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數控技術裝置設計

數控技術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3-22 19:20:37

① 數控機床控制原理設計

回轉刀架必須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粗加工的切削力:同時要保證回轉刀架在每次轉位的重復定位精度。

回轉刀架的全部動作由液壓系統通過電磁換向閥和順序閥進行控制,它的動作分為4個步驟:
(1)刀架抬起 當數控裝置發出換刀指令後,壓力油由a孔進入壓緊液壓缸的下腔,活塞1上升,刀架體2抬起,使定位用的活動插銷10與固定插銷9脫開。同時,活塞桿下端的端齒離合器與空套齒輪5結合。
(2)刀架轉位 當刀架抬起後,壓力油從c孔進入轉位液壓缸左腔,活塞6向右移動,通過聯接板帶動齒條8移動,使空套齒輪5作逆時針方向轉動。通過端齒離合器使刀架轉過60�0�2。活塞的行程應等於齒輪5分度圓周長的1/6,並由限位開關控制。
(3)刀架壓緊 刀架轉位之後,壓力油從b孔進入壓緊液壓缸上腔,活塞1帶動刀架體2下降。齒輪3的底盤上精確地安裝有6個帶斜楔的圓柱固定插銷9,利用活動插銷10消除定位銷與孔之間的間隙,實現反靠定位。刀架體2下降時,定位活動插銷10與另一個固定插銷9卡緊,同時齒輪3與齒圈4的錐面接觸,刀架在新的位置定位並夾緊。這時,端齒離合器與空套齒輪5脫開。
(4)轉位液壓缸復位 刀架壓緊之後,壓力油從d孔進入轉位液壓缸的右腔,活塞6帶動齒條復位,由於此時端齒離合器已脫開,齒條帶動齒輪3在軸上空轉。
如果定位和夾緊動作正常,推桿11與相應的觸頭12接觸,發出信號表示換刀過程已經結束,可以繼續進行切削加工。
回轉刀架除了採用液壓缸轉位和定位銷定位之外,還可以採用電動機帶動離合器定位,以及其他轉位和定位機構。

2.更換主軸頭換刀

在帶有旋轉刀具的數控機床中,更換主軸頭是一種簡單換刀方式。主軸頭通常有卧式和立式兩種,而且常用轉塔的轉位來更換主軸頭,以實現自動換刀。在轉塔的各個主軸頭上,預先安裝有各工序所需的旋轉刀具。當發出換刀指令時,各主軸頭依次地轉到加工位置,並接通主軸運動,使相應的主軸帶動刀具旋轉,而其他處於不加工位置上的主軸都與主運動脫開。

圖8-18為卧式八軸轉塔頭。轉塔頭上徑向分布著八根結構完全相同的主軸7,主軸的回轉運動由齒輪12輸入。當數控裝置發出換刀指令時,先通過液壓撥叉將移動齒輪3與齒輪12脫離嚙合,同時在中心液壓缸14的上腔通壓力油。由於活塞桿和活塞15固定在底座上,因此中心液壓缸14帶著由兩個推力軸承17和16支承的轉塔刀架體18抬起,離合器2和1脫離嚙合。然後壓力油進入轉位液壓缸,推動活塞齒條,再經過中間齒輪使大齒輪4與轉塔刀架體18一起回轉45�0�2,將下一工序的主軸轉到工作位置。轉位結束後,壓力油進入中心液壓缸14的下腔,使轉塔頭下降,離合器2和1重新嚙合,實現了精確的定位。在壓力油的作用下,轉塔頭被壓緊,轉位液壓缸退回原位。最後,通過液壓撥叉移動齒輪3,使它與新換上的主軸齒輪12相嚙合。為了改善主軸結構的裝配工藝性,整個主軸部件裝在套筒5內,只要卸去螺釘10,就可以將整個部件抽出。主軸前軸承9採用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調整時,先卸下端蓋6,然後擰緊螺母8,使內環做軸向移動,以便消除軸承的徑向間隙。

