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興趣小組做如下探究實驗裝置

某興趣小組做如下探究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09 09:15:47

A.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


(1)圖中①是長頸漏斗,②是錐形瓶;③是水槽;
故答案為:長頸漏斗;錐形瓶;水槽;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我們可選用A裝置作發生裝置;氧氣的不易溶於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觀察圖示可知,試管口沒有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的一團棉花;化學反應式是:2KMnO4

.

B. (12分)某興趣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Fe與H 2 SO 4 反應的過程,裝置如下圖所示。實驗步

(1)常溫下Fe在80%的H 2 SO 4 溶液中可以發生鈍化;(2)生成的SO 2 氣體具有漂白性;
(3)Fe+2H + =Fe 2+ +H 2 ↑;Fe+2Fe 3+ =3Fe 2+
(4)取少許所得溶液加入KSCN不變色,再加入氯水後變成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其他合理設計也給分)。

C. (12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下圖1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以驗證產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當

(1)CH 3 CH 2 OH CH 2 =CH 2 ↑+H 2 O(2)b、c
(3)觀察到液體分層,油狀液體在下層,證明有溴代烴生成;用pH試紙測定水溶液的pH增大,證明發生加成反應,若發生取代反應則生成HBr,水溶液的pH會明顯減小
(4)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行)品紅溶液(5)c

D.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探究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有如下實驗裝置:(1)上述A裝置可用於實驗室製取氫氣和二

(1)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的化學反應式是:Zn+H2SO4═ZnSO4+H2↑;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氫氣還原氧化銅有可能生成銅或氧化亞銅,因此可猜想反應後生成物為:銅或氧化亞銅或銅與氧化亞銅的混合物
②稀硫酸不能與銅發生反應,而氧化亞銅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銅、硫酸銅和水;因此,當無現象時,說明固體中只含有銅;而溶液變成藍色時,說明紅色固體中含有氧化亞銅;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銅,使溶液中出現的紅色銅,不能確定原紅色粉末中是否一定含有銅;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固體部分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③要得到剩餘的紅色固體,先進行過濾實驗,在通過洗滌、乾燥.
若假設二成立,紅色固體只含Cu2O,所有的Cu2O都與稀硫酸反應,我們可用據此計算出剩餘固體m的質量,即此時假設二成立.
假設Wg紅色固體全部是Cu2O,反應後生成銅的質量為m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Wgm
144
64
Wg
m

解得:m=
64W
144
g
若 m=
64W
144
g說明紅色固體只含Cu2O則假設二成立;
若m>
64W
144
g說明紅色固體中原本就含有銅,所以假設三成立.
故答為:(1)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①Cu和Cu2O的混合物;②見上表;③過濾;=;>.

E. 某興趣小組用以下實驗裝置「探究從斜面上下滑的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1. s=5h

2. 水平板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 從斜面上下滑的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和在斜面上釋放的高度成正比,同時與水平板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F. 某興趣小組設計並進行了以下實驗來探究Cl2、漂白粉的制備及有關性質.(1)實驗室擬用如圖裝置制備乾燥純

(1)實驗室製取氯氣時,首先要製取氯氣,然後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通過濃硫酸除去混入的水蒸氣,這時得到了乾燥、純凈的氯氣,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氯氣,最後要吸收多餘的氯氣,注意防止倒吸,儀器連接為H→B→A→C→D→E,
故答案為:B;A;C;D;E;飽和食鹽水;
(2)氯氣和石灰乳反應生成氯化鈣、次氯酸鈣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測得pH約為12,說明漂白粉顯鹼性,試紙先變藍後褪色,說明漂白粉具有漂白性,故答案為:鹼性、漂白性;
(4)因氯氣與酸化的AgNO3溶液反應也產生白色沉澱,故檢驗鹽酸,應先排除氯氣的干擾,故答案為:排除氯氣干擾;
(5)現象ⅱ中溶液變為黃綠色的可能原因: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隨溶液酸性的增強,漂白精中成分為次氯酸鈣、氯化鈣,次氯酸根具有強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氧化氯離子為氯氣,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氯氣溶於水呈黃綠色,
故答案為: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觀察溶液是否變為黃綠色;
(6)溶液呈黃綠色,有Cl2生成,Cl2與SO2反應生成鹽酸與硫酸;反應方程式為:SO2+Cl2+2H2O=H2SO4+2HCl;由於反應產生了硫酸,故要檢驗氯離子,須先排除硫酸根的干擾,可用硝酸鋇溶液,生成硫酸鋇沉澱,取上層清液,再加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澱,證明有氯離子,
故答案為:SO2+Cl2+2H2O=H2SO4+2HCl;取樣,加入足量的硝酸鋇,帶沉澱沉積後,取上層清夜,滴入硝酸銀與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有Cl-

G. 某興趣小組用以下實驗裝置「探究從斜面上下滑的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讓木

(1)分析1、2、3次實驗數據可得:木塊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離與木塊的高度有關;
(2)比較1與4,2與5,3與6次實驗數據,我們發現從相同高度釋放的木塊總是在相對粗糙的鋪有棉布的木板上運動的距離較短,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在斜面上釋放的高度相同時,木塊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離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綜合兩個結論就是我們這個題目的答案: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釋放高度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如果水平板是絕對光滑的,且空氣阻力為零,則木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高度;(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釋放高度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4)勻速直線運動.

