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0 滑動軸承的摩擦狀態有哪幾種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何
滑動軸承的摩擦狀態有
1.徑向運動的摩擦方式,旋轉
2.軸向運動的摩擦方式,往復運動。
3.徑向和軸向同時運動的摩擦方式。
4.相對運動的摩擦。
以上都是需要潤滑的,可以採用榮昌自潤滑軸承,也是屬於滑動軸承的一類。
區別看他們的運動模式。
② 滑動軸承磨損時,一般採用什麼方法維修
國內針對滑動軸承磨損一般採用的是補焊、鑲軸套、打麻點等方法,但當軸的材質為45號鋼(調質處理)時,如果僅採用堆焊處理,則會產生焊接內應力。在重載荷或高速運轉的情況下,可能在軸肩處出現裂紋乃至斷裂的現象,如果採用去應力退火,則難於操作,且加工周期長,檢修費用高;當軸的材質為HT200時,採用鑄鐵焊也不理想。一些維修技術較高的企業會採用電刷鍍、激光焊、微弧焊甚至冷焊等,這些維修技術往往需要較高的要求及高昂的費用。對於以上修復技術,在歐美日韓企業已不太常見,發達國家一般採用的是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和納米技術,高分子技術可以現場操作,有效提升了維修效率,且降低了維修費用和維修強度,在陌貝了解更多軸承安裝還拆卸相關的專業知識。
③ 那裡有摩擦磨損試驗機,可以做摩擦磨損試驗
您好,您是需要做摩擦磨損試驗可以選濟南鉑鑒測試技術有限公司的摩擦磨損試驗機是專業從事摩擦磨損、潤滑評定測試設備研製及試驗技術的研究。主要生產四球摩擦試驗機系列、端面摩損試驗機系列、環塊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長時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滑動軸承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以及高溫、真空、腐蝕等特殊功能的摩擦磨損試驗機,共計三十多個規格品種,能夠有效模擬點、線、面等摩擦副形式,實現摩擦副對偶件的滾動、滑動、滾滑、間歇、往復、復合等多種運動形式。廣泛應用於石化行業,大專院校及摩擦學各個專業領域。
④ 敘述滑動軸承產生液體摩擦現象
由軸和軸瓦之間產生的壓力油膜將重物托起,使其浮在油膜之上的現象稱為液體摩擦現象。
當兩摩擦面間有充足的潤滑油,形成的油膜厚度大到足以將兩個表面的微凸體完全分隔開時,相對運動時僅有流體內部的分子之間的摩擦,稱之為液體摩擦;
此時,形成的油膜是可以承受一定大小載荷的壓力油膜,阻止了兩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觸,所以摩擦系數極小(f≈0.001~0.01),顯著地減少了摩擦和磨損。
(4)滑動軸承摩擦磨損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軸跟孔的間隙,軸的轉速,這兩個因素比較關鍵,間隙控制不好沒辦法形成好的油膜,也就是沒法形成完全液體摩擦。
流體摩擦又稱為流體潤滑,是軸頸最理想的工作環境。長期高速旋轉的機器,應確保軸承在流體潤滑條件下工作。在實際使用中,較多的摩擦副處於干摩擦、邊界摩擦和流體摩擦的混合狀態,稱為混合摩擦(或稱為不完全流體摩擦)。
⑤ 摩擦磨損試驗機分為哪幾類
摩擦磨損試驗機分為四球摩擦試驗機系列、端面摩損試驗機系列、環塊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長時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滑動軸承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
主要技術規格及參數:
1 試驗力
1.1 軸向試驗力工作范圍(無級可調): 1~5kN
1.2 試驗力示值相對誤差: ±1%
1.3 試驗力長時自動保持示值誤差 : ±1%FS(最大試驗力)
1.4 自動卸除試驗力: 超過最大試驗力2%-10%
2 摩擦力
2.1 摩擦力測量范圍: 10~500N
2.2 摩擦力示值相對誤差: ±2%
2.3 自動停車: 超預置
3 主軸轉速
3.1 主軸轉速范圍: 5~2000r/min
3.2 主軸轉速范圍誤差: ±10r/min
4 試驗機測控溫范圍: 室溫~600℃
5 試驗摩擦副: 提供圖紙或用戶自定
6 油盒行程: >45mm
7 主軸電機功率: 3kW
8 試驗機主軸控制
8.1 手動控制: 手動停車
8.2 時間控制: 超預置
8.3 轉數控制: 超預置
8.4 摩擦力控制: 超預置
9 試驗機時間顯示與控制范圍: 1s~9999min
