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電站機組自動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水電站自動控制即來水源電站自動化,定義:用機械、電氣及電子設備,按預定程序對水電站主要設備進行自動操作和控制。應用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力發電(二級學科);水電站電氣迴路及變電設備(三級學科)
建議參看教材《水電站自動化(第3版)》,專門闡述水電站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全書共分六章,主要內容包括:水電站自動化的目的和內容、電子計算機在水電站的應用、水輪發電機的自動並列和勵磁的自動調節、頻率和有功功率的自動控制、輔助設備的自動控制以及水輪發電機組的自動程序控制等。書中取材以反映目前我國水電站的自動化技術為主,同時也適當介紹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發展趨勢。《水電站自動化(第3版)》為高等學校「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有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亦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⑵ 水電站的設備有哪些,具體介紹一下
主要有:水輪發電機組、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刀閘、電流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廠用變壓器、勵磁變壓器、GIS組合式電器設備、計算機監控系統設備、發電機及變壓器保護設備、勵磁調節系統、水輪機調速器、進水主閥(或進水口快速閘門)、供排水系統(電動閥和排水泵)、計量設備、直流浮充電系統(含蓄電池組)、通訊設備、通風設備、工業電視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及主變、發電機消防設備等等。
⑶ 水電站自動化設備包括哪些
自動化設備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
比如:
自動裝置:繼電保護、自動同期裝置等;
自動元件:感測器、測溫儀等。
⑷ 水電站調速系統、壓油裝置的原理及作用是什麼
原理 :通過液壓操作改變接力器行程 進而改變導葉開度,達到主動力矩(水流沖擊水輪機產生的旋轉機械能)和阻力力矩(電磁力產生的電功率、機械損耗)的平衡。機組未並網前,穩定轉速:n=60f/p (f=50hz) 、並網後實現機組有功功率的調節。
作用:一、實現手動、自動啟停機組
調速器應具備手動、自動兩種控制操作方式,並實現二者之間的無擾動切換。現在調速器為了更可靠的操作機組,具有多種容錯控制方式,即一種控制不可靠後可以迅速無擾動切換到另一種方式。
二、單機運行時,穩定機組轉速
單機運行包括:機組空轉、空載、單機帶廠用電、單機帶近區用電等工作狀態。
三、機組並網以後的功率調節
按功率給定使機組平穩地帶上負荷。 功率調整迴路使機組出力盡快跟蹤功率設定值,功率設定值可來自操作人員現地手動輸入、中控室輸入或中調遠方輸入。
按照預先整定的靜態轉差率 ,以有差調節方式調整機組出力,自動承擔電網的變動負荷,使系統頻率盡量維持在規定范圍內。
四、實現事故緊急停機
機組在事故情況下,需要從運行態盡快停下來,機組採用最快的關閉速度關閉導葉。
五、實現雙調節機組的高效協聯
對軸流轉槳式水輪機,讓導葉的開度和輪葉的開度實現最佳的配合
六、與電廠的其它自動裝置配合使用,提高整個電廠的自動化水平
不懂Q我 而且沒分。。。。
⑸ 水電站運行方面參考書都有哪些
1、金永琪編著 《小型水電站運行規程與管理》 南京 河海大學出版社 , 2004.12
新編小水電培訓教材;本書分七章,扼要介紹小型水電站的運行管理、水輪機、發電機、變壓器、配電裝置、直流系統及水輪發電機組輔助設備的運行、操作與事故處理。
2、劉洪林,肖海平主編. 水電站運行規程與設備管理. 北京市: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5.
最新統一編寫小水電培訓教材:本書是《最新統一編寫小水電培訓教材》中的《水電站運行規程與設備管理》分冊,主要針對小型機組,參考電力系統工人職業技術技能鑒定的內容,從培訓和學習的角度出發,精心編寫而成。
3、於華平主編《水電站運行與管理》南京市:河海大學出版社 , 2006
江蘇省「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本書介紹了水電站概述、水電站水工建築物的運行與維護、水輪機及其附屬設備、水電站水電氣一次設備、水電站二次設備及二次迴路、水電站自動裝置及計算機監控系統、水電站的管理等七章。
4、程遠楚主編. 《中小型水電站運行維護與管理》. 北京市: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6.
