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安全氣囊發生器的工作原理
安全氣囊系統及工作原理- -
汽車的安全性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種,主動安全是指汽車防止發生事故的能力,被動安全是指在萬一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汽車保護乘員的能力。當汽車發生事故時,對乘員的傷害是在瞬間發生的。例如,以車速50公里/時進行正面撞車時,其發生時間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為了在這樣短暫的時間中防止對乘員的傷害,必須設置安全裝備,目前主要有安全帶、防撞式車身和安全氣囊防護系統(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簡稱SRS)等。
由於很多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因此被動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氣囊作為被動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於使用方便,效果顯著,造價不高,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普及。
安全氣囊發展史
安全氣囊從1952年就取得了專利,但在應用推廣中經歷了幾上幾下的波折,足足走過了30多年的漫長路途。直至1984年,汽車碰撞安全標准(FMVSS208)在美國經多次被廢除後又重新被認可並開始實施,其中規定從1995年9月1日以後製造的轎車前排座前均應裝備安全氣囊,同時還要求1998年以後的新轎車都裝備駕駛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氣囊,自此才確認了安全氣囊的作用。如今,這個在當年頗具創意性的發明已轉為千百萬個產品,種類也發展為正面氣囊、側面氣囊、安全氣簾等等。各國生產的中高級轎車,大多數都裝有安全氣囊,有些轎車已將安全氣囊列入必裝件。在國內,隨著CMVDR294碰撞安全法規的開始實施,國內消費者對汽車被動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除了極少數高級車裝備了側面氣囊之外,大部分車型還只是安裝了正面氣囊。
安全氣囊系統組成
駕駛員處的安全氣囊是存放在方向盤襯墊內,因此,當您看見方向盤上標有"SRS"或"Airbag"字樣,就可知此車裝有安全氣囊。安全氣囊系統主要由感測器、微處理器、氣體發生器和氣囊等主要部件組成。感測器和微處理器用以判斷撞車程度,傳遞及發送信號;氣體發生器根據信號指示產生點火動作,點燃固態燃料並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迅速膨脹。氣囊裝在方向盤轂內緊靠緩沖墊處,其容量約50至90升不等,做氣囊的布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多以尼龍材質製成,折疊起來的表面附有乾粉,以防安全氣囊粘著在一起在爆發時被沖破;為了防止氣體泄漏,氣囊內層塗有密封橡膠;同時氣囊設有安全閥,當充氣過量或囊內壓力超過一定值時會自動泄放部分氣體,避免將乘客擠壓受傷;氣囊中所用的氣體多是氮氣。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氣囊系統包括二個組成部分:探測碰撞點火裝置(或稱感測器),氣體發生器的氣囊(或稱氣袋)。當感測器開關啟動後,控制線路即開始處於工作狀態,並借著偵測迴路來判斷是否真有碰撞發生。如果訊號是同時來自兩個感測器的話才會使安全氣囊開始作用。由於汽車的發電機及蓄電池通常都處於車頭易受損的部位,因此,安全氣囊的控制系統皆具有自備的電源以確保作用的發揮。在判定施放安全氣囊的條件正確之後,控制迴路便會將電流送至點火器,借著瞬時快速加熱,將內含的氮化鈉推進劑點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學反應快速發生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無害的以氮氣為主的氣體,將氣囊充氣至飽滿的狀態,並借著強大的沖擊力,氣囊能夠沖開方向盤上的蓋而完全展開,以保護駕駛者頭部不受傷害。同時在推進劑點燃的過程之中,點火器總成中的金屬網罩可冷卻快速膨脹的氣體,隨即氣囊可由設計好的小排氣口排氣,以發揮逐漸緩沖功能,並避免在車身仍繼續移動時阻礙碰撞後的視線。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感測器只有在滿足了一定的條件下才會工作。安全氣囊的感測器的設計有很多種,有一部分是採用擺錘或杠桿式開關,還有的是彈簧負載的轉輪式,此外還有用水銀開關的產品。但不論感測器開關型式如何,都必須有足夠的撞擊力才能使得開關啟動,同時這個撞擊力必須來自正的方向才行。通常這個撞擊力約等於以時速25公里至50公里左右碰撞固定物所產生的結果。當汽車受到這種高速碰撞時,裝在車前端的碰撞感測器和裝在汽車中部的安全感測器,就可檢測到車速突然減速,並將這一信號迅速傳遞給安全氣囊系統的控制電腦,電腦在經過分析確認之後,才會引爆安全氣囊包內的電熱點火器,使氣囊發生迅速膨脹。
據計算,正規的安全氣囊必須在發生汽車碰撞後的0.01秒內微處理器開始工作,0.03秒內點火裝置啟動,0.05秒內高壓氣體進入氣囊,0.08秒內氣囊向外膨脹,0.11秒內氣囊完全脹大,此刻之後,駕車者才會撞上氣囊。