為了便於卸出主軸錐孔內的刀具,每根主軸都有操縱桿13,只要按壓操縱桿,就能通過斜面推動桿11,頂出刀具。

轉塔主軸頭的轉位、定位和壓緊方式與鼠齒盤式分度工作台極為相似,但因為在轉塔上分布著許多回轉主軸部件,使結構更為復雜。

1、2一離合器 3、4、12一齒輪 5一套筒 6一端蓋 7一主軸 8一螺母
9、16、17一軸承 10一螺釘 1l一推動桿 13一操縱桿 14一液壓缸 15一活塞 18一轉塔刀架體
由於空間位置的限制,主軸部件的結構不可能設計得十分堅實,因而影響了主軸系統的剛度。為了保證主軸的剛度,主軸數目必須加以限制,否則將會使結構尺寸大為增加。

轉塔主軸頭換刀方式的主要優點在於省去了自動松夾、卸刀、裝刀、夾緊以及刀具搬運等一系列復雜的操作。從而提高了換刀的可靠性,並顯著地縮短了換刀時間。但由於上述結構上的原因,轉塔主軸頭通常只是用於工序較少、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機床,例如數控鑽床等。

3.帶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

帶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由刀庫和刀具交換機構組成。首先把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分別安裝在標准刀柄上,在機外進行尺寸預調整後,按一定的方式放入刀庫中去。換刀時先在刀庫中進行選刀,並由刀具交換裝置從刀庫和主軸上取出刀具,在進行交換刀具之後,將新刀具裝入主軸,把舊刀具放回刀庫。存放刀具的刀庫具有較大的容量,它既可以安裝在主軸箱的側面或上方,也可作為單獨部件安裝到機床以外,並由搬運裝置運送刀具。

② 數控技術畢業設計的最佳課題有哪些可選。。。

你好!給你一些數控專業的題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XX零件加工工藝分析與程序設計(數控車或數控銑或加工中心) 包括零件圖、工藝分析與程序設計、數控程序編制、零件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編程心得。 (2)數控機床XX部件電氣控制系統設計 包括部件功能描述、實現原理設計、方案選擇、線路圖及零件圖、設計說明等。 (3)XX型數控機床參數設置技術 包括機床簡介、參數說明、設置技巧、注意事項等方面內容。 (4)數控機床日常維護技術 包括數控機床結構系統、維護原則、日常維護項目及原因分析等方面內容。 (5)XX型數控機床XX故障分析與維修 包括數控機床簡單介紹、故障現象描述、故障可能產生原因理論分析、故障診斷過程及維修方法等方面內容。 (6)數控工藝編程綜合設計 (7)數控機床維修 (8)塑料模的設計與數控模擬加工 (9)淺淡工藝結構合理性 (10)減速箱的設計 (11)粗鏜活塞銷孔專用機床及夾具設計 (12)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13)軸類零件的工藝設計 (14)零件的數控編程設計(15)專用鑽夾具的設計

③ 數控機床的自動排屑裝置設計

哦。。。我沒有參考資料,也沒做過這個題目,但是我們機床用的是螺桿式的排版屑,電機驅權動,電機不要求高轉速,只是要求扭矩大,電機通過I/O板或者MOCON板控制,要求正轉正常排屑有時間控制能力,扭矩過大自動反轉幾圈後再自動正轉排屑能力。。。

