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燃燒等級B級,都需要哪幾個實驗方法
燃燒等級B級別分為B1和B2兩個級別。具體實驗如下
B1級:
1、煙密度實驗,用z801建材煙密度測定儀來測試,標准要求煙密度等級≤75。
2、氧指數試驗,用m606b數顯氧指數測定儀來測試,標准要求氧指數(OI)≥28。
3、可燃性試驗,用z803建材可燃試驗裝置來測試,標准要求60s內燃燒長度≤150mm且無燃燒滴落物燃燒濾紙。
4、單體燃燒試驗,用z806單體燃燒試驗裝置來測試,標准要求燃燒增長率指數(FIGRA)≤120W/s,火焰橫向蔓延長度(LFS)<試樣邊緣,600s時的總放熱量(THR600s)≤15MJ。
B2級:
1、氧指數試驗,用m606b數顯氧指數測定儀來測試,標准要求氧指數(OI)≥26。
2、可燃性試驗,用z803建材可燃試驗裝置來測試,標准要求60s內燃燒長度≤150mm且無燃燒滴落物燃燒濾紙。
3、單體燃燒試驗,用z806單體燃燒試驗裝置來測試,標准要求燃燒增長率指數(FIGRA)≤750W/s。
希望可以幫到您,詳細可聯系青島山紡,他們專業做燃燒等級檢測儀器。
Ⅱ 單體燃燒,燃燒增長速率指數為0正確么
不正確。
1. 試驗設備包括燃燒試驗室、控制室、小推車、排煙管、數據收集分析裝置、燃氣供應控制裝置。
2. 樣品安裝在一個小推車上,其內安裝有兩塊相互垂直的不燃板,其中一塊不燃板的尺寸為1.5M,寬1.0M另一塊高1.5M,寬0.5M。試樣(牆壁和吊頂材料)以代表其最終應用的方式放置和安裝在不燃板上。
3. 點火源是一置於小推車上垂直角落裡的31KW的丙烷直角沙盒燃燒器(邊長為250MM高為80MM)。
4. 試驗室尺寸:L3000*W3000*H2400(MM),房間頂部有連接取樣管道的集氣罩和排煙管道,小推車下方有空氣自然進出的空間。試驗過程中樣品的燃燒釋放熱量和燃燒生成物都要從排煙管道中排出。
5. 在排煙管道中設置有綜合取樣區用於放置感測器和取樣管。
6. 排煙速度:0.50立方米/S~0.65立方米/S。
7. 試驗室內環境溫度測量:直徑為1MM的K型鎧裝熱電偶;
環境壓力測試: ±200Pa;
排煙道溫度測量:直徑為0.5的進口K型鎧裝熱電偶。
8. 測溫精度:0.5℃。
9. 排煙道高精度壓力感測器:精度±2Pa。
10. 時間記錄系統精度:0.1S。
Ⅲ 關於弱電系統具體操作規范及工藝標準的問題
弱電工程施工工藝標准
com1
目錄
車庫管理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樓宇自控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門禁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巡更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有線電視共用天線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綜合布線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廣播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電話插座與組線箱安裝工藝標准
監控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對講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防盜報警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com2
車庫管理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1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新建、擴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築物內的車庫管理系統安裝工程
2施工准備
2.1材料
2.1.1收費管理設備:電腦(收費管理軟體)、列印機、不間斷電源等。
2.1.2出入口設備:讀卡機、出票機、滿位指示設備、自動閘門機、感應線圈等。
2.1.3傳輸部分:分線箱、電線電纜等。
2.1.4上述設備材料應根據設計要求選型,必須附有產品合格證、質檢報告、安裝及使用說
明書等。並經國家 3C認證,具有 3C認證標識。如果是進口產品,則需提供進口商品商檢
證明。設備安裝前應根據使用說明書進行全部檢查,方可安裝。
2.1.5鍍鋅材料:鍍鋅鋼管、金屬膨脹螺栓、金屬軟管。
2.1.6其它材料:塑料脹管、機螺絲、平墊、彈簧墊圈、接線端子、鑽頭、焊錫、焊劑、絕
緣膠布、塑料膠布、各類接頭等。
2.2機具設備
2.2.1手電筒鑽、沖擊鑽、梯子、水平尺、拉線、線墜。
2.2.2克絲鉗子、剝線鉗、電工刀、電烙鐵、一字改錐、十字改錐、尖嘴鉗、偏口鉗。
2.2.3 250V兆歐表、500V兆歐表。
2.3作業條件
2.3.1收費亭土建工程應內裝修完畢,門、窗、門鎖裝配齊全完整。
2.3.2系統的管、箱、盒施工完畢,各預留孔洞、預埋件的位置,線管的管徑、管路的敷設
位置等均應符合設計施工要求。
3施工工藝
3.1工藝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管路預埋
3.2.1.1參見相關管路預埋 XXX標准內容。
3.2.2感應線圈安裝
3.2.2.1環形線圈應在土建施工時預埋,安裝前應檢查預埋線圈的規格、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
求。
3.2.2.2線圈不應與車道墊層內的金屬物體接觸,距離環形線圈水平 0.5m范圍內、垂直向下
0.1m內不應有其他金屬物體或任何其他的電氣線纜。
3.2.2.3兩組檢測線圈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如無特殊規定,兩相鄰線圈的間距宜大於 1m。
線纜
敷設
出入口
設備安裝
收費管理
設備安裝
系統
調試
管路
預埋
感應線
圈安裝
築龍網www.zhulong.com
3
3.2.2.4 感應線圈的安裝可採用木楔固定,線圈安裝完畢後,需二次混凝土澆注,如圖3.2.2-1
感應線圈安裝方法(1)和圖3.2.2-2 感應線圈安裝方法(1)所示。
木楔打入混凝土內
感應線圈
感應線圈至控制設備間的引線
圖3.2.2-1 感應線圈安裝方法(1)
感應線圈木楔
基礎
二次澆注混凝土
圖3.2.2-2 感應線圈安裝方法(1)
3.2.2.5 感應線圈採用開槽固定法安裝如圖3.2.2-3 感應線圈安裝方法(2)所示。