10 試驗轉數顯示與控制范圍: 9999999s
11 試驗機外形尺寸(長×寬×高): 約1200×870×1700min
12 試驗機凈重: 約850kg
摩擦磨損試驗機分為四球摩擦試驗機系列、端面摩損試驗機系列、環塊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長時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滑動軸承摩擦磨損試驗機系列。--濟南鉑鑒試驗機提供參考。
⑥ 滑動軸承的密封
滑動軸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軸承。滑動軸承工作平穩、可靠、無雜訊。在液體潤滑條件下,滑動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還可以大大減小摩擦損失和表面磨損,油膜還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動摩擦阻力較大。軸被軸承支承的部分稱為軸頸,與軸頸相配的零件稱為軸瓦。為了改善軸瓦表面的摩擦性質而在其內表面上澆鑄的減摩材料層稱為軸承襯。軸瓦和軸承襯的材料統稱為滑動軸承材料。常用的滑動軸承材料有軸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鑄鐵、銅基和鋁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膠、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
滑動軸承應用場合一般在低速重載工況條件下,或者是維護保養及加註潤滑油困難的運轉部位。
滑動軸承種類很多。
①按能承受載荷的方向可分為徑向(向心)滑動軸承和推力(軸向)滑動軸承兩類。
②按潤滑劑種類可分為油潤滑軸承、脂潤滑軸承、水潤滑軸承、氣體軸承、固體潤滑軸承、磁流體軸承和電磁軸承7類。
③按潤滑膜厚度可分為薄膜潤滑軸承和厚膜潤滑軸承兩類。
④按軸瓦材料可分為青銅軸承、鑄鐵軸承、塑料軸承、寶石軸承、粉末冶金軸承、自潤滑軸承和含油軸承等。
⑤按軸瓦結構可分為圓軸承、橢圓軸承、三油葉軸承、階梯面軸承、可傾瓦軸承和箔軸承等。
軸瓦分為剖分式和整體式結構。為了改善軸瓦表面的摩擦性質,常在其內徑面上澆鑄一層或兩層減摩材料,通常稱為軸承襯,所以軸瓦又有雙金屬軸瓦和三金屬軸瓦。
軸承材料
軸瓦或軸承是滑動軸承的重要零件,軸瓦和軸承襯的材料統稱為軸承材料。由於軸瓦或軸承襯與軸頸直接接觸,一般軸頸部分比較耐磨,因此軸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損。軸瓦的磨損與軸頸的材料、軸瓦自身材料、潤滑劑和潤滑狀態直接相關,選擇軸瓦材料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提高滑動軸承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性能。
軸承的材料有
1) 金屬材料,如軸承合金、青銅、鋁基合金、鋅基合金等;
2) 多孔質金屬材料(粉末冶金材料);
3) 非金屬材料。
其中:
軸承合金:軸承合金又稱白合金,主要是錫、鉛、銻或其它金屬的合金,由於其耐磨型好、塑性高、跑合性能好、導熱性好和抗膠和性好及與油的吸附性好,故適用於重載、高速情況下,軸承合金的強度較小,價格較貴,使用時必須澆築在青銅、鋼帶或鑄鐵的軸瓦上,形成較薄的塗層。
多孔質金屬材料:多孔質金屬是一種粉末材料,它具有多孔組織,若將其浸在潤滑油中,使微孔中充滿潤滑油,變成了含油軸承,具有自潤滑性能。多孔質金屬材料的韌性小,只適應於平穩的無沖擊載荷及中、小速度情況下。
軸承塑料:常用的軸承塑料有酚醛塑料、尼龍、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軸承有較大的抗壓強度和耐磨性,可用油和水潤滑,也有自潤滑性能,但導熱性差。
滑動軸承在工作時由於軸頸與軸瓦的接觸會產生摩擦,導致表面發熱、磨損甚而「咬死」,所以在設計軸承時,應選用減摩性好的滑動軸承材料製造軸瓦,選擇合適的潤滑劑並採用合適的供應方法,改善軸承的結構以獲得厚膜潤滑等。
1 、瓦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有色金屬元素濃度異常;鐵譜中出現了許多有色金屬成分的亞微米級磨損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酸值超標。
2 、軸頸表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鐵元素濃度異常,鐵譜中有許多鐵成分的亞微米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或酸值超標。
