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墊起軌道右端,使小車的重力沿軌道的分力與摩擦力相平衡。
(2)

;(3) C ;(4) g, Mg。
⑺ (2009西城區二模)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閉合開關後,原來處於靜止狀態的鋁桿ab會在水平放置的銅制軌
當閉合開關,金屬棒ab中會有電流通過,故此時發現ab棒在水平銅制軌道上運動,即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即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說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
故答案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
⑻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設計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桌面上水平放置一個平面鏡,P是激光光源,E
(1)探究入射光源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個平面內時,先使EF紙板在同一平面內,激光源沿著E紙板向O點發出入射光線,觀察紙板F上,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線的痕跡,接下來的操作是:將紙板F沿ON先後折,觀察紙板F上,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線的痕跡; (2)方案一:使用量角器測量,將量角器固定在紙板上,圓心與O點對齊,90°與ON對齊; 方案二:在紙板上提前測出6組相等的角,並留下痕跡,使入射光線沿一側痕跡射入,觀察反射光線是否從另一側對應的痕跡設出; (3)實驗次數在3組以上,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
⑼ 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最先測出了電子的電荷量,被稱為密立根油滴實驗.如圖,兩塊
(1)平行金屬板板間存在勻強電場,液滴恰好處於靜止狀態,
電場力與回重力平衡,則有答
mg=qE=
所以需要測出的物理量有油滴質量m,兩板間的電壓U,兩板間的距離d,
故選:ABC.
(2)用所選擇的物理量表示出該油滴的電荷量q=
,
(3)在進行了幾百次的測量以後,密立根發現油滴所帶的電荷量雖不同,但都是某個最小電荷量的整數倍,
這個最小電荷量被認為是元電荷,其值為e=1.6×10
-19C.
故答案為:(1)ABC
(2)
(3)1.6×10
-19
⑽ 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長木板兩端各有一個定滑輪
(1)將不帶定滑輪的一端適當墊起的目的是為了平衡摩擦力;
(2)A、打點計時器工作電源時交流電源,故A錯誤;
B、小車沒有緊靠打點計時器,故B錯誤;
C、滑輪沒有伸出桌邊沿,致使細線與桌邊相碰,拉小車的細繩沒有與木板平行,故C錯誤.
D、沙桶正確,故D正確;
故答案為:(1)平衡摩擦力;(2)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