感應線圈
圖3.2.2-2 環形線圈安裝方法(2)
3.2.2.6 環形線圈施工時應與土建專業密切配合,要求環形線圈至檢測設備的連線應保持連
續,中間不應有接頭。
3.2.3 出、入口設備安裝
3.2.3.1 對於採用紅外光電式車輛出入檢測的系統:
(1)檢測設備的安裝應按照廠商提供的產品說明書進行。
(2)兩組檢測裝置的距離及高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如無特殊要求,兩組檢測裝置的距離一
般為1.5m±0.1m,安裝高度一般為0.7 m±0.02m。
(3)收、發裝置應相互對准且光軸上不應有固定的障礙物,接收裝置應避免被陽光或強烈
燈光直射。
3.2.3.2 讀卡機、自動出票機及閘門機等設備的安裝應在土建施工中應配合土建作好預埋工
作,保證設備基礎、地腳螺栓、電氣管路的規格、出口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3.2.3.3 讀卡機、自動出票機及閘門機等設備的基礎與設備一般使用地腳螺栓或膨脹螺栓進行
固定,設備的安裝應保證固定牢固可靠、平直,如圖 3.2.3-1 出入口設備安裝所示。
固定,設備的安裝應保證固定牢固可靠、平直,如圖3.2.3-1出入口設備安裝所示。管理房
讀卡機出票機
閘門機
環形線圈
滿位指示燈
車道
圖 3.2.3-1出入口設備安裝
3.2.4車庫指示設備安裝
3.2.4.1在車庫入口處可安裝滿位指示燈,在土建施工時應預留電氣管路。
3.2.4.2落地式滿位指示燈可用地腳螺栓或膨脹螺栓固定於混凝土基座上。
3.2.4.3壁裝式滿位指示燈安裝高度宜大於 2.2m。
3.2.5收費管理設備安裝
3.2.5.1設備在安裝前進行檢驗,設備外形尺寸、設備內主板及接線埠的型號、規格符合設
計規定,備品備件齊全。
3.2.5.2按照圖紙連接主機、不間斷電源、列印機、POS機等設備。
3.2.5.3設備安裝應緊密、牢固,緊固件應做防銹處理。
3.2.5.4壓線連接正確無誤且牢固、可靠。
4成品保護
4.1設備進入現場後應碼放整齊、穩固。並要注意防潮,搬運時應輕拿輕放,以免損壞設備。
4.2收費亭內設備安裝完畢後應妥善保管鑰匙,以防設備丟失、損壞。
4.3 對系統的讀卡機、閘門機應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防止其損壞。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質量問題:接線錯誤。
防治措施:計算機、系統主機、環形線圈、閘門機等設備的接線應嚴格按照圖紙進行。
5.2質量問題:環形線圈檢測不正常。
防治措施:配合土建作好預埋工作,環形線圈與金屬物體或電氣線路保持必要的距離。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程。不適用於生產和貯存火
葯、炸葯、彈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險的場所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程。
2施工准備
2.1 材料
2.1.1鋼管、接線盒、橋架、控制及通訊線纜的規格型號、材質及阻燃、耐火特性符合設計
要求,通過消防產品專業認證,材質檢測報告、合格證等齊全。
2.1.2火災探測器:感煙、感溫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紅外光束探測器、纜式探測器等。
2.1.3手報、消防電話、模塊箱。
2.1.4控制台、消防報警主機、計算機、不間斷電源、列印機等。
2機具設備
2.2.1施工機具:電鑽、砂輪、電焊機、電錘。
2.2.2測量器具:水平尺、鋼捲尺、鋼直尺、萬用表、搖表、對線器。
2.2.3調試儀器:專用消防報警系統綜合調試儀器。
2.3 作業條件
2.3.1預埋管路、接線盒、地面線槽及預留孔洞符合設計要求。
2.3.2主機房內土建、裝飾作業完工,抗靜電地板安裝完畢,溫、濕度達到使用要求。
2.3.3機房內接地端子箱安裝完畢。
3 施工工藝
3.1工藝流程:
鋼管、線槽及線纜敷設模塊箱安裝
探測器安裝
主機房設備安裝
設備接地
手動報警按鈕安裝
單體設備調試
3.2操作方法
3.2.1鋼管、金屬線槽及線纜敷設
鋼管、金屬線槽及線纜敷設請參照 進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鋼管和金屬線槽敷設
及穿線的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3.2.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線纜敷設等應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66-92)
的規定,對線纜的種類、電壓等級進行檢查。
3.2.1.2對每迴路的導線用 25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於 20MΩ。
3.2.1.3不同類型、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的消防報警線路不應穿入同一根管內或線槽的同
一槽孔內。
3.2.1.4埋入非燃燒體的建築物、構築物內的電線保護管與建築物、構築物牆面的距離不應小
系統聯調
竣工驗收
於 30mm。
於 30mm。
2.1.5如因條件限制,強電和弱電線路同用一豎井時,應分別布置在豎井的兩側。
3.2.1.6在建築物的吊頂內必須採用金屬管、金屬線槽。金屬線槽和鋼管明配時,應按設計要
求採取防火保護措施。
3.2.1.8暗裝消火栓配管時應從側面進線,接線盒不應放在消火栓箱的後側。
3.2.1.9管線與線槽的的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
3.2.1.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採用銅芯絕緣線或銅芯電纜,阻燃耐火性能符合設
計要求,其電壓等級不應低於交流 250V。
3.2.1.11火災報警器的傳輸線路應選擇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探測器的「+」線為紅色,「-」
線應為藍色,其餘線應根據不同用途採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
應一致,接線端子應有標號。
3.2.2火災探測器安裝要求
