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管輪考試船員電氣自動化咋沒有第六章的內容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二/三管輪·一等)》易考寶典軟體(沿海航區)(手機/網頁版)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二/三管輪·一等)》易考寶典軟體(沿海航區)(手機/網頁版)
題庫套餐 ID:3362
298 298
版本
Ver6.0
產品詳情
功能介紹
套餐包含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主推進動力裝置8203)》在線題庫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主推進動力裝置8203)》在線題庫 在線題庫ID:1456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輔機8303)》在線題庫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輔機8303)》在線題庫 在線題庫ID:1457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電氣與自動化8403)》在線題庫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電氣與自動化8403)》在線題庫 在線題庫ID:1459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管理8506)》在線題庫
2021年全國海船船員考試《輪機部(船舶管理8506)》在線題庫 在線題庫ID:1516
是《易考寶典》考試系列軟體之一,是專門為參加全國海船船員考試的朋友量身定做的自我測試系統,是個人、培訓學校進行考試前訓練、備考沖刺的提分技巧考試平台,題型豐富,圖文並茂,內容全面,題庫設計符合考試新大綱,海量試題。軟體包括了富有價值的模擬考場,有計時打分等功能,就像親身體會考試一樣。軟體中的題型和題量詳細介紹如下:
適用對象:適用於沿海航區,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的二/三管輪
備註:申請職務晉升的全考,申請航區擴大的只考船舶管理,申請功率提高的只考主推進動力裝置、船舶輔機和船舶電氣與自動化。
各科目題量列表
1.船舶輔機8303
題型:單選題
題量:3040道
模擬試題庫共有3040道試題,可以任意組成模擬考場試卷練習20套,歷屆真題有7套,還有各章節練習試題及相關考試指南。
2.船舶管理8506
題型:單選題
題量:2880道
模擬試題庫共有2880道試題,可以任意組成模擬考場試卷練習19套,歷屆真題有8套,還有各章節練習試題及相關考試指南。
3.船舶電氣與自動化8403
題型:單選題
題量:3960道
模擬試題庫共有3960道試題,可以任意組成模擬考場試卷練習27套,歷屆真題有6套,還有各章節練習試題及相關考試指南。
4.主推進動力裝置8203
題型:單選題
題量:3220道
模擬試題庫共有3220道試題,可以任意組成模擬考場試卷練習22套,歷屆真題有6套,還有各章節練習試題。
各科目歷屆真題列表
1.船舶輔機8303
2009年第5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8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4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3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2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1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0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39期)《船舶輔機》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船舶管理8506
2008年第6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6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8年第1期海船船員適任統考試題(總第45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4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3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2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1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0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39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3.船舶電氣與自動化8403
2008年第6期海船船員適任考試(總第46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3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2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1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0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39期)《船舶電氣》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4.主推進動力裝置8203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4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3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2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1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40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員考試(總第39期)《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輪試題及答案
各科目章節練習列表
1.船舶輔機8303
1. 基礎理論知識
機械制圖 (題量:484 道)
流體力學 (題量:728 道)
儀表與量具 (題量:805 道)
單位及單位換算 (題量:849 道)
2. 船用泵
基礎知識 (題量:57 道)
往復泵 (題量:179 道)
齒輪泵 (題量:271 道)
螺桿泵 (題量:337 道)
離心泵 (題量:613 道)
旋渦泵 (題量:659 道)
噴射泵 (題量:709 道)
3. 船舶輔助管系
管系的基本知識( 題量:5 道)
艙底水系統( 題量:5 道)
壓載水系統( 題量:4 道)
消防系統( 題量:5 道)
日用海、淡水系統( 題量:4 道)
通風系統 (題量:15 道)
4.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理論基礎 (題量:36 道)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結構和控制 (題量:78 道)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管理 (題量:120 道)
5. 船舶製冷裝置
理論知識 (題量:73 道)
蒸汽壓縮式製冷裝置的設備 (題量:175 道)
6. 船舶空氣調節裝置
船舶空氣調節裝置理論知識 (題量:43 道)
船舶空氣調節裝置的主要設備 (題量:76 道)
船舶空調裝置的自動控制 (題量:105 道)
空調裝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 題量:10 道)
7. 船舶液壓設備
液壓元件 (題量:311 道)
液壓舵機系統 (題量:423 道)
甲板機械 (題量:590 道)
8. 造水機
船舶對淡水水量和含鹽量的要求( 題量:2 道)
真空沸騰式海水淡化裝置的工作原理( 題量:10 道)
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的工作原理( 題量:3 道)
典型設備 (題量:33 道)
工況分析 (題量:70 道)
維護管理 (題量:91 道)
9. 船用鍋爐
鍋爐的性能參數和結構 (題量:77 道)
鍋爐燃油系統 (題量:160 道)
鍋爐汽、水系統及其管理 (題量:228 道)
鍋爐的管理 (題量:323 道)
廢氣鍋爐管理 (題量:332 道)
2.船舶管理8506
1. 船舶結構與適航性控制
船舶的發展與分類 (題量:62 道)
船舶強度和構造 (題量:256 道)
船舶適航性控制 (題量:421 道)
船舶抗沉性 (題量:456 道)
船舶搖盪性 (題量:477 道)
船舶操縱性 (題量:515 道)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防污染公約和法規 (題量:111 道)
船舶防污染技術與設備 (題量:215 道)
船舶防污染文書 (題量:277 道)
船舶污染事故及處理 (題量:300 道)
3. 船舶營運安全管理
我國海上交通管理法規 (題量:71 道)
船舶證書與船舶檢驗 (題量:227 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安全檢查規則( 題量:45 道)
4. 船舶安全應急處理
船舶擱淺、碰撞後的應急安全措施 (題量:26 道)
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輪機部安全管理事項 (題量:69 道)
全船失電時的應急措施 (題量:92 道)
航行中舵機失靈時的應急措施 (題量:114 道)
棄船時的應急安全措施 (題量:132 道)
輪機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題量:250 道)
船舶應變部署 (題量:306 道)
機艙應急設備的使用和管理 (題量:333 道)
使用船內通信系統 (題量:361 道)
5. 船舶人員管理
我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 (題量:22 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的有關規定( 題量:33 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的有關規定( 題量:51 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值班規則》的有關規定( 題量:34 道)
其他我國船員管理的有關規定( 題量:24 道)
我國輪機部船員職責和行為准則 (題量:131 道)
6. 船舶維修管理
船機故障及船舶維修體系 (題量:210 道)
船機維修過程 (題量:335 道)
船機零件的修復工藝 (題量:631 道)
船機零件的缺陷檢驗 (題量:662 道)
修船管理 (題量:824 道)
7. 船舶油類、物料及備件管理
船舶油料種類及特點 (題量:71 道)
燃油管理( 題量:96 道)
備件管理( 題量:21 道)
8. 機艙資源管理
概述( 題量:11 道)
管理的基本職能( 題量:18 道)
管理的領導職能( 題量:25 道)
輪機部團隊( 題量:10 道)
通信( 題量:35 道)
人為失誤與預防( 題量:43 道)
3.船舶電氣與自動化8403
1. 船舶電子、電氣基礎( 題量:582 道)
2. 船舶電機與電力拖動系統( 題量:565 道)
3. 船舶發電機和配電系統( 題量:801 道)
4. 船舶電氣、電子設備的維護與修理( 題量:280 道)
5. 船舶反饋控制系統基礎( 題量:795 道)
6. 船舶計算機及船舶網路基礎( 題量:291 道)
7. 船舶機艙輔助控制系統( 題量:201 道)
8. 船舶蒸汽鍋爐的自動控制( 題量:161 道)
9. 船舶機艙監測與報警系統( 題量:201 道)
10. 船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題量:82 道)
4.主推進動力裝置8203
1. 基礎理論知識
理論力學 (題量:32 道)
材料力學 (題量:109 道)
機構與機械傳動 (題量:414 道)
金屬材料及其工藝 (題量:794 道)
船機零件的摩擦與磨損 (題量:1014 道)
船機零件的腐蝕及其防護 (題量:1256 道)
船機零件的疲勞破壞 (題量:1394 道)
2. 船舶柴油機
柴油機的基本知識 (題量:139 道)
柴油機主要部件及檢修 (題量:916 道)
燃油的噴射與燃燒 (題量:1210 道)
柴油機的換氣與增壓 (題量:1388 道)
船舶動力系統 (題量:1524 道)
柴油機的調速裝置 (題量:1625 道)
柴油機的啟動、換向和操縱 (題量:1698 道)
柴油機電子控制技術 (題量:1728 道)
柴油機的運行管理與應急處理 (題量:1826 道)
考試介紹列表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海船船員的附則(解釋說明)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海船船員的法律責任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海船船員的承認簽證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海船船員的適任考試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適任證書的簽發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海船船員類別劃分
全國海船船員考試:適任證書等級分為
輪機長、輪機員、值班機工、高級值班機工適任考試理論考試科目
考試指南列表
海船船員適任考試理論考試各科目及格分數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11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理論考試大綱(輪機部船員)
Ⅱ 請問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 ),( ),( ),( )四大部分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1、控制器
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
2、控制對象
又稱被控對象。在自動控制系統中,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3、執行機構
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基本的執行機構用於把閥門驅動至全開或全關的位置。用與控制閥的執行機構能夠精確的使閥門走到任何位置。
4、變送器
變送器是從感測器發展而來的,凡是能輸出標准信號的感測器。標准信號是指物理量的形式和數量范圍都符合國際標準的信號。
(2)主推進裝置自動順序控制擴展閱讀
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1、開環控制系統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Ⅲ 1 船舶動力裝置由哪些系統或裝置所組成它們各自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船舶動力裝來置包括三個主要部分自: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其他輔機和設備.
1.
主動力裝置,又稱推進裝置,是為船舶提供推進動力,保證船舶以一定速度的各種機械設備,包括主機及其附屬設備,是全船的心臟.主動力裝置包括主機、傳動設備、軸系、推進器等.當啟動主機,即可驅動傳動設備和軸系,使推進器工作.當推進器,通常是螺旋槳,在水中旋轉時就能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2.
輔助動力裝置是用於提供除推進裝置以外的各種能量,供船舶航行、作業和生活需要的裝置,包括為全船提供電力、照明和其他動力的裝置,如發電機組、副鍋爐等.
