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合外力、質量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若要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應保
(1)若要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應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
(2)當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即計數點間距相等,知摩擦力和小車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
(3)A、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A正確,B錯誤.
C、實驗時,將接好紙帶的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故D正確,C錯誤.
故選:AD.
(3)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是50Hz,則打點周期為0.02s,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則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
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1的瞬時速度:v1==m/s=0.74m/s.
根據△x=aT2,運用逐差法得:
a==[(8.95+9.61+10.26)?(7.05+7.68+8.33)] |
9×0.01 |
=0.64m/s2.
故答案為:(1)小車質量;(2)相等;(3)AD;(4)0.1,0.74,0.64.
②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設計的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裝置簡圖,小車的質量為m
(1)C(2)B(3)丙
③ (10分)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 與小車所受拉力 及質量 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
①0.51(3分)②如圖所示(2分),線性 (2分)③沒有平衡摩擦力(3分)
④ 某同學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打點計時器所用交變電流的頻率
(1)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說明相鄰的計數點時間間隔為0.1s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推論得出: a= = =0.51m/s 2(2)當盤及盤中砝碼的總質量m遠小於小車及砝碼總質量M時,可以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等於盤及砝碼的重力,但實際上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拉力略小於砝碼和盤的總重力. 故答案為:(1)0.51;(2)小於,m<<M.
⑤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採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
(1)A、平衡摩擦力時,抄應將繩從小車上拿去,輕輕推動小車,是小車沿木板運動,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來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勻速運動.故A錯誤.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小車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 C、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由於小車運動較快,可能會使打出來的點很少,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故C錯誤. D、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利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如果用天平測出m以及小車質量M,直接用公式a= 求出,這是在直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計算的,而我們實驗是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和質量間的關系.故D錯誤.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CD (3)從上圖中發現直線沒過原點,當F≠0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有拉力時小車的加速度還為0,說明小車的摩擦力與繩子的拉力抵消呢.該組同學實驗操作中遺漏了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這個步驟.即傾角過小 故答案是:①ACD;②平衡摩擦力不充分或者沒有平衡摩擦力
⑥ 一位同學設計了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所打出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相鄰的計數點間的位移之差應該幾專乎相等得出有一數據不可靠,屬這一數據是s 7 . 由於相鄰的計數點間的位移之差不等,故採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s 4 + s 5 +s 6 )- (s 1 +s 2 +s 3 ) | (3T) 2 | =2.14m/s 2 故答案為:s 7 ,2.14. |
⑦ (2014徐匯區二模)如圖是某同學用來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外力關系」的實驗裝置,軌道上的B點固定一光電
(1)小車運動到B時的速度為:v= 根據運動學公式: v | 2
⑧ 下圖(a)是用DIS測定小車起動時加速度的實驗裝置.(1)信號發射部分和信號接收部分組成______感測器,A
(1)根據實驗裝置可知,信號發射器和信號接收器組成了運動感測器;A應是信號發射部回分. (答2)根據實驗原理可知,該實驗採集的是物體位移,即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位移. (3)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圖可知,圖象的斜率為k=1.5,因此加速度為1.5m/s 2 , 故答案為:(1)運動,發射 (2)位移 (3)1.5 |
⑨ (1)①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1為實驗裝置簡圖.他想
(1)由於小車與木板間有摩擦,要消除摩擦力的影響,需將木板略微傾斜,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即平衡摩擦力.設鉤碼的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整體的加速度大小a= ,小車所受的合力F=Ma= ,當m遠小於M時,小車的合力等於mg,所以鉤碼的重力要遠小於小車的總重力.測量時需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A、C正確.B、D錯誤. 故選AC. ②C點的瞬時速度等於BD的平均速度,所以 vC=.要驗證合外力的功與動能變化間的關系,因為求功時,需要鉤碼的重力和位移,求動能時需小車的質量和速度,所以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鉤碼的重力和小車的總質量. (2)①因為電源的電動勢為3V,所以電壓表量程選取3V量程測量比較精確.通過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大約為I=A=0.6A,所以選擇量程為0.6A的電流表,則電流表選擇A1,電壓表選擇V2. ②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注意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以及電表的極性.如圖所示. ③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1mm+0.01×20.5mm=1.205mm. 故答案為:(1)①AC ②; 鉤碼的重力和小車的總質量; (2)①A1;V2 ②(4分)如圖 ③1.205(說明:在1.203~1.207范圍內均正確)
與小車的加速度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動工具廣告牌
發布:2025-09-27 21:06:02
瀏覽:4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