3.2.2.1火災探測器安裝應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3.2.2.2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於 45°。
3.2.2.3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可靠,在吊頂上安裝方式如圖 3.2.2-1、3.2.2-2 所示。
鋼管
接線盒
金屬軟管
鋼管
接線盒
吊頂
探測器
接線盒
探測器
吊頂
圖 3.2.2-1探測器在吊頂上安裝方法(1) 圖 3.2.2-2探測器在吊頂上安裝方法(2)
3.2.2.4探測器的連接導線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採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外接導線應有 0.15m的餘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3.2.2.5探測器確認燈應面向便於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2.2.6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時應採取保護措施(如裝上防護罩)。
3.2.2.7在電梯井、升降機井設置探測器時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機房頂棚上。
3.2.2.8探測器至牆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 0.5m(如圖 3.2.2-3)。
牆頂棚距牆> 0.5m探測器
梁
距梁 >0.5m
探測器
圖 3.2.2-3 探測器距牆、距梁安裝位置圖
3.2.2.9探測器周圍 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3.2.2.11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 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
不應小於 0.5m。
3.2.2.12在寬度小於 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
距不應超過 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 15m。探測器距端牆的距離不應大於探
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如圖 3.2.2-4所示)。
≤7.5(5)m ≤15(10)m ≤15(10)m
≤15(10)m
≤3m
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如圖 3.2.2-4所示)。
≤7.5(5)m ≤15(10)m ≤15(10)m
≤15(10)m
≤3m
圖 3.2.2-4 探測器在寬度小於 3m的走道布置圖
3.2.2.13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依據所探測氣體的性質而定:
(1)當探測的可燃氣體比空氣重時,探測器安裝在下部。可燃氣體探測器應安裝在距煤氣灶
4m以內,距離地面應為 0.3m。
(2)當探測的可燃氣體比空氣輕時,探測器安裝在上部。當梁高大於 0.6m時,探測器應安裝
在有煤氣灶梁的一側。
(3)在室內樑上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時,探測器與頂棚距離應在 0.3m以內。
3.2.2.14 紅外光束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發射器和接收器應安裝在一條直線上。
(2)光線通路上應避免出現運動物體,不應有遮擋物。
(3)相鄰兩組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水平距離應不大於 14m,探測器距側牆的水平距離不應大
於 7m,且不應小於 0.5m。
(4)探測器光束距頂棚一般為 0.3~0.8m,且不得大於 1m。
(5)探測器發出的光束應與頂棚水平,遠離強磁場,避免陽光直射,底座應牢固地安裝在牆
上。
3.2.2.15 纜式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纜式探測器用於監測室內火災時,可敷設在室內的頂棚上,其線路距頂棚的垂直距離應
小於 0.5m(如圖 3.2.2-5所示)。
固定卡具
熱敏電纜
20m
<0.5m圖 3.2.2-5熱敏電纜在頂棚下安裝
(2)熱敏電纜安裝在電纜托架或支架上時,要緊貼電力電纜或控制電纜的外護套,呈正弦波
方式敷設。
(3)熱敏電纜敷設在傳送帶上時,可藉助 M形吊線直接敷設於被保護傳送帶的上方及側面。
(4)熱敏電纜安裝於動力配電裝置上時,應與被保護物有良好的接觸。
(5)熱敏電纜敷設時應用固定卡具固定牢固,嚴禁硬性折彎、扭曲,防止護套破損。必須彎
曲時,彎曲半徑應大於 20cm。
3.2.3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3.2.3.1 3.2.3.1
鋼管
報警按鈕
接線盒圖 3.2.2-6 手動報警按鈕安裝方法
3.2.3.3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外接導線應留有 0.10m的餘量,且在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3.2.4 區域報警控制器安裝
3.2.4.1 區域報警控制器應根據設計要求的位置用金屬膨脹螺栓明裝,且安裝時應端正牢固,
不得傾斜。
3.2.4.2 用對線器進行對線纜進行編號,將導線留有一定的餘量,分束幫扎。
3.2.4.3 壓線前應對導線的絕緣進行搖測,合格後方可壓線。
3.2.4.4 控制箱內的模塊應按設備製造商和設計的要求安裝配線,要求合理布置,且安裝應
牢固端正,並有標識。
3.2.5 消防控制主機安裝
3.2.5.1消防控制主機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控制機櫃槽鋼基礎應在水泥地面生根固定牢固。
(2)機櫃按設計要求進行排列,根據櫃的固定孔距在基礎槽鋼上鑽孔,安裝時從一端開始逐
台就位,用螺絲固定,用小線找平找直後再將各螺栓緊固。
(3)控制設備前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於 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於 2m,在有人值班