Ⅳ 船舶主機配置及匹配的相關問題
1何為軸線?理論軸線是如何確定的?為什麼有些船舶的軸線具有傾斜角和偏斜角?
答:(1)、軸線是指主機(或齒輪箱)輸出法蘭端面中心至螺旋槳槳轂端面中心間的連線。
(2)、先確定首尾基準,然後用下述方法確定:
拉線法:在規定的位置安裝拉線架,並拉一根直徑0.5—1.0mm的鋼絲調整鋼絲位置使其通過首尾基準點,此時鋼絲就代表理論軸線。
光學法:利用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的原理測定。先將光學儀器按兩個基準光靶調好位置,使光軸同時通過光靶上的十字線中心,此時主光軸就代表理論軸線位置。
(3)、有時為保證螺旋槳浸入水中有一定的深度,而主機位置又不能放低,只能使軸線向尾部有一傾斜角,軸線與基線的夾角α,一般限制在0一5°之間。雙軸線時除α角外,其與船舶縱中垂面偏角β,一般限制在0-3 °。從而保證軸系有較高的推力,不會因α、β角太大而使推力損失過多。
2中間軸軸承跨距的確定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答:不宜過小:對軸的彎曲變形、柔性和應力影響大(牽制多,附加負荷大);
不宜過大:(1)、軸系迴旋振動和橫向振動限制,若過大,易共振;
(2)、軸系間距過大,會使相應軸段的撓度因其重量的增加而增大,造成軸承負荷分配的不均勻性;(3)、軸承間距太大,受製造與安裝工藝的限制。
2 賽龍軸承的特點
賽龍軸承具有耐磨性高、低摩擦、抗沖擊性能好、加工性好安裝簡便的優點。
3 簡述冷卻管路的功用和形式。
答: 功用:冷卻管路的功用是對船舶上需要散熱的機械設備供以足夠的液體(淡水、海水、江水和冷卻油)進行冷卻,以保證其正常工作。
形式:a.開式冷卻管路:冷卻液體為舷外水(海水、江水),舷外水由船外吸進,冷卻機械設備後,仍排出船外,進行開式循環,又叫直接冷卻。
b. 閉式冷卻管路:由淡水泵吸入淡水對主輔機進行冷卻,舷外水則通過淡水冷卻器帶走淡水的熱量,又叫間接冷卻。
c. 集中式冷卻管路:用一個中央冷卻器取代管路中服務於不同冷卻對象的各分冷卻器,進行海水和淡水的熱量交換。
d. 舷外冷卻管路:將淡水冷卻器裝在船舶水線以下船殼的外板上,利用舷外水進行自然冷卻。
6 溫度調節器的作用
答當溫度調節器和淡水冷卻器並連在柴油機的冷卻水出口管路上時,就能夠使柴油機出來的熱水有一部分不經過冷卻器,而直接排到淡水泵的進口。冷卻水在某一溫度時,波紋管內的蒸汽壓力與彈簧壓力平衡,調節閥處於一定位置。當水溫升高時,波紋管內液體汽化蒸汽壓力增高,推動調節閥上升,使流經冷卻器的水量增加,旁通水量相應減少。反之,旁通水量增加。這樣,通過溫度調節器即可控制此旁通水量,從而控製冷卻水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
8 船舶設計一般分為哪幾階段?畫出其流程圖。
答:報價設計→方案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
初步設計→詳細設計→生產設計→完工文件編制。
7、船用鍋爐的作用。
答:在一般干貨船(散貨船、雜貨船、集裝箱船)的蒸汽用途
寒冷季節的艙室取暖; 2)加熱生活用熱水;3)廚房各種需要;4)粘性油的加熱;5)蒸汽滅火系統;6)製造淡水;7)特殊用途及雜用。
客船的蒸汽用途與干貨船大致相同,只是生活用蒸汽量比重大。
油船的蒸汽用途
貨油加熱;2)蒸汽驅動的貨油泵;3) 洗艙;4)錨機、絞盤等規范規定使用蒸汽動力機;5)貨艙的蒸汽滅火系統
77 終結匹配設計 :已知主機的功率與轉速、船舶的有效功率曲線、傳動設備與軸系的傳送效率ηs,、槳的收到功率Pd、船身效率ηh等,計算船舶所能達到的航速、螺旋槳的最佳要素(螺旋槳直徑、螺距比及螺旋槳效率)
12.為什麼柴油機要設最低穩定轉速線? 答 a.調速器與柴油機的配合 隨著曲軸轉速的降低,調速器與柴油機在配合中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最終導致柴油機不能穩定運行,或因不均勻度過大而不能正常工作。B.熱力循環的正常運行 曲軸轉速過低時,各缸供油的不均勻度加劇;供油壓力下降,導致柴油霧化不良、混合質量較差;缸內溫度偏低,柴油不能完全燃燒,且各缸燃燒情況差別很大,使轉速波動加劇;缸壁溫度偏低還會加速燃氣對燃燒室組件特別是缸套的銹蝕
C.建立油膜的需要 在軸與軸承及活塞與缸套等有相對運動的機件之間建立保護油膜,相對運動速度是個決定因素。曲軸轉速過低,就不能保證建立連續的油膜。通常,最低穩定轉速nmin=(30%~50%)neb。
20.畫出系泊工況的配合特性圖,並加以說明。
在船舶系泊(不動)的情況下運轉主機和螺旋槳的工況。
船速進速系數均為零,故推進特性較陡,即在同一n時將吸收較大的功率。I是設計狀態下的推進曲線;II為系泊時的,OA為主機額定外部特性;A額定設計工況配合點;B為系泊工況的機槳配合點,在系泊時配合點B處的功率要不額定值Pmc小很多,其轉速也比額定n低,故作系泊實驗時不能把主機n開到額定值,否則將使主機超負荷運行
21.畫簡圖說明船舶減速時的特性。
曲線I 為槳在某一等速航行工況時的推進特性曲線;II、 III 為加、減速時槳的推進曲線,曲線1、2為主機不同供油量時的外特性線;欲使船減速,要求減小槳推力,主機減油,假定以外特性2的b點為起始點,主機供油量減小後,外特性從2變為1,住機遇將的n都減小,而此瞬間,船速由於慣性尚未減小,使得Vp/n增大,故在b點以下的減速線III低於I,平衡點從b轉向b』,在b』點出主機求大於供(供油少了,實際船速高),故使工作點沿曲線1到達a點才穩定下來。(加速情況反過來,從a-a』-b)
22.畫簡圖說明推進裝置附帶負荷的配合特性。
推進裝置附帶負荷是指主機的功率除了用於帶動螺旋槳外,還通過齒輪箱的功率分支軸或傳動軸帶動其它負荷(如發電機、泵等)。
這時主機的供給功率必須等於或大於螺旋槳和附帶負荷的功率之和。
按標定轉速選配時,OA』為主機額定外特性,OB』A為槳推進曲線,n(min)是主機最低運轉轉速。在配合點A』出,主機供給功率=槳吸收功率+附帶負荷所需功率,面積A』ABB』為主機相對槳剩餘功率,按這種方案設計時,在一般常用n內,均可帶動附帶負荷,且仍有剩餘功率(ACB』);
按常用轉速配合時,n0為常用轉速,Ps為n=n0時主機剩餘功率,好處是剩餘功率應用好,但如果按額定航速運行時,主機功率不能附帶負荷了,需要採取彌補措施。
Ⅳ T-84主戰坦克和T-80UM2誰更厲害
烏克蘭KERN-2.120主戰坦克子資料
「克恩」-2.120是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市的莫洛佐夫設計局最新設計的坦克。這種新型坦克是在眾所周知的T-84坦克(T-80UD的改進型)的基礎上研製的,目的是把傳統蘇式坦克的典型優點和最新一代北約標准坦克的特性結合在一起。
為達到上述目的,「克恩」-2.120裝備了有自動裝彈機的120毫米滑膛炮,可以發射所有北約標准彈葯。為了使乘員獲得更好的防護和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進行了大量的重新設計工作。安裝了經過改進的火控系統,包括一個新型晝/夜周視瞄準具和炮手熱像儀。發動機自動控制系統也作了改進,以提高坦克的機動性,特別是在公路上行駛時的機動性。
根據用戶進一步擴大「北約標准化」程度的要求,該坦克也可以安裝諸如新型地面導航和通信系統以及北約國家正在使用的各種類型的機槍。
「克恩」-2.120已提供給土耳其陸軍司令部參加新型主戰坦克評選,目前已順利通過三個階段的考核,證明它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該坦克上的一些設計方案還可以用在T-72坦克的升級上,莫洛佐夫設計局也願意提供這方面的合作。
總體配置
「克恩」-2.120保留了T-80/T-84系列的基本配置和總體結構(三名乘員,自動裝彈,低側影),但它進行了一些重要改進。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型的自動裝彈機。裝在炮塔吊籃地板上的轉盤式自動裝彈機從T-64坦克起一直是蘇聯/俄國/烏克蘭坦克設計方案中標准格式,如今被一個裝在炮塔尾艙內的新型自動裝彈裝置所代替。這個改變多少有點「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採用北約標準的120毫米滑膛炮以後,它的彈葯是固定式整裝葯筒,原有轉盤式彈葯夾的直徑不夠大,容納不了。不過這種新型自動裝彈裝置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這是個重要優點。裝甲的艙壁把儲存的彈葯和戰斗艙分隔開,而且炮塔尾艙的頂部有可彈出的艙板,在彈葯被引爆後可快速卸壓。
「克恩」-2.120的多層被動裝甲由內置的新一代反應單元構成,給乘員提供了對聚能戰斗部和動能穿甲彈的極強防護能力。外面的反應層是模塊式的,可在戰場上更換。戰斗艙的內壁用一層復合材料覆蓋,這樣可以緩沖由彈頭沖擊造成的崩落物和各種金屬碎片。
三防系統使戰斗艙的氣壓高於常壓,當檢測到有核/生/化物質入侵時則自動過濾從外部進入的空氣。當坦克在受到污染地區行駛時,乘員可以利用這個系統內置的感測器測量輻射強度,還可以鑒定化學物質的濃度。
滅火系統在探測到乘員或動力艙內有火情時會自動啟動,還會向乘員提供聲頻或視頻信號。亦可以用手動的方法啟動滅火系統或系統的某個部分。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安裝一個整體空調系統。「克恩」-2.120裝備有先進的光電自我防護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自動發射的防激光探測的氣溶劑煙幕彈,以及自動啟動一個雙紅外干擾裝置以對付紅外跟蹤的二代反坦克導彈。估計這套系統是安裝在烏克蘭T-84坦克上的「窗簾-1」裝甲戰車防護系統。
由於在動力艙內採用了一個特種隔熱罩,坦克的熱特徵明顯降低,所以不容易被紅外偵察系統及紅外製導導彈和攻頂的子母彈偵察到,從而降低了受攻擊時的「可見度/易損害性」。