④ 什麼是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

數控技術就是數控機床的操作編程什麼的,模具製造就是製造模具啊。

⑤ 小弟求一份數控技術畢業設計

數控系統發展趨勢 從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第一台試驗性數控系統,到現在已走過了半個世紀歷程。隨著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今的數控系統功能已經非常強大,與此同時加工技術以及一些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對數控系統的發展和進步提出了新的要求。 趨勢之一:數控系統向開放式體系結構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數控技術更快的更新換代。世界上許多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利用PC機豐富的軟、硬體資源開發開放式體系結構的新一代數控系統。開放式體系結構使數控系統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適應性、可擴展性,並可以較容易的實現智能化、網路化。近幾年許多國家紛紛研究開發這種系統,如美國科學製造中心(NCMS)與空軍共同領導的「下一代工作站/機床控制器體系結構」NGC,歐共體的「自動化系統中開放式體系結構」OSACA,日本的OSEC計劃等。開放式體系結構可以大量採用通用微機技術,使編程、操作以及技術升級和更新變得更加簡單快捷。開放式體系結構的新一代數控系統,其硬體、軟體和匯流排規范都是對外開放的,數控系統製造商和用戶可以根據這些開放的資源進行的系統集成,同時它也為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配置數控系統帶來極大方便,促進了數控系統多檔次、多品種的開發和廣泛應用,開發生產周期大大縮短。同時,這種數控系統可隨CPU升級而升級,而結構可以保持不變。 趨勢之二:數控系統向軟數控方向發展 現在,實際用於工業現場的數控系統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分別代表了數控技術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不同類型的數控系統進行分析後發現,數控系統不但從封閉體系結構向開放體系結構發展,而且正在從硬數控向軟數控方向發展的趨勢。 傳統數控系統,如FANUC 0系統、MITSUBISHI M50系統、SINUMERIK 810M/T/G系統等。這是一種專用的封閉體系結構的數控系統。目前,這類系統還是佔領了製造業的大部分市場。但由於開放體系結構數控系統的發展,傳統數控系統的市場正在受到挑戰,已逐漸減小。 「PC嵌入NC」結構的開放式數控系統,如FANUC18i、16i系統、SINUMERIK 840D系統、Num1060系統、AB 9/360等數控系統。這是一些數控系統製造商將多年來積累的數控軟體技術和當今計算機豐富的軟體資源相結合開發的產品。它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由於它的NC部分仍然是傳統的數控系統,用戶無法介入數控系統的核心。這類系統結構復雜、功能強大,價格昂貴。 「NC嵌入PC」結構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它由開放體系結構運動控制卡和PC機共同構成。這種運動控制卡通常選用高速DSP作為CPU,具有很強的運動控制和PLC控制能力。它本身就是一個數控系統,可以單獨使用。它開放的函數庫供用戶在WINDOWS平台下自行開發構造所需的控制系統。因而這種開放結構運動控制卡被廣泛應用於製造業自動化控制各個領域。如美國Delta Tau公司用PMAC多軸運動控制卡構造的PMAC-NC數控系統、日本MAZAK公司用三菱電機的MELDASMAGIC 64構造的MAZATROL 640 CNC等。 SOFT型開放式數控系統 這是一種最新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控系統。它提供給用戶最大的選擇和靈活性,它的CNC軟體全部裝在計算機中,而硬體部分僅是計算機與伺服驅動和外部I/O之間的標准化通用介面。就像計算機中可以安裝各種品牌的音效卡和相應的驅動程序一樣。用戶可以在WINDOWS NT平台上,利用開放的CNC內核,開發所需的各種功能,構成各種類型的高性能數控系統,與前幾種數控系統相比,SOFT型開放式數控系統具有最高的性能價格比,因而最有生命力。通過軟體智能替代復雜的硬體,正在成為當代數控系統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典型產品有美國MDSI公司的Open CNC、德國Power Automation公司的PA8000 NT等。 趨勢之三:數控系統控制性能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智能化是21世紀製造技術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隨著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的滲透和發展,數控系統引入了自適應控制、模糊系統和神經網路的控制機理,不但具有自動編程、前饋控制、模糊控制、學習控制、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三維刀具補償、運動參數動態補償等功能,而且人機界面極為友好,並具有故障診斷專家系統使自診斷和故障監控功能更趨完善。