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裝設計的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篇 機床夾具設計
引言
第1章 工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
1.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1.2 常用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設計
1.3 定位誤差
1.4 定位裝置設計示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工件的夾緊及夾緊機構
2.1 工件的夾緊
2.2 常用的夾緊機構
2.3 夾緊方案設計分析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夾具傳動裝置
3.1 氣壓傳動裝置3.2 液壓傳動裝置3.3 氣液增壓傳動裝置3.4 電力傳動裝置3.5 其他機械化夾緊方法習題與思考題第4章 分度裝置及夾具體4.1 分度裝置4.2 夾具體習題與思考題第5章 機床通用夾具5.1 車床類夾具5.2 鑽鏜類夾具5.3 銑床類夾具習題與思考題第6章 典型專用夾具設計6.1 專用夾具的設計步驟6.2 車夾具——非旋轉體工件在車床上鏜孔6.3 銑夾具——多件銑機6.4 機床夾具設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半智能化設計簡介習題與思考題第7章 現代機床夾具簡介7.1 通用可調夾具和成組夾具7.2 組合夾具4.2 數控機床夾具習題與思考題第二篇 模具設計引言第8章 沖壓形的基本理論8.1 概述8.2 冷沖壓材料8.3 板料沖壓性能的試驗方法8.4 幾個基本概念習題與思考題第9章 沖裁9.1 沖裁過程變形分析9.2 沖裁間隙9.3 凸、凹模刃口尺寸9.4 沖裁工藝力9.5 排樣與搭邊習題與思考題第10章 沖裁模的結構與設計10.1 沖裁模式的分類和基本構造10.2 沖裁模典型結構分析10.3 凸、凹模設計10.4 沖模設計習題與思考題第11章 彎曲11.1 彎曲變形過程分析11.2 最小彎曲半徑11.3 彎曲力11.4 回彈11.5 彎曲件毛壞尺寸的計算11.6 彎曲模結構及其結構設計習題與思考題第12章 拉深……第13章 其他板料成形工藝第14章 沖壓工藝規程的編制第15章 模具CAD第16章 塑料成型模具簡介附錄參考文獻
Ⅱ 設計一個裝置
這一個裝置這你還需要多方面的專業人員幫你設計一下。
Ⅲ 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延異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的發展如同其它藝術發展的景況一樣,都是受當下多種單一與復合的觀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所促動。裝置藝術日漸在——內容關注、題材選擇、文化指向、藝術到位、價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繁復的狀態。但從其總體來看,裝置藝術的固有特徵並沒有朝令夕改。
首先是其——環境場性特徵沒有改變,即不論受何種觀念指向和製作方法影響的裝置藝術作品的有效展示,必須依賴於一定有效的時空場所。不僅如此,具體的作品本體與環境場又是和諧同構的整體。如此,其作品才能得以讓觀者從多視點、多層面予以認知和欣賞。如從徐冰於1993年創作的《文化談判》、吳山專於1993年創作的《想念毛竹》等裝置作品可以看到這一特點。其次,存在與過程的共振性。在一件裝置置中,一定完形形態的存在對整個作品的過程展示起著積極的作用。而作品的過程展示意義對完形形態的存在意義又具有升華作用。即,裝置置中的實體存在物象與作品的展示過程是有機同構、互為依託與作用的關系。由此,才促成了裝置藝術在靜態與動態上綜合影響觀者的張力作用的形成以及其強力作用的有效釋發。