經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盤到牆的距離不應小於 3m,盤後維修距離不應小於 1m,控制盤排
列長度大於 4m時,控制盤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於 lm的通道。
3.2.5.2引入火災報警控制主機的線纜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對引入的電纜或導線,首先應用對線器進行校線,按圖紙要求編號。
(2)線間、線對地等絕緣電阻不應小於 20MΩ。
(3)搖測全部合格後按不同電壓等級、用途、電流類別分別綁紮成束引到端子板,按接線圖
進行壓線,每個接線端子接線不應超過二根。
(4)線纜標識應清晰准確,不易褪色;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5) 導線引入線完成後,在進線管處應封堵,控制器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
嚴禁使用接頭連接,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3.2.6系統接地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3.2.6.1工作接地線應採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3.2.6.2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通過牆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
護管。
3.2.6.3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殼及基礎應可靠接地,接入接地端子箱。
3.2.6.4消防控制室一般應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專用接地裝置作為工作接地。當採用獨立工作接
地時電阻應小於 4Ω;當採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小於 1Ω。
3.2.6.5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接地干線應採用一根不小於 16mm2的絕緣銅線或獨芯電纜,穿
入保護管後,兩端分別壓接在控制設備工作接地板和室外接地體上。
3.2.6.6消防控制室的工作接地板引至各消防控制設備和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線應采
用不小於 4mm用不小於 4mm銅芯絕緣線穿入保護管構成一個零電位的接地網路,以保證火災報警設備的
工作穩定可靠。
3.2.6.7接地裝置施工過程中應分不同階段作電氣接地裝置隱檢、接地電阻搖測、平面示意圖
等質量檢查記錄。
3.2.6.8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3.2.6.9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後,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
3.2.7系統調試
3.2.7.1 調試前施工人員應向調試人員提交竣工圖、設計變更記錄、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
程驗收記錄),檢驗記錄(包括絕緣電阻、接地電阻測試記錄)、竣工報告等相關資料。
3.2.7.2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其資格審查由公安消防監督機構負
責。
3.2.7.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
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後方可進行系統調試。
3.2.7.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後, 應按現行國家標准《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
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
(1)火災報警自檢功能。
(2)消音、復位功能。
(3)故障報警功能。
(4)火災優先功能。
(5)報警記憶功能。
(6)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
(7)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
3.2.7.6 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准
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 3次後,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
3.2.7.7 應採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准確無誤。
3.2.7.8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
能。
3.2.7.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 120小時無故障後,填寫調試報告(見表 3.2.7-1)。
表 3.2.7-1調試報告
工程名稱 工程地址
使用單位 聯系人 電話
調試單位 聯系人 電話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工程
主要
設備
設備名稱 數量 編號 出廠年月 生產廠 備注
施工有無
遺留問題
施工單位
聯系人
電話
調試情況
調試人員(簽字) 使用單位人員(簽字)
施工單位負責任(簽字)設計單位負責人(簽字)
3.2.8 3.2.8
火災報警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後,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調試質量、施工資
