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液氨是有機物嗎
不是的,液氨是無機物,下面是其介紹,希望對您有用,望採納謝謝
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廣泛,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氨。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而且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相當高。
目錄
簡介液氨
在國防工業中,用於製造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可用作有機化工產品的氨化原料,還可用作冷凍劑。液氨還可用於紡織品的絲光整理。NH3分子中的孤電子對傾向於和別的分子或離子形成配位鍵,生成各種形式的氨合物。如[Ag(NH3)2]+、[Cu(NH3)4]2+、BF3·NH3等都是以NH3為配位的配合物。液氨是一個很好的溶劑,由於分子的極性和存在氫鍵,液氨在許多物理性質方面同水非常相似。一些活潑的金屬可以從水中置換氫和生成氫氧化物,在液氨中就不那麼容易置換氫。但液氨能夠溶解金屬生成一種藍色溶液。這種金屬液氨溶液能夠導電,並緩慢分解放出氫氣,有強還原性。例如鈉的液氨溶液:金屬液氨溶液顯藍色,能導電並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因為在溶液中生成「氨合電子」的緣故。例如金屬鈉溶解在液氨中時失去它的價電子生成正離子:液氨儲罐
「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等有關規定。允許重量充裝系數為0.52kg/L。裝運液氨的鋼瓶和槽車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制訂的《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受熱,嚴禁煙火。鋼瓶必須有安全帽,瓶外用橡皮圈或草繩包紮,防止激烈撞擊和震動。液氨鋼瓶應存放於庫房或有棚的平台上。露天堆放時,應以帳篷遮蓋,防止日光直射。主要靠鐵路和公路運輸。液氨
1.吸入液氨事故
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鍾以上。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應慢慢滴入1~2滴0.4%奧布卡因,繼續充分沖洗。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又容易取下並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應取下隱形眼鏡。液氨報警器
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來自液氨整理機排出的氣體,通過管道輸送至回收裝置的洗滌塔(吸收塔),把混有空氣的氨氣在此塔內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時空氣被清洗並排出塔外,然後通過蒸餾塔將氨和水分離,氨被蒸餾吸收製成濃氨水,濃氨水經精餾即成濃氨氣,再將濃氨氣經壓縮機加壓和冷凝冷卻成液氨,最後輸入貯存罐。B. 液氨氣化吸收能量
A.液氨氣化過程中液氨吸收能量變為氨氣,故A正確;
B.酸鹼中和反應屬於放熱反應,故B錯誤;
C.濃硫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量,故C錯誤;
D.鎂條與鹽酸的反應屬於放熱反應,故D錯誤;
故選A.
C. 液氨泄漏如何處理
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措施。要注意做好幾個方面:
一、是根據現場情況劃分警戒區,處置車輛和人員一般停靠在較高地勢和上風(或側上風)方向。
二、是處置人員的應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在處置泄漏或有關設備時,應穿著隔絕式防化服,佩戴空氣呼吸器。直接接觸液氨時,應穿著防寒服裝。緊急時也可穿棉衣棉褲,扎緊褲袖管,並用浸濕口罩捂住口鼻。
三、是應迅速清除泄漏區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並加強通風。如是鋼瓶泄漏,處置時應用無火花工具,盡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氣體大量流淌。關閥和堵漏措施無效時,可考慮將鋼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轉移至空曠地帶洗消處理。
四、是對泄漏的液氨應使用霧狀水、開花水流驅散。處置時應盡量防止泄漏物進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區。
五、是如發生火災時應用霧狀水、開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進行撲救,同時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卻容器壁。
若有可能,應盡快將可移動的物品轉移出火場。若出現容器通風孔聲音變大或容器壁變色等危險徵兆,則應立即撤退。
(3)液氨自動吸收裝置擴展閱讀;
1 、操作處置注意事項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2、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D. 工業生產中可不可以將液氨直接通入水中製成氨水,如果不可以怎樣解決
要自己生產氨水,必須考慮以下問題:1、如果要用液氨生產氨水,必須先將液氨轉化成氣氨;2、應明確生產氨水的產量、、氨水的濃度和用途?才能選擇經濟、合適的工藝和[wiki]設備[/wiki],不是一個容器罐就行了;3、生產氨水用的液氨有、無壓力?採取的生產工藝也不相同;4、還要考慮安全、環保方面的問題,必須達標才能生產。
E. 液氨蒸發器的工作原理