H. 某興趣小組用以下的實驗裝置「探究從斜面上下滑的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那些因素有關」.實驗中讓

(1)因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到達底端的速度取決於物體的高度,因此將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來,是為了使木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在1與4,2與5,3與6次次實驗中,物塊下滑的高度相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物塊滑行的距離不同,水平面越光滑,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越遠,由此可知:在斜面上釋放的高度相同時,木塊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離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由1與4、或2與5、或3與6次次實驗可知:在斜面上釋放的高度相同時,木塊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離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由1、2、3次或4、5、6次實驗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塊下滑的高度不同,物塊滑行的距離不同.所以在水平面粗糙程度一定時,物塊下滑的高度越高,物塊在水平面滑行的距離越遠.由此可知:木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釋放高度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由實驗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物體滑行的距離越遠,運動狀態越難改變,由此可以推理,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物體運動狀態不變,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使木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木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釋放高度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4)做勻速直線運動.

I. 某興趣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Fe和H 2 SO 4 反應的過程,裝置如下圖所示. ①在燒瓶中

(1)常溫下將Fe絲插入硫酸中會有氣泡產生,說明發生了反應,但一會兒後即停止,說明Fe在硫酸中發生了鈍化,阻止了反應的進一步進行,
故答案為:在常溫下鐵在濃硫酸中發生鈍化;
(2)Fe與濃H 2 SO 4 反應可能是濃H 2 SO 4 強氧化性或是發生置換反應生成H 2 ,則實驗現象品紅溶液褪色說明產生的是SO 2 氣體,故答案為: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溶液變為淺綠色說明產生了Fe 2+ ,一種可能是Fe與H 2 SO 4 反應生成FeSO 4 ,也存在Fe 3+ 離子轉化為Fe 2+ ,故答案為:Fe+2H + =Fe 2+ +H 2 ,Fe+2Fe 3+ =3Fe 2+
(4)1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142.9KJ熱量,則2g氫氣即1mol氫氣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的熱量,故答案為: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8KJ/mol;
(5)收集到bL可燃性氣體氫氣,根據化學方程式Fe+2H + =Fe 2+ +H 2 可以知道消耗金屬鐵的物質的量為
b
22.4
mol,則和三價鐵反應消耗金屬鐵的物質的量為(
a
56
-
b
22.4
)mol,該物質的量和生成二氧化硫的量相等,所以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
a
56
-
b
22.4
)g,故答案為:64(
a
56
-
b
22.4
).

J.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並回答有關的問題: [查

(1)、利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MnO 2 (固體粉末)來製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A,選用該裝置的理由: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B或E.
(2)、上述發生裝置製取時有優點: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加熱固體碳酸氫鈉的方法來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 3
.
Na 2 CO 3 +H 2 O+CO 2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是:E.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實驗,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配合.
故答案為:
(1)、A;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B或E;
(2)、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2NaHCO 3
.
Na 2 CO 3 +H 2 O+CO 2 ↑;E;互相配合
實驗現象 解釋與結論
石灰水變渾濁 有反應物碳酸氫鈉未完全分解.
化學方程式: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與某興趣小組做如下探究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軌道牽引傳動裝置 瀏覽:186
機械傷害的後果是什麼意思 瀏覽:663
熱水器的塑料閥門怎麼卸掉 瀏覽:608
暖氣智能閥門有水珠 瀏覽:668
管道閥門有哪些品牌 瀏覽:29
忍3工具箱最新版 瀏覽:418
地熱管道充水時閥門開關 瀏覽:59
什麼牌子安檢設備好 瀏覽:522
暖氣上下閥門方向 瀏覽:899
打開空調閥門漏氣怎麼回事 瀏覽:857
常見的區域網硬體設備有哪些 瀏覽:472
儀器設備購置說明怎麼寫 瀏覽:465
北京超濾水處理設備哪裡有 瀏覽:63
閥門裡面的銅接管什麼材質 瀏覽:956
機械損耗怎麼算 瀏覽:679
筆記本如何輸出聲音設備 瀏覽:351
實驗室冷卻結晶的裝置圖 瀏覽:474
2516是什麼軸承 瀏覽:992
儀器製造課程設計微動裝置 瀏覽:635
修復儀器測量怎麼用 瀏覽:55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