本書討論了中小型水電站主要機電設備的運行維護及管理的內容。全書共分八章,依次介紹了水輪發電機組、主變壓器、水輪機調速系統、發電機勵磁系統、配電裝置、廠用直流系統的正常工作參數、運行監視、運行操作和運行維護,闡述了水輪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方式、不正常運行與事故分析處理,電力系統的有功平衡與頻率調整、無功平衡與電壓調整,以及並列運行機組間有功和無功的分配;介紹了倒閘操作注意事項和水電站直流系統的運行特點和維護要求,討論了中小型水電站的經濟運行與實現,以及與水電站運行相關的技術管理方面的知識。
本書可供有關從事中小型水電站運行維護和管理的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人員的培訓教材及有關專業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5、李永安,張誠主編. 《三峽電站運行管理》. 北京市: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9.
本書從電站的籌建、設備接管、調度、運行、維修、安全與環境管理、電能消納、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物資管理、標准化體系、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對三峽電站的運行管理進行了全面總結。
⑹ 水利機組輔助系統有哪些
水力機組輔助設備》教學大綱
發表日期:2006年11月14日 已經有235位讀者讀過此文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水力機組輔助設備 Auxiliary Equipment of Hydraulic Unit
課 程 號:30654930
課程類別:必修課
學 時:48 學 分:3
二、教學目的及要求
本課程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水電類)主要專業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了解和掌握水電廠主要輔助機械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原理及計算方法,水力監測系統的設計,為今後從事水電站動力設備設計、運行、測試和科學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礎。
基本要求:
1. 了解水電站主要輔助機械(空壓機、油泵、水泵、壓力濾油機和真空濾油機等)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2. 了解水電站水力監測系統工作原理及應用。
3. 初步掌握水電站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原理及計算方法。
4. 初步掌握水力監測系統的設計原理。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 水輪機進水閥及操作系統
第一節 進水閥的作用及設置條件(0.5學時)
一. 作用 安全(檢修人員、運行靈活);減小漏水;防止飛逸。
二. 設置條件* 叉管引水;水頭大於120米;引水管路較長。
三. 技術要求 1.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操作簡便。
2.盡可能做到尺寸小重量輕。
3.止水好。
4.結構和強度滿足運行要求。
第二節 進水閥的型式及主要構件(1學時)
一. 蝴蝶閥
卧軸蝶閥的特點;立軸蝶閥的特點*。
主要構件:閥體、活門*、閥軸、軸承、密封裝置及鎖錠裝置。
附件:旁通管和旁通閥、空氣閥、伸縮節。
蝶閥優缺點
二. 球閥
適合的工作條件
結構特點:
1. 閥體與活門
2. 密封裝置*(工作密封、檢修密封)
3. 液壓閥
球閥優缺點
第三節 進水閥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系統(0.5學時)
一. 操作方式
手動、電動、液壓操作適合的工作條件。
接力器的類型
二. 操作系統
1. 蝶閥操作系統
自動開關蝶閥的動作過程*
2. 球閥操作系統(了解)
第二章 油系統
第一節 水電站用油種類及其作用(0.5學時)
一. 種類
潤滑油:透平油、機械油、壓縮機油、脂類油
絕緣油:變壓器油、開關油、電纜油
二. 作用
透平油:潤滑、散熱、液壓操作
絕緣油:絕緣、散熱、消弧
