛時,過高的「中心渦管」和過厚的「剪切流層」在飛行中會被前方來流吹襲向後拉伸成脫體渦,造成較大的誘導阻力和損耗,則應盡量降低「中心渦管」的高度,或用磁場加以「固化」,而在垂直升降及中低空懸停時,可增加「中心渦管」的高度和強度(直徑一定時),把更多的渦量或旋轉量集中於「中心渦管」,使受吸引和誘導的周圍空氣的質量更大,則「旋性下洗流」的速度更小,即提高了誘導比和效率;渦流的邊緣因為吸力較強,會從周圍甚至機體下部吸入一定量的「渦流邊緣吸入流」;對於空氣渦流,其「中心渦管」所擴散的渦量可以占重要地位;而對於強磁場中的「離子混合氣渦流」,因為周圍空氣和渦流的外層反復電離和反復中和而受磁場影響,兩者可有更強的相互作用,再加上機體表面使渦流面呈向中心凸起的凸曲面或錐形面,則其「平面渦流」擴散的渦量可以佔主要部分,前飛時可降低「離子混合氣中心渦管」,懸停或升降時由空氣和等離子體相混和,經磁場調節收縮後形成高而強的「中心渦管」。所以,除了「中心渦管」的「抽真空現象」得到低氣壓的升力外,升力表面流體的速度、「剪切流層」或「壓力梯度層」的厚度、被誘導的周圍空氣的質量及「下洗速度」等,是空氣動力誘導升力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對於現有固定機翼來說,不論是否有「翼型」,也不管機翼是否屬於超音速或亞音速翼型,它們都是由來流和機翼之間的「沖量」所決定,對於狹義的閉合的渦流來說則是由「渦量」決定的。
兩大類渦流凝聚器的共同點是:流體都經過整流和控制,都形成「立體渦流」和「平面渦流」及「中心渦管」三者合一的「復合渦流」,並在升力面上都可以實現多個立體渦流的嵌套,但都只能共同形成一個平面渦流和一個中心渦管,都可以在表面形成表面凸起和鼓包、附面層抽吸和吹除等等控制措施,提高升力效率。
兩大類渦流凝聚器的區別點是:機械方式凝聚器的整流通道全部由機械部件組成,包含底部渦流軌道、側部壓氣面板、頂部扭壓面三大組件,通過機械力效應實現氣體的凝聚、約束、整形等;電氣方式凝聚器的整流通道則是一個旋渦形磁場和中心感應線圈的脈沖磁場,用電磁力效應實現離子混合氣的「渦流復合體」;渦流的工質也區分為氣體和離子混合氣。
機械方式凝聚器的底部渦流軌道的外側為環形凹槽,環形凹槽的外側為側部壓氣面板,側部壓氣面板的中上部為頂部扭壓面,其側部壓氣面板及頂部扭壓面都可轉動或固定或自然延伸而成;環形凹槽的內表面的橫剖視形狀是光滑的凸曲線,可以在流體的損失和扭轉效率之間作實際的選擇;環形凹槽、側部壓氣面板二者內表面的橫向剖視形狀的優選方案是圓弧段,可有最小的流體損失,頂部扭壓面的內表面的橫剖視形狀的優選方案是漸開線(螺線)段,可以最高效率扭轉流體;側部壓氣面板和頂部扭壓面的內表面上可有氣流旋轉膛線或固定翼飛機上的渦流發生片,兩者都可加強氣流在垂直面上的旋轉,但側重點不同,氣流旋轉膛線加強的是垂直面上的旋轉氣流的外側部分,而渦流發生片加強的是其內側部分;立體渦流在凹槽表面的外側因為離心作用形成正壓,沒有升力,而在凹槽表面的內側形成負壓。
飛行汽車的渦流凝聚器是用離心機從上部吸入空氣,並通過旋轉以離心作用向四周甩開得到高速甚至高亞音速氣流;在離心機進氣口上方設有「進氣導流葉片」,在初始時保證平面渦流的順利形成,防止出現「啟動困難」,也可調節中心渦管的高度和強度。
噴氣直升機的渦流凝聚器的氣流來源是發動機的噴氣,如發動機的噴氣超過音速,則須經過引流通道(漸開線形凹槽)的減速才能得到所需亞音速氣流;噴氣扁管或發動機燃燒室內專用的螺旋形氣流產生裝置可直接裝於環形凹槽的進氣口處,此時可取消漸開線形凹槽,但須保證噴氣速度為亞音速;在凝聚器的圓面中心區域設有「中心渦管發生器」,在初始時保證平面渦流的順利形成,防止出現「啟動困難」,並可通過調節中心渦管的高度和強度,在飛行中調節和控制升力效率和參數。
碟形飛行器的渦流凝聚器的等離子體立體渦流在強磁場的約束下其流體速度可以超音速,卻不會形成激波;飛行器表面通過一種獨特的新型離子加速器以多漸開線的方式盤繞成一個旋渦形狀,其處於圓心和圓周邊緣的內外開口所發出的磁力線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旋渦形磁場」,其磁力線大多有指向圓心的垂直方向分量和沿圓周切線的平行方向分量,並大多還有垂直於圓面的垂直方向分量,離子流動時切割垂直方向分量受「洛倫茲力」得到向心力,而平行方向分量也能約束離子,最終流體沿錐形表面以環形軌道流動,成為渦流,即此獨特的磁場也對渦流起到保留和約束的「容器」般的作用效果;但與正離子同方向的負離子受到離心力並且使得正負電荷產生分離而不穩,為了讓流體電荷分布均勻和得到穩定性,也必須象「托卡馬克裝置」中的等離子體流一樣呈螺線管般旋轉,由中心感應線圈在等離子體噴流形成的環形迴路中產生感生電流而在流體內形成圈向磁場,並與「旋渦形磁場」的平行方向分量疊加而形成螺旋形的總磁場,使等離子體沿磁力線產生螺旋形扭轉並旋進,即也隨著螺線管一樣的