3 、軸頸表面拉傷:鐵譜中有鐵系切削磨粒或黑色氧化物顆粒,金屬表面存在回火色。
4、 瓦背微動磨損:光譜分析發現鐵濃度異常,鐵譜中有許多鐵成分亞微米磨損顆粒, 潤滑油水分及酸值異常。
5 、軸承表面拉傷:鐵譜中發現有切削磨粒,磨粒成分為有色金屬。
6 、瓦面剝落:鐵譜中發現有許多大尺寸的疲勞剝落合金磨損顆粒、層狀磨粒。
7 、軸承燒瓦:鐵譜中有較多大尺寸的合金磨粒及黑色金屬氧化物。
滑動軸承是面接觸的,所以接觸面間要保持一定的油膜,因此設計時應注意以下這幾個問題:
1、要使油膜能順利地進入摩擦表面。
2、油應從非承載面區進入軸承。
3、不要使全環油槽開在軸承中部。
4、如油瓦,接縫處開油溝。
5、要使油環給油充分可靠。
6、加油孔不要被堵。
7、不要形成油不流動區。
8、防止出現切斷油膜的銳邊和稜角。
滑動軸承也可用潤滑脂來潤滑,在選擇潤滑脂時應考慮下列幾點:
(1)軸承載荷大,轉速低時,應選擇錐入度小的潤滑脂,反之要選擇錐入度大的。高速軸承選用錐入度小些、機械安定性好的潤滑脂。特別注意的是潤滑脂的基礎油的粘度要低一些。
(2)選擇的潤滑脂的滴點一般高於工作溫度20-30℃,在高溫連續運轉的情況下,注意不要超過潤滑脂的允許使用溫度范圍。
(3)滑動軸承在水淋或潮濕環境里工作時,應選擇抗水性能好的鈣基、鋁基或鋰基潤滑脂。
(4)選用具有較好粘附性的潤滑脂。
2、滑動軸承用潤滑脂的選擇:
載荷<1MPa,軸頸圓周速度1m/s以下,最高工作溫度75℃,選用3號鈣基脂;
載荷1-6.5MPa,軸頸圓周速度0.5-5m/s,最高工作溫度55℃,選用2號鈣基脂;
載荷>6.5MPa,軸頸圓周速度0.5m/s以下,最高工作溫度75℃,選用3號鈣基脂;
載荷<6.5MPa,軸頸圓周速度0.5-5m/s,最高工作溫度120℃, 選用2號鋰基脂;
載荷>6.5MPa,軸頸圓周速度0.5m/s以下,最高工作溫度110℃,選用2號鈣-鈉基脂;
載荷1-6.5MPa,軸頸圓周速度1m/s以下,最高工作溫度50-100℃,選用2號鋰基脂;
載荷>5MPa 軸頸圓周速度0.5m/s,最高工作溫度60℃,選用2號壓延機脂;
在潮濕環境下,溫度在75-120℃的條件下,應考慮用鈣-鈉基脂潤滑脂。在潮濕環境下,工作溫度在75℃以下,沒有3號鈣基脂,也可用鋁基脂。工作溫度在110-120℃時,可用鋰基脂或鋇基脂。集中潤滑時,稠度要小些。
3、滑動軸承用潤滑脂的潤滑周期:
偶然工作,不重要零件: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5天一次;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3天一次。
間斷工作: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2天一次;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1天一次。
連續工作,工作溫度小於40℃: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1天一次;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每班一次。
連續工作,工作溫度40-100℃: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每班一次;軸轉速>200r/min,潤滑周期每班二次。
基本要求
既要使軸頸與滑動軸承均勻細密接觸,又要有一定的配合間隙。
接觸角
是指軸頸與滑動軸承的接觸面所對的圓心角。接觸角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接觸角太小會使滑動軸承壓強增加,嚴重時會使滑動軸承產生較大的變形,加速磨損,縮短使用壽命;接觸角太大,會影響油膜的形成,得不到良好的液體潤滑。
試驗研究表明,滑動軸承接觸角的極限是120°。當滑動軸承磨損到這一接觸角時,液體潤滑就要破壞。因此再不影響滑動軸承受壓條件的前提下,接觸角愈小愈好。從摩擦力距的理論分析,當接觸角為60°時,摩擦力矩最小,因此建議,對轉速高於500r/min的滑動軸承,接觸角採用60°,轉速低於500r/min的滑動軸承,接觸角可以採用90°,也可以採用60°。
接觸點
軸頸與滑動軸承表面的實際接觸情況,可用單位面積上的實際接觸點數來表示。接觸點愈多、愈細、愈均勻,表示滑動軸承刮研的愈好,反之,則表示滑動軸承刮研的不好。一般說來接觸點愈細密愈多,刮研難度也愈大。生產中應根據滑動軸承的性能和工作條件來確定接觸點,下表所列資料可供參考:
滑動軸承轉速