第二節 油的基本性質和分析化驗(1.5學時)
一. 有的基本性質及其對運行的影響
1. 油的物理性質
絕對粘度(動力粘度*、運動粘度)
A.粘度
相對粘度、恩氏粘度
B.閃點--防火性質
C.凝固點--防凍性質
D.透明度--潔凈性質
E.水分--防乳化性質
F.其它(機械雜質、灰分等)
2. 油的化學性質
A.酸值—油中游離的有機酸
B.水溶性酸或鹼—油中殘存的無機物
C.苛性鈉抽出物酸化測定
3. 油的電氣性質
A.絕緣強度—擊穿電壓
B.油的介質損失角正切*—判斷絕緣油優劣的定量指標
4. 油的穩定性質
抗氧化性、抗乳化性
二. 油的質量標准和分析化驗(了解)
第二節 油的劣化和凈化處理*(1學時)
一. 劣化的原因和後果
A.水分(乳化、氧化、增酸價、腐蝕) B.溫度(加快氧化)
C.空氣(其中的氧和水) D.天然光線(紫外線) E.電流(分解劣化)
F.其它因素
二. 油的凈化處理
1. 沉清
2. 壓力過濾*—壓力濾油機工作原理,壓力濾油機基本結構。
3. 真空過濾*—真空濾油機工作原理,真空濾油機基本結構。
三. 油的再生(了解)
四. 齒輪油泵
1. 齒輪油泵的工作原理
2. CB-B型齒輪油泵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油系統的作用、組成和系統圖(1.5學時)
一. 油系統的任務和組成
1. 油系統的任務
接受新油;貯備凈油;給設備充油;向運行設備添油;從設備中排出污油;污油的清凈處理;油的監督與維護;廢油的收集及保存。
2. 油系統的組成
油庫;油處理室;油化驗室;油再生設備;管網;測量及控制元件。
二. 油系統圖**
1. 油系統圖的設計原則
系統的連接明了;油的處理設備應可以單獨運行或串、並聯運行;污油和凈油應有各自的獨立管道和設備;設備布置盡可能固定。
2. 油系統圖示列
要能讀懂系統圖***
3. 各類油系統圖比較
了解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四節 油系統的計算和設備選擇(2學時)
一. 用油量估算
1. 水輪機調節系統充油量計算
(1)油壓裝置的用油量查標准手冊
(2)導水機構接力器用油計算
(3)轉漿式轉輪接力器用油量計算
(4)受油器的充油量
(5)沖擊式水輪機接力器充油量
1. 機組潤滑油系統充油量計算
發電機推力軸承;發電機上部導軸承;發電機下部導軸承;水輪機導軸承。
2. 進水閥接力器的充油量
3. 透平油系統總用油量
運行用油量;事故備用油量;補充備用油量
4. 絕緣油系統總用油量
一台最大主變充油量;事故備用油量;補充備用油量
二. 油系統設備選擇
1. 貯油設備選擇
凈油槽;運行油槽;中間油槽;事故排油池;重力加油箱
2. 油泵和油凈化設備的選擇
齒輪油泵;壓力濾油機;真空濾油機;管網
三. 油系統管網計算
沿程損失計算;局部損失計算
第三章 壓縮空氣系統
第一節 水電站壓縮空氣的用途(0.5學時)
一. 中、高壓系統
油壓裝置供氣;變電站用氣
二. 低壓系統
機組停機;調相壓水;風動工具及吹污;空氣圍帶;吹冰
第二節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5學時)
空壓機的類型:
速度型—軸流式、離心式、混流式
容積型—回轉式(滑片式、螺桿式、轉子式)、往復式(膜式、活塞式)
一、活塞式空壓機的作用原理與分類
單作用式活塞式空壓機工作原理
雙作用式活塞式空壓機工作原理
分類:按排氣量大小分四類(微型、小型、中型、大型)
按排氣壓力大小分四類(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
二、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過程
(一)氣體基本狀態參數
壓力;溫度;比容
(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三)活塞式空壓機理論工作過程
三點假設
吸氣過程;壓縮過程(等溫、絕熱、多變);排氣過程
熱力學計算
(四)活塞式空壓機實際工作過程
1. 余隙容積影響
2. 吸氣時汽缸壓力降低的影響
3. 排氣時汽缸壓力升高的影響
4. 汽缸溫度變化的影響
5. 空氣濕度的影響
6. 不嚴密的影響
排氣系數定義**
三. 活塞式空壓機的壓縮極限和多級壓縮*
1. 單級壓縮時壓縮比的限制
2. 多級壓縮及其級數選擇
3. 多級壓縮的優點
四. 活塞式空壓機的排氣量及其調節
排氣量的計算和換算
五. 活塞式空壓機的功率和效率
理論功率;指示功率;軸功率;原動機功率;效率
六. 活塞式空壓機的基本結構
(參觀)
第三節 機組制動供氣(1學時)
一. 機組制動概述
為什麼制動?
