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圖(1)為「驗證機械能守恆」的實驗裝置,圖(2)為實驗中所打出的一條紙帶,試回答下列問題:(1)關於
(1)A、若為電磁打點計時器,則電源用4V-6V、50Hz的交流電源,故A錯誤;
B、實驗版時應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權打點穩定後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這樣可以打出更多的點有利於減小誤差,故B正確;
C、實驗中為了減小阻力的影響,重錘選用體積較小,且質量較大的重錘.故C錯誤;
D、重錘在下落時要受到阻力作用(對紙帶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必須克服阻力做功,減小的重力勢能等於增加的動能加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因此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大於動能的增加量,故D錯誤;
故選:B
(2)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B=
=
=0.59m/s
E
kB=
mv
B2=0.174J.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減少的物體重力勢能等於其增加的動能,物體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恆.
故答案為:(1)B(2)0.174,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減少的物體重力勢能等於其增加的動能,物體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恆.
8. 圖為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現有的器材為:帶鐵夾的鐵架台、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帶鐵夾
(復1)用A項米尺測量長度,用D項交流制電源供打點計時器使用. (2)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用米尺測量紙帶上點的位置時讀數有誤差,計算勢能變化時,選取始末兩點距離過近,交流電頻率不穩定. 故答案為:(1)AD (2)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用米尺測量紙帶上點的位置時讀數有誤差,計算勢能變化時,選取始末兩點距離過近,交流電頻率不穩定. |
9. 如圖所示是演示動能和重力勢能互相轉化的實驗裝置,
ABD
A.由於忽略外在因素,所以整個系統機械能守恆,即重力勢能與動專能之和保持不屬變,而E點高度最高,即重力勢能最大,所以動能最小。所以A對
B。由於忽略外在因素,所以整個系統機械能守恆,所以小球機械能始終不變,所以B對
C。F點高度最低,所以重力勢能最小,因為機械能守恆,所以動能最大,所以C錯。
D。因為小球在H點的重力勢能小於在E點的重力勢能,而在H和E點的機械能相同,所以小球在H點的動能大於在E點的動能
望採納
10. 圖為「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圖,現有器材為: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帶鐵夾的重錘、帶鐵夾的鐵
(1)實驗中驗證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和動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需測量重錘下落的高度和重錘的速度,所以需要刻度尺,打點計時器就是計時器材,所以不需要秒錶,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圓形復寫紙片,接0-6V的交流電壓.故選:ACE.
(2)實驗中,根據刻度尺測量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得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根據作勻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於這點前後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得出動能的增加量,判斷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和動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故選:D.
(3)A、為了減小實驗的誤差,重物選取質量大一些,體積小一些的.故A錯誤.
B、為了減小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釋放前必須保持提起的紙帶處於豎直位置.故B正確.
C、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重物.故C錯誤.
D、驗證動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等式兩端都有質量,可以約去,所以重錘的質量不一定需測出.故D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1)ACE,(2)D,(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