料進行檢查,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解決處理,直至達到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為止。
4 成品保護
4.1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設備存儲時,要作防塵、防潮、防碰、防砸、防壓等措施,妥善保
管,同時辦理進廠檢驗和領用手續。
4.2自動報警設備安裝時,土建工程應達到地面、牆面、門窗、噴漿完畢,在有專人看管的
條件下進行安裝。
4.3消防控制室和裝有控制器的房間工作完畢後應及時上鎖,關好門窗,設備應罩上防塵防
潮罩。
4.4報警探測器應先裝上底座,並戴上防塵罩調試時再裝探頭。
4.5端子箱和模塊箱在工作完畢後要箱門上鎖。把箱體罩上以保護箱體不被污染。
4.6易丟失損壞的設備如手動報警按鈕、喇叭、電話及電話插孔等應最後安裝,要有保護措
施。
5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導線的相間、相對地絕緣電阻不應小於 20MΩ。搖測導線絕緣電阻時應將火災自動報警
系統設備從導線上斷開。
5.2 探測器安裝的位置和型號應符合設計和工藝規范要求,安裝位置確定的原則首先要保證
功能,其次是美觀,如與其它工種設備安裝相干擾時,應通知設計及有關單位協商解決。
5.3 設備上壓接的導線,要按設計和廠家要求編號,壓接要牢結,不允許出現反圈現象,同
一端子不能壓接二根以上導線。
5.4 調試時要先單機後聯調,對於探測器等設備要求百分之百地進行功能調試,不能有遺漏,
以確保整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效運行。
com11
樓宇自控系統安裝工藝標准
1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物內的樓宇自控系統安裝工程。
2施工准備
2.1 材料
2.1.1鋼管、接線盒、橋架、通訊及控制線纜應符合設計要求,產品應附有材質檢驗報告、
合格證等。
2.1.2 現場控制器。
2.1.3溫度、濕度、壓力、壓差等各類感測器。
2.1.4電動閥、電磁閥等執行器。
2.1.5 網路控制器、計算機、不間斷電源、列印機等。
2.1.6 控制台、控制器箱等。
2.2機具設備
2.2.1施工機具:電鑽、手提砂輪、電焊機、電錘。
2.2.2測量器具:水平尺、鋼捲尺、鋼直尺、萬用表、搖表、游標卡尺、精度儀。
2.2.3調試儀器:樓宇自控系統專用調試儀器。
2.3 作業條件
2.3.1線槽、預埋管路、接線盒、預留孔洞的規格、數量、位置符合規范與設計要求。
2.3.2中央控制室內土建裝修完畢,溫、濕度達到使用要求。
2.3.3空調機組、冷卻塔及各類閥門等安裝完畢。
2.3.4暖通水管道、變配電設備等安裝完畢。
2.3.5接地端子箱安裝完畢。
3 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鋼管、金屬線槽及線纜敷設
鋼管、金屬線及線纜敷設請參照 進行。
3.2.2中央控制室設備安裝
3.2.2.1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檢驗,並符合下列要求:
鋼管、金屬線槽及線纜敷設單體設備調試
系統驗收系統聯調
中央控制室設備安裝
感測器、執行器安裝
現場控制器安裝
Ⅳ 什麼是單體燃燒試驗
SBI試驗即單體燃燒試驗是歐盟新公布並實施的評價材料燃燒特性的方法標准,該標准採用同牆角火試驗和錐形量熱計相同的原理,試驗規模介於二者之間。SBI試驗通過測量試驗期間氧氣濃度的變化,以及管道中煙氣流量、CO2濃度等指標,通過計算得到某一時刻的熱釋放速率,而試驗過程中熱釋放速率與時間商的最大值熱釋放速率的FIGRA指數,該指數用於進行材料的歐洲分級
Ⅳ 阻燃測試的標准有哪些的周期多久的
阻燃標准有很多,一般和材料有關。主要有橡膠、紡織、塑料、建築材料等標准。
儀器主要有
1、m606氧指數測定儀
標准:GB/T2406、GB/T5454、GB/T10707、GB/T8924。用途很廣,紡織品、塑料、建材、木材、防火堵料(一樓說的產品是其中一個)、纖維等都可以測試,目前是用途最廣的一個。
2、m601垂直法阻燃儀
標准:GB/T5455、GB/T13488。主要用於紡織產品和橡膠產品。
3、m607水平垂直燃燒儀
標准:GB/T2408。主要用於塑料產品。
4、m608汽車內飾材料燃燒測定儀
標准:GB/T8410。主要用於汽車內飾材料。
5、m612酒精噴燈燃燒試驗箱
標准:GB/T3685、MT 914、MT113、MT181、MT191、MT449、MT450、MT668、MTT98、MT141、MT820、MT821、MT558。主要用於煤礦產品(輸送帶、橡膠管、塑料管、井下聚合物等)
6、z801建材煙密度測試儀
標准:GB/T8627。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7、z802建材不燃試驗爐
標准:GB/T85464。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8、z803建材可燃測試儀
標准:GB/T8626。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9、z805建材燃燒熱值試驗儀
標准:GB/T14402。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10、z806單體燃燒試驗儀
標准:GB/T20284。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11、z808材料產煙毒性測試儀
標准:GB/T20285。主要用於建築材料及製品。
您說的周期多長這個不好說,有的三五年,有的十餘年。
上面所列的基本都是國標,像美國標准、英國標准、德國標准、國際標准還有很多。不過需要的儀器都基本相同。主要是上面提到的11種。希望可以幫到您。儀器的詳細信息和標准內容可以聯系青島山紡,有儀器也有具體的標准。贊同0
Ⅵ 建築材料製品單體燃燒試驗機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建築材料製品單體燃燒試驗機主要用於確定建築材料或製品(不包括鋪地材料以及2000/147/EC號《EC決議》中指出的製品)在單體燃燒試驗(SBI)中對火反應的性能大小。
適用標准:
GB/T 20284-2006《建築材料或製品的單體燃燒試驗》
EN 13823:2002 《建築製品對火反應——不含鋪底材料的建築製品單項燃燒試驗方法》