怎樣制動?
二. 制動裝置系統
1. 機組制動系統原理圖
2. 制動操作(自動操作、手動操作)
3. 頂轉子
四. 設備選擇計算
1. 機組制動耗氣量計算
按制動過程耗氣流量計算;按充氣容積計算;初設時估算
2. 貯氣罐容積計算
3. 空壓機生產率計算
4. 供氣管道選擇
第四節 機組調相壓水供氣(1.5學時)
一. 調相壓水概述
電力系統為什麼要調相;電網中可調相的設備;水輪發電機調相的特點;水輪機調相運行方式。
二. 給氣壓水作用過程和影響因素*
過程:給氣流量、攜氣流量、逸氣流量
因素:1.給氣管徑和給氣壓力
2.貯氣罐容積
3.給氣位置
4.導葉漏水
5.轉輪直徑和轉速
三. 設備選擇計算
充氣容積計算;貯氣罐容積計算;空壓機生產率計算;調相給氣流量計算
四. 調相壓水壓縮空氣系統及系統圖
第五節 風動工具、空氣圍帶、防凍吹冰(1學時)
一. 風動工具
風鏟、風鑽、風砂輪等
空壓機計算選擇;貯氣罐容積計算;管徑選擇
二. 空氣圍帶
1. 大軸圍帶
2. 主閥圍帶
三. 防凍吹冰
系統圖講解
第六節 油壓裝置供氣(0.5學時)
一. 供氣的目的和方式
目的:壓力源
方式:一級壓力供氣和二級壓力供氣
二. 壓油槽充氣壓縮空氣系統
系統組成;系統圖
三. 設備選擇計算
空壓機;貯氣罐;管路
第七節 配電裝置供氣(1.5學時)
一. 供氣對象和技術要求
對象:斷路器;隔離開關等
要求:壓力;乾燥;清潔
二. 壓縮空氣乾燥方法
物理法、化學法、降溫法、熱力法
一. 熱力乾燥法**
1. 第一乾燥過程
加壓、升溫——恆壓、降溫——析水
2. 第二乾燥過程
恆溫、降壓——乾燥
3. 析水計算
4. 相對濕度計算
第八節 水電站壓縮空氣綜合系統(2學時)
一. 綜合系統設計原則
二. 技術安全要求
三. 自動化要求
四. 綜合系統圖**
第五章 技術供水系統
第一節 供水對象及其作用(0.5學時)
一. 對象:發電機空氣冷卻器;發電機推力軸承;發電機上、下導軸承;水輪機導軸承;變壓器;空壓機;油壓裝置。
二. 作用:冷卻、潤滑
第二節 用水設備對供水要求(1.5學時)
一. 水量計算
1. 水輪發電機總用水量
2. 空氣冷卻器用水量
3. 推力軸承及導軸承用水量
4. 水輪機導軸承用水量
5. 水冷式變壓器用水量
6. 水冷式空壓機用水量
二. 水溫
小於30℃
三. 水壓
冷卻器對水壓要求(管網計算);變壓器對水壓要求;空壓機對水壓要求
四. 水質
冷卻水要求(七點)
潤滑水要求(三點)
第三節 水的凈化與處理(2學時)
一 水的凈化
(一)清除污物
濾水器(固定式、轉動式)工作原理及結構
(二)清除泥沙**
1. 水力旋流器工作原理、結構、優缺點
2. 平流式沉澱池工作原理、優缺點
3. 斜流式沉澱池工作原理、優缺點
4. 斜管式沉澱池工作原理、結構、優缺點
二. 水的處理
了解
第四節 水源及供水方式(1.5學時)
一. 水源**
原則:滿足水量、水壓、水溫、水質,保證安全(主水源、備用水源)。
1. 上游水庫作水源
(1)壓力鋼管取水或蝸殼取水
(2)壩前取水
2. 下游尾水作水源
注意事項
3. 地下水源
注意事項
二. 供水方式*
1. 自流供水(20~80米水頭)
優缺點;注意事項
2. 水泵供水(大於80米水頭)
優缺點;注意事項
3. 混合供水(12~20米水頭)
注意事項
4. 射流泵供水(80~200米水頭)
試驗研究
5. 其它供水方式
三. 設備配置方式
6. 集中供水
7. 單元供水
8. 分組供水
第五節 技術供水系統圖**(1.5學時)
典型圖分析
流程講解
第六節 技術供水系統設備及管道選擇(2學時)
一. 供水泵**
選擇原則:1.流量和揚程在任何工況下都能滿足用戶要求
1. 有較好的空蝕性能,工作穩定,效率高
2. 允許吸上高度較大,比轉速較高,價格較低
離心泵的選擇計算
流量計算;全揚程計算(上游取水、下游取水);吸出高度及安裝高程的確定**。
二. 取水口
1. 布置原則
2. 取水口個數
3. 攔污柵
三. 排水管出口
四. 濾水器
