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氣體發生裝置的問題
1.常見氣體的製取和檢驗(轉)
⑴氧氣
製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製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
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檢驗——帶火星木條,復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⑵氫氣
製取原理——活潑金屬與弱氧化性酸的置換
製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
裝置——啟普發生器
檢驗——點燃,淡藍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⑶氯氣
製取原理——強氧化劑氧化含氧化合物
製取方程式——MnO2+4HCl(濃)MnCl2+Cl2↑+2H2O
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檢驗——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後褪色;
除雜質——先通入飽和食鹽水(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收集——排飽和食鹽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尾氣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氫
①製取原理——強酸與強鹼的復分解反應
②製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能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⑤除雜質——先通入飽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體CaCl2(或P2O5)(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後加熱又恢復原紅色;
⑤除雜質——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飽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⑺氨氣
①製取原理——固體銨鹽與固體強鹼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④檢驗——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⑤除雜質——通入鹼石灰(除水蒸氣)
收集——向下排氣法
⑻氯化氫
①製取原理——高沸點酸與金屬氯化物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④檢驗——通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稀HNO3沉澱不溶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⑼二氧化氮
①製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濃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製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紅棕色氣體,通入AgNO3溶液顏色變淺,但無沉澱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氣法
⑥尾氣處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①製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稀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製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暴露於空氣中立即變紅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⑾一氧化碳
①製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HCOOHCO↑+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燃燒,藍色火焰,無水珠,產生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
⑿甲烷
①製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
②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⒀乙烯
①製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④除雜質——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
⒁乙炔
①製取原理——電石強烈吸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能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並冒出濃的黑煙
⑤除雜質——通入硫酸銅溶液(除H2S,PH3),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2.一些快速製法(即無需加熱)(手打版)
1.O2 2H2O2=催化劑MnO2==2H2O+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
2.Cl2 KMnO4與濃鹽酸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3.HCl 將濃硫酸逐滴加入濃HCl中
4.NH3 將CaO或者Ca(OH)2或者NaOH(皆為固體)加入濃氨水 加氧化鈣是利用其與水反應消耗水且放熱 加Ca(OH)2或者NaOH利用其與水反應放熱
5.H2 NaH+H20→NaOH+H2↑(較少考,但03年上海考過)
B. 在做氣體發生的實驗時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
17、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1/3______,加熱試管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集中____葯品______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_____移動____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記不可使試管口對著___別人和自己_____。給固體加熱時試管口必須_______略向下傾斜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產生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試管夾夾持試管加熱時,必須從____底____部往____上____套,加熱時拇指不能按在___長____柄上。
18、托盤天平能精確稱量到_____0.1_____g,稱量時,_____葯品_____放在左盤,_____砝碼_____放在右盤。先加質量____大____的砝碼,後加質量_____小____的砝碼,取用砝碼應該使用____鑷子_____。
19、實驗室的葯品存放於試劑瓶中,固體葯品存放於_____廣口____瓶,液體葯品存放於____細口____瓶。取用固體葯品應使用_________葯匙或鑷子_________。取用葯品時,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應該取_____最少_____量,固體只需________蓋滿試管底部_________,液體______1-2______mL。取用液體時,先打開試劑瓶塞,瓶塞必須___倒_____放,標簽向著____手心_____,瓶口_____緊挨_____著試管口,倒完後立即_____蓋好_____瓶塞,將試劑瓶放回原處,標簽向___外____。
20、可用於測量或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計量儀器是_____量筒_______,在量取液體時還必須同時使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滴管________。讀數時該計量儀器必須放___平____,視線與________凹液面最低處____________保持相平。
21、過濾使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漏斗______。實驗室還有_____長頸_____漏斗和_____分液____漏斗。過濾時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為:____引流______。
22、在使用膠頭滴管是取液後必須保持膠頭在_____上____,不能___平____放或___倒____。滴加液體時,滴管應________垂直懸空_____________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能觸及______器壁__________。