GB 8624-2012 《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
用途原理:
建築材料成L型固定在小車上,將小車推入燃燒室內,開動風機並通過變頻器將排煙管道的體積流量調整到規定范圍,點燃遠離試件的輔助燃燒器,確定燃燒器本身的熱釋放量,關閉輔助燃燒器,以相同質量流量的燃氣點燃主燃燒器,通過20min試驗,計算和評估建築材料的熱釋放、產煙量、火焰橫向傳播和燃燒滴落物及顆粒物。
用途參數:
1.排煙速度:0.5m3/s-0.65m3/s
2.溫度測量:直徑為3mm的進口K型鎧裝熱電偶
3.測量精度:±0.5℃
4.壓力感測器精度:±2pa
5.測試時間:1560s,時間記錄系統精度:0.1s
6.氧氣分析(順磁性):0-25%
7.二氧化碳(IR型):0-10%
8.試驗室溫度:(20±10)℃
9.試驗室濕度:(45~55)%RH
標准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科替工。
Ⅶ 燃燒試驗有哪些標准
「燃燒試驗」的相關標准非常寬泛啊,不知道你具體需要哪些,全部羅列出來供你參考一下吧。更多相關技術標准詳見標准搜搜網。以下標准均為現行標准:
GB/T
11020-2005
固體非金屬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時的燃燒性試驗方法清單
GB/T
12666.1-2008
單根電線電纜燃燒試驗方法
第1部分:垂直燃燒試驗
GB/T
12666.2-2008
單根電線電纜燃燒試驗方法
第2部分:水平燃燒試驗
GB/T
12666.3-2008
單根電線電纜燃燒試驗方法
第3部分:傾斜燃燒試驗
GB/T
14656-2009
阻燃紙和紙板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GB/T
14768-1993
地毯燃燒性能45°試驗方法及評定
GB/T
16581-1996
絕緣液體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氧指數法
GB/T
17658-1999
阻燃木材燃燒性能試驗
火傳播試驗方法
GB/T
18380.11-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11部分:單根絕緣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試驗裝置
GB/T
18380.12-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12部分:單根絕緣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1kW預混合型火焰試驗方法
GB/T
18380.13-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13部分:單根絕緣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測定燃燒的滴落(物)/微粒的試驗方法
GB/T
18380.21-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21部分:單根絕緣細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試驗裝置
GB/T
18380.22-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22部分:單根絕緣細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擴散型火焰試驗方法
GB/T
18380.31-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1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試驗裝置
GB/T
18380.32-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2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A
F/R類
GB/T
18380.33-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3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A類
GB/T
18380.34-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4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B類
GB/T
18380.35-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5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C類
GB/T
18380.36-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6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D類
GB/T
20284-2006
建築材料或製品的單體燃燒試驗
GB/T
21580-2008
危險品
小型燃燒試驗方法
GB/T
21614-2008
危險品
噴霧劑燃燒熱試驗方法
GB/T
21618-2008
危險品
易燃固體燃燒速率試驗方法
GB/T
21622-2008
危險品
易燃液體持續燃燒試驗方法
GB/T
5454-1997
紡織品
燃燒性能試驗
氧指數法
GB/T
5455-1997
紡織品
燃燒性能試驗
垂直法
GB/T
6011-2005
纖維增強塑料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熾熱棒法
GB/T
8332-2008
泡沫塑料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水平燃燒法
GB/T
8333-2008
硬質泡沫塑料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垂直燃燒法
參考文獻:標准搜搜網
Ⅷ 防火阻燃材料A級的評定標准
A級是依據GB8624-2006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來劃分的。具體技術指標要求是:溫升≤30度;質量損失率≤50%;持續燃燒時間為0。