可見,氣囊的打開與否與撞擊角度和撞擊速度都有關,一般來說在汽車翻轉、輕微碰撞、側面碰撞或後面碰撞時,氣囊均不會打開,比如桑塔納2000升級版在車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內受到重創時才會打開安全氣囊。再有一點,對於撞擊速度而言,安全氣囊系統測定的是撞擊後車輛的減速度,因此,在做安全碰撞實驗時,一般都是讓車筆直地撞在不能移動且不能變形的牆上。
安全氣囊的安全性
安全氣囊可將撞擊力均勻地分布在頭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體與車身產生直接碰撞,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安全氣囊對於在遭受正面撞擊時,的確能有效保護乘客,即使未繫上安全帶,防撞安全氣囊仍足以有效減低傷害。據統計,配備安全氣囊的車發生正面碰撞時,可降低乘客受傷的程度高達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繫上安全帶!至於來自側方及後座的碰撞,則仍有賴於安全帶的功能。
此外,氣囊爆發時的音量大約只有130分貝,在人體可忍受的范圍;氣囊中78%的氣體是氮氣,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對人體無害;爆出時帶出的粉末是維持氣囊在折疊狀態下不粘在一起的潤滑粉末,對人體亦無害。
萬事都是一把雙刃劍,安全氣囊同樣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據計算,若汽車以60km的時速行駛,突然的撞擊會令車輛在0.2秒之內停下,而氣囊則會以大約300km/h的速度彈出,而由此所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公斤,這對於頭部、頸部等人體較脆弱的部位就很難承。因此,如果安全氣囊彈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錯,就有可能釀出一場"悲劇"。
安全氣囊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價格大幅度下降,裝備了安全氣囊的轎車也從過去的中高級轎車向中低級轎車發展。同時,有些轎車前排安裝了乘客用的安全氣囊(即雙安全氣囊規格),乘客用的安全氣囊與駕車者用的安全氣囊相似,只是氣囊的體積要大些,所需的氣體也多一些而已。進入90年代以來,安全氣囊的安全性能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並被視為一種現代化和高檔次的安全裝置。了解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宜對我們更好的保護自己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對於駕駛員來說,安全駕駛才是第一位的,這是任何先進的安全裝置都無法替代的! 王鵬/文
你知道嗎?Do You Know?
安全氣囊是怎樣發明的?
安全氣囊由美國人約翰·赫特里特(John·Hotrich)發明。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賓夕法尼亞州工程師。1952年,在遭遇一次事故後,他萌發了設計撞車安全裝置的想法。在這次事故中,約翰為躲避一個障礙物而猛打方向盤進行制動,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護坐在前座中間位置上的女兒。這次事故後他意識到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方法來保護乘員,兩周之後他繪好了設計圖紙交給了代理人,這份圖紙確定了今天安全氣囊的雛型。1953年8月18日,他獲得了"汽車緩沖安全裝置"的美國專利。
安全氣囊為一次性產品
每個氣囊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說氣囊只要引爆就不再有下一次保護的能力,也不能塞回去再使用,引爆後須回廠換一個新的氣囊。在美國,重新裝置一套新氣囊和感應系統及整組電腦控制器,一般需要3000美元左右,雖說比較貴,但為了生命安全,這倆錢還是不能省的!
安全氣囊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
由於氣囊是通過爆發起作用,而設計者往往是從大多數、正常的碰撞模擬試驗中尋找最佳方案,但生活中,每一位乘駕者都有自己乘駕習慣,這就造成了人與氣囊會有不同的位置關系,也就決定了氣囊工作的不穩定性。因此,要保證安全氣囊真正起到安全的作用,駕乘人員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駕乘習慣,保證胸部與方向盤保持一定距離。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系好安全帶,安全氣囊只是輔助安全系統,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安全保護效果。
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
注意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因為在緊急時刻這些物品有可能防礙氣囊充氣或被拋射出去,造成更大的危險。在車室內安裝收音機、CD機等附件時,要遵照汽車廠的規定,不要隨意修改屬於安全氣囊系統的零件及線路,否則會影響氣囊工作。
何時應考慮關閉氣囊?