磁場旋轉,最終得到「立體渦流」,並隨時有沿大圓面的周向速度減低的部分離子脫離出來,經過「旋渦形磁場」的磁力線的導引,向圓心旋進並再次相互剪切加速而成為「平面渦流」,因此是兩種渦流相疊加的形式,再由「平面渦流」向圓心擠壓,向上堆積形成明顯高大的「中心渦管」(也屬於二維平面類型的渦流),並在磁場和離心作用下向外旋開擴散,誘導周圍空氣成為旋性下洗流;要保證以部分負離子的噴射方向與正離子相反,同時另一部分電子流的運動方向與正離子相同;渦流的「固化」是相對的,只要求也只能把渦流的主體(立體渦流)高度電離和「固化」,是完全的等離子體態,而同時要保證渦流的外層(平面渦流和中心渦管)要容易回復成空氣分子,好與周圍空氣有強相互作用,是包含了大量空氣的部分電離;此種離子加速器作為渦流凝聚器的構件,同時是等離子體噴流設備的主要組成,也是碟形飛行器的一種主要的推進發動機,身兼多種角色。
你好,希望採納!
❻ UGT-25000燃氣輪機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有什麼優秀性能嗎
記住它的名字吧,「曙光」,字母縮寫為MD,雖然技術有點不成熟,但當時半數以上的艦船都用上了UGT15000,水平可與通用和羅羅共分秋色。再向前一步,即為UGT25000,到1993年中國引進時,熱效率已經達到了36%,當時也是比較高的,要知道通用的LM2500,羅羅的MT30,其燃氣效率不過也就這水平。有人嫌煩它笨重,全機重達16噸,重一點,無礙性能發揮就行了唄,為此,我們並沒有猶豫,果斷引進了一批10台,要佔其軍用型號DA80出口的一半以上。
LM2500+G4燃氣輪機也不用多說,它是大名鼎鼎的LM2500燃氣輪機的最新改進型號,至今仍然是全球最成功、最優秀的一款艦用燃氣輪機,全球裝艦數量超過2000台。美國最新的LM2500+G4燃氣輪機已經提高32兆瓦,也就是32000千瓦。中國國產的GT25000燃氣輪機功率稍低,也達到了30000千瓦,綜合性能絲毫不落下風,未來裝備數量也非常可觀。
❼ R0110燃氣輪機的歷史
R0110重型燃氣輪機設計與研製項目於2002年10月正式立項,是為十五計劃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的《863先進能源技術領域計劃》中燃氣輪機的重大專門項目課題之一。研究發展過程歷時5年,項目預算為5億人民幣,是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與606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及聘請一些外國專家聯合研究製作。R0110是中國第一台自己製造的重型燃氣輪機,其製成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具備重型燃氣輪機研究製造能力的國家。
2003年,R0110燃氣輪機的整體機件設計完成,並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組織評議審理。
2004年,R0110燃氣輪機的部件完成製造。同下半年開始,工藝准備和原材料訂貨工作已經陸續開始進行,並且完成了主要原材料訂貨和大量工藝准備工作。
2005年,R0110燃氣輪機的廠總裝完成製造。
2006年,R0110燃氣輪機的完成試驗電站的72小時的考核運行,並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組織檢驗收取。
於2006年11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展厚了R0110燃氣輪機的1比4模型及其部份性能參數。[4]
2008年3月,R0110燃氣輪機的整機裝配完成製造。同年4月,進行了點火實驗驗證。
2012年9月3日,根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已經生產R0110重型燃氣輪機。
❽ 世界能生產艦用燃氣輪機的國家有幾個
世界能夠生產艦用燃氣輪機的國家有中、美、英三個國家,處在艦用燃氣輪機生產製造最頂端的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和美國通用。中國現在可以大批量生產先進的艦用燃氣輪機,但是在整體技術層次和技術積累暫時沒達到美英的程度,這三個是目前可以做到艦用燃氣輪機批量生產的國家。在全球的民用燃氣輪機市場里,除了上面的英美兩家公司以外,還有德國西門子和日本三菱能夠生產製造,普通國家根本沒有這個實力去生產燃氣輪機。雖然烏克蘭有艦用燃氣輪機的技術,但是本身已經沒有量產的能力了。
