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制鹽酸
實驗室制鹽酸:
濃硫酸與氯化鈉共熱是可以的,不過必須注意,是用氯化鈉固體(不能用溶液是因為HCl(g)極易溶於水,所以也要用濃硫酸)
H2SO4(濃)+2NaCl(s)=Δ=Na2SO4+2HCl↑ 然後將HCl通入水中即可。
發生裝置可用普通的固液加熱型(鐵架台,酒精燈,分液漏斗或者長頸漏斗,燒瓶等),這個試驗沒有什麼太多的雜質,故不用除雜,但是:吸收的時候必須加個倒置的漏斗或者玻璃泡防止倒吸,HCl溶解度很大,要是倒吸迴流的話...
工業制鹽酸:
工業鹽酸是用Cl2、H2燃燒法製取HCl氣體,然後將HCl氣體溶於水製得的。反應過程中輸送Cl2、HCl氣體的管道,以及反應容器多為鐵制,盡管這些鐵制器皿已經過防腐處理,但仍難免有微量Fe發生反應生成了FeCl3而混入HCl中,故使鹽酸呈黃色。
B. 如圖是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1)指出儀器名稱:a______,b___
(1)圖抄中所標儀器的名稱為:a、錐襲形瓶;b、膠皮管;c、集氣瓶;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夠溶於水,所以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且不能燃燒,所以用燃著的木條來進行驗滿,即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收集滿了; (4)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所以可以用來滅火. 故答案為:(1)錐形瓶;膠皮管;集氣瓶; (2)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向上排空氣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收集滿了; (4)滅火. |
C. 實驗室製取HCL用什麼裝置製取,用什麼吸收尾氣
用普氏發生器,用水吸收尾氣,成鹽酸。
先將氯化鈉裝在普氏發生器的底瓶中,將硫酸裝載普氏發生器的上瓶中,把裝置裝好,不漏氣,加入硫酸。
D. 實驗室中如何製取鹽酸
鹽酸是配置的 不是製取的
所以我只有告訴你製取HCl的方法了
製取 氯化氫HCl
製取原理——高沸點酸與金屬氯化物的復分解
製取方程式——NaCl+H2SO4=加熱=Na2SO4+2HCl↑
NaCl + H2SO4(濃) =加熱= NaHSO4 + HCl↑
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檢驗——通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稀HNO3沉澱不溶
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向上排氣法
E. 高中化學:實驗室製取氯氣的裝置中飽和食鹽水除鹽酸的原理
是運用的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因為在飽和食鹽水中氯離子也已經飽和,而氯氣和水反應又會產生氯離子,所以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氯氣就不會反應了,而氯化氫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0,所以飽和食鹽水有兩個作用。
F. 實驗室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如圖所示,
從U形管注入稀鹽酸,發現稀鹽酸未能與有孔塑料板所示,但此時已無稀鹽酸可加,則下列溶液中,最適宜添加的是()A。氫氧化銀溶液B。碳酸鈉溶液C。氯化鈉溶液D。澄清石灰水
G. 實驗室製取HCl有多少種方法
實驗室製取氯化氫有三種方法:二氧化氯法、重水水解法、氯化鈉與濃硫酸供回熱法。三種方法答具體如下:
1、鹽酸主要由氯化氫溶於水來制備。而氯化氫可以通過氯氣與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作用來制備。反應方程式為:
3、氯化氫氣體冷卻後被水吸收成為鹽酸。
H. 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製取氧氣時不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二氧化碳能夠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
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則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包裹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填:BC;稀硫酸;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2)實驗室利用裝置B、C進行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實驗,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