在乘坐者之中若有兒童應格外受到關注。由於氣囊充氣可能對前排兒童產生意外危險,所以最好把兒童安排在後中間位置,並固定好。在副駕駛位無人或必須坐兒童的情況下,應考慮關閉氣囊開關。
何時需要修理氣囊?
要注意觀察位於儀表盤上的安全氣囊警告燈。在正常情況下,點火開關轉到"ACC"或"ON"位置時,警告燈會亮大約6秒鍾,進行自檢,然後熄滅,若警告燈一直亮,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有故障,應立即進行修理。否則,有可能出現氣囊不起作用或誤彈出的情況。
關鍵數字 Key figures
0.01秒
正規的安全氣囊必須在發生汽車碰撞後的0.01秒內微處理器開始工作,0.03秒內點火裝置啟動,0.05秒內高壓氣體進入氣囊,0.08秒內氣囊向外膨脹,0.11秒內氣囊完全脹大
❷ 機械自動彈出機構什麼原理啊
機械(英文名稱:machinery)是指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就是能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像筷子、掃帚以及鑷子一類的物品都可以被稱為機械,他們是簡單機械。而復雜機械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通常把這些比較復雜的機械叫做機器。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機械,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械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應用品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徵稱為機械Machine)。
機構,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按組成的各構件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機構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按功用可分為安全保險機構、聯鎖機構、擒縱機構等。
❸ 汽車氣動避震器由什麼組成
氣動避震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氣壓來控制車身高度的一種避震器。氣動減震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控制氣壓來改變車身高低,其包括彈性橡膠氣囊減震器、氣壓控制系統、後備箱儲氣罐和電子控制系統等。很多車友限制於絞牙避震的機械調整和路面狀況,不能讓自己的愛車隨時隨地處於完美姿態,那麼氣動避震就屬於一個福音了,其實氣動避震不僅僅出現在改裝車上,原廠車型很多也裝有氣動避震比如:JEEP
路虎發現(參數|圖片)等,甚至很多超跑原廠都會帶有氣動避震。
氣動避震的組成
關於氣動避震的改裝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避震筒(包含氣包),一部分是控制器。
避震筒
關於避震筒的改裝,在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比較省錢的改裝方案,直接在原廠的避震桶身基礎上升級氣動避震,簡單來說就是直接替換原廠的彈簧為氣包,因為是後期改裝的所以這里就有一些問題衍生出來。
首先就是原廠升級的質量保障,原廠升級根據反饋,出現問題的幾率比較大,氣動避震屬於精密改裝,尤其是密封直接關繫到改裝後的穩定性,再者就是國產氣包的質量問題,先不說質保多長時間以及質保的效率。僅僅是我們行駛在路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氣包損壞那麼危險就是致命的。當然這里並不是絕對的,還要限制於改裝技師的技術水平,如果您所在的地市改裝技師水平值得信賴,也不失為一種方法。此種方法受限於車型,有部分車型無法升級。
第二種方法其實是很多絞牙玩家演變而來的,很多玩家在更換絞牙避震後,選擇極端的姿態玩法,那麼如果直接購買品牌氣動避震的話先前購買的絞牙避震就浪費掉了。說到這里可能很多車友就已經知道第二種方法就是用絞牙桶身改氣包。利用氣包替換絞牙避震的彈簧部位。
第三種就比較簡單而且可靠了,購買品牌避震筒身,品牌避震筒身出廠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套的避震筒身,所以密封性是可以信賴的,當然價格也是比較貴的,看個人的喜好和購買能力。
控制系統
