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甲基乙醯苯胺的制備
對甲基乙醯苯胺可用對甲基苯胺通過乙醯化反應而製得。對甲基苯胺的乙醯化試劑有冰醋酸(CH3COOH)、醋酸酐(CH3CO)2O或乙醯氯(CH3COCl)等。其中,乙醯氯最劇烈,醋酸酐次之,冰醋酸最慢。但由於冰醋酸價格便宜,操作方便,因而常以冰醋酸為乙醯化試劑。以冰醋酸為乙醯化試劑,反應可逆,產率低。為減少逆反應的發生,需要設法除去反應生成的水,同時加過量的冰醋酸。本方法主要缺點是反應時間長。
對甲基乙醯苯胺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對甲基乙醯苯胺是無色針狀結晶,熔點152~153℃,沸點307℃(升華),相對密度1.212g/mL,微溶於水,易溶於醇、醚、乙酸乙酯、冰乙酸和熱水。
Ⅱ 乙醯苯胺的重結晶實驗
重結晶的溶劑要剛剛好將物質溶解,多加溶劑會使大量的物質溶在母液中。剛好多一點是為了使物質更充分溶解,重結晶更純凈。活性炭是靠吸附分子來除雜質,沒有溶解時,雜質分子包裹在未溶的物質中,不能除雜。
Ⅲ 粗乙醯苯胺提純實驗的疑問
過濾
加活性炭脫色
水洗
Ⅳ 在biginelli反應中,粗產品重結晶過程中溶解粗產品用
過濾
加活性炭脫色
水洗
Ⅳ 大學實驗室里的無機化學實驗重結晶提純怎麼做要求步驟,詳細點,還有應該注意什麼。
重結晶提純法
一. 實驗目的:
1. 學習重結晶提純固體有機化合物的原哩和方法。
2. 掌握重結晶的實驗操作。
二. 實驗原理:
重結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多組份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劑中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們相互分離的方法,它是提純固體有機物常用的方法之一。重結晶一般適合於純化雜質含量小於5%的固體有機化合物。雜質含量多,難以結晶,最好先用其他辦法,如萃取、水蒸氣蒸餾等進行初步提純,降低雜質含量後,再以重結晶純化。
三、實驗儀器與葯品
循環水真空泵、熱濾漏斗、抽濾瓶、布氏漏斗、酒精燈、濾紙、乙醯苯胺
四、 重結晶提純法的一般過程:
選擇溶劑→溶解固體→ 去除雜質→ 晶體析出→ 晶體的收集與洗滌→晶體的乾燥。
五、實驗步驟
用水重結晶法提純粗品乙醯苯胺。
1. 稱取5g粗乙醯苯胺,放在250mL 三角燒杯中,加入純水,加熱至沸騰,直至乙醯苯胺溶解,若不溶解,可適量添加少量熱水,攪拌並熱至接近沸騰令乙醯苯胺溶解。
2. 稍冷後,加入適量(約1g)活性炭於溶液中,煮沸5~10分鍾,趁熱用放有折疊式濾紙的熱水漏斗過濾,用一三角燒杯收集濾液,在過濾過程中,熱水漏斗和溶液均應用小火加熱保溫以免冷卻。
3. 濾液放置冷卻後,有乙醯苯胺結晶體析出,抽干後用玻璃釘或玻璃瓶塞壓擠晶體,繼續抽濾,盡量除去母液。
4. 然後進行晶體的洗滌工作。即先把橡皮管從抽濾瓶上拔出,關閉抽氣泵,將少量蒸餾水(作溶劑)均勻的撒在濾餅上,浸沒晶體,用玻璃棒小心地均勻的攪拌晶體,接上橡皮管,抽濾至干,如此重復洗滌兩次。
5. 晶體已基本上洗干凈。取出晶體,放在表面皿上晾乾,或在100℃以下烘乾,稱重。 乙醯苯胺的mp為114℃。 乙醯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為:5.5 g /100mL (100℃),0.53g /100mL (25℃)。
六、問題討論
1.重結晶操作中,活性炭起什麼作用?為什麼不能在溶液沸騰時
加入?
答:(1)重結晶操作中,活性炭起脫色和吸附作用。(2)千萬不能在溶液沸騰時加入,否則會引起暴沸,使溶液溢出,造成產品損失。
2.在制備乙醯苯胺的飽和溶液進行重結晶時,在杯下有一油珠出現,試解釋原因。怎樣處理才算合理?