伺服系統智能化的主軸交流驅動和智能化進給伺服裝置,能自動識別負載並自動優化調整參數。 世界上正在進行研究的智能化切削加工系統很多,其中日本智能化數控裝置研究會針對鑽削的智能加工方案具有代表性。 趨勢之四:數控系統向網路化方向發展 數控系統的網路化,主要指數控系統與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統或上位計算機進行網路連接和網路控制。數控系統一般首先面向生產現場和企業內部的區域網,然後再經由網際網路通向企業外部,這就是所謂Internet/Intranet技術。 隨著網路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最近業界又提出了數字製造的概念。數字製造,又稱「e-製造」,是機械製造企業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是國際先進機床製造商當今標准配置的供貨方式。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大量採用,越來越多的國內用戶在進口數控機床時要求具有遠程通訊服務等功能。 數控系統的網路化進一步促進了柔性自動化製造技術的發展,現代柔性製造系統從點(數控單機、加工中心和數控復合加工機床)、線(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車間獨立製造島、FA)、體(CIMS、分布式網路集成製造系統)的方向發展。柔性自動化技術以易於聯網和集成為目標,同時注重加強單元技術的開拓、完善,數控機床及其構成柔性製造系統能方便地與CAD、CAM、CAPP、MTS聯結,向信息集成方向發展,網路系統向開放、集成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趨勢之五:數控系統向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隨著數控機床網路化應用的日趨廣泛,數控系統的高可靠性已經成為數控系統製造商追求的目標。對於每天工作兩班的無人工廠而言,如果要求在16小時內連續正常工作,無故障率在P(t)=99%以上,則數控機床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MTBF就必須大於3000小時。我們只對某一台數控機床而言,如主機與數控系統的失效率之比為10:1(數控的可靠比主機高一個數量級)。此時數控系統的MTBF就要大於33333.3小時,而其中的數控裝置、主軸及驅動等的MTBF就必須大於10萬小時。如果對整條生產線而言,可靠性要求還要更高。 當前國外數控裝置的MTBF值已達6000小時以上,驅動裝置達30000小時以上,但是,可以看到距理想的目標還有差距。 趨勢之六:數控系統向復合化方向發展 在零件加工過程中有大量的無用時間消耗在工件搬運、上下料、安裝調整、換刀和主軸的升、降速上,為了盡可能降低這些無用時間,人們希望將不同的加工功能整合在同一台機床上,因此,復合功能的機床成為近年來發展很快的機種。 柔性製造范疇的機床復合加工概念是指將工件一次裝夾後,機床便能按照數控加工程序,自動進行同一類工藝方法或不同類工藝方法的多工序加工,以完成一個復雜形狀零件的主要乃至全部車、銑、鑽、鏜、磨、攻絲、鉸孔和擴孔等多種加工工序。 普通的數控系統軟體針對不同類型的機床使用不同的軟體版本,比如Siemens的810M系統和802D系統就有車床版本和銑床版本之分。復合化的要求促使數控系統功能的整合。目前,主流的數控系統開發商都能提供高性能的復合機床數控系統。 趨勢之七:數控系統向多軸聯動化方向發展 由於在加工自由曲面時,3軸聯動控制的機床無法避免切速接近於零的球頭銑刀端部參予切削,進而對工件的加工質量造成破壞性影響,而5軸聯動控制對球頭銑刀的數控編程比較簡單,並且能使球頭銑刀在銑削3維曲面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合理的切速,從而顯著改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因此,各大系統開發商不遺餘力地開發5軸、6軸聯動數控系統,隨著5軸聯動數控系統和編程軟體的成熟和日益普及,5軸聯動控制的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開發熱點。 最近,國外主要的系統開發商在6軸聯動控制系統的研究上已經取得和很大進展,在6軸聯動加工中心上可以使用非旋轉刀具加工任意形狀的三維曲面,且切深可以很薄,但加工效率太低一時尚難實用化。 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網路技術、模糊控制技術的發展使新一代數控系統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促進了數控機床產業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現代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控機床性能在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復合化、網路化、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代製造業正在迎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