如,中國廣東陳劭雄在1992年創作裝置的題為《耗電72個半小時》的作品,就是將靜態的彩色日光燈等組合成象徵人「死屍」的符號與通電後不斷閃爍光芒的動態形象互相映襯,從而使特定的「死屍」靜態視覺符號更加突出。其動、靜態的有機同構統一,從而得以進一步地刺激和提醒人們應當關注當下的個體或群體的物質生活慾望正在讓人的生命漸漸消逝的深刻的社會、人生等問題。也就是說,當觀賞者在關注該作品時,能較明快、迅速地認知和讀解飽含創作者深刻警寓的——我們的「生命已成屍骸,可時間卻還在流動」(趙冰)的特有藝術文化語境和意義。再次,非永恆性。或稱「暫時性」、「此在性」。裝置藝術作品的展示,是在特定的場所、預設的有限時間里進行的。一旦作品展示的時間結束,作品的「此在性」意義就消失了。留下的僅是或關於作品展示存在時的圖像資料記載、或是其文字的描述。如,中國廣東徐坦於1993年11月24日創作的裝置與行為共存的《愛的寓言》,作品就是在特定的時空里存在展示的。最後,多樣性。即是說,盡管當下人們對裝置藝術的認識、把握 驗有相似性,但各不相同的個體在聯系主體自身的多元認識基礎上對裝置藝術的理解,把握又是不盡相同的。因而裝置藝術展現的形態、意識指向等都有所不同,呈多元性形態。如,中國廣東的「大尾象工作組」,是「基本以大型裝置為形式主體」開展創作展示活動的。而北京的「新刻度小組」,又是以「解析」方式進行表現與展示傳達的。
裝置藝術在中國是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被認識和興起的。因為,美國著名的波普藝術家勞申柏格曾於80年代來中國美術館辦了一次展覽。由此點燃了中國藝術家對裝置藝術形態的興趣火種。以致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發展,裝置藝術越來越不僅為眾多的中國藝術家和民眾所認識、理解、認可與接受。而且,「裝置藝術在90年代前期的中國美術中,已作為極有實力和潛力的藝術形式,積極的、深刻的表現著世界之今日中國之今日以及個人之今日」。裝置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也有其內在的因素。一方面,當代國際藝術的整體性發展對中國藝術家的刺激和推動。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達、國人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增強,社會結構中的某些方面的觀念也呈現出工業或後工業社會的情勢。所以,裝置藝術在中國還是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正如張晴所言:中國裝置藝術家在裝置藝術探索中,分別對當下經驗、文化遷徙、觀念派生等方面均作出了較有深度的挖掘與表現。而在藝術形式方面分別對分析的立體主義以來的,特別是針對後現代藝術中多元的形式進行探索,並將中國當代精神注入其中進行有機的媒合與升華。由此可見,在逐漸推進工業化發展的中國,在材料、特質越來越現代化並日趨豐富之同時,人們的觀念變遷、文化取向、生活態度與方式必將日趨現代意義上的多元化。為此,作為進入工業社會的國度里,將藝術『走向物化』對於中國美術而言已不再遙遠。同時,在一個創造物質、追求物質、享用物質的現狀與前景中,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必將越來越快地取代中國探索性藝術中領銜主角之地位。如果是這樣,那麼,待到中國的經濟與歐美的經濟相近之期,首先與世界藝術直接交流與媲美的藝術形式,那亦必推動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因為,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不但對中國美術發展具有前景,對於世界美術發展同樣具有前景。
Ⅳ 電器控制裝置設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設計方法及步驟
在接到設計任務書後,按原理設計和工藝設計兩方面進行。
1.原理圖設計的步驟
(1)根據要求擬定設計任務。