火力
「克恩」-2.120的雙向穩定120毫米滑膛炮來自瑞士前聯邦兵工廠(現為RUAG地面系統公司,《兵器知識》2000年第8期刊載的「烏克蘭為什麼買120毫米坦克炮」一文對此作了詳細報道)。該炮安裝方便,在更換炮管時(包括在戰場上)不必拆卸整門炮。該炮的身管長度為50倍口徑,可以發射所有北約標准彈葯,其發射的炮射導彈估計是俄羅斯圖拉機器製造廠生產的「斯維爾河/反射」9K120/9K119型炮射導彈的變型彈,即將125毫米口徑彈改為120毫米口徑彈。它可捕捉遠達5千米的地面目標和空中目標。儲備的彈葯共40發;其中22發放置在自動裝彈機內,而其餘的18發則保存在坦克車體中隔開的彈艙內。此自動裝彈機的布置及裝彈數量與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相同,是否巧合耐人尋味。車體內彈艙的彈可以用半自動機械裝置裝填或人工裝填。
輔助武器是和主炮並列的7.62毫米機槍和裝在車頂上的12.7毫米高射機槍。後者由車長遙控,以捕捉空中目標(採用對空用光學瞄準具)和地面目標(採用車長瞄準具),還裝備了坦克行進中瞄準用的穩像系統。
其火控系統為「獵殲」式、火炮的修正值是自動測算和輸入的,因此在行進間的首發命中率也很高。
火控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帶有內置激光測距儀的車長用晝/夜周視瞄準具;
——帶有內置激光測距儀及導彈制導信道的炮長用晝夜瞄準具;
——炮手的熱像儀(還包括車長的監視器);
——車長用於高射機槍的光學瞄準具;
車上導航系統採用地面導航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信號,導航系統與無線通信系統連接。它執行多種功能:以10米的平均精度定位;可儲存及使用10個預置路線上多達50個的航向點;提供我方其它車輛的目的地及到達該處所需的時間;極准確地到達指定地點;收集下屬坦克的位置數據;以文本或圖形方式用測繪坐標來顯示本車與下屬坦克的位置、目的地和移動方向;接受並傳輸加密的位置數據。
機動性
「克恩」-2.120的動力系統是一個6TD-2兩沖程、6缸柴油機,1 200馬力,單位重量功率為18.4千瓦/噸,發動機能使用各種類型的燃料(柴油、煤油、汽油、火箭燃料)或它們以任何比例混合的混合燃料,當然也包括北約的標准燃料。其高效冷卻系統可使坦克不受限制地在55°C高溫下行駛,專用濾清器使坦克可以在「沙灘/沙漠」條件下或在污染地區連續工作(發動機運轉35小時或1 000千米無需更換濾清器)。發動機可使車輛的行進速度在公路上高達70千米/小時,越野時高達45千米/小時,倒檔的最高速度是34千米/小時。
推進系統的自動控制系統監控發動機的運轉狀況和自動換檔,可以大量節省燃料並降低駕駛員的疲勞程度。還可控制發動機起動並記錄運轉狀況。
該坦克裝備了一台有裝甲防護的8馬力輔助動力裝置(APU),當主動力裝置關閉時,此輔助裝置可以維持整個坦克各系統的運轉。APU可用來啟動主發動機,而且可節省乘員培訓時的主發動機運轉費用。不用特殊的准備,它即可駛過深度為1.8米的水障,如果裝備了進排氣管,潛深可達到5米。在這種條件下,停留在水下的時間不受限制。
坦克的履帶有兩種型號:一種是多用途型,裝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和可拆裝的金屬防滑齒(後者在厚積雪條件下使用),另一種是在多石的地區使用的全金屬型履帶。
坦克在車體前部的下方安裝了一個為自身隱蔽所需的推土鏟,可以根據土質類型在15~40分鍾內挖出壕溝把自身隱蔽起來。它還可以裝各種不同類型的掃雷裝置,包括KMT-6型掃雷犁和KMT-7型重型掃雷輥。
培訓設備
「克恩」-2.120還為乘員和維修人員提供全面培訓系統。其中包括:計算機控制的戰斗艙模擬器、計算機控制的駕駛室模擬器、坦克總體布置培訓站、各主要系統培訓站、計算機顯示系統、培訓影片
T-80UM2資料
俄羅斯「黑鷹」(即T-80UM2)主戰坦克最早出現於1997年9月。1999年,國際武器評估小組評出了99年度世界10種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排名第六的俄羅斯T-80UM2型主戰坦克是其中唯一的一張「生面孔」。這種被稱為「黑鷹」(Black Eagle)且鮮為人知的主戰坦克,成了99年世界坦克界最熱門的話題。 【主要性能數據】 車長6.86米、車寬3.59米、車高1.82米、戰斗全重48噸、乘員3人、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時、越野速度40-45千米/小時 。 【研製背景和過程】 80年代中期,西方全力對剛服役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進行改進,力圖讓自己的裝甲部隊在質量上對蘇聯保持優勢。蘇聯面對挑戰毫不示弱,各坦克設計局推出T-64、T一72和T一80三型主戰坦克的改進型號。軍方評估後認為,上述改進型坦克的總體性能仍不能對西方主戰坦克構成絕對優勢。蘇聯陸軍高層經過反復討論後,決定發展全新一代的主戰坦克,以徹底擊敗西方現有的和發展中的主戰坦克。有關「黑鷹」主戰坦克的研製背景和過程說法不一,有多個版本: 版本一 運輸機械製造設計局的「640工程」。在諸多威震世界的坦克研製單位面前,位於鄂木斯克的運輸機械製造設計局只能算是「無名小卒」;它當時進行的「640工程」(即後來的「黑鷹」)根本不被人看好。莫斯科高層的目光主要投向研製全新「鐵錘」主戰坦克的莫洛佐夫設計局,以及聲稱已研製成功T一95坦克的下塔吉爾車輛設計局。 但運輸機械製造設計局並沒有知難而退。在認真研究中東戰爭及蘇聯侵阿戰爭中T系列坦克暴露出來的問題後,「640工程」的預研工作於1987年上馬,1988年初研製工作正式啟動。雖然蘇聯解體曾使研製工作長期停滯不前,但在競爭對手下塔吉爾車輛設計局T-95的研發因火控系統出問題而停滯不前的情況下,「640工程」又得以重新啟動,並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著。 1995年也就是T-90公開出現的第二年,就有人在莫斯科西南50千米的庫賓卡試驗場,發現「黑鷹」與無人炮塔的T-95在進行各項試驗。但是受經費嚴重短缺的困擾,為「黑鷹」研製新型底盤、武器系統與防護系統的單位遲遲拿不出產品,以至在1997年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覽會上亮相的「黑鷹」主戰坦克,只不過是在T一80UM的底盤上加裝了一個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的炮塔。各種新裝備直到1999年初才陸續交付,1999年6月,露出全貌的「黑鷹」終於出現在第三屆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覽會上。 版本二 前蘇聯科延設計局在研製第四代坦克的同時,針對國內外蘇制T 系列坦克日益老舊、新一代坦克采購價格高昂,買家訂購數量日益減少的情況,設計出多個現代化改良版本,但由於種種原因束之高閣。 蘇聯解體後,特別是海灣戰爭與第一次車臣戰爭後,T系列的一些弱點被西方誇大,許多有意購買T系列坦克的國家退避三舍;俄羅斯自己現役的T系列坦克日益老舊,卻又拿不出錢購買新的坦克。因此,全新的第四代坦克因資金和技術問題一時難以問世,對現役坦克進行改進就成了俄陸軍提高裝備技術水平的惟一良方。於是,科延設計局從故紙堆里翻出當年的多個改進方案,從中挑選出一個加裝尾部彈倉及先進武器系統的方案,修改之後就成了今天的「黑鷹」主戰坦克。 版本三 這個版本是西方最新披露出來的,相當有意思。「黑鷹」的研製工作開始於80年代中期,略晚於「無炮塔」主戰坦克。科延設計局兩條腿走路,「黑鷹」的研製工作相當順利,90年代初在鄂木斯克造出了多輛樣車准備進行試驗。蘇聯解體後,科延設計局無力他顧,多輛樣車居然被遺忘在鄂木斯克坦克廠。同樣身處困境的鄂木斯克坦克廠看上了這些樣車,經過一翻努力後讓它們與世人相見——當然露面後的「黑鷹」已「改姓」鄂木斯克坦克廠,而不是位於聖彼得堡的科延設計局了。西方甚至有消息稱,這兩家坦克單位為了「黑鷹」,已經從昔日的兄弟變成了仇敵,官司一直打到俄總統普京那裡。聽來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研製原因】 用「好漢不提當年勇」這句話來形容前蘇聯的T-80型主戰坦克,那真是一點也不錯,想當年在前蘇聯時代,位於列寧格勒基洛夫坦克廠的「科延」設計局(也稱「波波夫」設計局)研製的T-80型主戰坦克好不威風,與T-64型主戰坦克共同裝備蘇軍第一流的裝甲部隊,成為蘇軍精銳裝甲部隊的標志。 蘇聯解體後,T-80卻風光不在,俄軍無錢訂購它來裝備部隊,而當T-80想打開海外市場時,卻發現當年的戰友現為烏克蘭擁有的「莫洛佐夫」設計局也搶先一步,將T-80變為自己的T-84型主戰坦克,來和T-80爭奪市場。 而設計T-72型主戰坦克的「車輛」設計局推出了T-72的最新改型T-90,想替代T-80,自己獨座俄制主戰坦克的頭把交椅,更讓T-80氣憤的是,T-90竟彩T-80U的裝備,如火控與武器系統,附加反應裝甲等。 面對這么一大堆倒霉事,現在唯一仍在生產T-80坦克的俄羅斯鄂木斯克坦克廠認識到如今只有拿出讓各方無話可說的產品,才是唯一的出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7年的7月,其綞成功地推出了T-80UM2型主戰坦克,一舉奪回了主動權。 【主要結構特徵】 T-80UM2主戰坦克因為是從T-80發展而來的,所以在結構特徵上和T-80其它型號一樣,沒有多大的改變。全車由前至後仍分成駕駛部分、戰斗部分和動力傳動部分。乘員3人:車長、炮長、駕駛員。 車體為全焊接結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其上方有1扇向右開的滑動式艙蓋。唯一與T-80其它型號不同的是,其換裝了類似西方的那種帶尾艙的焊接式炮塔內的位置和T-80以前的型號相反,不是分居右側和左側,而是左側與右側。