五. 閥門(閘閥、截止閥、球閥、旋塞閥、節流閥、止回閥、安全閥、減壓閥)
六. 減壓裝置
自動調整式減壓閥;固定減壓裝置;閘閥減壓
七. 管道
第八節 技術供水系統水力計算(簡介)
第六章 排水系統
第一節 排水內容和方式(0.5學時)
一. 排水內容
生產用水;檢修排水;滲漏排水
二. 排水方式
滲漏排水(集水井;廊道) 檢修排水(直接;廊道)
第二節 滲漏排水(1.5學時)
一. 滲漏水量的估算
二. 集水井容積的確定**
有效容積;備用容積;安全容積;停泵容積
三. 滲漏排水泵選擇
四. 滲漏排水泵的操作方式
第三節 檢修排水(1學時)
一. 檢修排水量計算
排水容積計算;上下游閘門漏水量計算
二. 檢修排水泵選擇
泵型;水泵流量;台數;揚程
三. 檢修排水方式
四. 檢修排水閥
第四節 排水系統圖(1學時)
一. 設計原則和要求: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理;操作上方便
二. 典型系統圖**
第五節 離心泵啟動充水(0.5學時)
一. 裝底閥手動充水
二. 設置真空泵、不裝底閥
水環式真空泵工作原理;選型
三. 設置射流泵、不設底閥
第六節 射流泵在供排水系統中的應用(1.5學時)
一. 射流泵工作原理
射流泵基本結構;工作原理
二. 供排水系統應用
供水泵;水輪機頂蓋排水泵;滲漏排水泵;檢修排水泵;離心泵啟動充水泵
三. 射流泵的選擇計算
水頭比;流量比;面積比;用作排水式的效率;用作供水式的效率
第七章 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
(課程設計的教學計劃)
第八章 非電量電測原理與儀表
(《動力工程測試技術》中已學過此內容)
第九章 機組水力參數的測量
第一節 水電站水力測量的目的和內容(0.5學時)
一. 目的:安全運行和經濟運行;監測機組運行性能;自動化要求
二. 內容:攔污柵前後壓差;上下游水位及裝置水頭;水輪機工作水頭;水輪機引用流量;水輪機氣蝕;機組振動和軸向位移;相對效率;綜合監控系統。
第二節 上、下游水位和裝置水頭的測量(1.5學時)
一. 目的和方法
目的(7點)
方法:直讀水尺;液位儀
二. UYF-2、XBZ-2型浮標式遙測液位儀
結構與原理;安裝要求和接線
三. XBC-2型遙測液位差計
四. USS-51型聲波液位計
五. 測量設備的選擇和布置
第三節 水輪機工作水頭測量(1學時)
一. 水輪機工作水頭含義和測量
二. CW型雙波紋管差壓計
三. 測量水輪機工作水頭的儀表
四. 測量儀表的選擇
第四節 水輪機引排水系統的監測(2學時)
一. 進水口攔污柵前後壓力監測
二. 蝸殼進口壓力的測量
三. 水輪機頂蓋壓力的測量
四. 尾水管進口真空的測量
五. 尾水管水流特性的測量
第五節 水輪機空蝕和機組相對效率的測量(1學時)
一. 水輪機空蝕的測量
聲學法*;電阻法
二. 機組相對效率的測量
意義;裝置
第六節 機組振動和軸向位移的測量(3學時)
一. 機組振動測量
1. 機組振動測量的目的
2. 機組振動測量的工況**
(1)空載無勵磁變轉速工況
(2)空載變勵磁工況
(3)變負荷工況
(4)調相運行工況
3. 機組振動測量的常用方法
二. 機組軸位移的測量
第十章 水輪機流量的測量
第一節 水輪機流量測量概述(1學時)
一.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意義與目的
二.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特點
三.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水輪機蝸殼測流法(2學時)
一. 蝸殼測流的基本原理
二. 測壓孔的布置與計算
三. 蝸殼流量系數的率定
四. 測量儀器
第三節 流速儀測流法(1.5學時)
一. 流速儀測流的基本原理
二. 測流段面的選擇
三. 流速儀台數及其布置方式的確定
四. 流速儀的選用、安裝與信號記錄