生成有毒致癌的多溴代二苯並二口惡烷及二苯並呋喃,同年德國也有類似報道。反對鹵化物作為阻燃劑的科學家(包括生態學家、環境學家、綠色化學家)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北歐的德國和瑞典),有關含鹵化物的阻燃劑帶來的環境安全問題在些地方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阻燃材料綠色化的關鍵是阻燃劑的選擇。阻燃劑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應該是非PBT、非CMR物質,而不是無溴或無鹵。聚合型或大分子阻燃劑由於其結構上具有與生俱來的低毒性、非生物累積性而使之成為綠色環保阻燃劑熱點發展方向。
現狀:
就現在而言由於除了一些無毒無害的無機阻燃劑,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鹵系(溴系和氯系)阻燃劑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主要原因是鹵系阻燃劑的添加量相對來說比較少,鹵系特別是溴系阻燃劑的阻燃效率特別高。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鹵和具有協同效應的鹵—銻系統在世界阻燃劑用量中已佔據主要份額,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溴系阻燃劑,主要有四溴雙酚A、十溴聯苯醚、四溴鄰苯二甲酚酐、二溴新戊二醇,1986年據瑞士科學家報道,多溴二苯醚燃燒時。
Ⅸ 中國國家木材阻燃標准
借鑒國外標准,我國制定和頒布了一些關於阻燃木質材料標准。現行的產品標准包括:
1)GB 12955—2008《防火門》。防火門所用木材應符合JG/T 122—2000《建築木門、木窗》第5.1.1.1條中對Ⅱ(中)級木材的有關材質要求,防火門所用木材應為阻燃木材或用防火板包裹的復合材,並經國家認可授權檢測機構按照GB/T 8625—2005《建築材料難燃性試驗方法》檢驗達到該標准第七章難燃性要求;防火門所用人造板應符合JG/T 122—2000第5.1.2.2條中對Ⅱ(中)級人造板的有關材質要求,防火門所用人造板應經國家認可授權檢測機構按照GB/T 8625—2005檢驗達到該標准第七章難燃性要求;防火門的耐火極限分別大於0.5、1、1.5、2和3小時,耐火性能按照GB/T 7633—2008《門和卷簾的耐火試驗方法》的規定進行耐火試驗。
2)GA 87—1994《防火刨花板通用技術條件》、GB18101—2000《難燃膠合板》、GB/T 18958—2003《難燃中密度纖維板》和GB/T 24509—2009《阻燃木質復合地板》等標准燃燒性能分級照搬GB 8624—2006,物理力學性能照搬同類產品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
3)GB 8624—1997《建築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2006年修訂為GB 8624—2006《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將建築材料及製品的燃燒性能分為A1、A2、B、C、D、E和F7個級別,並制定了對應的檢測方法標准,包括GB/T 20284—2006《建築材料或製品的單體燃燒試驗》、GB/T 8626—2007《建築材料可燃性試驗方法》、GB/T 20285—2006《材料產煙毒性危險分級》、GB 20286—2006《公共場所阻燃製品及組件燃燒性能要求及標識》。
依據GB 8624—2006對產品的燃燒性能進行檢測,試件數量和尺寸為:單體燃燒試驗,500 mm×1 500 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5塊,1 000 mm×1 500 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5塊;可燃性試驗,90 mm×250 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20塊;產煙毒性危險分級試驗,200 mm×500 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1塊。
4)GB 50222—1995《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是建築設計、施工和驗收的依據。該規范將材料的燃燒性能分:A不燃性、 B1難燃性、 B2可燃性、 B3易燃性4個級別。目前各地消防驗收和見證檢驗還是採用GB50222—1995中的B1級(難燃性)材料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關於實施國家標准GB 8624—2006《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若干問題的通知」【公消[2007]182號】規定:按GB 8624—2006檢驗判斷為B級和C級的,對應於相關規范和GB 8624—1997的B1級。但實際檢測發現,通過GB 8624—2006檢驗判斷為C級的材料未必通過GB 8624—1997中B1級的檢測,而通過GB8624—1997中B1級檢測的產品卻未達到GB 8624—2006中B級的規定。因此,對材料燃燒性能進行檢測和評價時,應同時符合GB 8624—2006中B級或C級的規定、以及GB 8624—1997中B1級的規定。
5)阻燃復合地板的燃燒性能檢測依據GB 11785—2005《鋪地材料的燃燒性能測定 輻射熱源法》,試件尺寸為(1 050±5)mm×(230±5)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3塊;煙密度依據GB 8627—2007《建築材料燃燒或分解的煙密度試驗方法》,試件尺寸為(25.4±0.3)mm×(25.4±0.3)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15塊;產煙毒性依據GB 20285—2006《材料產煙毒性危險分級》進行檢測和分級,試件尺寸為600 mm×600 mm×試件厚度,試件數量為1塊。
6)阻燃傢具及組件燃燒性能檢測方法及分級依據GB 20286—2006《公共場所阻燃製品及組件燃燒性能要求和標識》第5.6條的規定進行,技術要求見表1。
阻燃膠合板在客車製造上主要用於高速列車地板、卧鋪車廂隔板和床板。通常要求使用樺木單板和酚醛樹脂生產,技術要求和我司產品的檢測結果見表2。