車長的指揮塔頂部有1扇向前開啟的艙門,1挺7.362毫米的並列機槍依舊安裝在火炮的左側。炮長頂部也有1扇艙門,裝有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動力傳動部分繼續位於車體後部,包括發動機與傳動裝置等。發動機室頂採用封閉式蓋板,排氣口在車體尾部。車體尾部裝有油箱固定架,可放置附加油箱。 行動裝置繼續沿用了T-80UM型坦克的底盤。其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每側有6個負重輪和5個托帶輪,兩側履帶均有履帶張力調節油缸,由於炮塔的重量較重,所以第3第4負重輪之間的距離較小,用於承受炮塔的重量。在第1、2與最後1個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為減少車輛行駛時的雜訊及振動,履帶板接觸重輪的一側裝有橡膠襯墊。 ①超群的防護力 鄂木斯克坦克廠在研製T-80UM2時,對其防護給予了特別的關照。首先是為T-80UM2主戰坦克重新設計換裝了更先進的、類似與西方的帶有尾艙的焊接炮塔。這是因為原來無論是T-72還是T-80所採用的圓球型鑄造炮塔,都是沒有尾艙的,待發炮彈都被裸露地擺放在乘員座位下的轉盤式彈倉內,一旦待發炮彈爆炸,那爆炸不僅僅會傷害乘員,而且還會把整修炮塔掀掉。(海灣戰爭與車臣戰爭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另外鄂木斯克坦克廠給T-80UM2安裝了比T-80更先進的基本裝甲與反應裝甲。其防穿甲彈與破甲彈的能估計大概分別相當於600毫米和800毫米厚的均質鋼板。 T-80UM2的基本裝甲上安裝有最新型附加反應裝甲板,這種新型的附加反應裝甲不但能防禦空心裝葯破甲彈與穿甲彈的攻擊,還可以有效防禦裝有串聯彈頭的反坦克武器的攻擊。T-80UM2車體前斜甲板上並排安裝有兩排這種型號的反應式裝甲塊,每排有3塊。為增強對攻頂式武器的防禦,反應式裝甲塊從火炮塔頂後部邊緣,覆蓋了整個炮塔頂部。當該型反應式裝甲與T-80UM2的基本裝甲結合使用時,其防禦破甲彈和穿甲彈的1200mm與1000mm厚的均質鋼板。這樣強的防護力,已令當今世界大都數現役反坦克武器「無計可使」了。 為加強T-80UM2側翼的防護能力,設計人員在前3個負重輪的上半部側裙板上也安裝了反應式裝甲塊,不過該反應式裝甲塊與車體的反應式裝甲塊不同的是,其外板仍為鋼板,而內板則採用三層橡膠壓成的橡膠板,為的是防止反應式裝甲爆炸時內板傷及履帶。鑒於地雷對坦克造成的傷害,T-80UM2車體前部下方也安裝了用橡膠纖維製成的撓性板,用於提前掃除帶觸桿式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為進一步增強T-80UM2的防護力,鄂木斯克坦克廠在T-80UM2坦克上安裝有「阿雷納」(Arena)主動防禦系統。該系統是世界上第一種已能投入實戰的主動防禦系統,目前西方還沒有一種類似的裝置能夠和該防禦系統相抗衡。 「阿雷納」主動防護系統是由俄羅斯「機械生產」設計局和相關企業聯合研製開發的,整個系統由多用途小型雷達,反應迅速威力巨大的防禦彈葯和專用計算機組成,其雷達裝置安裝在坦克炮塔上,防禦彈葯安裝在炮塔周圍,整套系統全重約為1000-1100kg。 「阿雷納」主要任務是攔截及摧毀飛向坦克任何方向,飛行速度為70m/s-700m/s內,距離為逼迫目標坦克50m以內的各型反坦克武器,如小到步兵手中的槍榴彈,大到性能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它能在任何戰斗環境下,包括坦克行駛及炮塔迴旋期間,給予坦克360度范圍內的保護,即使不能消滅來自任何方向的各型反坦克武器,也能摧毀絕大部分。 「阿雷納」主動防護系統工作方式有二種,一種是自動控制模式,只要車長打開控制面板上的開關,系統啟動之後,剩下的工作均可根據需要自行完成。另一種是手動控制模式,在戰況緊急的形式下,車長可以手動發射。 據西方防務專家推斷:安裝有「阿雷納」主動防護系統的T-80UM2型坦克最少高出了3倍以上。如果再加上其本身先進的復合多層基本裝甲和第二代附加反應裝甲的話,那麼擁有「三層」防護系統的T-80UM2坦克,其總防護能力將擠身當今世界上最先進行列。這也意味著鄂木斯克坦克廠在大小、形狀、重量均不明顯超過T-80型坦克的前提下,已製造出防護水平優於西方那些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的主戰坦克。 ②強大的武器系統 T-80UM2主戰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25mm的2A46M-4型滑膛坦克炮,而不是早先安裝的135mm主炮。俄方稱該炮和T-80UM1使用的2A46M-4型滑膛炮是同一型,在威力上該火炮比2A46M-1型提高約30%。炮身裝有熱護套,火炮中間位置裝有圓柱形抽氣裝置,炮口裝有初速度測速裝置,火炮膛內採用了1層鉻鍍層,因而大大提高了其射擊精度及炮管的壽命,該炮的壽命約為800發穿甲彈或1000發破甲彈。由於採用了新的尾艙自動裝填機及所用的炮彈都為定裝式(以前均為分裝式),因而西方認為T-80UM2的火炮最大射速將超過10發/min。 T-80UM2主戰坦克的輔助武器為2挺機槍,一挺是安裝在主炮左側的7.62mm並列機槍,彈葯基數1250發。另一挺是安裝在炮長艙門上的12.5mmNSVT型高射機槍,彈葯基數500發。12.7mm高射機槍由炮長在車內遙控射擊,也可以手動射擊。 常規炮彈種類主要有貧鈾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尾翼穩定空心裝葯破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常規炮彈的彈殼葯筒無為半可燃葯筒,炮彈發射後,只留下金屬底。為了讓T-80UM2主戰坦克有更大毀傷力,以便得到客戶的青睞,獲得訂單。俄軍工部門特意研製了數種新型常規導彈,其中的一種是新型側鈾脫殼穿厚達700mm的鋼裝甲板,這比美國M1A2配備的最新XM946型貧鈾穿甲厚度略高。另一種是帶有貧鈾葯型罩的三級串聯破甲彈,其對均質裝甲的破甲厚度約在750mm左右,和上面提到的新型貧鈾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一樣,也能夠輕易擊毀安裝了附加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上述炮彈均存入在炮塔的尾艙內。 和T-80其它型號一樣,T-80UM2主戰坦克的125mm滑膛坦克炮繼續能發射由9K119「映射」制導系統制導的9M119「狙擊手」反坦克導彈。(由自動裝彈機裝填/也可手動裝填)。該導彈主要攻擊遠距離的敵方裝甲目標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發射常規炮彈一樣,在戰斗中,車輛也可在高速行進中對運動目標發射「狙擊手」導彈。 不過與以前T-80使用的「狙擊手」反坦克導彈相比,T-80UM2使用的「狙擊手」反坦克導彈為最新型號。該型號具有更好的抗干擾性能,更強的穿甲能力,有著更多裝葯的戰斗部能夠輕易擊穿甲厚度超過800mm。除破甲威力比以往的「狙擊手」導彈最遠射程和最佳攻擊距離依然為5000m與4000m,其最遠距離上的命中率與最佳距離上的命中率繼續保持在80%和90%-80%左右。 ③先進的火控系統 T-80UM1的火控系統的型號暫時還不太清楚,但西方認為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型穩象式火控系統,在性能上應與美國M1A1主戰坦克使用的火控系統相當,值得一提的是,該火控系統具備完全自動目標跟蹤/識別/排序以及將威脅目標按優先順序排列的功能。這不要說以前的俄制坦克,就是一些西方最新型主戰坦克也沒有這種能力。 為一改俄制坦克「怕」夜戰的弱點,T-80UM2的車長與炮長都擁有各種的熱象儀,這種新型熱象儀即使在無星光的夜晚,最大有效距離可遠達300m(而早期的T-80型號連200m都不到),西方目前最新型熱象儀的作用距離也不過如此。先進的數字式作用距離也不過如此。先進的數字式彈道計算機能夠自動根據目標距離與橫向運動速度,自身運動速度,火炮耳軸傾斜角和身管磨損量、外界溫度、大氣壓力、橫風速度以及選定的彈種,計算出彈道參數。 由於配備了先進的火控系統,所以T-80UM2在高速行進時,其主炮和凍死機槍依然都能對運動/靜止目標實施有效攻擊,有效命中率高達85%。當然T-80UM2的車長也依然擁有超控制能力,即可超載炮長操控火炮自選對目標進行瞄準射擊。 ④傑出的機動性能 和T-80其它型號一樣,T-80UM2的機動能力依舊相當好,這主要歸功於設計人員為其安裝了性能優良的動力系統、坦克動力系統由一台1500hp(1102.5kw)功率的燃氣輪機和一台功率為18kw的GTA-18型輔助發動機組成。 鄂木斯克坦克廠之所以如此偏愛燃氣輪機,是因為燃氣輪機有著結構簡單、適應性強、冷起動性好、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加速性好、可使用多種燃料等許多優點。因而鄂木斯克坦克廠繼續為T-80UM2安裝了一台大功率的燃氣輪機。 雖然西方最新型主戰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也都在1500hp左右,所以它的單位功率遠高於法國「勒克萊爾」的20.2hp\t、美國M1A1的19.3hp\t,德國「豹」2的19.97hp\t,英國「挑戰者」2的14.4hp\t。也高於俄T90的18hp\t,只低於T-80UM1的27.2hp\t。另外T-80UM2的平均越野速度約為50km/h,和以上眾多主戰坦克的平均越野速度不相上下。 GTA-18型輔助發動機主要用於坦克發動機關閉時,向全車電氣設備供電,這樣做不僅可以節約燃料,還能大大減少坦克的紅外輻射,提高生存能力。 T-80UM2的傳動系統擁有可行性高的磨擦裝置,液力減速器及制動器,完全適應燃氣輪機的特性,保證了T-80UM2在各種復雜的戰場條件下有最好的機動性。