(2)根據拖動要求設計主電路。在繪制主電路時,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每台電動機的控制方式,應根據其容量及拖動負載性質考慮其啟動要求,選擇適當的啟動線路。對於容量小(7.5kw以下)、啟動負載不大的電動機,可採用直接啟動}對於大容量電動機應採用降壓啟動。
②根據運動要求決定轉向控制。
③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工作制,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過載保護或過電流控制措施。
④根據拖動負載及工藝要求決定停車時是否需要制動控制,並決定採用何種控制方式。
⑤設置短路保護及其他必要的電氣保護。
⑥考慮其他特殊要求:調速要求、主電路參數測量、信號檢測等。
(3)根據主電路的控制要求設計控制迴路,其設計方法是:
①正確選擇控制電路電壓種類及大小。
②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啟動、運行、調速、制動及保護要求,依次繪制各控制環節(基本單元控制線路)。
③設置必要的聯鎖(包括同一台電動機各動作之間以及各台電動機之間的動作聯鎖)。
④設置短路保護以及設計任務書中要求的位置保護(如極限位、越位、相對位置保護)、電壓保護、電流保護和各種物理量保護(溫度、壓力、流量等)。
⑤根據拖動要求,設計特殊要求控制環節,如自動抬刀、變速與自動循環、工藝參數測量等控制。
⑥按需要設置應急操作。
(4)根據照明、指示、報警等要求設計輔助電路。
(5)總體檢查、修改、補充及完善。主要內容包括:
①校核各種動作控制是否滿足要求,是否有矛盾或遺漏。
②檢查接觸器、繼電器、主令電器的觸點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過電器元件允許的數量。
③檢查聯鎖要求能否實現。
④檢查各種保護能否實現。
⑤檢查發生誤操作所引起的後果與防範措施。
(6)進行必要的參數計算。
(7)正確、合理地選擇各電器元件,按規定格式編制元件目錄表。
(8)根據完善後的設計草圖,按GB/T 6988電氣制圖標准繪制電氣原理線路圖,並按GB/T 5094-1985《電氣技術中的項目代號》要求標注器件的項目代號,按GB 4884-1985《絕緣導線的標記》的要求對線路進行統一編號。
2.工藝設計步驟
(1)根據電氣設備的總體配置及電器元件的分布狀況和操作要求劃分電器組件,繪制電氣控制系統的總裝配圖和接線圖。
(2)根據電器元件的型號、外形尺寸、安裝尺寸繪制每一組件的元件布置圖(如電器安裝板、控制面板、電源、放大器等)。
(3)根據元件布置圖及電氣原理編號繪制組件接線圖,統計組件進出線的數量、編號以及各組件之間的連接方式。
(4)繪制並修改工藝設計草圖後,便可按機械、電氣制圖要求繪制工程圖。最後按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編寫設計說明書及使用說明書。
Ⅳ 世界裝置藝術國外裝置藝術作品欣賞
以「宇宙宣言」及空間藝術及繁復、精巧的裝置藝術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他,經常在全世界舉辦展覽。戴帆以藝術不斷地觸及我們文化的邊界,正是這些邊界和界限,標示出一種文化的性質。
Ⅵ 大學生挑戰杯(關於製作小裝置的項目)的策劃書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E%D2%B0%AE%B7%A2%C3%F7&fr=ala0
Ⅶ 誰幫我設計畢業設計方案裝置藝術,需要主題內容,實施步驟,怎麼做有軟妹幣,但不多
你的論文來准備往什麼源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我可以給你一篇現成的。論文構成 畢業論文格式應規范,必須由封面、目錄、正文(包括中外文題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致謝)三部分構成。
Ⅷ 通用技術的作品 需要做一個有科技含量的作品 速求!!!!!