答:這一油珠是溶液>83℃,為溶於水但已經溶化了乙醯苯胺,因其比重大於水而沉於杯下,可補加少量熱水,使其完全溶解,且不可認為是雜質而將其拋棄。
3. 在布氏漏斗中用溶劑洗滌固體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答:用重結晶的同一溶劑進行洗滌,用量應盡量少,以減少溶解損失。如重結晶的溶劑的熔點較高,在用原溶劑至少洗滌一次後。可用低沸點的溶劑洗滌,使最後的結晶產物易於乾燥,(要注意此溶劑必須能和第一種溶劑互溶而對晶體是不溶或微溶的)。
Ⅵ 乙醯苯胺的重結晶的實驗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驟
一、實驗目的
學習重結晶、熱過濾、減壓過濾得基本操作。
通過乙醯苯胺重結晶的實驗,理解固體有機物重結晶提純的原理及意義。
二、實驗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劑中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們相互分離。(相似相溶)
三、實驗儀器及葯品
儀器:
循環水真空泵、熱濾漏斗、抽濾瓶、布氏漏斗、酒精燈、濾紙、鐵架台、鐵圈、火柴、短頸玻璃漏斗。
葯品:
乙醯苯胺、沸石
四、實驗步驟
稱取5g乙醯苯胺,放在150ml燒杯中,加入適量純水和兩粒沸石,加熱至乙醯苯胺溶解,若不溶解,可適量添加少量熱水(每次加入3-5ml),攪拌並熱至接近沸騰,使乙醯苯胺溶解,若未見不溶物消失,則可能是不溶性雜質。稍冷後,加入適量(約0.5-1g)活性炭於溶液中,煮沸5-10min,趁熱用放有折疊式濾紙的熱水漏斗過濾,用一燒杯收集濾液。
稱量一張濾紙(剪好)與表面皿的合重,並記錄為 m1
濾液放置冷卻後,有乙醯苯胺析出,減壓過濾,盡量除去母液,抽干後連同濾紙放在表面皿中,放入烘乾箱85度乾燥樣品。
五、稱量、計算回收率
從烘乾箱取出晶體,稱量,記錄質量為m2。計算回收率 (m1-m2)/5*100%
六、操作要點
1、減壓過濾(又稱抽濾):剪好的濾紙平鋪在漏斗底板上,先用少量溶劑潤濕,然後開動抽氣泵,使濾紙緊貼在漏鬥上,然後緩慢倒入待過濾的混合物,一直抽氣至無液體濾出為止。
2、活性炭脫色:活性炭用量的多少視反應液顏色而定,不必准確稱量,通常加半牛角勺即可;特別注意不可在溶液沸騰時加活性炭,以防暴沸。
3、熱過濾:短頸漏斗必須先在水浴中充分預熱,盡量減少產物在濾紙上結晶析出。
4、扇形濾紙的折疊:扇形濾紙的作用是增大母液與濾紙的接觸面積,加快過濾速度。在折疊扇形時要注意不要把濾紙的頂部折破。
5、濾紙折疊方法
如圖:將圓濾紙折成半圓形,再對折圓型的四分之一,以1對4折出5,3對4折出6,1對6和3對5分別再折出7和8;然後以3對6,一對5分別折出9和10;最後在1和10,10和5,5和7,……,9和3間各反向折疊,稍壓緊如同摺扇;打開濾紙,在1和3處各項內折疊一個小折面。使用時將這好的濾紙打開後翻轉,放入漏斗。
七、本實驗的成敗關鍵
熱過濾時要盡量減少產物在濾紙上結晶析出。
Ⅶ 乙醯苯胺的制備
在氮氣復50℃下向氫化反應器中加制入15份乙酸鈉,60份NaHCO3,1320份MeOH和1015份1-氯-2,4-二硝基氯苯,加入11份1%PtC,加入0.15份NH4VO3和66份水。
氫化在60℃和18巴下進行。分離產物為3-氨基-4-氯-苯胺(785份,理論值的85%)。3-氨基-4-氯乙醯苯胺與醋酸反應製得3-氨基-4-氯乙醯苯胺。
其中重要的是形成的羥胺中間體,芳基羥胺也被稱為強致癌物,因此在中斷或不完全氫化的情況下構成高危險潛力。因此需要選擇一種雜質少,產率高的制備方法。
(7)粗乙醯苯胺的提純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苯胺有毒,它能經皮膚被吸收,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2、加鋅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蒸餾時被氧化,通常只要少量即可,加得過多,因為被氧化的鋅生成氫氧化鋅為絮狀事物會吸收產品。
3、反應時分餾溫度不能太高,以免大量乙酸蒸出而降低產率,選擇較短的分餾柱,可以避免反應溫度過高。
4、不可以用過量的水處理乙醯苯胺,經實驗數據表明乙醯苯胺在水中的含量為5.2%時,重結晶效果最好,乙醯苯胺重結晶產率最大。
Ⅷ 乙醯苯胺的實驗室製法
通常使用苯胺、乙酸為原料,加熱後製取,提純用重結晶的方法。
也可用乙醯氯等原料,但價格貴了。
Ⅸ 合成乙醯苯胺迴流裝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