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酸性質實驗裝置

酸性質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07 18:47:47

A. (1)設計一個簡單的一次性完成實驗的裝置,驗證醋酸、二氧化碳水溶液(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其強弱的順

(10分)(1)ADEBCF(2)2CH 3 COOH+CO 3 2 =2CH 3 COO +H 2 O+CO 2
H 2 O+CO 2 +C 6 H 5 O → C 6 H 5 OH+HCO 3 (2)3和 3

B. 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是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可以向錐形瓶中滴加液體;
A中,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進入石蕊試液中時,能和其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
故填:長頸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石蕊試液變紅色.
(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所以裝置D中能夠觀察到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於滅火.
故填:滅火.
(3)因為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c端通入.故填:c端;
(1)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鹼變藍.故答:紅;
(2)水為中性,不能使酸鹼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探究過程中,實驗B用來和實驗C進行比較,比較通入二氧化碳後二者顏色的異同.故答:紫;作對比實驗;
(3)裝置C中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石蕊遇酸變成紅色.
故答:紅;C中有碳酸使紫色石蕊變成紅色;
(4)分析整個探究過程,會發現探究中沒有對石蕊只和二氧化碳氣體接觸時會不會變紅進行實驗探究.因此還存在不足,還不能驗證得到碳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碳不具有的結論.需要補上這一過程才行.
故答:在A裝置中通二氧化碳.

C.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要探究酸鹼鹽中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及方案: 實驗裝置 實驗步

(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鼓起;
(2)步驟①說明了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夠產生氣體;②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故兩步共同說明了
碳酸鈉具有 與鹽酸反應生成CO2的性質;
(3)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盪),如果無任何現象,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4)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碳酸鈣後面標上沉澱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5)步驟③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了碳酸鈉;步驟④的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已全部反應掉;步驟⑤是澄清的石灰水與碳酸鈉反應產生了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由此三步可得出碳酸鈉具有與含Ca2+的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的性質;
(二)(1)瓶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由此可知溶質一定有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由步驟①中不再產生氣泡可知,鹽酸不會有剩餘,碳酸鈉或氫氧化鈣可能有剩餘,溶液的溶質中一定含有NaOH和NaCl,可能含有氫氧化鈣或
Na2CO3
(2)由A中產生白色沉澱,說明一定有碳酸鈉存在;B中沒有沉澱,說明無氫氧化鈣存在,故瓶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NaOH、NaCl和Na2CO3
(3)加入碳酸鈉的目的是檢驗氫氧化鈣的存在,能起到這一作用的是碳酸鉀和二氧化碳,二者都可與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白色沉澱.
故答案為:(一)(1)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內部壓強大於大氣壓;
(2)與鹽酸反應生成CO2
(3)將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證明CO2完全被吸收;
(4)Na2CO3+Ca(OH)2=CaCO3↓+2NaOH;
(5)與含Ca2+的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二)(1)NaOH和NaCl,Na2CO3
(2)【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NaOH、NaCl和Na2CO3
(3)ac

D. 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

(1)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a是長頸漏斗;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所以C中的現象是: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長頸漏斗;石蕊試液變紅色;水;CO2+H2O=H2CO3
(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所以裝置D中能夠觀察到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於滅火.
故填: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滅火.
(3)因為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c端通入.故填:c.

E. 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丙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是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可以向錐形瓶中滴加液體;製取氣體以前,都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中,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長頸漏斗;氣密性;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常用此方法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填: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故C中應加入紫色的石蕊試液,所以C中的現象是: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故填:紫色的石蕊試液;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4)裝置D中觀察到的現象: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於滅火;故答案為: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5)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長管進入,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故答案為:C端.

F. 實驗小組在研究酸的化學性質時,做了下列所示5個實驗.(1)實驗後,某試管中溶液呈淺綠色,該試管中發生

(1)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因此實驗後,某試管中溶液呈淺綠色,說明該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是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2)向某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鹼性,且該鹼性物質過量,圖示實驗中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均顯鹼性,均有可能;再向此試管中加稀鹽酸,只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中一定不是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還會生成氣體,故可能是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方程式分別是:NaOH+HCl=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3)將(2)反應後的溶液,與上述五支試管中某試管反應後的溶液混合,看到先產生氣體,後出現沉澱;鹽酸與碳酸鹽反應生成氣體,五支試管中可能形成的沉澱是碳酸鈣;從而說明(2)反應後的溶液中含有鹽酸、氯化鈣,與之混合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鹽過量,碳酸鈣不溶於水,碳酸鈉易溶於水,則說明是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後的試管與實驗(2)反應後的溶液混合,且碳酸鈉過量,則該試管中的溶質是氯化鈉、碳酸鈉;
混合時因為先出現氣體,後出現沉澱,說明溶液中鹽酸反應完畢,故溶質中不會再有鹽酸;混合後溶液中氯化鈣與碳酸鈉若恰好反應,則溶質只有氯化鈉,若碳酸鈉過量,則溶質是碳酸鈉、氯化鈉,若氯化鈣過量,則溶質是氯化鈣、氯化鈉;
(4)①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
故填:A;
②採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③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03+2HCl═CaCl2+H20+C02
73 44
0.73g×10%x

