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是實驗室中用於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1)儀器①、②的名稱分別是:①______;②______
(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葯品,故答案為:試專管;長頸漏斗
(2)用排空氣法屬收集氣體時,導管應該伸到集氣瓶的底部;故答案為:D中的導管應伸到集氣瓶的底部
(3)製取氣體前,一定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停止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是:先移出導管,後熄滅酒精燈;可以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故答案為: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KMnO4
△ | .
❷ 如圖是研究實驗室製取並收集氣體的裝置圖,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收集一瓶乾燥的氫氣,應選擇的收
(1)氫氣的密度比空氣輕,且不溶於水,則可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進行收集,所以其收回集裝置答是:C或D或F;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該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所以選用發生裝置B. 故答案是:D或F;B;Zn+H2SO4=ZnSO4+H2↑;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所以用圖F所示醫用塑料袋排空氣法收集CO2,則CO2導入端為 a(填「a」或「b」);輸液袋H變扁,可能是二氧化碳溶於水使瓶內的氣壓變小,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使瓶內的氣壓變小的結果,所以要證明CO2與NaOH溶液確實發生了反應,可以通過對塑料瓶變扁的程度對比來完成,所以應做的對比實驗是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CO2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是:a;將氫氧化鈉溶液溶液換成等體積的蒸餾水作對比試驗;CO2+2NaOH=Na2CO3+H2O.
❸ 下圖是實驗室用於製取、乾燥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 (1)若用裝置A製取氧氣,裝置中放入的葯品為:______
(1)a裝置製取氧氣,為固體加熱型,故可選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反應的方程式為:內2kmno4 △ . k2mno4+mno2+o2↑;容 (2)二氧化碳具有滅火性,故檢驗co2已收滿的方法是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 (3)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由於此反應為固體與液體常溫反應,故反應裝置可選b;若用e、f裝置進行組合來收集並測定氫氣的體積,因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則氫氣應從e裝置的h導管口進入;儀器f的名稱是量筒; (4))①實驗a和實驗b,相同點是同體積同濃度的稀硫酸,不同點是含雜質的鋅和純鋅,結果含雜質的鋅比純鋅反應速率要快; ②要研究硫酸濃度對反應快慢的影響,需要不同濃度的硫酸,而要控制鋅的純度相同,比較產生氫氣的快慢,因此對比組是a和c; 故答案為:(1)2kmno4 △ . k2mno4+mno2+o2↑; (2)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 (3)zn+h2so4=znso4+h2↑、b、h、量筒; (4)①與同體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含雜質的鋅比純鋅反應速率更快.②ac
❹ 下面是實驗室製取、收集氣體的幾個裝置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製取CO2氣體的原料為____
(1)實驗復室製取CO2,是在常溫下制用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石灰石和稀鹽酸;A;C;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若用E裝置收集該氣體,氣體應由短管進入,因為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為:氧氣;2KMnO4 △ | .
❺ (1)下列是實驗室常見氣體的製取及收集裝置圖.①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②實驗室用
(1)①標號儀器分別是試管和集氣瓶; ②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中起催化作用,是反應的催化劑,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該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而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2)①碳酸鈣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屬於鹽,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A、滴加鹽酸過快,會導致生成的CO2不能完全被吸收,並被排出裝置丙,所以緩慢地逐滴滴加鹽酸,可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提高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B、在甲乙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吸收水分,不影響CO2,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C、在乙丙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響CO2,故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D、反應結束後仍繼續通入空氣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全部排出,影響CO2的量,提高了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③根據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O2+Ba(OH)2═BaCO3↓+H2O可知物質間的關系如下,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x bg
= x= g 所以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100%= % ④乙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丙中,導致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定的碳酸鈣的質量偏大,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高; 故答案為:(1)①試管;集氣瓶;②催化作用;B;E; (2)①鹽;CaCO 3+2HCl=CaCl 2+H 2O+CO 2↑;②BC;③ ;④乙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丙中,使溶液增重.
❻ 下圖是實驗室用於製取、乾燥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實驗課上同學們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並收集氧氣
(1)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儀器,發生裝置屬於固體和液體不加熱製取氣體的回A裝置; (2)要收集一瓶干答燥的氧氣,用濃硫酸作乾燥劑,氣體從長導管進入,短導管出,能夠乾燥的較充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從長管進氣,短管排空氣;故連接順序為:①→②→③→⑤(或①→②→③→⑤→④)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而在空氣中是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故答案為:(1)A(2)②→③→⑤(或②→③→⑤→④)(3)明亮的藍紫色. |
❼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1)小紅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填
(1)根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需要加熱,故應該選擇A裝置,高錳酸鉀分解產生了二氧化錳、氧氣和錳酸鉀,E裝置為排水法收集氣體,所以若觀察到集氣瓶口出現大的氣泡冒出時即可判斷收集滿了;而過氧化氫製取氧氣不需要加熱,所以可以選擇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過氧化氫分解產生了水和氧氣. (2)長頸漏斗的使用可以方便的加入液體葯品,但是要注意將長頸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而圖中的長頸漏斗在液面以上了;在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常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還生成了氯化鈣和水,二氧化碳能夠溶於水,所以應該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應該選擇C. 故答案為:(1)A;2KMnO4 △ | .
❽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收集有關氣體的裝置圖.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用雙氧水製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
(1)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情況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
❾ 下列是實驗室常見氣體的製取及收集裝置圖.(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__;(
(1)a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b是鐵架台,常用來固定、支持反應裝置;c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氣體. 故填:試管;鐵架台;集氣瓶.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時不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不能用E裝置收集. 故填: 故填:B;E;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3)高錳酸鉀受熱時容易擴散,為了防止高錳酸鉀擴散進入集氣瓶,應該在試管口處塞一團棉花; 導致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沒有預熱,試管底部觸及燈芯,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等;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 加熱 |
❿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故答案為:試管;酒精燈;集氣瓶;水槽; (2)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當氣泡均勻連續的放出時,再收集氧氣.故答案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當氣泡均勻連續的放出時; (3)裝置a製取氧氣時,屬於固液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因此試管中應放的葯品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 水+氧氣.故答案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 水+氧氣; (4)因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氣.故答案為:c;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 (5)實驗室常用鋅粒(固體)和稀硫酸(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得氫氣,因此發生裝置選a;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因此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因此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組合裝置為ad或ae;故答案為:ad或ae; (6)實驗室用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常溫下製取二氧化碳,屬於固液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收集二氧化碳常用c裝置,而不選用d或e裝置,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故答案為:a;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
與實驗室中收集氣體的全部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