關於控制系統市面上也是五花八門,隨著氣動避震的廣為人知,控制系統也不再那麼神秘,簡單來分類的話就是氣泵、電磁閥、控制單元、氣罐。這里根據功能的不同出現了很多種類和品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就是最基礎的在車內控制(通過安裝在車內的按鈕實現控制),升降是前升前降、後升後降。
第二種是在基礎版本上增加一套遙控系統,可以實現遙控升降,當然這里也只是前升前降、後升後降。
第三種開始就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了,在遙控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四輪獨立升降且帶有記憶,這里所說的記憶系統是根據記憶氣壓的數值從而可以換算成車身的高度。
以上三種都是根據氣壓的數值來判定車身的高度,所以在以上三種的安裝之後加裝一套氣壓表是比較必要的,但是氣壓表的安裝也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密封性。
第四種則採用機械記憶,利用高度感測器來記憶車身的高度,從而實現車身高度記憶,這種方法是非常人性化的,因為如果是氣壓記憶,我們假設後輪的氣壓數值正常行駛的數值是80,那麼在後座滿員的情況下,數值會上升的到90—100。但是車身的後輪高度反而降低,從而造成行駛過程中的托底和對高度認識錯誤造成的磨蹭葉子板或內襯等情況。
機械記憶就不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他始終記憶的是車身的高度,所以說當我們車身重量發生變化的情況時,電磁閥會根據電腦的反饋來增加氣壓,從而讓車身高度維持在記憶的模式下。這種記憶方法不僅僅對於我們車身高度發生變化的情況時非常有用,甚至對於我們在拐彎,車身發生側傾時也會參與進來,通過對側傾輪的氣壓補充來使車身保持正常的水平狀態。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使用的習慣來設定靈敏程度。
部分品牌控制器還設計了WIFI模塊,可實現手機軟體控制(i LEVEL),在車輛打火狀態可實現記憶以及四輪獨立升降的調節,在熄火狀態可實現記憶高度的調節,方便車友在車外對車輛的高度進行調整。
❹ 汽車空氣懸掛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空氣懸掛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空氣壓縮機形成壓縮空氣,並通過壓縮空氣來調節汽車的離地高度。一般裝備空氣彈簧的車型在前輪和後輪的附近都設有離地距離感測器,按離地距離感測器的輸出信號,行車電腦判斷出車身高度的變化,再控制空氣壓縮機和排氣閥門,使彈簧自動壓縮或伸長,從而起到減震的效果。空氣懸掛還使汽車增加一定的靈活性,當在高速行駛時,空氣懸掛可以自動變硬來提高車身的穩定性,而長時間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駛時,行車電腦則會使懸掛變軟來提高車輛的舒適性。空氣懸掛也並不是最近幾年才研發的新技術,它們的基本技術方案相似,主要包括內部裝有壓縮空氣的空氣彈簧和阻尼可變的減震器兩部分。 與傳統鋼制懸掛想比較,空氣懸掛具有很多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彈簧的彈性系數也就是彈簧的軟硬能根據需要自動調節。例如,高速行駛時懸掛可以變硬,以提高車身穩定性,長時間低速行駛時,控制單元會認為正在經過顛簸路面,以懸掛變軟來提高減震舒適性。 另外,車輪受到地面沖擊產生的加速度也是空氣彈簧自動調節時考慮的參數之一。例如高速過彎時,外側車輪的空氣彈簧和減震器就會自動變硬,以減小車身的側傾,在緊急制動時電子模塊也會對前輪的彈簧和減震器硬度進行加強以減小車身的慣性前傾。因此,裝有空氣彈簧的車型比其它汽車擁有更高的操控極限和舒適度。 例如裝備在 Maybach 上的AIRMATIC.DC空氣懸掛系統為簡例說明彈簧軟硬的變化。彈簧的彈性系數是通過橡膠皮腔中空氣的流量來調節的。在短波路面或高速過彎時,皮腔中的部分氣體會被鎖定,在皮腔受壓時,空氣流量減小,令彈簧變硬,以減小車身起伏和提高車身穩定性。在普通路面上,所有空氣都可以自由流動,皮腔受壓時,空氣流量加大,從而提供柔軟的彈簧和最大程度的行駛舒適性。 Maybach 的空氣懸掛中的空氣始終保持6-10個巴的壓力。 空氣懸掛還將傳統的底盤升降技術融入其中。高速行駛時,車身高度自動降低,從而提高貼地性能確保良好的高速行駛穩定性同時降低風阻和油耗。慢速通過顛簸路面時,底盤自動升高,以提高通過性能。另外,空氣懸掛系統還能自動保持車身水平高度,無論空載滿載,車身高度都能恆定不變,這樣在任何載荷情況下,懸掛系統的彈簧行程都保持一定,從而使減震特性基本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即便是滿載情況下,車身也很容易控制。