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蠟鑄造是什麼
失蠟鑄造這種方法是用熔模材料製成熔模件並組成模組,然後在模組表面塗覆多層耐火材料,待乾燥固化,將模型加熱溶出磨料,經過高溫培燒後,澆入金屬液冷凝後即得熔模鑄件。
熔模鑄造的特點:鑄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細,出配合面需進行機械加工外,其餘部位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均不需要加工而達到設計要求。能夠鑄造外型復雜的鑄件,能鑄造異形復雜小孔及薄壁零件。可用於鑄造的合金不受限制。可鑄造銅、不銹鋼、合金、鋁等。
❷ 求專家老師解答一下明代鑄造宣德爐的失蠟法鑄造的蠟是什麼材質的蠟
在古代是用蜂蠟和牛油的混合物。現在多用地蠟。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
❸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
1.模型製作。
藝術家或模具製造商用蠟、粘土或其他材料創建原始模型。蠟和油基粘土比較常用,因為這些材料比較柔軟。
2. 倒模。
用原始模型進行倒模。一般有剛性外模加上較軟的內模,內模就是原始模型的精確負形。內模通常由乳膠、聚氨酯橡膠或硅樹脂製成,由外模支撐。外模可以由石膏製成,但也可以由玻璃纖維或其他材料製成。
3. 鑄蠟。
一旦模具完成後,將熔融的蠟倒入其中並且晃動使其在內表面形成通常約1/8英寸(3mm)厚的均勻塗層。
4. 去除蠟。
從模具中取出原始模型的中空蠟版本。可以重復使用模具製作多個副本,這僅受模具的耐久性限制。
5. 拋光。
對每個空心蠟復製品進行拋光,用加熱的金屬工具擦除分模線。蠟模表面不能有任何任何缺陷,看起來就像成品一樣。單獨模製的蠟模現在可以加熱並組合在一起。
6. 開澆道。
蠟復製品被做成樹狀結構的蠟樹,其最終將為熔融鑄造材料提供流動並使空氣逸出的路徑。通常從頂部開始有一個蠟「杯」,蠟模通過蠟柱連接在各個點上。
7. 上漿。
將蠟樹浸入二氧化硅漿料中,然後浸入砂狀灰泥中,或一定晶粒尺寸的結晶二氧化硅。漿料和砂礫組合被稱為陶瓷模具。乾燥並重復該過程,直到至少半英寸的塗層覆蓋整個部件。物體越大,殼體需要越厚。
8. 燒除。
將陶瓷外殼塗層放置在窯中,熱量將二氧化硅塗層硬化成殼體,將蠟熔化並排出。熔化的蠟可以回收和重復使用,不過一般就簡單地燒掉。現在,原始物品的形狀就是硬化的陶瓷外殼內部,也就是以前由蠟所佔據的負形。進料管現在也是空心的。
9. 測試。
讓陶瓷殼冷卻,然後進行測試以查看水是否會自由流過進料器和排氣管。裂縫或泄漏物可用厚耐火膏進行修補。為了測試厚度,可以在外殼中打孔,然後打補丁。
10. 澆注。
在窯爐中再加熱殼體,以便加固補片並除去所有水分,然後將口向上放入裝滿沙子的水桶中。金屬在爐中的坩堝中熔化,然後小心地倒入殼中。外殼必須很熱,否則溫度差會破壞它。然後將填充的殼冷卻。
11. 脫模。
外殼被敲掉,去除粗糙的鑄件。金屬澆口也被切斷,回收用於下次澆築。
12. 金屬拋光。
最後對金屬鑄件進行打磨和拋光
❹ 失蠟法鑄造是什麼
失蠟法鑄造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由於蜂蠟較軟可以進行精細的雕刻和熱加工,工匠們可以對蜂蠟模具進行精細加工,從而製成復雜的鑄件模具。模具制好後,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並進一步對模具包敷製成外范。
外范固化定型後,對整個模具加熱烘烤,蜂蠟受熱後熔化並流失,這時整個鑄模就變成可以澆鑄的空殼。銅水灌注在「空殼」的模具內冷卻後,便鑄成器物。
通常有以下步驟:
1.刮蠟製作原型。
2.用鑄砂等硬化原型。
3.融化蠟形成空腔。
4.將熔融金屬倒入型腔。
以戒指的鑄造為例,用作戒指原型的材料是「蠟」,因此可以輕松切削。使用特殊的工具手動刮蠟製作原型。當前,還可以在PC上設計3D CAD,CG等原型,然後通過3D列印製作原型。
❺ 什麼是失蠟法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一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范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餘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早在1980年代,巴納發現,有繩紋提梁的青銅器,提樑上沒有范線痕跡,有些器耳有明顯的粗大纖維遺跡。他認為,這些提梁,是以繩狀物為模,用耐火材料包裹後,加以焚燒,模子被燒成灰燼,清理完灰燼後,在澆鑄成型。
(5)失蠟鑄造法外面的是什麼材質擴展閱讀
中國失蠟法鑄造技術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採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先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然後往內澆灌熔液,鑄成器物。經漢唐到明清,失蠟法被一代代匠人傳承和發揚,歷久不衰。
20世紀40年代,大部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採用精鍛工藝製造,容易斷裂,一位美國工程師借鑒失蠟法鑄造工藝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位工程師將此方法改進,命名為熔模鑄造,使之成為生產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的關鍵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引進精鑄渦輪葉片技術的同時,榮科和師昌緒兩位院士聯手,用失蠟法結合石英管填充鑄模,完成精密鑄造後,用氫氟酸腐蝕去除石英管,成功製造出空心渦輪氣冷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