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檢驗銨鹽的方法是什麼
1、取樣於研缽中,加入熟石灰,研磨,若有刺激性氣體產生,證明樣品中含有銨鹽;否則沒有。
2、取樣於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微熱,在試管口放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樣品中含有銨鹽;否則沒有。
銨鹽共性:
1.銨鹽是離子型化合物,都是白色晶體(NH4MnO4是紫黑色),易溶於水,溶水時吸熱。
2.受熱分解(不穩定性)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CO2↑+ H2O(條件均為加熱)
銨鹽的用途
具有強烈的殺菌和抑霉防蛀性能。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銨可用作腈綸的勻染劑。季銨鹽分子中的兩個烷基是長鏈烷基的產品,對各種纖維具有良好的柔軟作用,能使纖維膨脹柔軟,外觀美觀而平滑,富有良好手感,是一種常用的纖維柔軟劑。
溴化雙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不僅是殺菌劑,而且對棉、毛、合成纖維織物都具有顯著的柔軟作用。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銨硝酸鹽是一種極好的抗靜電劑。季銨鹽還可作防水劑、緩染劑、石油破乳劑等。
❷ 設計實驗檢驗銨鹽中的銨根
看來你已經有思路了,那就是在一定質量的銨鹽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讓它釋放氨氣.其實接下來也就簡單了:把生成的氨氣通到一定質量的稀硫酸里.反應結束後稱量稀硫酸(含生成的硫酸銨)溶液質量,它比原來增重多少,就是生成了多少質量的氨氣.不必求氨氣體積的.
❸ 銨鹽的檢驗方法
http://..com/question/50319372.html
看看我以前回答的問題,銨根和氨氣的檢驗。
你所說的是因為利用銨根與氫氧根反映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不穩定生成氨氣和水。氨氣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中的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顯鹼性,所以會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❹ 初中銨鹽中銨根離子的檢驗
檢驗銨根離子:
是在有銨根離子的試管中加入鹼,通常用的有氫氧化鈉/鉀/鈣/鋇等),然後加熱試管,再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放出的氣體(鹼性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可聞到氨氣味),則可說明其中有銨根離子。
❺ 實驗室氨氣的原理,裝置,收集及檢驗
加熱固體銨鹽和鹼的混合物
反應原理:2NH₄Cl+Ca(OH)₂=加熱= CaCl₂+2NH₃↑+2H₂O
反應裝置:固體+固體加熱制氣體裝置。包括試管、酒精燈、鐵架台(帶鐵夾)等。
凈化裝置(可省略):用鹼石灰乾燥。
收集裝置:向下排空氣法,驗滿方法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於試管口,試紙變藍色;或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於試管口,有白煙產生。
尾氣裝置:收集時,一般在管口塞一團棉花球,可減少NH₃與空氣的對流速度,收集到純凈的NH₃。
注意事項:
不能用NH₄NO₃跟Ca(OH)₂反應制氨氣。硝酸銨受撞擊、加熱易爆炸,且產物與溫度有關,可能產生NH₃、N₂、N₂O、NO。
實驗室制NH₃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₂。因為NaOH、KOH是強鹼,具有吸濕性(潮解)易結塊,不易與銨鹽混合充分接觸反應。又KOH、NaOH具有強腐蝕性在加熱情況下,對玻璃儀器有腐蝕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₂制NH₃。
用試管收集氨氣要堵棉花。因為NH₃分子微粒直徑小,易與空氣發生對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₃與空氣對流,確保收集純凈;減少NH₃對空氣的污染。
實驗室制NH₃除水蒸氣用鹼石灰,而不採用濃H₂SO₄和固體CaCl₂。因為濃H₂SO₄與NH₃反應生成(NH₄)₂SO₄。NH₃與CaCl₂反應能生成CaCl₂·8NH₃(八氨合氯化鈣)。
(5)銨鹽的檢驗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氨氣的工業製法:
空氣中的氮氣加氫
隨著大型化的發展,氨合成圈已成為降低合成氨能耗的主要單元之一。近代大型氨合成裝置的代表設計有三種:
1、布朗的三塔三廢鍋氨合成圈
布朗三塔三廢鍋氨合成圈由3個合成塔和3個廢鍋組成。塔內有催化劑筐,氣體由外殼與筐體的間隙從底部向上流過,再由上向下軸向流過催化劑床。三塔催化劑裝填量比二塔多,最終出口氨含量可以從16.5%提高到21%以上,減少了循環氣量,節省了循環壓縮功。
合成塔控制系統非常簡單,各塔設有旁路用閥門調節氣體入塔溫度。由於氨合成反應平衡的限制,決定了催化劑溫度,不需要調節催化劑床層反應溫度。
2、伍德兩塔三床兩廢鍋氨合成圈
伍德兩塔三床兩廢鍋氨合成圈採用兩個較小的合成塔,3個催化劑床,兩塔塔後各連一個廢鍋。這種結構使反應溫度分布十分接近最優的反應溫度,氣體的循環量和壓降小,投資和能耗節省,副產高壓蒸汽多。
3、托普索兩塔三床兩廢鍋氨合成圈
托普索S-250系統採用無下部換熱的S-200合成塔和S-50合成塔組成。
還包括:
(1)廢鍋和鍋爐給水換熱器回收廢熱;
(2)合成塔進出氣換熱器,水冷器,氨冷器和冷交換器,氨分離器及新鮮氣氨冷器等。合成塔為徑向流動催化劑床,採用1.5mm~3mm小催化劑,壓降為0.3MPa。由S-200型塔出來的合成氣,經廢熱鍋爐回收熱量,並保證入S-50型塔的合適溫度,以提高單程合成率。