五. 流速分布圖的繪制與流量的計算
第四節 水錘測流法(0.5學時)
(簡介)
第十一章 水力測量系統的設計
(課程設計內容)
四、教材:《水力機組輔助設備》 范華秀主編 水利電力出版社 1987年
五、參考文獻:
1. 哈爾濱電機研究所:水輪機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1976年
2. 華東水利學院:水電站輔助設備,1976年
3. 水電站動力設備設計手冊,駱茹蘊主編,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
3製作各種模型I,p去看看瀏陽河模型廠,品質好H價格好,¤網上輸入瀏陽河模型就可搜到2011-5-10 11:58:27。
⑺ 水電站運行規程與設備管理的介紹
《水電站運行規程與設備管理》是《最新統一編寫小水電培訓教材暨崗位必備指南》中的《水電站運行規程與設備管理》分冊,主要針對小型機組,參考水利和電力系統工人職業技能鑒定的內容,從培訓和學習的角度出發,精心編寫而成。本書密切結合我國當前小水電發展技術水平的實際,力求圖文並茂、語言精煉、通俗易懂,突出實用性,為水電站現場運行規程韻編制和設備管理制度的制訂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本書總共17章,內容包括:水工建築物的運行與維修,水電站機組設備的運行與維護,水輪發電機運行規程,機組輔助設備運行規程,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配電裝置運行規程,電力線路的運行與維護,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運行與維護,站用電的運行與維護,直流電源的運行與維護,防雷保護和接地裝置的運行與維護,水電站電氣試驗,水電站設備安全技術,水電站運行管理,水電站電氣設備選型,水電站設備技術改造,水電站主要設備定貨等。本書可作為小型水電站在職職工和新上崗職工的崗位技術培訓、等級考試教材及日常工作的必備工具書,並且可作為中專及高職高專水電類相關專業的參考教材,也可供初中以上支化水平的技術工人學習、閱讀,還可供有關技術人員查閱、參考。
⑻ 什麼是水電站的一次設備
在電力系統中,通常根據電氣設備的作用將其分為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一次設版備是指直權接用於生產、輸送、分配電能的電氣設備,包括發電機、電力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電力電纜和輸電線路等,是構成電力系統的主體。二次設備是用於對電力系統及一次設備的工況進行監測、控制、測量、調節和保護的低壓電氣設備,包括測量儀表、一次設備的控制、運行情況監視信號以及自動化監控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通信設備等。 二次設備之間按一定的功能要求連接在一起所構成的電氣迴路統稱為二次接線或稱為二次迴路,它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生產、經濟運行和可靠供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⑼ 介紹水電站的基本類型及主要的機電設備
1、壩式:壩後式、河床式;2、引水式3、混合式(壩式與引水式結合)4、抽水蓄能5、潮汐
機電:水輪機、發電機及相關設備。
相關設備:勵磁系統、廠用電系統、主變壓器、GIS設備、調速器系統、冷卻水系統、油系統、氣系統(高壓、低壓)、球(蝶)閥油壓裝置、進水口操作裝置、尾水操作裝置、壩的各閘門操作裝置。
⑽ 水電站調速系統、壓油裝置的原理及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