高中通用術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並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高中通用技術設計方案。
製作攜帶方便的小凳的設計方案:
設計問題的構思:
為小朋友們設計一種適合他們在戶外活動時使用並攜帶方便的小凳呢。攜帶型小凳的特點:結構簡單、穩固,易於製作;自重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成本不高於 5 元。
詳細的設計方案與說明:
設計了符合要求的多種材料、結構及連接方式。
方案的比較與決策:
考慮到製作出來的小凳要適合批量生產,選擇了以五夾板為製作材料的五個方案。又根據設計要求對這五個方案進行了再次篩選,最後選中了三個方案。
當多個設計方案產生以後,依據一定的原則,再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
測試、評估及優化:
主要考查設計方案是否可行,進行各種測試、評估,以及優化設計方案、完善產品原型。 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對三種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三個方案評估如下。
經過測試和評估,對照設計要求,在使用五夾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較理想的設計方案。
C3的設計三視圖。
根據繪制的加工圖樣進行了產品原型的製作。在經過鋸、削、刨、磨和裝配等幾道工序之後,設計製作出生產C3方案的產品原型的過程圖。
攜帶型小板凳使用說明書: 產品簡介:本產品是一款專門為小朋友外出活動設計的攜帶型小凳。它自重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拆卸、組裝的方法簡單。
產品構成: 中空式凳面,凳腳板 ( 兩塊 ) 。
技術指標: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質量:350g。
凳面面積:432cm2。
使用方法:先將兩塊凳腳板從凳面中取出 ,然後對准插縫 , 將它們插接起來,再將插接好的凳腳板插入凳面的槽縫中,並用手或其他物體使凳腳板與凳面完全貼緊。
注意事項:(1) 使用完畢後 , 要及時拆卸,將凳腳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內。(2) 勿將過重的物體 (大於42kg) 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凳面彎曲變形。(3) 避免小凳長時間日曬雨淋 , 以防材料爆裂或受潮。? 適用范圍:5~9 歲的兒童。
高中通用技術製作方法
一、制定設計方案:(提出設計要求)
1)先進行設計,方案具有創新性。
2)盡可能採用環保材料和廢物回收利用。
3)要有設計圖樣。
4)作品構件之間的連接處緊密、牢固。
5)作品有一定強度和穩定性。
6)作品有一定創新性和實用性。
7)製作過程合理,分工明確,工具使用得當,安全。
8)是否美觀、實用、新穎。
二、製作模型的一般步驟:
1)選擇合適的材料。(要求盡可能採用環保和廢物回收利用)
2)根據本地的條件,准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
3)按設計圖樣劃線。
4)對材料進行鋸割、切削等加工。
5)裝配。
6)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
7)對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議;對產品的結構、功能進行檢測和試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8)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模型。
三、製作模型(操作要領)
強調製作模型過程中記住鋸、錘、鉗、鑽等利器的安全, 要求同學能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模型
將學生做好的模型進行比較、評價,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選好作品供學生學習和展示。
高中通用技術作品展示
Ⅸ 小型裝置藝術作品,配設計說明
tps://wenku..com/view/.html
它可能對你有用!
它是一個網址哦!
Ⅹ 藝術中的裝置作品指的是什麼
就是指的「裝置藝術」,一般簡稱「裝置」。
這是個概念很模糊的東西,是後現代藝術興起之後的產物,說實話我雖然是搞藝術理論的,對這個只是有個籠統的概念,根據顧丞峰的《裝置藝術》一書,大致可以給出這么些解釋:
裝置藝術屬於非架上藝術,這點可以肯定的。藝術大致分架上和非架上,架上大概就是指的傳統藝術類型,而「架上」這個詞源也很繞脖子,在西方沒有明確的詞彙對應。非架上指的就是現代藝術以來出現的裝置藝術、行為方式以及視像方式;
杜尚這個人對裝置藝術的出現有決定性的作用,也是一個坐標點。他的《泉》,大概是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裝置作品。從這意義上說,「裝置」就是將現成品直接放入與它原本世界完全不同的語境之中,使其成為一種悖論和困惑。它往往具有某種符號性的價值,用實物材料去承擔人造符號的意義負載和藝術指稱。波伊斯是現當代知名的藝術家,他的不少作品就是典型的裝置作品,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想說周全實在不容易,只會更混亂,就說這么多吧,希望沒誤導你。說通俗點,裝置就是把一些日常用品經過某些藝術構思展示出來,或者製作一些構造物來表達一定的觀念的藝術作品, 它或是現成品的,或是仿製現成品的,或是一種符號性的提煉,它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對機械復制時代的一種抗爭和戲謔。
我個人覺得它就是現代意義上的「社會雕塑」,或許只是我不理解它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