23、化學實驗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要求,在實驗桌上,易燃、易爆的葯品與有強氧化性的葯品必須____分開_____放置,並遠離____火源_____。不要用手_____直接去拿______葯品,也不要________直接湊到瓶口__________去聞葯品的氣味,更不要______品嘗_______葯品的味道。用剩的葯品應該放入_____指定_______的容器內。
24、在做氣體發生的實驗時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先______把導管________浸入水中,_______用雙手_________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_____氣泡_______冒出,松開雙手後,導管內會形成一段_____水柱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25、_____過濾______是除去液體中的不溶的固體的一種方法,在進行此操作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引流_____。
26、用蒸發皿進行液體的蒸發結晶時,液體不能超過蒸發皿容積的___1/2____,加熱時應該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防止_____________液體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__________________。在蒸發皿中出現_______較多固體_________即停止加熱,移走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應該使用_____坩堝鉗______。
27、洗滌試管可以使用的儀器是_____試管刷______,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________聚成水滴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成股流下___________。
C. 實驗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 優點及注意事項
這個比較多看具體問題了
D. 進行有毒實驗的操作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實驗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
(2)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或用CO、H2還原Fe2O3、CuO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3)防暴沸:加熱液體或蒸餾時常在加熱的裝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4)防失火:實驗室中的可燃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
(5)防腐蝕:強酸、強鹼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如果皮膚上沾有強酸、強鹼要用水沖洗,再塗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製取或使用有毒氣體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注意尾氣處理。如用CO還原Fe2O3、CuO要處理好尾氣.
(7)防炸裂:普通玻璃製品都有受熱不均勻易炸裂的特性,因此: ①試管加熱時先要預熱;
②做固體在氣體中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預留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③注意防止倒吸。
(8)防堵塞: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9)防污染
(10)防意外:
(1)中毒事故防止和處理一氧化碳中毒時應迅速離開所處房間,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誤食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銀鹽等)應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災處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②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③會用乾粉及泡沫火火器;
④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 「120」,也可撥「110」求助; ⑤因電失火應先切斷電源,再實施滅火
E. 實驗室備氣體時,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呃……是要選擇發生裝置么?一般有操作簡便性,安全性,實驗器材得到的難易,製得氣體純度,發生所需時間(快慢),發生需要的條件簡單與否(溫度、壓強)……
如果是已經選好了,那麼就是實驗前的檢驗,一般要注意發生裝置的密閉性。
F. 高中化學各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裝置圖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G. 製作氧氣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氯酸鉀(白色晶體)或高錳酸鉀(紫黑色晶體)
(3)實驗裝置:
a.注意事項:①用酒精燈外焰決定試管的高度。
②鐵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便於加熱。
③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以防止濕存水在反應過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試管破裂。
④導管不可伸入試管太長,以利於氧氣排出,防止葯品堵塞導管。
⑤使用高錳酸鉀反應時,需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以防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
管。
b.適用范圍:此裝置適用於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反應。
(4)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為氧氣難溶於水。
b.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導氣管應伸入瓶底,盡量排凈空氣)
(5)驗滿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復燃,則已收滿。
(6)檢驗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如復燃,證明是氧氣。
(7)集滿放置:充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8)操作步驟(主要有七步):
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裝----裝入葯品,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
③夾----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並使管口略向下傾斜,葯品平鋪在試管底部。
④點----點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排出管內空氣。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取----將導管從水槽內取出。
⑦滅----熄滅酒精燈。
注意:最後兩步不可顛倒,否則水槽中的水會沿著導管流入試管,使試管破裂。
H. 實驗室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__A.反應物的狀態 &...
因為發生裝置的選來定與反應物自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如反應物是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製取氣體;反應物都是固體,且需要加熱,屬於固體加熱型,需要選用有酒精燈等加熱裝置的裝置.故確定某種氣體的發生裝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A、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有關,故選項正確.
B、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無需考慮反應物的顏色,故選項錯誤.
C、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無需考慮所制氣體的性質,故選項錯誤.
D、選擇製取氣體發生裝置的儀器時除了與反應物的狀態有關,還與反應條件有關.
故答案為:A;反應條件.
I. 實驗室中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是
實驗室中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是_反應物狀態_和__反應條件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