另外,車輛的操縱僅通過方向盤、節氣門、踏板及制動踏板3個控制裝置來實現。由於操縱系統非常簡便,使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從而使駕駛員能集中精力處理戰場、地形等其它情況。 在無准備的情況下T-80UM2的涉渡水深1.8m的河流,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能涉渡水深達5m,它最大公路時速達到了70km,最大公路行程超過400km,如使用外組油箱,可以達到500km左右。 ⑤其它裝備 為保證T-80UM2和其它乘員能在任何情況完成作戰任務,設計人員為T-80UM2配備了先進的「圖曼」快速探測/滅火抑爆設備及光電對抗裝置,為了能讓乘員在沙漠或寒冷地區作戰,車內安裝有車調系統,還安裝有能夠抗強烈干擾的數字化通信保密設備和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裝置,為更好的隱蔽自己,T-80UM2還塗有獨一無二的RP2-86M型防雷達探測塗層,這種塗層能有效減少T-80UM2被敵方發現的概率。 可以相信,與T-80以前的型號相比,T-80UM2型主戰坦克無論在火力、機動性還是在防護性能上都遠勝於前者,其綜合作戰性能已達到世界第一流的水準。另外鄂木斯克坦克廠已表示可根據客戶的需要,方便地換裝T-80UM2上的任何武器、電子設備及發動機,或將T-80UM2的技術改裝俄現役多達21000輛主戰坦克(型號包括12000輛T-72型、約5500輛T-80型以及4000輛T-64),也是一個相當的誘惑。
從以上資料不難看出,在機動性方面T-84要略優於T-80UM2坦克。火力方面優於T-80UM2採用了新型火控系統和俄羅斯最新的穿甲彈,所以要優於T-84。而在防護方面,T-80UM2的布局體現的是俄羅斯坦克的設計理念與西方坦克的設計理念的融合。及融入了俄傳統防護優越性,也有西方的炮塔後部布局,而作為把坦克防護力看的很重的俄羅斯,其T-80終結改進型,某些性能已經可以說是達到或者甚至說超過了T-90S主戰坦克。所以綜合以上來說,T-80UM2要優於T-84,戰損比個人估計在1.1-1.4左右。
Ⅵ 神舟飛船探、繞、回順序如何排列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1] 。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飛船、天舟飛船正在進行正(試)樣產品組批生產。 [2]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此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7] [11-12]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5時54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埠,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13]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軌道艙
飛船結構分為: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是一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27米,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接。軌道艙被稱為「多功能廳」,因為幾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它時間都在軌道艙里。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和清潔等諸多功能於一體。
為了使軌道艙在獨自飛行的階段可以獲得電力,軌道艙的兩側安裝了太陽電池板翼,每塊太陽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積為2.0×3.4米,軌道艙自由飛行時,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電力。軌道艙尾部有4組小的推進發動機,每組4個,為飛船提供輔助推力和軌道艙分離後繼續保持軌道運動的能力;軌道艙一側靠近返回艙部分有一個圓形的艙門,為航天員進出軌道艙提供了通道,不過,該艙門的最大直徑僅65厘米,只有身體靈巧、受過專門訓練的人,才能進出自由。艙門的上面有軌道艙的觀察窗。
軌道艙是飛船進入軌道後航天員工作、生活的場所。艙內除備有食物、飲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裝置外,還有空間應用和科學試驗用的儀器設備。
返回艙返回後,軌道艙相當於一顆對地觀察衛星或太空實驗室,它將繼續留在軌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軌道艙留軌利用是中國飛船的一大特色,俄羅斯和美國飛船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後,一般是廢棄不用的。
作為航天員的「太空卧室」,軌道艙的環境很舒適,艙內溫度一般在17至25攝氏度之間。
返回艙
返回艙又稱座艙,長2.00米,直徑2.40米(不包括防熱層)。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
神舟飛船的返回艙呈鍾形,有艙門與軌道艙相通。返回艙是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內設可供3名航天員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員起飛、上升和返回階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儀錶板、手控操縱手柄和光學瞄準鏡等,顯示飛船上各系統機器設備的狀況。航天員通過這些儀表進行監視,並在必要時控制飛船上系統機器設備的工作。軌道艙和返回艙均是密閉的艙段,內有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確保艙內充滿一個大氣壓力的氧氮混合氣體,並將溫度和濕度調節到人體合適的范圍,確保航天員在整個飛行任務過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艙內還安裝了供著陸用的主、備兩具降落傘。神舟號飛船的返回艙側壁上開設了兩個圓形窗口,一個用於航天員觀測窗外的情景,另一個供航天員操作光學瞄準鏡觀測地面駕駛飛船。返回艙的底座是金屬架層密封結構,上面安裝了返回艙的儀器設備,該底座重量輕便,且十分堅固,在返回艙返回地面進入大氣層時,保護返回艙不被炙熱的大氣燒毀。
推進艙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或設備艙。推進艙長3.05米,直徑2.50米,底部直徑2.80米。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並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
它呈圓柱形,內部裝載推進系統的發動機和推進劑,為飛船提供調整姿態和軌道以及制動減速所需要的動力,還有電源、環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統的部分設備。兩側各有一對太陽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陽翼的面積為2.0×7.5米。與前面軌道艙的電池翼加起來,產生的電力將三倍於聯盟號,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富康AX新浪潮汽車的電源所提供功率。這幾塊電池翼除了所提供的電力較大之外,它還可以繞連接點轉動,這樣不管飛船怎樣運動,它始終可以保持最佳方向獲得最大電力,免去了「翹向太陽」所要進行的大量機動,這樣可以在保證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的同時進行飛船對地的不間斷觀測。
設備艙的尾部是飛船的推進系統。主推進系統由4個大型主發動機組成,它們在推進艙的底部正中。在推進艙側裙內四周又分別布置了4對糾正姿態用的小推進器,說它們小是和主推進器比,與其他輔助推進器比它們可大很多。另外推進艙側裙外還有輔助用的小型推進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過渡段,是為將來與另一艘飛船或空間站交會對接做准備用的。在載人飛行及交會對接前,他也可以安裝各種儀器用於空間探測。
對於附加段現階段的設備沒有官方介紹,但是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大膽的推測,如:其中一個半環型裝置,據推測是用來安裝方形的儀器裝置。而三個相互垂直並可伸出的0.4米的探針被推測為可能是導航系統的一部分或對接系統的一部分。因為美國的阿波羅飛船上曾有類似的裝置用來進行對接。神舟飛船軌道艙前端可能裝有俄羅斯式的對接系統。但這些裝置可能只是一種試驗型,在將來執行與太空站對接的任務時肯定會被新型對接系統所替換。
Ⅶ 什麼是自動控制系統一個典型的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在無人直接參與下可使生產過程或其他過程按期望規律或預定程序進行的版控制系統。自動控權制系統是實現自動化的主要手段。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Ⅷ 找一部高達作品!