❻ 銨鹽用奈斯勒試劑檢驗的原理,要詳細一點的
銨鹽用奈斯勒試劑檢驗,主要是檢驗銨根離子,銨鹽用奈斯勒試劑檢驗的具體原理如下:
在試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鉀,煮沸後將沾有奈斯勒試劑的濾紙放在試管口檢測逸出氣體中是否有氨氣。如果沒有干擾離子可以直接往試液中加入奈斯勒試劑檢驗。
奈氏試劑檢驗銨離子的主要反應式為:
(6)銨鹽的檢驗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奈斯勒試劑的化學性質:
碘化汞鉀可以和氯磺酸反應,生成四氯磺酸根合汞(II)酸鉀(K2[Hg(SO3Cl)4])。
銨鹽的用途:
1、具有強烈的殺菌和抑霉防蛀性能。
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銨可用作腈綸的勻染劑。
3、季銨鹽分子中的兩個烷基是長鏈烷基的產品,對各種纖維具有良好的柔軟作用,能使纖維膨脹柔軟,外觀美觀而平滑,富有良好手感,是一種常用的纖維柔軟劑。
❼ 銨鹽的檢驗
方法一:取樣於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微熱,在試管口放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樣品中含有銨鹽;否則沒有。
氨與酸反應的生成物都是由銨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這類化合物稱為銨鹽,它們一般是無色的晶體,易溶於水。
銨根離子和鈉離子是等電子體,銨離子半徑近似於鉀離子和銣離子的半徑。因此,銨鹽的性質也類似於鹼金屬的鹽類,而且往往與鉀鹽、銣鹽同晶,並有相似的顏色 、溶解度、晶型等。在化合物的分類中,常把銨鹽和鹼金屬鹽列在一起。
❽ 實驗室怎樣檢驗氨根
氨的實驗室製法
實驗室里常用的是給銨鹽和鹼的混合物加熱的方法製取氨氣。一般是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化學方程式是: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制氣裝置是用給固體葯品加熱製取氣體的儀器裝置。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檢驗集氣瓶中是否已集滿氨氣,可把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瓶口;若試紙立即變藍,證明集氣瓶內已集滿氨氣。銨根離子的檢驗
檢驗銨根離子是利用銨鹽能跟鹼起反應放出氨氣的性質。檢驗方法是:把少量銨鹽晶體放入試管里,然後用膠頭滴管滴入少量較濃的氫氧化鈉溶液,給試管加熱。小心地聞試管中放出的氣體的氣味,可以聞到氨的刺激性氣味;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懸放於試管口處,試紙由紅色變成藍色。根據以上現象可以檢驗出銨根離子的存在。
❾ 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圖,高懸賞
實驗室,常用銨鹽與鹼作用特性制備氨氣: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實驗說明:
1.建議在做氨的製取實驗前,增加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為避免殘留在導管里的水影響下一步的實驗,可在導管的末端連接帶有玻璃彎管的膠皮管。
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反應制氨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鈣易與氨結合生成氨合物CaCl2·8NH3而損失部分氨。因此在反應中氫氧化鈣應稍過量。反應混合物要迅速混合均勻,以防止氯化銨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產生氯化氫和氨,使收集的氣體中有白煙(NH4Cl)。
製取氨時最好用新制備的消石灰。放置較久的消石灰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鈣,這樣的消石灰不適用。如果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製得的氨比較乾燥。用鹼石灰代替消石灰,可使反應速率加快。
2.因為氨的密度小於空氣,所以玻璃導管口應伸到試管的底部,以利於排凈試管中的空氣。試管口堵一小塊疏鬆的棉花,目的是為了防止氨逸出。裝有氯化銨與氫氧化鈣混合物的大試管口應向下傾斜,以防止試管在加熱過程中炸裂。
3.用小火加熱,以免產生的氨的速率過大。
4.收集滿氨後,在玻璃導管口上蓋一小塊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目的是為了使硫酸與氨反應生成(NH4)2SO4,防止氨逸出。
❿ 氨的實驗室製法詳細步驟
氨的實驗室製法
實驗室里常用的是給銨鹽和鹼的混合物加熱的方法製取氨氣。一般是回用加熱氯化銨和答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化學方程式是: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制氣裝置是用給固體葯品加熱製取氣體的儀器裝置。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檢驗集氣瓶中是否已集滿氨氣,可把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瓶口;若試紙立即變藍,證明集氣瓶內已集滿氨氣。銨根離子的檢驗
檢驗銨根離子是利用銨鹽能跟鹼起反應放出氨氣的性質。檢驗方法是:把少量銨鹽晶體放入試管里,然後用膠頭滴管滴入少量較濃的氫氧化鈉溶液,給試管加熱。小心地聞試管中放出的氣體的氣味,可以聞到氨的刺激性氣味;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懸放於試管口處,試紙由紅色變成藍色。根據以上現象可以檢驗出銨根離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