(r/min) 接觸點
(每25×25毫米面積上的接觸點數)
100以下 3~5
100~500 10~15
500~1000 15~20
1000~2000 20~25
2000以上 25以上
Ⅰ級和Ⅱ級精度的機械可採用上表數據,Ⅲ級精度的機械可按上表數據減半。
⑦ 液體摩擦滑動軸承和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有何區別
液體摩擦滑動軸承和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有何區別
失效形式:磨損、膠合。
設計准則:維護邊界膜不被破壞,盡量減少軸承材料的磨損。
相關的條件驗算
1 驗算:pm≤[p],以防止軸承過度的磨料磨損;
2 驗算:pmv≤[pv],以防止軸承溫升過高而發生膠和;
3 驗算:v≤[v],以防止局部高壓強區的pv值過大而磨損。
因為,在液體動壓潤滑滑動軸承的啟動和停車過程中,也是處於非液體摩擦狀態,也會發生磨損,因此也需要進行上述三個條件的驗算。
⑧ 滑動軸承的損傷形式都有哪些情況
滑動軸承在工作時由於軸頸與軸瓦的接觸會產生摩擦,導致表面發熱、磨損甚而「咬死」,所以在設計軸承時,應選用減摩性好的滑動軸承材料製造軸瓦,合適的潤滑劑並採用合適的供應方法,改善軸承的結構以獲得厚膜潤滑等。
1、瓦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有色金屬元素濃度異常;譜中出現了許多有色金屬成分的亞微米級磨損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酸值超標。
2、軸頸表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鐵元素濃度異常,鐵譜中有許多鐵成分的亞微米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或酸值超標。
3、軸頸表面拉傷:鐵譜中有鐵系切削磨粒或黑色氧化物顆粒,金屬表面存在回火色。
4、瓦背微動磨損:光譜分析發現鐵濃度異常,鐵譜中有許多鐵成分亞微米磨損顆粒,潤滑油水分及酸值異常。
5、軸承表面拉傷:鐵譜中發現有切削磨粒,磨粒成分為有色金屬。
6、瓦面剝落:鐵譜中發現有許多大尺寸的疲勞剝落合金磨損顆粒、層狀磨粒。
7、軸承燒瓦:鐵譜中有較多大尺寸的合金磨粒及黑色金屬氧化物。
8、軸承磨損:由於軸的金屬特性(硬度高,退讓性差)等原因,易造成粘著磨損、磨料磨損、疲勞磨損、微動磨損等狀況。
⑨ 滑動軸承的損壞類型損壞原因及處理方法都有哪些
一、膠合軸承過熱、載荷過大,操作不當或溫度控制系統失靈
1、在運動中如發現軸承過熱,應立即停車檢查,最好使轉子在低速下繼續運轉,或繼續供油一段時間,直到軸瓦冷下來為止。不然,軸瓦上的巴氏合金由於膠合而粘在軸頸上,修起來麻煩。
2、防止潤滑油不足或油中混入雜質,以及轉子安裝不對中。
3、膠合損壞較輕的軸瓦可以用刮研修理方法消除,繼續使用。
二、疲勞破裂由於不平衡引起的振動、軸的撓曲與邊緣載荷、過載等,引起軸承巴氏合金疲勞破裂。軸承檢修安裝質量不高
1、提高安裝質量,減少軸承振動。
2、防止偏載和過載。
3、採用適宜的巴氏合金以及新的軸承結構。
4、嚴格控制軸承溫升。
三、拉毛由於潤滑油把大顆粒的污垢帶入軸承間隙內,並嵌藏在軸承軸襯上,使軸承與軸頸(或止推盤)接觸時,形成硬痂,在運轉時會嚴重地刮傷軸的表面,拉毛軸承注意油路潔凈,尤其是檢修中,應注意將金屬屑或污物清洗干凈。
磨損及刮傷由於潤滑油中混有雜質、異物及污垢。檢修方法不妥,安裝不對中。使用維護不當,質量控制不嚴。
1、清洗軸頸、油路、油過濾器,並更換潔凈的符合質量要求的潤滑油。
2、配上修刮後的軸瓦或新軸瓦。
3、如發現安裝不對中,應及時找正。
4、注意檢修質量。
四、穴蝕由於軸承結構不合理(軸承上開的油污不合理),軸的振動,油膜中形成蒸汽泡,蒸汽泡破裂,軸瓦局部表面產生真空,引起小塊剝落產生穴蝕破壞1、增大供油壓力。
2、改善軸瓦油溝、油槽形狀,修飾溝槽的邊緣或形狀,以改進油膜流線的形狀。
3、減少軸承間隙,減少軸心晃動。
4、換較適宜的軸瓦材料。
五、電蝕由於絕緣不好或接地不良,或產生靜電,在軸頸與軸瓦之間形成一定的電壓,穿透軸頸與軸瓦之間的油膜而產生電火花,把軸瓦打成麻坑1、檢查機器的絕緣情況,特別要注意一些保護裝置(如熱電阻、熱電偶等)的導線是否絕緣完好。
2、檢查機器接地情況。
3、如果電蝕後損壞不太嚴重,可以刮研軸瓦。
4、檢查軸頸,如果軸頸上產生電蝕麻坑、應打磨軸頸去除麻坑。
⑩ 滑動軸承的摩擦狀態有幾種
按摩擦面間的潤滑狀況,滑動摩擦可分為:
(1)干摩擦;
(2)邊界摩擦;
(3)流(液)體摩擦;
(4)混合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