73
0.73g×10%
44
x

x=0.044g
答: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0.044g.
故答案為:(1)2HCl+Fe=FeCl2 +H2
(2)NaOH+HCl=NaCl+H2O或2HCl+Ca(OH)2 =CaCl2+2H2O
(3)CaCl2 HCl;Na2CO3 NaCl;Na2CO3、NaCl或(CaCl2、Na Cl)或(NaCl)
(4)A;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操作方便(以上每空各1分)
解:設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分)
73 44
0.73克×10% x
73:44=0.73克×10%:x (1分)
解得x=0.044克(1分)
答: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為0.044克.

G. 比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實驗裝置

(1)比較非金屬性的強弱時用的是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在圓底燒瓶中盛放的是碳酸鹽,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一種微溶物,會附著在碳酸鈣的表面,將阻止反應的進行,所以選取的碳酸鈉為反應物,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
故答案為:稀硫酸;碳酸鈉;澄清石灰水;
(2)只要證明圓底燒瓶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就能說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即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碳強,因此要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乙中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中試劑是澄清石灰水,甲中發生的反應為CO 3 2- +2H + ═CO 2 ↑+H 2 O,
故答案:CO 3 2- +2H + ═CO 2 ↑+H 2 O;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硫酸酸性強於碳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產生的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答案為:硫酸的酸性強於碳酸,所以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於碳元素,硫的電子的能力強於碳.

H. 設計一個簡單的一次性完成的實驗裝置,驗證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

裝置是一套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分液漏斗和圓底燒瓶,底部有酒精燈)和三版個試管,用權導管相連接
在圓底燒瓶中加入乙酸,分液漏斗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
在第一個試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第二個試管中加入苯酚鈉,第三個試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打開酒精燈和分液漏斗活塞,讓飽和碳酸鈉溶液流入圓底燒瓶,製取二氧化碳
讓二氧化碳沿導管依次進入三個試管中。
現象:第一個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產生二氧化碳)
第三個試管中澄清石灰水在一段時間內不變渾濁(證明二氧化碳被苯酚鈉吸收,證明碳酸與苯酚鈉反應,證明碳酸酸性強於苯酚)
加熱目的: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便於二氧化碳的溢出
飽和碳酸鈉作用:用於製取二氧化碳(若用碳酸氫鈉,反應過於激烈,故使用碳酸鈉)

I.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驗證酸、鹼、鹽的化學性質,請回答問題.(1)甲同學:A中收集滿CO2,用針筒向A中加

(1)A中收集滿CO2,用針筒向A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與CO2反應,使裝置中的壓強減小,B中的石灰水到吸入A中,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變渾濁;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2)H2O2分解放出氧氣,方程式為:2H2O2

MnO2
.

與酸性質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森森2500潛水泵軸承什麼作用 瀏覽:963
岔河健身器材有哪些公司 瀏覽:483
cnc超聲波加工適用於加工什麼 瀏覽:845
野馬用什麼閥門排氣 瀏覽:630
機械污染處理裝置 瀏覽:250
新能源加壓供水設備哪裡有 瀏覽:1
儀表盤零下4度圖片什麼意思 瀏覽:439
微信登錄為什麼提示用新的設備登錄 瀏覽:982
機械設計師手冊口令是什麼 瀏覽:828
信鑫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336
計量儀器設備有哪些 瀏覽:359
實驗室氨氣製造的吸收裝置 瀏覽:717
機械表表芯如何拆 瀏覽:760
燃氣灶前閥門叫是怎麼回事 瀏覽:660
後驅輪芯軸承怎麼換 瀏覽:812
油田自動收球裝置 瀏覽:6
凱越更換儀表台大概多少錢 瀏覽:407
燃氣自動熄火裝置在哪裡 瀏覽:588
機械碎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647
滾筒截割部傳動裝置 瀏覽:4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