中國目前也已經能夠獨立生產艦用燃氣輪機。通過引進蘇聯的M-1型燃氣輪機,生產了首款4410千瓦艦用燃氣輪機。通過自主研發後,中國又陸續研製了多款國產燃氣輪機。上世紀80年代與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聯合研製了F8T型燃氣輪機,以及從烏克蘭引進了UGT-25000燃氣輪機的基礎上,研製了最新型的QD280型燃氣輪機。近年來中國還研製了R0110重型燃氣輪機,在ISO條件下的輸出功率可達114500千瓦,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隨著我國性能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逐步提供,將形成我國船用燃氣輪機的另一條發展途徑。
❾ 中國的船舶研究所有哪些
七院 北京 中船重工 中國艦船研究院(第七研究院) 艦船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 中國艦船研究院門戶網站,十二所 陝西興平 中船重工 熱加工工藝研究所 艦船動力和水中兵器特種熱加工技術 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七十六所 陝西興平 中船重工 船舶檔案館 船舶軍工各類檔案資料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技術檔案館,六〇二所 北京 中船重工 中船建築工程設計院 工業、民用建築設計 首頁―中船重工建築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七〇一所 武漢 中船重工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水面艦艇及常規潛艇總體所 ,七〇二所 無錫 中船重工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性能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七〇三所 哈爾濱 中船重工 哈爾濱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 燃氣輪機 ,七〇四所 上海 中船重工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 船舶特輔機電設備與系統總成 ,七〇五所 西安 中船重工 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 水下武器裝備研製 ,七〇七所 天津 中船重工 天津航海儀器研究所 ,七〇八所(MARIC) 上海 中國船舶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民船、軍輔船設計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七〇九所 武漢 中船重工 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 ,七一〇所 宜昌 中船重工 宜昌測試技術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研究所,七一一所 上海 中船重工 上海船用柴油機研究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七一二所 武漢 中船重工 武漢船用電力推進裝置研究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七一三所 鄭州 中船重工 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七一四所 北京 中船重工 科技情報研究所 ,七一五所 杭州 中船重工 杭州應用聲學研究所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七一六所 連雲港 中船重工 江蘇自動化研究所,七一七所 武漢 中船重工 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 ,七一八所 邯鄲 中船重工 邯鄲凈化設備研究所 ,七一九所 武漢 中船重工 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 水下新型潛艇 。
❿ 703研究所的意義作用
二、優勢領域或行業在哈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對裝備製造業的拉動作用
作為從事艦船蒸汽、燃氣動力裝置的專業研究所,我所在艦用蒸汽、燃氣動力裝置研製的過程中一直作為技術總負責單位,由我所設計的艦用蒸汽輪機、艦用鍋爐一直由哈汽廠和哈鍋廠製造,隨著近年來軍晶市場需求的增長,裝備製造業已成為我市的經濟支柱之一。
