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
(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回滑到底端時具有答相同的速度.
(2)在實驗中,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靜止,小車做的功等於小車動能的變化量,由於三次實驗中,小車動能的變化量相等,因此這三次實驗小車所做的功相等.
(3)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小車處於平衡狀態,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同一;(2)相等;(3)做勻速直線運動.
2. 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______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
(1)為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應採用控制變數法的思想;為了使小車在剛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的速度相同,就必須讓小車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阻力越小,改變其運動狀態用的時間就越長,小車運動越遠;
(3)根據實驗現象進行科學的推理,是物理上常用的方法;如果沒有了摩擦阻力,小車的運動狀態就不會改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小、遠;(3)做勻速直線運動.
3. 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滑塊從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進入粗糙程度不同
(1)由斜面滑塊實驗得,平面越光滑,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塊運動的距離越大.
(2)進一步推理,如果運動的滑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到零,則滑塊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都不改變,一直運動下去.或者說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物體將處於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同理,靜止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物體將處於靜止狀態.
(3)牛頓總結笛卡爾、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人們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力的單位.
(4)物體受到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保持不變,所以生活中受到平衡力的物體和牛頓第一定律不矛盾.
如圖乙所示,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可以沿直線勻速下降,是跳傘運動員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為:(1)小;大;(2)一直;勻速直線運動;靜止;(3)牛頓;力;(4)不矛盾;受到平衡力作用.
4. 研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的步驟如下:①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
(1)上述操作步驟中明顯遺漏的步驟是沒有平衡摩擦力.
(2)當m<<M時,即當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要遠小於小車的重力,繩子的拉力近似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從圖象上可以看出:F從0開始增加,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遠小於車的質量,慢慢的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在增加,那麼在後面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就沒有遠小於車的質量呢,那麼繩子的拉力與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原因是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沒有遠小於車的質量.
(3)另一位同學將本實驗做了改動:每次實驗時將小車上的砝碼拿下放到砝碼盤上,其他操作都與上面一樣.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小車的加速度等於a=
mg |
M+m |
5. 如圖是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時應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因此每次實驗時,應使小車從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為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每次實驗時應使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B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故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實驗數據可以推知,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 (1)圖甲是用來探究加速度和力、質量之間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是其俯視圖.兩輛相同的小車放在光
(1)①在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時,必須保持小車的質量一定,改變小車的合力,所以必須在兩小盤內放置不同質量的砝碼,在兩小車內放置相同的鉤碼進行實驗;
②在探究小車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必須保持小車的合力一定,改變小車的質量,所以必須在兩小盤內放置相同質量的砝碼,在兩小車內放置不同的鉤碼進行實驗;
(2)①待測電壓表應與電壓表V2串聯,因變阻器總電阻較小,為方便調節,可接成分壓式,電路圖如圖所示.
根據電路圖,由串並聯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可得:
U1 |
RV1 |
U2 |
RV2 |
U1 |
U2 |
U1 |
RV1 |
3 |
5000 |
7.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是
(1)根據控制變數法的思想;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專由靜止開始滑下,是屬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速度;
(2)觀察圖中三次實驗,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這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對比三幅圖,不難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故答案為:(1)速度;(2)粗糙程度;(3)小;遠;(4)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8.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C為一端
(1)A:只有當小車的質量遠遠大於砝碼和盤的質量時,才能認為繩子的拉力等於砝碼和盤的總重力,故A正確;
B、平衡摩擦力,假設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錯誤.
C:F=ma,所以:a=
F |
m |
1 |
m |
1 |
m |
xCE?xAC |
4T2 |
0.76?0.34?0.34 |
0.04 |
9. (6分)如圖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砝碼和小桶的質量為m,小車和鉤碼的總質
(1) 天平 、刻度尺(或直尺) ;(寫出一個得1分) (2) B; (3) C
10.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1)中小車A質量為m1,連接在小車後的
解答: m2g?m2a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