⑥ 求一個數控機床Z軸配重裝置設計方案,著重考慮氣壓(非氮氣)配重,如何實時控制氣缸的出力

其實這是涉及到Z軸的速度和減壓閥的反應靈敏度上

⑦ 數控技術課程設計 做一個就行

你是需要做數控編程的把?
我這里可以根據你的要求做數控編程的
可以找我幫你

⑧ 數控機床的結構設計

在數控加工中,數控銑削加工最為復雜,需解決的問題也最多。除數控銑削加工之外的數控線切割、數控電火花成型、數控車削、數控磨削等的數控編程各有其特點,伺服系統的作用是把來自數控裝置的脈沖信數控機床的構造號轉換成機床移動部件的運動。具體有以下部分構成: 數控機床的構造 主機:他是數控機床的主體,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他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他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他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

⑨ 數控車床簡易對刀裝置設計

既然是你學數控專業的學生,都快畢業了

竟然連一篇畢業設計都不能自己完成

那你以後走向工作崗位怎麼辦?

不要光靠別人,要自己努力

歡迎大家加入數控機床編程及各種問題討論群30566293

⑩ 什麼是數控設計

數控技術和數控裝備是製造工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這個基礎是否牢固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關繫到一個國家的戰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業發達國家均採取重大措施來發展自己的數控技術及其產業。

在我國,數控技術與裝備的發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視,近年來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特別是在通用微機數控領域,以PC平台為基礎的國產數控系統,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國在數控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方面亦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技術創新能力、商品化進程、市場佔有率等方面情況尤為突出。在新世紀到來時,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國數控領域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整體上全面邁入世界先進行列,使我們在國際競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將是數控研究開發部門和生產廠家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為完成此任務,首先必須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為此,本文從總體戰略和技術路線兩個層次及數控系統、功能部件、數控整機等幾個具體方面探討了新世紀的發展途徑。

1 總體戰略

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總體發展戰略,對21世紀我國數控技術與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對數控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的分析和對我國數控領域存在問題的研究,我們認為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商品化為主幹,以管理和營銷為重點,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後盾,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是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數控技術和產業的總體戰略。

1.1 以科技創新為先導

中國數控技術和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到擁有自己獨立的自主版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回顧這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我們在數控領域的進步主要還是按國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發展,真正創新的成分不多。這種局面在發展初期的起步階段,是無可非議的。但到了世界數控強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識經濟即將登上舞台的新世紀,這一常規途徑就很難行通了。例如,在國外模擬伺服快過時時,我們開始搞模擬伺服,還沒等我們占穩市場,技術上就已經落後了;在國外將脈沖驅動的數字式伺服打入我國市場時,我們就跟著搞這類所謂的數字伺服,但至今沒形成大的市場規模;近來國外將數字式伺服發展到用網路(通過光纜等)與數控裝置連接時,我們又跟著發展此類系統,前途仍不樂觀。這種老是跟在別人後面走,按國外已有控制和驅動模式來開發國產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難免要滯後,再加上國外公司在我國境內設立研究所和生產廠,實行就地開發、就地生產和就地銷售,使我們的產品在性能價格比上已越來越無多大優勢,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難度自然就很大了。

為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和認真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偉大論斷,大力加強數控領域的科技創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實用的先進數控技術,逐步建立自己獨立的、先進的技術體系。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數控產品,從而形成從數控系統、數控功能部件到種類齊全的數控機床整機的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樣,才不會被國外牽著鼻子,永遠受別人的制約,才有可能用先進、實用的數控產品去收復國內市場,打開國際市場,使中國的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在21世紀走在世界的前列。

1.2 在商品化上狠下工夫

近幾年我國數控產品雖然發展很快,但真正在市場上站住腳的卻不多。就數控系統而言,國產貨仍未真正被廣大機床廠所接受,因此出現國產數控系統用於舊機床改造的例子較多,而裝備新機床的卻很少,機床廠出產的國產數控機床大多數用的都是國外的系統。這當然不是說舊機床的數控化改造不重要,而是說明從商品的角度看,我們的數控系統與國外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影響數控系統和數控機床商品化的主要因素除技術性能和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穩定性和實用性。以往,一些數控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部門,所追求的往往是一些體現技術水平的指標(如多少通道、多少軸聯動、每分鍾多少米的進給速度等等),而對影響實用性的一些指標和一些小問題卻不太重視,在產品的穩定性、魯棒性、可靠性、實用性方面花的精力相對較少。從而出現某些產品鑒定時的水平都很高,甚至也獲各種大獎。但這些高指標、高性能的產品到用戶哪兒卻由於一些小問題而表現不盡人意,最後喪失了信譽,打不開市場。這說明,高指標、高性能的樣機型的產品離用戶真正需要的實用、可靠的商品是有相當大的距離的,將一個高指標、高性能的產品變為一個有市場的商品還需作出大量艱苦的努力。