《機動新世紀高達X》中的高達X
時代背景
這是一個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已可以自由出入宇宙的時代……
人們紛紛向太空的殖民衛星移民並形成龐大的群體,隨後便為爭取政治、經濟地位而掀起運動,進而引發了地球與殖民衛星的武力沖突。
戰火不斷地燃燒,數以千萬計人們的生命被一次次的戰爭埋葬。終於,「第七次宇宙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幾乎導致人類社會的崩潰。存活下來的人們,在荒廢的地球上開始了艱難的重建工作,這一新的時代,被稱為戰後世紀(A.W)。
[編輯本段]STORY
地球與殖民衛星之間的全面戰爭、第七次宇宙戰爭進入尾聲時,殖民衛星不惜向地球發動
「衛星墜落」計劃,以近百個衛星群攻擊地球,地球聯邦軍亦啟用了NEWTYPE操控大批無人
駕駛機動戰士G-BIT防衛,最終導致兩敗俱傷,令地球與衛星的人類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經
過了15年的恢復期,殘存下來的地球人艱苦地生存著。
A.W.(AFTER WAR)0015年,15歲的孤兒卡羅特·蘭,擁有不俗的MS駕駛能力。這一日,他
接受謎之紳士雷克·安多的委託,潛入陸上戰艦自由號、拐帶少女蒂法·雅蒂爾。然而卡羅
特將蒂法帶到約定地點時,雷克卻露出了凶惡的嘴臉,於是卡羅特再度攜蒂法逃走,並在她
那神秘能力的引導下發現了大戰的遺物GUNDAM X!駕駛著X的卡羅特成功地擊退了追兵。為
了追回蒂法,自由號派遣高達空中霸王和高達雷奧帕特出擊,其駕駛員維茲和羅亞比對於艦
長詹米為何如此執著於蒂法這么個小女孩感到訝異。卡羅特的X引來了諸多以販賣MS(機動
戰士)為生的獵人,遭受MS群起圍攻的情況下,蒂法用意念啟動月球基地的微波設施,X吸
收來自月球的能源發射最大武器光線炮,將MS群一掃而光!但是,感受到死者靈魂的蒂法卻
承受不了這種恐怖而昏厥,卡羅特不得不向詹米投降。同時,雷克所屬的亞爾塔尼狄布公司
迎來了一名叫夏基亞的男人,他宣稱能夠將蒂法搶回來。三日後,夏基亞的孿生弟弟奧爾巴
混入自由號,奪走了蒂法。面對眾人的質問,詹米不得不說明蒂法乃是傳聞中的NEWTYPE,
為了避免她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用於戰爭而必須保護她。於是,自由號向亞爾塔尼狄布公司
總部進發,在詹米和蒂法精神共鳴的引導下,卡羅特駕駛著X以光線炮摧毀了敵人巨大的
MEGA粒子炮,救回了蒂法。
卡羅特雖然成為了自由號的成員,但一貫單獨行動的他卻總是任意而為,並因此牽連了詹米
令其身負重傷。被其他船員責罵的卡羅特,一怒之下離開自由號並欲將X拍賣掉,不過卻因
遭到夏基亞的襲擊而未果,但也因此結識了MS獵人艾妮爾。緊接著自由號遭到人工NEWTYPE
卡利斯的襲擊,在對方浮游飛翔炮的攻擊下,卡羅特毫無還手之力,蒂法為了救他向卡利斯
投降。卡羅特不甘失敗,駕駛著整修並且修改完畢的X(GX-9900-DV)再度向卡利斯挑戰,與蒂
法接觸後卡利斯得知自己乃是人工NEWTYPE,心靈大受沖擊,最後在X面前完全敗北。離開
街市的自由號隨後來到大海,以前聯邦軍曾在此秘密研究一種謎之系統,夏基亞兄弟將此系統
打撈上來,卻發現所有的電子機器在系統的作用下停止工作。原來該系統是以一位女性NEWT
YPE為核心動作的,這位名叫露伽爾的人正是詹米過去的教官,詹米在大戰時操控著大量X摧
毀墜落的衛星群,當時受到的沖擊令他喪失了NEWTYPE能力。此時,新聯邦軍出現並欲奪取
露伽爾系統,詹米與露伽爾合力將對方擊退,用盡力量的露伽爾留下「不再被任何人利用」的
遺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由號現在的目標是再度崛起的新聯邦軍,獲知敵人擁有大戰時詹米駕駛的X後,自由號向
其所在地人工島接近,卻不料中了對方的圈套,全部被俘!詹米和蒂法被帶往新聯邦軍的
NEWTYPE研究所,其餘乘員則被關押在人工島上。卡羅特他們伺機逃脫,搶得高速艇追趕載
著蒂法他們的輸送船,成功地將兩人救出並取得新機體GUNDAM XX(DX-9901-DX)。新聯邦
政府樹立宣言將統一地球圈,不少獨立小國皆奮起反抗,自由號站在獨立小國這一邊抵抗著
新聯邦軍如潮水般的進攻。已加入新聯邦軍的夏基亞兄弟從NEWTYPE研究所調來幾名駕駛員
,企圖抹殺XX,但都被卡羅特一一擊退。另一方面,從殖民衛星而來的間諜在戰亂中綁架了
蒂法,眾人始知原來宇宙中還有人居住。新聯邦軍也向世界公布宇宙革命軍的存在,感受到
威脅的各個國家開始向新聯邦軍K攏。為了救回蒂法,自由號攻入新聯邦軍的宇宙基地,在
眾人的掩護下,卡羅特駕駛著XX向宇宙飛去。
蒂法來到殖民衛星古拉多9,該地的扎狄爾總統是提倡NEWTYPE主義者,與地球上的聯邦軍不
同,他認為NEWTYPE是居住在宇宙的新人類覺醒,而非純粹腦發達具有超能力的人類,因此
他不認同在地球土生土長的NEWTYPE蒂法。初次來到宇宙的卡羅特還未熟悉操作,就遭到宇
宙革命軍的攻擊,所幸被抵抗革命軍的反政府組織成員琶拉所救。宇宙革命軍建造了巨大的
衛星炮,企圖以此打擊地球。卡羅特則以XX的光線炮瞄準衛星炮,威脅革命軍交還蒂法,當
成功地救出蒂法後,卡羅特沒有遵守諾言而摧毀了衛星炮,保住了地球不再受傷害。蒂法感
應到如今屬於無人區的月球,存在著最初的NEWTYPE「DOME」,但是月球基地受到自動防禦
裝置的保護,很難進入其中。新聯邦軍與宇宙革命軍之間展開了激戰,自由號亦來到宇宙
中。在DOME的召喚下,三方面主要人物進入月球基地,聆聽DOME對於NEWTYPE的解釋。而在
外面,夏基亞兄弟則利用月球的微波系統以MS的光線炮進行著大屠殺,為了阻止他們,卡羅
特駕駛著XX摧毀微波系統、並擊墜了夏基亞兄弟的座機。
半年後,地球圈一片祥和,地球的自然環境正徐徐地恢復……
[編輯本段]編者按
在近年的幾部「高達」中,「X」在情節安排與內涵方面都可算是一部佳作,整部作品的氣氛十分協調,片中對於NEW TYPE的渲染,也十分能勾起迷家們對阿姆羅、卡繆等等NEW TYPE先人的懷念。另外,從世界觀的設定上,「X」的戰後世紀,似乎是可以與之前的宇宙世紀相銜接的。
[編輯本段]【STAFF】
企畫:SUNRISE
原作:矢立肇、富野由悠季
監督:高松信司
系列構成:川崎ヒロユキ
人物設定:西村誠芳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石垣純哉
美術監督:佐藤勝
攝影監督:大神洋一
音響監督:浦上靖夫
音樂:樋口康雄
企畫擔當:泉勝洋
設定製作:竹內祟
設定協力:長谷川裕一、カトキハジメ
Procer:梶淳(朝日電視)、岩本太郎(朝日電視)、木村純一(朝日電視)、富岡秀行(SUNRISE)
製作:朝日電視、SUNRISE
製作協力:電通、創通Agency
[編輯本段]【CAST】
加洛德:高木涉
蒂花:かないみか
加米爾:堀內賢雄
韋茲:中井和哉
羅比:山崎たくみ
夏基亞:森川智之
奧爾巴:佐佐木望
托妮婭:三石琴乃
薩拉:かかずゆみ
艾尼爾:本多知惠子
羅莎:日高奈留美
修拉:橫尾まり
辛格:中村大樹
泰克斯:中博史
尤莉娜:渡邊久美子
基德:くまいもとこ
卡托克:廣瀨正志
奧妮米姆:天野由梨
威利斯:森久保祥太郎
蘭斯洛:竹村拓
塞莉亞:冬馬由美
卡利斯:水谷優子
芭拉:長澤美樹
旁白:光岡涌太郎
片頭曲
1. (#1~#26) DREAMS - 作詞・作曲・編曲:RO-M - 主唱:ROMANTIC MODE
2. (#27~#39) Resolution - 作詞:西脅 唯 / 作曲:ジョー・リノイエ
/ 編曲:ジョー・リノイエ/鈴川真樹 / 主唱:ROMANTIC MODE
片尾曲
1. (#1~#13) HUMAN TOUCH - 作詞:Susanne Marie Edgren
/ 作曲・編曲:Tom Keane / 主唱:Warren Wiebe
2. (#14~#26) HUMAN TOUCH(日本語版)- 作詞:Susanne Marie Edgren/許 瑛子
/ 作曲:Tom Keane / 編曲:須藤賢一 / 主唱:re-kiss
3. (#27~#39) 銀色Horizon - 作詞:小室みつ子 / 作曲:濱田金吾
/ 編曲:TOM KEAN / 主唱:中瀬聡美
[編輯本段]【各話標題】
以下順序為:話數 標題 腳本 演出 作畫監督 放映時間
1 月は出ているか?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西村誠芳 1996.04.05
2 あなたに、力を…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4.12
3 私の??は凶暴です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西村誠芳 1996.04.19
4 作?は一刻を爭う! 川崎ヒロユキ 吉本毅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4.26
5 ?爪はお前が引け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西村誠芳 1996.05.03
6 不愉快だわ…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5.10
7 ガンダム、?るよ!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西村誠芳 1996.05.17
8 あの子、?さない! 川崎ヒロユキ 吉本毅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5.24
9 巷に雨の降るごとく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西村誠芳 1996.05.31
10 ?がニュ?タイプだ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6.07
11 何も考えずに走れ!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西村誠芳 1996.06.14
12 私の最高?作です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6.21
13 愚かな?を?て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西村誠芳 1996.06.28
14 俺の聲が?こえるか!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7.05
15 天國なんてあるのかな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筱雅律 1996.07.12
16 私も人?だから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西村誠芳 1996.07.19
17 あなた自身が?かめて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7.26
18 Loreleiの海 川崎ヒロユキ 谷口悟朗 西村誠芳 1996.08.02
19 まるで?をみてるみたい 川崎ヒロユキ 日高政光 筱雅律 1996.08.09
20 …また逢えたわね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佐久間信一、藁谷均 1996.08.16
21 死んだ女房の口癖だ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西村誠芳 1996.08.23
22 15年目の亡?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08.30
23 私の?は??です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西村誠芳 1996.09.06
24 ダブルエックス起?!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筱雅律 1996.09.13
25 君?は希望の星だ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09.20
26 何も喋るな 川崎ヒロユキ 岡本英樹 西村誠芳 1996.09.27
27 おさらばで御座います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0.05
28 ?つしかないのか! 川崎ヒロユキ 越智浩仁 西村誠芳 1996.10.12
29 私を?て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0.19
30 もう逢えない?がして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西村誠芳 1996.10.26
31 ?べ!ガロ?ド!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1.02
32 あれはGファルコン! 川崎ヒロユキ 岡本英樹 西村誠芳 1996.11.09
33 どうして俺を知っている!? 川崎ヒロユキ 越智浩仁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1.16
34 月が?えた!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西村誠芳 1996.11.23
35 希望の燈は消さない 川崎ヒロユキ 渡邊哲哉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1.30
36 ?らが求めた?爭だ 川崎ヒロユキ 南康宏 西村誠芳 1996.12.07
37 フリ?デン?信せよ! 川崎ヒロユキ 原田奈奈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2.14
38 私はD.O.M.E…かつてニュ?タイプと呼ばれた者 川崎ヒロユキ 越智浩仁 西村誠芳
1996.12.21
39 月はいつもそこにある 川崎ヒロユキ 森邦宏 藁谷均、佐久間信一 1996.12.28
[編輯本段]【GX開發計劃前期】
GX開發計劃為機動新世紀X之機械設定、GX開發計劃分前期和後期執行,但兩都沒有關系 . 前期為舊地球聯邦軍所秘密研發的試驗機型,其後更用作第7次宇宙大戰對抗舊宇宙革命軍殖民地衛星墜落戰的最後兵器. 後期於A.W.0015.07 , 新地球聯邦軍建立前為展示實力,技術而實行的試驗機型.
