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請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儀器的名稱______.(2)實驗
(1)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所以發生製取選項B,而制的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所以可以用C裝置收集;
(3)由於選用的裝置B是普通的漏斗,制的二氧化碳容易跑出,在此小試管起到的作用是容易形成液封或防止產生的氣體逸出(或節約液體的用量)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則氣體的發生裝置應選擇A,原因是固體需要加熱的反應;檢驗氧氣是否收滿的方法看集氣瓶口有無氣泡冒出;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
(2)鹽酸、C
(3)容易形成液封或防止產生的氣體逸出(或節約液體的用量)
(4)有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有氣泡冒出、集氣瓶內沒有水等不給分)
㈡ 實驗室常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和以下的某些裝置來製取、收集二氧化碳:(1)對圖A裝置進行改進可得圖B或C或D
(1)圖D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故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F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時,氣體應從導管口②進入;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管口①處,若木條熄滅,則氣體已集滿;反之,則未滿.
故填:②;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管口①處,若木條熄滅,則氣體已集滿;反之,則未滿.
(3)因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於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當看到集氣瓶內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較大氣泡逸出時,說明氣體已經集滿.
故填:溶解;集氣瓶內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較大氣泡逸出時.
(4)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振盪一段時間後,發現用排水法收集的試管內石灰水先變澄清,是因為過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了溶於水的碳酸氫鈣,說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較純,二氧化碳含量高,能夠快速使石灰水變得澄清.
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純.
㈢ (15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乙醇與氧化鐵的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試管B
(15分) (1)防止倒吸(2分) (2)左側固體由紅棕色逐漸變為黑色(2分),右側白色粉末變為藍色(2分) (3)CH 3 CHO+2Cu(OH) 2  CH 3 COOH+Cu 2 O+2H 2 O (3分) (4)(i)250 mL容量瓶(2分,沒註明規格不得分)(ii)ce(2分)(iii)77.78%(2分)
㈣ 小試管的作用
作用1.反應器皿,但估計要用燒杯反應 作用2.加鹽酸,但估計用燒杯或是量筒 所以綜上,小試管的作用是用來玩耍的或是用來證明在做化學實驗而不是物理實驗。
㈤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回答:(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A裝置中小試管的主要作用
(1)集氣瓶是常用的收集氣體的儀器,A中小試管的作用是:液封或防止製取的氣體從漏斗逸出; (2)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故選發生裝置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得到的氧氣比較純凈;反應的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㈥ 如圖甲是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回答:(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A裝置中小試管的主要作
(1)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A裝置中小試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氣體從漏斗逸出;故答案為:集氣瓶;防止氣體從漏斗逸出; (2)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剩餘物中二氧化錳不溶於水,氯化鉀溶於水,因此可以通過溶解、過濾、洗滌、烘乾等操作回收純凈的二氧化錳;故答案為:CE;2KClO3 MnO2 | .
㈦ 初三化學實驗題
C裝置不能用做支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是因為氣體會從漏斗中溢出。加小試管後,液體試劑先充滿小試管,然後才能溢出,與固體葯品接觸。小試管中的液體起了液封的作用。
㈧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乙醇與氧化鐵的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中試管B的作用是__
(1)在實驗條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氣態,在C中被冷卻,造成實驗裝置內壓強降低,溶液倒吸,產生危險,所以試管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乙醇在A中反應為CH3CH2OH+Fe2O3 △ |
㈨ 發生裝置裡面的小試管的作用是
【解析】 裝置中小試管能使長頸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故選C。 【答案】C
㈩ 用下列實驗裝置製取CO2氣體,由於裝置錯誤導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實驗室製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內不需要加容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裝置A可以用於製取少量的二氧化碳;裝置B中小試管起液封的作用,可以收集到二氧化碳;裝置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中跑掉了;裝置D比較好,用注射器加液體葯品,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進行.
解答:解:A、裝置A可以用於製取少量的二氧化碳,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 B、裝置B中小試管起液封的作用,可以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 C、裝置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中跑掉了,一定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選項正確; D、裝置D比較好,用注射器加液體葯品,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進行,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氣體的製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要注意裝置的連接是否嚴密,氣體的製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裝置的選擇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題中.
與b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損耗怎麼算
發布:2025-09-24 14:21:51
瀏覽:67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