近期,我所受國家發改委的委託,進行LNG船蒸汽動力裝置國產化可行性研究工作。LNG船是專門用於運輸液化石油天然氣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由於在運輸過程中不斷揮發天然氣的特殊性,將揮發的天然氣作為鍋爐燃料產生蒸汽帶動蒸汽輪機,所以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蒸汽動力裝置。703所兩年前即開始跟蹤該項目,並積累一定的基礎資料,目前LNG船的蒸汽動力裝置的功率 (40000馬力)與某型艦用蒸汽動力裝置相當,作為技術總負責的703所具備國產化研發的技術基礎,哈電集團(哈汽廠和哈鍋廠)作為裝備製造商多年來一直承擔著艦用蒸汽動力裝置的加工製造任務,因此703所與哈電集團的合作將使LNG船汽輪機動力裝置的國產化工作成為現實。
國家發改委近日即將召開LNG船動力國產化專家研討會議。LNG船在我國將有大量的市場需求,據估算,我國2010年前供需建造15~20艘LNG船,2015年前共需建造30435艘大型LNG船。 703所和哈電集團如能合作完成LNG船蒸汽動力裝置的國產化研製,必將極大地推動哈爾濱地區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也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703所的余熱鍋爐產業已具備相當的規模,目前所內重點從事余熱鍋爐的設計和研發,加工製造均輻射到周邊單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周邊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
●燃氣輪機產業系列化開發將提升哈爾濱地區工業整體綜合實力
燃氣輪機作為高新技術動力設備,一直代表著一個國家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多年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氣輪機核心技術一直為歐美等國家所壟斷。如何突破制約掌握核心技術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國內燃氣輪機研發和製造已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哈爾濱地區有明顯優勢,哈電集團與GE公司合作生產重型(9F)系列燃機,七O三所主要進行中小型燃氣輪機的研發,哈航集團進行小型和微型燃機的研製,三家強強合作,優勢互補,開展燃氣輪機產業系列化開發必將極大地提升哈爾濱地區工業整體綜合實力,也將使哈爾濱在掌握燃氣輪機核心技術方面佔有先機。
●氦氣透平壓氣機組的研製將對我市在未來核電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去年七月,我所與清華大學簽訂了10MW高溫氣冷實驗堆二期工程氦氣透平壓氣機組研製合同,該項目被列為國家863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氦氣透平壓氣機組是高溫氣冷堆發電項目的心臟。它在驅動發電機的同時,還為一迴路氨氣循環提供動力。氦氣透平壓氣機組是影響項目進展的關鍵設備。
703所如能順利完成該項目的研製任務,將是世界上第一套高溫氣冷堆氨氣透平直接循環發電實驗裝置,其發電功率為2.5MW。該項目為國際領先水平,10MW高溫氣冷堆氦氣透平直接循環發電實驗裝置(發電功率2.5MW)研究成功後將立即開展輸出功率為40MW的工業用高溫氣冷堆氦氣透平壓氣機組及其後的發電功率為160MW高溫氣冷堆氮氣透平直接循環發電裝置的研究並將形成產業化,其中40MW機組可替代工業用燃氣轉機廣泛應用在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160MW機組作為核能發電可廣泛應用於對安全要求較高及單機容量不用太大的國際和國內核電廠。在軍用領域也存在著潛在的用途。
以703所作為設計和技術抓總單位,與哈電集團、哈航集團等生產製造單位合作強強聯合,開展氦氣透平壓氣機組的研究及今後的產品供貨工作。不但使我省在863計劃中又佔一席之地,同時使這一國際領先水平產品中的一重要設備的設計生產製造落戶哈市,使我市在未來核電領域的技術研發方面搶占制高點,不僅給哈爾濱地方帶來直接和長遠的經濟效益,而且對我省其它企業爭取核電相關產品生產,以及提高我省科技水平和整體實力都有極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