依照GB 8624—2006檢測,每組試件的檢測費用為11 000元;採用GB/T 7633—2008,需要製作實際結構和尺寸的門進行檢測,檢測費用為6 000元/h,不足半小時的按照半小時計算。現行的檢測方法試件數量多、檢測費用高、周期通常為21個工作日以上,僅適合於型式檢驗。
構建與GB 8624—2006、 GB/T 7633—2008對應的小型檢測方法和分級標准,對推動阻燃木質材料及製品的研究、生產和推廣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和相應的科研單位加強研究,盡快制定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分級標准和檢測方法。
在構建與GB/T 7633—2008的對應關系方面,我司和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2010年申報了「木材及其復合材料耐火試驗方法——錐形量熱儀法」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計劃編號20100540-T-432。本標准旨在建立更為簡便快捷的木材、竹材、藤材及其復合材料的耐火極限試驗方法,為產品的設計、試驗、性能評價和質量控制提供經濟、快速的依據。
關於構建與GB 8624—2006對應的實驗室檢測和評價方法,也已進行了大量的對比試驗,並取得大量的實驗數據,初步確立了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基於該研究,已申報2011年度國家標准制定計劃。
Ⅹ "環氧樹脂清漆"的檢測依據參照什麼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
一、老化測試:
紫外老化試驗:ASTM G154-06、ISO 4892-3:2006、GBT 16422.3;
氙燈老化試驗:ASTM G155、ISO 4892-2、GBT 16422.2、SAE J2527-2004;
中性鹽霧試驗:GB/T 10125-1997、ASTM B117-09、GBT 2423.17-2008;
交變鹽霧試驗:GBT 2423.18-2000;
酸性鹽霧試驗:GB/T 10125-1997;
臭氧老化試驗:GBT 7762-2003;
高溫老化試驗:GBT 2423.2-2008;
低溫老化試驗:GBT 2423.1-2008;
高低溫循環老化試驗:GB2423.22-2002;
濕熱老化試驗:GB2423.22-2002;
二、物性測試:
邵氏A型硬度 ASTM D2240-05(2010)、ISO 868-2003、GB/T 2411-2008
邵氏D型硬度 ASTM D2240-05(2010)、ISO 868-2003、GB/T 2411-2008
洛氏硬度 ASTM D785-08、ISO 2039-2:1987、GB/T 3398.2-2008
球壓痕硬度 ISO 2039-1:2001、GB/T 3398.1-2008
密度 GB/T 1033.1-2008(浸泡法)
分子量 ASTM D3598
假比重 ASTM D1895
粒徑分布 ASTM D1912
透光率 ASTM D1003-07e1 Method A、GB/T 2410-2008 Method A
灰分/灼燒殘余 ASTM D482
水分含量 ISO 15512-2008 Method B
吸水率 ASTM D570-98(2010)、ISO 62-2008、GB/T 1034-2008
磨耗性能 GB/T 5478-2008、ISO 9352-1995
耐環境應力開裂 DBL 5404-2010 7.13
粘著力 GB/T 10457-2009
耐化學試劑 ASTM D543-06 方法A (浸泡法)、GB/T 11547-2008(浸泡法)
游離單體
拉伸強度 ASTM D638-10、GB/T 1040.2:2006、ISO 527-2:1993/Cor.1:1994
斷裂伸長率 ASTM D638-10、GB/T 1040.2:2006、ISO 527-2:1993/Cor.1:1994
拉伸模量 ASTM D638-10、GB/T 1040.2:2006、ISO 527-2:1993/Cor.1:1994
撕裂強度 GB/T 16578.1-2008
拉伸強度(橫向) GB/T 1043.1-2008
拉伸強度(縱向) GB/T 1043.1-2008
彎曲強度 ASTM D790-2010、ISO 178-2010、GB/T 9341-2008
彎曲模量 ASTM D790-2010、ISO 178-2010、GB/T 9341-2008
壓縮強度 ASTM D695-10、ISO 604-2002、GB/T 1041-2008
懸臂梁沖擊強度 ASTM D256-10、ASTM D4812-06、GB/T 1843-2008、ISO 180-2001
簡支梁沖擊強度 ASTM D6110-10、GB/T 1043.1-2008、ISO 179-1-2001
壓縮永久變形 GB/T 7759-1996、ISO 815-2008
體積電阻率 GB/T 1409-2006
表面電阻率 GB/T 1409-2006
介電強度 GB/T 1409-2006
介電常數 GB/T 1409-2006
損耗因子 GB/T 1409-2006
耐電弧性 GB/T 1409-2006
耐電暈性 GB/T 1409-2006
熔點 GB/T 4608-84
玻璃化溫度 GB/T 11998-1989
熱變形溫度 GB/T 1634.2-2004
維卡軟化點 GB/T 1633-2000 、ISO 306:2004 、ASTM D1525-09
低溫脆化溫度 GB/T 5470-2008、ISO 974-2000、ASTM D746-07
熱膨脹系數 ASTM D696
三、建築材料燃燒性能檢測:
燃燒級別 判定標准 試驗方法
A1級不燃性材料 GB/T 5464 燃燒熱值試驗
A2級不燃性材料 GB/T 5464 燃燒熱值試驗、單體燃燒試驗、附加材料產煙毒性試驗
B級可燃性材料 GB/T 8626 單體燃燒試驗、附加材料產煙毒性試驗
C級可燃性材料 GB/T 8626 單體燃燒試驗、附加材料產煙毒性試驗
D級可燃性材料 GB/T 8626 單體燃燒試驗
E級可燃性材料 GB/T 8626
F級 無性能要求
四、RoHS六項檢測:
Pb IEC 62321
As IEC 62321
Hg IEC 62321
Cr IEC 62321
多溴聯苯(PBBs) IEC 62321
多溴聯苯醚(PBDEs) IEC 6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