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實驗改進
上述反應中抄,因為有二氧化碳的產生,所以溶液質量會變輕.
你的意思是改進裝置,要想使溶液質量不變?就必須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
根據反應式:碳酸鈉與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就行了.
所以把出來的氣體再引回去就行了.碳酸鈉足量就行.
②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是什麼
如下:
1、若把碳酸鈉溶液逐滴加到鹽酸中,開始鹽酸量大,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放出,所以一開始就有氣泡產生。
2、若將鹽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則開始時碳酸鈉足量而鹽酸少量,所以開始反應時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沒有氣體產生,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鈉都變成碳酸氫鈉後,繼續加入的鹽酸再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這個過程看到的現象是開始沒有明顯現象,後產生氣泡。
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鈉易溶於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於無水乙醇,難溶於丙醇。
由於碳酸鈉在水溶液中水解,電離出的碳酸根離子與水中氫離子結合成碳酸氫根離子,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減少,剩下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pH顯鹼性。
由於碳酸根可以結合水中的質子(即氫離子)生成碳酸氫根和碳酸,並且能結合酸中的質子釋放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鈉在酸鹼質子理論中屬於布朗斯特鹼。
以鹽酸為例,當鹽酸足量時,生成氯化鈉和碳酸,不穩定的碳酸立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反應可以用來制備二氧化碳。
③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
鹽酸過量:2HCl+Na2CO3=2NaCl+H2O+CO2↑
鹽酸少量:HCl+Na2CO3=NaCl+NaHCO3
酸少量時,會生成酸式鹽。
鹽酸物理性質:
鹽酸分子式為HCl,相對分子質量36.46。鹽酸為不同濃度的氯化氫水溶液,呈透明無色或黃色,有刺激性氣味和強腐蝕性。易溶於水、乙醇、乙醚和油等。
濃鹽酸為含38%氯化氫的水溶液,相對密度1.19,熔點-112℃沸點-83.7℃。3.6%的鹽酸,pH值為0.1。注意鹽酸絕不能用以與氯酸鉀反應制備氯氣,因為會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也根本不能得到純凈的氯氣。
以上內容參考:高三網--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現象
④ 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
1.碳酸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解答:①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
②固體碳酸鈉(沒有結晶水的)溶解在水裡是放熱很厲害的,水溶液是強鹼性。
③有結晶水(十分子水)的碳酸鈉溶解到水中要吸熱。
④蘇打(可能你家裡的放久了變成了小蘇打——碳酸氫鈉--溶解在水中是輕微吸熱的)。
⑤鹼與稀酸反應放熱輕微,關鍵看放熱與吸熱哪個厲害。
2.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溶液總質量增大減小不變?像這樣的固液反應,液液反應溶液總質量變化怎麼看?
解答:反應前溶於水,反應後,放出氣體,溶液的總質量減少了。如果有氣休,固體或者沉澱生成的,溶液的質量都會有所變化。 具體是增加還是減少,要看是固體溶於水的量,也放出氣體或者生成沉澱的量,進行比較,看是變大,還是變小。
3.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現象反應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麼?
解答:實驗中產生劇烈反應,有無色氣體放出,反應後不平衡的原因是有氣體放出,質量減小。
4.為什麼塊狀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不能用多孔塑料板裝置?
解答:狀固體與液體反應製取氣體,都可以用多空塑料板裝置,但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全是固體,要用固體的裝置(試管,酒精燈加熱裝置)。
⑤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①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
②固體碳酸鈉(沒有結晶水的)溶解在水裡是放熱很厲害的,水溶液是強鹼性。
③有結晶水(十分子水)的碳酸鈉溶解到水中要吸熱。
④蘇打(可能你家裡的放久了變成了小蘇打——碳酸氫鈉--溶解在水中是輕微吸熱的)。
⑤鹼與稀酸反應放熱輕微,關鍵看放熱與吸熱哪個厲害。
反應前溶於水,反應後,放出氣體,溶液的總質量減少了。如果有氣休,固體或者沉澱生成的,溶液的質量都會有所變化。 具體是增加還是減少,要看是固體溶於水的量,也放出氣體或者生成沉澱的量,進行比較,看是變大,還是變小。
實驗中產生劇烈反應,有無色氣體放出,反應後不平衡的原因是有氣體放出,質量減小。
固體與液體反應製取氣體,都可以用多空塑料板裝置,但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全是固體,要用固體的裝置(試管,酒精燈加熱裝置)。
【實驗小結】
從碳酸鈉與鹽酸的實驗中,我們得知二者發生了復分解反應,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當少量的鹽酸與碳酸鈉發生反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無氣泡(CO2)產生;隨著試管內氫氧化鈉溶液增多,達到了一個過量的狀態,與碳酸鈉進一步反應,生成氯化鈉與水,同時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⑥ 碳酸鈉與少量鹽酸反應
碳酸鈉與少量鹽酸反應方程式:
Na2CO3+HCL(少量)=NaHCO3+NaCl。
碳酸鈉 [497-19-8](Na2CO3),分子量105.99 。化學品的純度多在99.5%以上(質量分數),又叫純鹼,但分類屬於鹽,不屬於鹼。國際貿易中又名蘇打或鹼灰。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於平板玻璃、玻璃製品和陶瓷釉的生產。還廣泛用於生活洗滌、酸類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鹽酸是氯化氫(英語:hydrochloric acid;化學式:HCl)的水溶液,又名氫氯酸 ,屬於一元無機強酸,工業用途廣泛。鹽酸的性狀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有強烈的刺鼻氣味,具有較高的腐蝕性。濃鹽酸(質量分數約為37%)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因此盛有濃鹽酸的容器打開後氯化氫氣體會揮發,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產生鹽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現酸霧。鹽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夠促進食物消化、抵禦微生物感染。
⑦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
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鈉易溶於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於無水乙醇,難溶於丙醇。
由於碳酸鈉在水溶液中水解,電離出的碳酸根離子與水中氫離子結合成碳酸氫根離子,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減少,剩下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pH顯鹼性。
由於碳酸根可以結合水中的質子(即氫離子)生成碳酸氫根和碳酸,並且能結合酸中的質子釋放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鈉在酸鹼質子理論中屬於布朗斯特鹼。
以鹽酸為例,當鹽酸足量時,生成氯化鈉和碳酸,不穩定的碳酸立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反應可以用來制備二氧化碳。
⑧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應該是當鹽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用的是這個化學方程式
因為此時是Na2CO3過量
如果是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入鹽酸中,則鹽酸過量
反應方程式應該是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⑨ 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
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是分兩步進行的:
第一步:na2co3+hcl=nahco3+nacl
第二步:nahco3+hcl=nacl+h2o+co2↑
只有當第一步反應完全發生時才會發生第二步反應,而第一步反應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所以na2co3與稀hcl反應不是立放出co2,而是反應一會才會生成氣體,並且要能有第二步反應必須要有足夠的hcl。
換句話說:
①鹽酸足量時候:na2co3+2hcl==2nacl+h2o+co2↑
(總反應)
②碳酸鈉足量時:na2co3+hcl=nahco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