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已建很多年的加油站還需要進行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與竣工驗收嗎
中國氣象局第24號令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第四章
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後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㈡ 天然氣加氣站需辦理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嗎
根據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第二節有明確提出)
第四條 下列建(構)築物、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應當經過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一)《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
(二)油庫、氣庫、加油加氣站、液化天然氣、油(氣)管道站場、閥室等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及設施;
(三)郵電通信、交通運輸、廣播電視、醫療衛生、金融證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動文物、體育、旅遊、游樂場所等社會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以及各類電子信息系統;
(四)按照有關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
㈢ 防雷審查費是什麼
防雷審查費是氣象局收取的防雷設施設計審查費用。
下列建(構)築物或者設施的防雷裝置應當經過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一)《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一、二、三類防雷建(構)築物;
(二)油庫、氣庫、加油加氣站、液化天然氣、油(氣)管道站場、閥室等爆炸危險環境設施;
(三)郵電通信、交通運輸、廣播電視、醫療衛生、金融證券,文化教育、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體育、旅遊、游樂場所以及信息系統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
(四)按照有關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
第五條 防雷裝置設計未經審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裝置竣工未經驗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六條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的程序、文書等應當依法予以公示。
㈣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許可的審批范圍是什麼
油庫、氣庫、彈葯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設工程和場所,雷回電易發答區內的礦區、旅遊景點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以及雷電風險高且沒有防雷標准規范、需要進行特殊論證的大型項目。
㈤ 施工圖防雷審核每平米多少錢 是算規劃總建築面積還是只算地上建築面積有地下車庫算嗎
浙江區域:1、施工圖防雷審核及測試價格參浙價服【2008】267號2、計算是按規劃面積算,包括地上及地下。
㈥ 怎樣填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申請書
應該是:防雷裝置施工圖設計審核申請書 吧
建設項目欄里的按照規劃報建審核書來版填,不能有出入.
然後就是業主\設計權院\施工方\監理\四方的資料,如實填寫
施工圖設計簡介這欄可以讓設計院的人來寫,重點介紹一點設計情況就行.
如果有什麼不會填的就不要寫東西上去,向防雷所咨詢一下就行了.
另外日期最好都不要填.
㈦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廢止了嗎
不是廢止,而是轉到住建,從2017.1.1開始
㈧ 防雷報備應由哪個單位實施
房屋建築工程來和市政基礎源設施工程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許可,整合納入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備案,統一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監管;
油庫、氣庫、彈葯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設工程和場所,雷電易發區內的礦區、旅遊景點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以及雷電風險高且沒有防雷標准規范、需要進行特殊論證的大型項目,仍由氣象部門負責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許可。
公路、水路、鐵路、民航、水利、電力、核電、通信等專業建設工程防雷管理,由各專業部門負責
所以你要根據你的建築所屬部門到不同部門去報備
㈨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申請書是否屬於報建
您好,施工前報建手續含以下方面:
建設項目立項
建設項目環評報告
辦理《建設用內地規劃許可證》容
設計規劃總平面圖報仲愷管委會審批
單體(樓房)設計方案報送仲愷審批
建築設計院施工圖審查
辦理《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
消防報建
防雷報建
人防報建
監理報建
臨時用水報裝
臨時用電報裝
辦理質量/安全監督手續
辦理泥土運輸手續
辦理雜訊排施手續
辦理散裝水泥/輕質磚保證手續
資金保函手續
白蟻防治合同
規劃放線
辦理施工許可證
道路綠化申請
辦理《建築噪音排放許可證》
選定工程監理公司
辦理安全監督手續
辦理質量監督手續
防雷報建手續
辦理《建築施工許可證》和開工通知書
辦理規劃、建設工程紅線放線手續
建築施工
建築施工其它相關手續(電力等)
祝您工作順利!
㈩ 什麼情況下需要防雷裝置設計審核
中國氣象局第21號令《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
第四條 下列建(構)築物、場所和專設施屬的防雷裝置應當經過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一)《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
(二)油庫、氣庫、加油加氣站、液化天然氣、油(氣)管道站場、閥室等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及設施;
(三)郵電通信、交通運輸、廣播電視、醫療衛生、金融證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動文物、體育、旅遊、游樂場所等社會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以及各類電子信息系統;
(四)按照有關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