另一方面,數控系統和數控機床不像家電類產品那樣易於大批量生產,應用環境也不那麼簡單。數控產品是在生產環境中使用,面臨的是五花八門的工藝問題。如果開發部門對這些問題掌握得不透,就難以將產品設計得很完善。而且數控產品的某些問題在開發、試用,甚至鑒定時都難以發現。這就造成,同樣型號的數控機床在有的用戶那兒運行得很好,而在別的用戶那兒卻表現欠佳。或者同樣型號的數控機床用於加工某些零件工作得很好,但用於加工其他零件時卻不盡人意。出現這種情況,有時是用戶操作人員的水平問題,但有時就是數控產品本身潛在問題的暴露。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外一些公司設立了專門機構來測試考驗自己的產品,如為考驗新開發的數控系統,廠家自己設計和從生產實際中收集了大量零件程序,讓數控系統運行各種各樣的程序,一旦發現問題,即立即反饋給開發部門予以解決。經過這樣的測試考驗過程後,數控系統的潛在問題就大為減少。以往,我們的產品就很少進行這樣嚴格的全面的自我測試考驗。好些問題要等到用戶去給我們挑出來。這樣,即使一個小問題也將嚴重影響國產數控產品的聲譽。

因此,我們應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在商品化上切實狠下工夫,將其作為數控產業的主幹來抓,貫穿於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試制、生產等的全過程中,從而將我們已有的技術水平較高的數控產品變成真正有市場的好商品。

1.3 將管理和營銷作為產業發展重點

經過20來年市場風雨的沖擊,國人已越來越認識到,技術固然重要,但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要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獲勝,管理和營銷就顯得更為重要。例如,我國台灣生產的數控機床不但佔領了大陸市場的相當大的份額,而且還打進了美國市場。是台灣數控機床的技術和質量超過美國了嗎?顯然不是。那他們靠的是什麼?重要的一條就是在企業管理和產品營銷上下了工夫。而我們長期以來把主要精力放在開發技術和提高水平上,忽視了經營管理、市場開拓、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結果在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出來以後,在產品質量提高以後,企業仍然處於產品銷售不暢的困境〔1〕。國內外的經驗說明,數控產品的競爭力不僅取決於技術,更取決於經營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

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將管理和營銷作為產業發展重點,真正擺脫計劃經濟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的束縛,建立適應市場的高效、靈敏的運行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這種機制,一方面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激發企業負責人和廣大職工的負責精神、創造精神和獻身精神,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調動企業內外、行業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大力加強市場開拓力度,奮力打通營銷渠道。可以堅信,有過硬競爭力的產品,再加上北京開關廠那樣的「找、掙、鑽、搶」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閱讀全文

與數控技術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銑齒輪用什麼機床 瀏覽:236
包頭土產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897
實驗中的發生和收集裝置 瀏覽:809
衛生間暖氣小背簍閥門預留高度 瀏覽:435
海和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499
國家機械部是什麼牌子 瀏覽:534
電動工具廣告牌 瀏覽:438
顆粒機械多少錢一台 瀏覽:934
接法蘭盤的閥門叫什麼 瀏覽:879
接入自動低頻減速裝置最大負荷功率 瀏覽:57
地暖閥門帽怎麼處理 瀏覽:163
稀釋溶液該用什麼儀器 瀏覽:682
閥門廠起什麼廠名好 瀏覽:137
儀表盤三角燈什麼意思 瀏覽:419
ict製冷什麼意思 瀏覽:332
在電子圖紙上怎麼畫閥門標志 瀏覽:131
掛式防塵軸承怎麼上油 瀏覽:22
電梯門聯鎖裝置作用 瀏覽:554
超聲波換能器數量怎麼選擇 瀏覽:427
製冷機怎麼不上水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