開發經過
第七次宇宙大戰進行中,舊地球聯邦軍早料宇宙革命軍會進行殖民地衛星的墜落迫使聯邦軍投降,舊地球聯邦軍早己秘密開發三部高達 , 當中有 GX-9900 高達X 、GW-9800 高達AIRMASTER及GT-9600 高達LEOPARD , 並利用它們應戰.
【機體介紹】
GT-9600 高達 LEOPARD為GX開發計劃其中一部機體,以羅亞比所駕駛。
EN : GT-9600 高達 LEOPARD
JP : GT-9600ガンダムレオパルド
第7次宇宙戰爭中所見的GT-9600 高達LEOPARD是同一架的MS .
之後因與新地球聯邦軍大型MA作戰而嚴重破壞,因而改裝成其後的GT-9600-D 高達 LEOPARD DESTROY
隸屬:舊地球聯邦軍(戰前) , 巴魯查(戰後)
類型:重武裝型MS
駕駛:羅亞比
全高:16.8米
重量:8.5噸
裝甲材料 :月神鋁鈦合金
塗裝顏色:白、紅、黃 、綠
閃光系統(FLASHING SYSTEM)(允許Newtype駕使員遙遠控制FX-9600 GT-Bit)
可選用"S-1"推進器,提高水中活動性能
左臂蓋特機炮
胸部蓋特機炮×2
膝部追蹤導彈×2
右肩導彈x11
頭部火神炮×4
右前臂榴彈發射器×6
左腿部導彈x4 ( 連發射器 )
光束刀
GW-9800 高達 AIRMASTER為GX開發計劃其中一部機體,以維茲所駕駛。
EN : GW-9800 高達 AIRMASTER
JP : GW-9800 ガンダムエアマスター
第7次宇宙戰爭中所見的GW-9800 高達 AIRMASTER是同一架的MS .
之後因與エスタルド人民共和國合作對抗新地球聯邦軍作戰而嚴重破壞,其後更得到エスタルド人民共和國エスタルド軍の最高司令官李積遜全部的支助而改裝成其後的GW-9800-B 高達 AIRMASTER BRUST
隸屬:舊地球聯邦軍(戰前) ,巴魯查(戰後)
類型:高機動可變型MS
駕駛:維茲
全高:17.2米
重量:6.9噸
裝甲材料 :月神鋁鈦合金
塗裝顏色:白、紅、黃
閃光系統(FLASHING SYSTEM)(允許Newtype駕使員遙遠控制FX-9800 GT-Bit)
變型系統
頭部火神炮×2
輕型步槍×2
肩部導彈x2
GS-9900 G-FALCON為GX開發計劃其中一部機體(MA),以芭la所駕駛。
(第七次宇宙大戰進行中,舊地球聯邦軍正與舊宇宙革命軍作戰,從中開發了G-FALCON 作補給輔助之用 .)
EN : GS-9900 G-FALCON
JP : GS-9900 Gファルコン
GS-9900 G-FALCON於第七次宇宙大戰進行中由舊地球聯邦軍負責開發,因第七次宇宙大戰後,舊地球聯邦軍亡國 ,G-FALCON從而被放棄,後來更被反革命軍組織回收並改裝,才完成於動畫出現之G-FALCON .
本機體能與大部份MS合體成MA形態 , GX-9901-DX 高達 DOUBLE X便是最佳例子.
隸屬:舊地球聯邦軍,反宇宙革命組織,巴魯查
類型:支援型高機動戰斗機
駕駛:芭拉
全長:18.8m
重量:6.1t
塗裝顏色:白、藍、紅、黃、黑
可以分體成核心戰機及主推進器兩部份
能與大部份GX開發計劃中開發的MS合體成MA形態
擴散光束炮×2
火神炮×2
紅外線追蹤彈×10
Falcon stabilitzer×2
GX-9900 高達 X為GX開發計劃其中一部機體,以卡羅特與及舒文尼特(詹米)所駕駛。
GX-9900 高達 X 早於第七次宇宙大戰初毀,但後來更被新地球聯邦軍回收,更用作開發GX-9901-DX 高達 DOUBLE X的輔助工具.
A.W.0015所見的GX-9900 高達 X是另外一架 , 因當時人們為謀生,都打GX的主意,想搶了GX .
之後與主角之一的卡里士的彼路高戰斗因而衛星微波炮被破壞,其後更改裝 GX-9900-DV 高達 X DIVIDER
隸屬:舊地球聯邦軍(戰前) ,巴魯查(戰後)
類型:衛星系統搭載MS
駕駛:卡羅特,舒文尼特(詹米)
重量:7.5t
塗裝顏色:白、藍、紅、黃、綠
衛星系統(SATELLITE SYSTEM)
閃光系統(FLASHING SYSTEM)(允許Newtype駕使員遙遠控制FX-9900 GX-Bit和操作衛星微波炮)
衛星微波炮x1
光槍連盾x1
高出力光劍x1
胸部機槍x4
肩部機槍x1
在GX開發計劃前期中還開發了
FX-9600 GT-Bit
FX-9800 GW-Bit
FX-9900 GX-Bit
即無人駕駛機動戰士G-Bit系列,使用NEW TYPE專用的閃光系統控制。
[編輯本段]【GX開發計劃後期】
開發經過
第七次宇宙大戰後,新地球聯邦軍正式成立前際,要開發一架超強機體以展示新地球聯邦軍的實力而振驚全世界,並為鞏固新地球聯邦軍於地球的主權,便實行了GX開發計劃 - ADVANCED TACTICAL MOBILE SUIT SYSTEM 開發DOUBLE X ,開發完成後更利用DX消滅舒文艦長們,可是失敗了 , DX最後更被卡羅特搶奪 .
Ⅸ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有什麼功能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被控對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變送器:作用是檢測工藝參數並將測量值以特定的信號形式傳送出去,以便進行顯示、調節。在自動檢測和調節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變換成統一標准信號,再傳送到調節器和指示記錄儀中,進行調節、指示和記錄。
(9)主推進裝置自動順序控制擴展閱讀
系統分類
一、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1、開環控制系統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二、按給定信號分類,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恆值控制系統、隨動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
1、恆值控制系統
給定值不變,要求系統輸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給定希望值的系統。如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高度、電動機轉速等自動控制系統屬於恆值系統。
2、隨動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未知時間函數變化,要求輸出跟隨給定值的變化。如跟隨衛星的雷達天線系統。
3、程序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一定時間函數變化。如程式控制機床。
Ⅹ 10腹肌重要的東西
1.船舶輔機包括那些主要設備?
答:輔機是船舶上除主機以外的動力機械,主要有:
①船用泵
②氣體壓送機械
③甲板機械
④輔助鍋爐
⑤油凈化裝置
⑥防污染裝置
⑦海水淡化裝置
⑧製冷和空調裝置
2.為什麼說輔機在船上非常重要?(此題答案不確定)
答:①為船舶推進裝置服務
②為船舶航行與安全服
③為貨運服務
④為改善船員勞動和生活條件服務
⑤為防污染服務
二、船用泵
1.什麼叫泵。
答:提高液體機械能的設備,將機械能轉變成液體能的機械稱之為泵。
2. 船用泵按工作原理和結構分,有那些類型?
答: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三類
①.容積式泵: 依靠泵內工作部件的運動造成工作容積周期性地增大和縮小而吸排液體,並靠工作部件的擠壓而直接使液體的壓力能增加的泵。
②.葉輪式泵:依靠葉輪帶動液體高速回轉而把機械能傳遞給所輸送的液體。
③.噴射式泵: 依靠工作流體產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體,然後再通過動量交換而使被引射流體的能量增加。
按結構可分為單級泵和多級泵
3. 泵有那些主要性能參數?各參數的定義如何?量綱如何?
答:①流量:指泵在單位時間內所排送的液體量。
a.體積流量:用體積來度量所送液體量,用Q表示,單位是m3/s,或m3/h、L/min。
b.質量流量: 用質量來度量,用G表示,單位是kg/s,或t/h、kg/min。如用ρ表示液體的密度(kg/m3),G=ρQ
②壓頭 (揚程):指單位重量液體通過泵後所增加的機械能。即泵傳給單位重量液體的能量。常用米(m)表示,單位是Nm/N =m。單位重量液體的機械能又稱水頭。
③轉速:指泵軸每分鍾的回轉數,用n表示,單位是 r/min。
④功率:a.有效功率 (輸出功率):單位時間泵傳給液體的能量;
b.軸功率P(輸入功率):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
c.水力功率Ph:按理論流量和理論壓頭計算的功率。
⑤效率: 泵效率η: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
容積效率ηv :實際流量與理論流量之比。
水力效率ηh:實際壓頭與理論壓頭之比。
機械效率ηm:水力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
⑥允許吸上真空度 Hs:證泵在凈正吸入高度情況下,正常吸入而不發生氣蝕的最大允許吸上真空度。
4.怎樣改變泵的吸入性能?
⑴盡可能的減小泵的吸入壓力 ⑵入口處的真空度不大於允許吸入真空度
5.對往復時活塞泵吸、排閥有何要求?
除了希望機構簡單、工藝性好和檢修方便以外,還希望閥「嚴、輕、快、小」即:
1)關閉嚴密;
2)關閉時撞擊要輕,工作平穩無聲;無聲工作條件
3) 啟閉迅速及時;
4)阻力小。
6.影響活塞泵容積效率的因素有那些?
(1) 泵吸入的液體可能含有氣泡;
(2) 活塞換向時,由於泵閥關閉遲滯造成液體流失;
(3) 活塞環、活塞桿填料等處由於存在一定的間隙以及泵閥關閉不嚴等會產生漏泄。
7.為什麼說齒輪泵的流量是連續的,但存在脈動?
原動機驅動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隨而旋轉。因嚙合點的嚙合半徑小於齒頂圓半徑,輪齒進入嚙合的一側密閉容積減小,經壓油口排油,退出嚙合的一側密閉容積增大,經吸油口吸油.吸油腔所吸入的油液隨著齒輪的旋轉被齒穴空間轉移到壓油腔,齒輪連續旋轉,泵連續不斷吸油和壓油.所以泵的流量是連續的 。但是由於嚙合點半徑小於齒頂圓半徑,而齒輪在嚙合轉動時,嚙合點的半徑是隨齒輪轉角而周期變化的.故產生了較大的流量脈動.