這的確是平台技術的一個飛躍。 E53 (X5)空氣懸掛工作原理 E53(X5)所裝配的空氣懸掛系統分為單橋空氣懸掛(只有後橋裝備)和雙橋空氣懸掛兩種(前、後橋都裝備),根據裝備的不同,其功能也不同! E53(X5)單橋空氣懸掛透視圖: E53(X5)單橋空氣懸掛的工作模式和E39、E65、E66的單橋空氣懸掛的工作模式相同,主要是根據車輛負載調節後橋的高低和增加車輛行駛穩定性。下面咱們來討論E53(X5)雙橋空氣懸掛: 空氣彈簧氣動系統的組成部分:供氣裝置後橋空氣彈簧 蓄壓器閥門單元 前橋空氣彈簧減震支柱 後部高度感測器 前部高度感測器 控制單元 蓄壓器閥門單元是一個新的部件 蓄壓器支持高度變化 閥門單元上的 6 個接頭: 4 個接頭連接減震支柱 一個接頭連接蓄壓器壓力感測器和蓄壓器 一個接頭連接供氣裝置 E53 air suspension 供氣裝置已進行了匹配 溫度監控: 溫度超過 110 攝氏度時關閉 因為下沉速度很快, 所以為空氣乾燥器設計了新的結構 閥門已進行了匹配 預控閥直接由控制單元控制 排氣閥為氣動式受控高壓排氣閥帶雙橋空氣彈簧的 E53 雙橋空氣彈簧的優點: 可以增加車輛的離地間隙 可以減少車輛的離地間隙 可通過按鈕選擇三種高度: A. 越野: 離地間隙增加 25 mm 出於安全考慮,在車速高於 50 km/h 時越野模式復位 B.進入: 離地間隙減少 35 mm 在速度低於 25 km/h 時才執行這一改變速度超過 35 km/h 時進入模式復位不能從任意某個中間狀態開始執行升降底盤模式開關
❺ 汽車氣動門鎖的原理圖
汽車門鎖是由門鎖控制器和執行機構組成。本系統採用奧拓中控門鎖的雙向直流電機作為執行機構,通過控制電機正反轉來模擬門鎖的開關動作。
門鎖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門鎖執行機構的開關、縮短工作時間節省能源。本系統採用繼電器和555單穩態觸發器組成的門鎖控制器來控制執行機構。門鎖控制器的電路圖如圖所示。
門鎖控制器工作原理:門鎖開閉按鍵保持狀態,控制器不向執行機構輸出執行信號;按下*按鍵,執行機構正轉,當按下按鍵的持續時間T>T P(555單穩態觸發器輸出驅動繼電器矩形脈沖信號寬度)時 ,執行機構工作時間等於T P;閉鎖過程與*過程一樣;當*與閉鎖開關同時被按下時,由於繼電器之間有互鎖功能,這時候門鎖控制器不對執行機構輸出信號,保護電路。
脈沖寬度計算公式:
TP= RC ln 3 =1.1RC
式中R、C分別是555單穩態觸發器的外接電阻阻值和電容的大小。
❻ 空氣動力汽車的原理是什麼
空氣動力汽車的原理:
目前的空氣動力汽車概念主要集中於使用壓縮空氣(或其它氣體)來推動車輛前進,其作用原理也非常簡單。首先,氣體被以極大的壓力壓縮進儲氣罐中;然後,根據車輛行駛所需的速度,將儲氣罐中的氣體通過可控閥門模塊放出,推動氣動馬達轉動,進而推動車輛。
簡介:
空氣動力汽車使用氣動發動機,通過將高壓氣體所具有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汽車行駛。氣動發動機與傳統內燃機相比,由於在氣缸里沒有高溫高壓的氣體燃燒過程,只通過單純的氣體膨脹做功來達到功率輸出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復雜的冷卻系統,機體也可以選用較低強度、輕質的材料和簡單的結構,所以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造價低。
優勢:
空氣動力汽車的優勢與太陽能汽車類似,可實現絕對的「零排放」狀態,令現今的所有新能源車望塵莫及。此外,空氣動力車的運行噪音可以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不像燃油車一樣發出較大的噪音。它還有個優勢不得不提,那就是氣動裝置的成本不高,運行使用費用比較低,適合作為日常代步用車。空氣動力車在使用時也無需像太陽能車一樣照顧到天氣等影響。
❼ 我想了解那汽車安全氣囊反應生成氣體的詳細原理啊,幫幫我吧,please。。
工作原理
雖然安全氣囊在結構上會有所不同,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汽車行駛過程中,感測器系統不斷向控制裝置發送速度變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裝置(中央控制器)對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斷,如果所測的加速度、速度變化量或其它指標超過預定值(即真正發生了碰撞),則控制裝置向氣體發體發生器發出點火命令或感測器直接控制點火,點火後發生爆炸反應,產生N2或將儲氣罐中壓縮氮氣釋放出來充滿碰撞氣袋。乘員與氣袋接觸時,通過氣袋上排氣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達到保護乘員的目的。