摘要 您好,液氨蒸發器是一個換熱設備。它是利用液氨的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熱量,以此來冷卻流經管內的被冷物料。在生產上,往往要求被冷卻物料的出口溫度穩定,這樣就構成了以被冷物料出口溫度為被控變數,以液氨流量為操縱變數的控制方案,這一控制方案用的是改變傳熱面積來調節傳熱量的方法。因液位高度會影響換熱器的浸潤傳熱面積,因此,液位高度即間接反映了傳熱面積的變化情況。由此可見,液氨蒸發器實質上是一個單輸入(液氨流量)兩輸出(溫度和液位)系統。液氨流量既會影響溫度,也會影響液位,溫度和液位有一種粗略的對應性。通過工藝的合適設計,在正常工況下當溫度得到控制後,液位也應該在一定允許區間內。
F. 液氨是怎樣氣化的,需要什麼裝置,氣化時會有少量氨氣排放到空氣中嗎
常溫下,液氨自動汽化,會有大量液氨排放到空氣中
G. 液氨蒸發器 液氨蒸發槽 氨氣化器
液氨蒸發器、液氨蒸發槽、氨氣化器是同一種設備。廣泛應用在生活、公共建築、工業、農牧業等方面。生活方面有做飯、燒熱水、採暖、空調等;工業有鍋爐熱處理、陶瓷乾燥、玻璃和塑料加工、食品工業的烘烤等。它在各行各業得到普遍的應用。工廠、 廚房等各行業的使用液化石油氣過程中往往出現---火力不足、壓力不足、鋼瓶結水結冰、鋼瓶余氣用不完的現象,造成燃料費用高等問題,給各工廠、酒樓、餐廳造成損失。
一般用戶的在使用過程中,有兩種情況:一是自然氣化的鋼瓶;二是強制氣化的鋼瓶。自然氣化是指鋼瓶中的液態液化石油氣依靠自身顯熱和吸收外界環境熱量而氣化的過程。強制氣化是用人為辦法(安裝愛特力氣化器)對液化石油氣進行氣化。自然氣化容易受外界溫度及用量的影響,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火力不足、壓力不足、鋼瓶結水結冰、氣體用不完。在實際應用中證明,自然氣化的鋼瓶剩液量一般達到10—30%,而安裝愛特力氣化器就可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安裝愛特力氣化器不僅能解決以上不足問題,而且能解決燃氣使用中的安全隱患:因為可以將燃氣鋼瓶集中擺放供氣,讓燃氣鋼瓶遠離火和危險區域。
H. 如圖是實驗室制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①寫出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氣用______
(1)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氣法
(3)鹼石灰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5)氨氣逸出,污染環境
①實驗室用氯化銨和鹼石灰反應製取氨氣,即鹼與鹽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②應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
③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水,使氨氣中混有水蒸氣,可用鹼石灰吸收水蒸氣,但是不能用氯化鈣和無水硫酸銅,因為它們均與氨氣反應。
④檢驗氨氣是否集滿,可以利用氨氣的水溶液顯鹼性,即用「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也可以用氨氣遇濃鹽酸產生白煙,即「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產生白煙」。
⑤在收集氨氣時氨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收集的氨氣的濃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環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團堵住試管口。
(8)液氨自動吸收裝置擴展閱讀:
氨氣的化學性質:
(1)跟水反應,氨在水中的反應可表示為:NH3+H2O=NH3·H2O
(2)跟酸反應,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在純氧中燃燒,4NH3+3O2==點燃==2N2+6H2O
(4)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劑加熱=4NO+6H2O,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是工業制硝酸的第一步。
(5)與碳的反應,NH3+C=加熱=HCN+H2(劇毒氰化氫)
(6)液氨的自偶電離為:,2NH3==(可逆)NH2+ NH4K=1.9×10^-30(223K)
(7)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的一種形式是氨分子中的氫被其他原子或基團所取代,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另一種形式是氨以它的氨基或亞氨基取代其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團,例如:
COCl2+4NH3==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
這種反應與水解反應相類似,實際上是氨參與的復分解反應,故稱為氨解反應。
I. 製造液氨冰機的工作原理
利用液氨在低壓低溫下蒸發成氨氣是大量吸收熱使被冷物料得到冷卻,溫度降低到室溫一下而蒸發的氨氣加壓至較高壓力下,用水冷卻冷凝成液氨再供使用。組成一個冷凍循環。
氨氣經冰機壓縮1.0-1.6MPa經水冷卻,將自己的冷凝熱傳遞冷卻水,本身冷凝成液氨,液氨再經節流膨脹,在氨冷凝時蒸發吸熱,完成冷凍循環。
J. 液氨泄漏報警器的安裝方法
液氨氨氣報警器的安裝位置:
探測器安裝在被檢測氣體易泄漏場所,安裝位置根據被內檢測氣體相對於空氣比容重大小決定:
①當被檢測氣體比重大於空氣比重時,探測器應安裝在距離地面(30-60)cm處,且感測器部位向下。
②當被檢測氣體比重小於空氣比重時,探測器應安裝在距離頂棚(30-60)cm處,且感測器部位向下。
為了正確使用探測器及防治探測器故障的發生,請不要安裝在以下位置:
①直接接受蒸汽、汽油影響的地方;
②給氣口、換氣扇、房門等風量流動大的地方
③水氣、水滴多的地方(相對濕度≥90%RH)
④溫度在-40°或55°以上的地方;
⑤有電磁的地方