8.齒輪泵的主要泄漏途徑有哪幾條?
齒輪泵存在著三個產生泄漏的部位:
(1)齒輪端面和端蓋間;
(2)齒頂和殼體內側間隙;
(3)齒輪的嚙合處。
其中齒輪端面和端蓋間泄漏量最大,
占總泄漏量的75~80%。
9單作用葉片泵是怎樣實現變數變向的?
答當轉子中心與定子中心重合時,葉片3既不伸出也不縮進,故葉片間容積不發生變化,這時泵處於零流量的工作狀態。當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向左產生一個偏心距+e時,上半周為吸油過程,下半周為排油過程。當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向右產生一個偏心距-e時,下半周為吸油過程,上半周為排油過程。由此可見,要改變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的偏心方向,即可改變泵的吸排油方向,且偏心距的大小決定泵排量的大小。
10.離心泵有那些特點?
答1.結構簡單,易操作;2.流量大,流量均勻;3.重量輕,運動部件少,轉速高;4.泵送的液體粘度范圍廣;5.無自吸能力。
11.什麼是離心泵的工況點?有那些方法調節離心泵的工況點?
答 所謂離心泵的工作點是指離心泵的性能曲線(H~Q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的交點,即在H~Q坐標上,分別描點作出兩曲線的交點M點
離心泵工況調節的方法 1.節流調節法2.迴流調節法3.變速調節法
4.氣蝕調節法
12.理想離心泵的能量方程有什麼指導意義
指導能量轉換裝置以最小的能量損失匯集葉輪流出的液體,並送至排出管或引向下一級葉輪;使液體的動能平穩地轉變壓力能
13.離心泵的軸向力是如何產生的?有那些平衡方法?
答軸向力的產生1液體壓力的分布沿徑向呈拋物線規律2葉輪兩側壓力不對稱 3軸向力方向由葉輪後蓋指向葉輪進口端
軸向力的平衡方法 1止推軸承2平衡孔或平衡管3雙吸葉輪或葉輪對稱布置4平衡盤
三、空壓機
1、①余隙容積影響;②壓力系數 的影響;③熱交換的影響;④氣密系數的影響;⑤排氣系數的影響。
2、壓縮機氣缸中留有餘隙容積對壓縮機的裝備、操作和安全都有好處。這可以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氣缸內凝結集聚後產生的「水擊」現象及活塞與汽缸蓋的碰撞;有利於活塞的反向運行,同時減少了對閥片的沖擊,是氣閥關閉平穩。
3、①由於余隙容積的存在;②吸氣過程中的壓力損失;③氣體與氣缸、氣缸蓋的熱交換;④外泄漏使壓縮機的排氣量減小;⑤少量水蒸氣在壓縮機級間冷卻器中會由於溫度的降低而有部分的水蒸汽凝結析出。
4、①級間冷卻是在每級之間設置一個冷卻器,使前一級排出的氣體經級間冷卻器後進入下一個氣缸,這樣壓縮過程線就比較趨近於等溫線;②對於多級壓縮而言,每級的壓力比相同時壓縮機的功率最省;③為了減少壓縮過程的功耗和提高排氣系數,往往採用分級壓縮、壓縮機冷卻及級間冷卻方法。
5、找不到答案
6.對空壓機氣閥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氣閥是靠閥片上下的壓差作用而自動啟閉的,氣閥組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壓縮機的性能,因此要求氣閥具有壽命長、阻力小、 關閉嚴密、啟閉迅速、通用性強等特點。
7.活塞式空壓機的冷卻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答 活塞式空壓機的冷卻包括
(1)級間冷卻:可降低排氣溫度,減少功耗。
(2)氣缸冷卻:減少壓縮功,降低排氣溫度和避免滑油溫度過高。
(3)後冷卻:可減少排氣比容,提高氣瓶儲量。
(4)滑油冷卻:可是滑油保持良好的潤滑性能,冷卻摩擦表面和減緩油氧化變質的速度。
8.船用壓縮空氣系統有哪些主要附件?
答:主要包括冷卻器、液氣分離器、濾清器、安全閥、注油器及各種管路系統。
9.CZ60/30型空壓機在結構上有哪些特點?
答:1基本部分:包括機身、曲軸箱、曲軸連桿等部件,其作用是傳遞功力,連接氣缸和基礎部分
2氣缸部分:包括氣缸、氣閥、活塞以及裝在缸上的排量調節等部分,其作用是構成工作空積和防止氣體泄漏
3輔助部分:抱愧冷卻器、液體分離器、濾清器、安全閥、注油器及各種管路系統
船舶舵機
四、船舶舵機
1.操舵變向法的舵效有那些方面?
此題暫時無法解答
2.什麼叫轉舵力矩?
答:轉舵力矩是操舵裝置對舵桿施加的力矩。
3.什麼叫轉船力矩?
答:轉船力矩是水作用力 F 對船舶重心所產生的力矩。
4.船規對舵機有那些主要要求?
(1) 工作可靠
在任何航行條件下,都能保證正常的工作,且主操舵裝置需要有足夠的強度和能力,保證在船舶處於最深航海吃水並以最大的營運航速前進時,將舵從任何一舷35°轉至另一舷35°,其時間不超過30s。而從一舷35°轉至另一舷30°,其所需時間不超過28s。在船舶以最大速度倒航時,操舵裝置應能正常工作。
(2)生命力強
必須具有一套主操舵裝置和一套輔操舵裝置;或主操舵裝置有兩套以上的動力設備。當其中之一失效時,另一套應能迅速投入工作。輔操舵裝置應滿足船舶在最深航海吃水,並以最大營運航速的一半前進時,能在不超過60s內將舵自一舷15°轉至另一舷15°。
(3)操作靈敏
在任何舵角下都能迅速地、准確地將舵轉至給定舵角,並由舵角指示器示出。
此外,舵機還應滿足工作平穩、結構緊湊、便於維修管理等要求。
5.船舶操舵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6.液壓舵機有哪三個基本部分組成?
答:液壓舵機的三個組成部分是操舵控制系統、液壓系統和推舵機構。
7、所謂泵控型即用變數變向泵作為主油泵以改變油液流向,通常為變數泵閉式系統;而閥控型是依靠換向閥來完成變向變數,通常為定量泵開式系統。與泵控型液壓舵機比較,閥控型液壓舵機尺寸小、重量輕、管理方便。
8、根據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往復式和轉葉式兩大類
9、詳見P70——76(由於是符號,畫不上來)
10題:P70,液壓控制閥主要類型有:(1)方向控制閥;(2)壓力控制閥;(3)流量控制閥
11題:P72,壓力控制閥按其用途分為:溢流閥、減壓閥和順序閥等。
溢流閥職能:在液壓系統中壓力高於某調定值時,將部分或全部油液泄回油箱。根據它在系統中的工作特性,可分為常閉和常開兩種,前者是系統油壓超過調定值時才開啟,即作安全閥使用;後者是在系統工作時保持常開以穩定閥前系統油壓,即作定壓閥使用。
減壓閥職能:可使高壓油經過閥的節流作用後,使油壓降低,以便從系統中分出油壓較低的支路。
順序閥職能:以油壓為信號自動控制油缸或油馬達順序動作的閥。
12答:輔助油路的作用:
(1)經減壓閥後壓力降為0.78,再經單向閥進入油路系統為主油路補油;
(2)通過單向閥進入主油泵變數機構,用以控制變數機構動作;
(3)經溢流閥和主油泵殼體,對主油泵進行冷卻和潤滑後流回油箱。,
13 答:如圖8-27(p73)p與a相通,b與o相通,執行機構便向另一方向運行。當左右電磁鐵都斷電時,則閥芯在左右彈簧的作用下而居中,此時p,a,b,o互不相通。故a,b油路無油通過,與其相通的執行機構亦不會發生動作。
14 答:p80
五、起貨機
P101
六、製冷、空調
1.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有何作用?
答:基本組成部件:壓縮機,膨脹閥,冷凝器,蒸發器
壓縮機:起著壓縮和輸送製冷劑蒸氣並造成蒸發器中低壓力、冷凝器中高壓力的作用
膨脹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並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
蒸發器:輸出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從而達到製取冷量的目的;
冷凝器:輸出熱量的設備,從蒸發器中吸取的熱量連同壓縮機消耗的功所轉化的熱量的冷凝器中被冷卻介質帶走。
2.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的實際循環與理論循環有何區別?
答:理論循環假設;
(1)壓縮過程不存在換熱和流阻等不可逆損失,即等熵過程;
(2)製冷劑流過熱交換器和管路時沒有阻力損失,即等壓過程;
(3)製冷系統中除熱交換器外,與外界無任何熱交換,流過膨脹閥時未作功,又無熱交換,即等焓過程。
實際循環
(1)壓縮過程是熵值增加的多變過程;
(2)節流過程有吸熱,焓值也略有增加;
(3)製冷劑在管道、熱交換器和壓縮機中流動時存在阻力損失和熱交換。
3.為什麼要採用過冷和過熱?
答:循環過冷度增加意味著:1)過冷溫度由t4降到t4』;2)製冷量Q0則會因單位製冷量q0增加而增加;3)壓縮機軸功率P不變,ε提高。
合適的過熱度:1)可以防止壓縮機吸入液體而發生液擊;2)過熱度提高,單位壓縮功增加,單位製冷量q0增加,製冷劑比容v1也增大, 使質量流量qm減少。
4.蒸發溫度、冷凝溫度對製冷循環有何影響?
答:蒸發溫度:對應於蒸發壓力的飽和溫度。蒸發溫度低,單位製冷量減小,單位壓縮功增大。
冷凝溫度:對應於冷凝壓力的飽和溫度。冷凝溫度高,單位製冷量減小,單位壓縮功增大。
5.製冷裝置對製冷劑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1.臨界溫度要高,凝固溫度要低。
2.在大氣壓力下的蒸發溫度要低。
3.壓力要適中。
4.單位容積製冷量qv要大。
5.導熱系數要高,粘度和密度要小。
6.絕熱指數k要小。
7 .具有化學穩定性。
8.價格便宜,易於購得。
6.船舶空調系統有哪些常用類型?
答:集中式和半集中式船舶空調裝置根據其調節方法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集中式單風管系統、區域再熱式單風管系統、末端再處理式單風管系統、雙風管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