說白了,其實就是一次小型爆炸,爆炸氣體沖開氣囊
子彈的發射也是一個原理,槍擊打著底火,底火迅速引燃火葯,產生劇烈的爆炸,產生大量氣體,氣體膨脹但因受彈殼所限,膨脹方向是對著彈頭的,並推動彈頭向前運動,彈頭依靠慣性射出槍膛。
安全氣囊和子彈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彈頭,爆炸氣體也沒有堅硬的彈殼限制,而是被氣袋包裹住。結果氣體迅速膨脹導致氣袋膨脹,以此來起到保護作用
事實上,安全氣囊爆炸其實很危險,只是它的危險程度遠遠低於汽車撞擊帶來的傷害。兩害取其輕。如果你單獨引爆氣囊,氣囊可以把人撞成腦震盪。直觀的說,絕對可以叫你鼻子流血,甚至骨折。但總比一頭撞死的好啊
❽ 氣動執行機構有什麼工作原理
氣動執行機構工作原理:
當壓縮空氣從A管咀進入氣動執行器時,氣體推動雙活塞向兩端(缸蓋端)直線運動,活塞上的齒條帶動旋轉軸上的齒輪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閥門即被打開。此時氣動執行閥兩端的氣體隨B管咀排出。
反之,當壓縮空氣從B管咀進入氣動執行器的兩端時,氣體推動雙塞向中間直線運動,活塞上的齒條帶動旋轉軸上的齒輪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閥門即被關閉。此時氣動執行器中間的氣體隨A管咀排出。
以上為標准型的傳動原理。根據用戶需求,氣動執行器可裝置成與標准型相反的傳動原理,即選准軸順時針方向轉動為開啟閥門,逆時針方向轉動為關閉閥門。單作用(彈簧復位型)氣動執行器A管咀為進氣口,B管咀為排氣孔(B管咀應安裝消聲器)。A管咀進氣為開啟閥門,斷氣時靠彈簧力關閉閥門。
氣動執行機構俗稱氣動頭又稱氣動執行器(英文:Pneumaticactuator)執行器按其能源形式分為氣動,電動和液動三大類,它們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的場合。氣動執行器是執行器中的一種類別。氣動執行器還可以分為單作用和雙作用兩種類型:執行器的開關動作都通過氣源來驅動執行,叫做DOUBLEACTING(雙作用)。SPRINGRETURN(單作用)執行器只有開或者關是氣源驅動,相反的動作則由彈簧復位。
❾ 汽車用空壓機的工作原理
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壓縮機,使曲軸產生旋轉運動,連桿使活塞前後移動,引起氣缸容積的變化。由於氣缸內壓力的變化,空氣將通過空氣濾清器(消聲器)通過進氣閥進入氣缸。在壓縮沖程中,由於氣缸容積的減小,壓縮空氣將通過排氣管和單向閥(單向閥)進入氣罐。
當排氣壓力達到額定壓力0.7MPa時,由壓力開關自動停止。當儲氣罐壓力降至0.5-0.6mpa時,壓力開關自動聯接啟動。
而空氣壓縮機就是提供氣源動力,是氣動系統的核心設備,機電引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是將原動(通常是電動機或柴油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
(9)汽車自動氣動彈出裝置原理圖擴展閱讀:
汽車用空壓機的注意事項:
1、冷卻器定期吹灰(每周至少一次) 。
2、空氣過濾器每天停機後,拆下吹灰。
3、空壓機、冷凍式乾燥機、精密過濾器、儲氣罐放殘水。
4、檢查空壓機周圍有無異常跑、冒、滴、漏現象。
5、日常檢查各運行參數是否在工作范圍。
❿ 氣動的原理圖
氣動原理指以壓縮機為動力源,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傳遞貨信號傳遞。氣動是利用撞擊作用或轉動作用產生的空氣壓力使其運動或作功,氣動就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帶動機械完成伸縮或旋轉動作。
因為是利用空氣具有壓縮性的特點,吸入空氣壓縮儲存,空氣便像彈簧一樣具有了彈力,然後用控制元件控制其方向,帶動執行元件的旋轉與伸縮。
利用空氣的壓縮性,可貯存能量,實現集中供氣。可短時間釋放能量,以獲得間歇運動中的高速響應。可實現緩沖。對沖擊負載和過負載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可使氣動裝置有自保能力。
氣動裝置結構簡單、輕便、安裝維護簡單。壓力等級低、使用安全相對液壓系統安全一些。工作介質是取之不盡的空氣、空氣本身不花錢。排氣處理簡單,不污染環境,但電能消耗較大,能源轉換率很低,初期成本較低,但使用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